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和小馬

2005年小可九歲了,小馬也四歲了。笨媽媽和兩個兒子一起成長,有快樂也有煩惱。為了記憶也為了自我陶醉一下。
個人資料
正文

有知識不等於有文化

(2006-09-12 14:40:24) 下一個


前幾天有朋友一家到巴黎玩,忘了具體為什麽,那當爹的朋友說錯了話,好像是把個文化名人張冠李戴了,讓他那18的女兒搶白:爸爸,你真沒文化!

後來在家說起這事,我們不禁又哈哈樂了一番。我趁機扁LG:你和他一樣沒文化。LG還挺謙虛:我是沒文化,可還是比他好一點點嘛。

嗯,還有點自知之明。現在有時他還想嚇唬一下小可,每每搬出他的文憑來給自己助威:你知道嗎?爸爸還是博士呢!

但小可根本不買帳:那又怎麽樣?你知道這個嗎?你知道那個嗎?。。。

LG這時隻能說爸爸小時候不在法國,不然咱們比看誰知道中國的事情多。可人孩子不幹啊。

是啊,博士又怎樣?有個高等文憑又怎麽樣呢?

我們這些讀書讀到國外的,誰兜裏沒個文憑,碩士都不算啥,博士一抓一把。可我們的文憑隻能說明我們在某一方麵多讀了些書,多知道了一些東西而已。這是知識,而不是文化。

洋文憑也掩蓋不了我們這一代文化的缺乏,尤其是漂洋過海到了一個新國家,也就必須麵對一種全新陌生的文化。

以前在中國,大家都相信也是身體力行這麽個信條: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文化修養方麵都欠缺,哪怕是文科生呢,隻是多些人文方麵的知識而已。

不過這沒文化的問題在中國似乎沒那麽突出。文化與社會是密切相關的,大家都是生在那兒長在那兒,從小耳濡目染,浸也浸出點味道來,至少文化的重要象征語言文字都不是什麽問題。

可是到了國外,沒文化的滋味就體會出來了,比方別人說個笑話帶點典故,就聽不明白,還得別人從頭解釋起。半大不小的,不光得在課堂上學知識,還得在生活的大學努力學習文化。不為別的,至少得能跟孩子同步前進吧。

以前老是說要做個有知識,有文化的勞動者呢,現在體會到還真不那麽簡單,勞動者肯定是啦,跑都跑不了,有知識也能湊合算吧,看哪方麵,就是有文化一點也不容易,比有知識還難。

怎麽辦?隻有活到老學到老,再就是臨時抱佛腳,現炒現賣啦。

那到底什麽是知識,什麽是文化呢?我古勾了一下,從維基百科上斷章取義抄錄在此:

知識是對某個主題確信的認識,並且這些認識擁有潛在的能力為特定目的而使用。從更加實用的層次來看,知識通常被某些人的群體所共享,在這種情況下,知識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操作和管理。

知識必須具備三個特征:被證實的(justified)、真的(true)和被相信的(believed)。但是達到這樣的三個條件是非常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文化是指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

文化一詞起源於拉丁文的動詞“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哈,法語裏耕作和文化就是一個詞),後引申為培養一個人的興趣、精神和智能。

首先文化是共有的,它是一係列共有的概念、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它是使個人行為能力為集體所接受的共同標準。文化與社會是密切相關的,沒有社會就不會有文化,但是也存在沒有文化的社會。在同一社會內部,文化也具有不一致性。例如,在任何社會中,男性的文化和女性的文化就有不同。此外,不同的年齡、職業、階級等之間也存在著亞文化的差異。

文化是學習得來的,而不是通過遺傳而天生具有的。生理的滿足方式是由文化決定的,每種文化決定這些需求如何得到滿足。從這一角度看,非人的靈長目動物也有各種文化行為的能力,但是這些文化行為隻是單向的文化表現如吃白蟻的方式警戒的呼喊聲等。這和人類社會中龐大複雜的文化象徵體係相比較僅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文化的基礎是象徵。這些其中最重要的是語言和文字,但也包含其他表現方式如圖像(如圖騰旗幟)肢體動作(如握手 吐舌)行為解讀(送禮)等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