小可和小馬

2005年小可九歲了,小馬也四歲了。笨媽媽和兩個兒子一起成長,有快樂也有煩惱。為了記憶也為了自我陶醉一下。
個人資料
正文

小馬出世記-3

(2009-03-31 13:51:01) 下一個

在法國懷孕四個月的時候要申報,這樣一月一次的檢查還有B超等等就是醫療保險全部報銷的,同時還給個小手冊就是個懷孕生產以致養孩子的小百科全書,很方便實用。
 
比方說裏麵羅列了本省的醫院診所還有跟孩子有關的機構的地址電話,要知道那時還沒什麽網絡服務呢。關於養孩子,裏麵不光告訴你具體怎麽找托兒所,還特別提醒人多粥少早早就要去掛號排隊等等等等。 反正你想到的沒想到的都在裏麵啦,特別實在。
 
我們就是一申報了就到托兒所去填表報名了,後麵每個月都給托兒所的頭頭還有上麵管他們的機構PETITE ENFANCE的人打個電話表表衷心訴訴情腸的。六月份他們的COMMISSION開完了一月一次的例行會議,就通知我們預留了十月的位子給小馬。
 
所以生了小馬第二天,那時還不能自己走呢躺在病床上,我就跟托兒所長打電話報信我們孩子平安出生了,把他的位子正式確定下來。這樣我們如願以償,進了我們想進的托兒所到了我們想去的阿姨家。
 
想想我們在找托兒所和阿姨上還是很幸運的,一共就用了來兩個阿姨,對我們孩子都很好,要說小馬還沾了哥哥的光呢。
 
說明一下對在法國的一般工薪階層來說,照看從兩三個月到三歲的孩子,最常見的有兩種辦法,一是進集體的托兒所,基本是公立的,一個阿姨五個孩子的配比,可是位子少,供不應求。
 
還有的就是白天送孩子到阿姨家,算是個體戶吧。這樣的阿姨一般都是申報了的,一人管一到三個孩子。跟托兒所比,時間上可以靈活自由些,再就是孩子有些小病,阿姨也可以幫幫忙。
 
小可一開始是個個體戶阿姨,自己有兩孩子,那時候是五歲八歲,再帶一小女孩比小可大幾個月。他們一家都很喜歡小可的,小可也喜歡和他們家兩孩子玩。一回我不得不出差,小可還在他們家呆了一星期。告別的時候,阿姨還掉了眼淚,頭兩年還寄過賀卡什麽的。
 
搬到巴黎,最難辦的就是給小可找托兒所或者阿姨,巴黎阿姨也俏著呢。我們最後落腳在現在這個小鎮,除了離我那時上班的地方近,學校還行等因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兒的托兒所九月有個空位可以給我們。
 
這個托兒所叫家庭托兒所CRECHE FAMILIALE,阿姨在家看一到三個孩子,跟個體戶一樣,所以時間上不是那麽的嚴格,可她們歸托兒所管小床啊玩具啊都是托兒所提供,我們家長交錢也是交到托兒所的。
 
那時我帶著小可開車從外省到了這裏,和PETITE ENFANCE的負責人麵談,說到巴黎找阿姨保姆不容易,我們都不是法國人,不希望孩子到一個法語不是母語的家庭等等。說得囉嗦了點也很直白,她馬上說我理解你,你希望你的孩子能到一個有法國文化背景的家庭。這樣我就學會了這個堂而皇之的詞匯,要學習接觸真正的"法國文化",後麵和孩子有關的事比方申請換學校也就把這個牌高高地打出來。不過聽說有些家長投訴她,後來她就被迫離職了。
 
小可的第二個阿姨在那個托兒所是標兵類的,在她那裏呆過的孩子的家長們都公認的好,見過搬了家的路過這兒還來看她的,還有和她成了朋友不時地來逛逛聊聊天。因此我還認識了一個家長,孩子比小可大一歲,上同一個幼兒園同一個小學。學校的事情弄不懂啦,或者關於"法國文化"方麵不太理解的,我就去麻煩她們啦。
 
小可在托兒所就呆了一年,走了一年多,"人脈"還在。首先我們跟阿姨一直保持著聯係,有事的時候,我還托過她臨時照看下小可。
 
懷了小馬,我馬上就和她說好,我們申請托兒所就點名要到她那裏去。阿姨也願意,也到托兒所頭頭那裏去嘮叨,說要是我們家孩子來了她就要了。為了等小馬,九月她那裏就空出了位置,她也不要別的孩子。
 
然後我又去見托兒所的頭頭,說明我們的心願。她還記得小可,記得是在哪個阿姨那兒。我們再送來一個孩子,她絕不反對,當然不能提前打保票說一定給我們一個位子,畢竟不是她一個人能決定的。可我相信她在COMMISSION裏幫我們說了好話的。
 
在這裏感謝所有給過我們幫助的人,特別是小可小馬的阿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