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婷的空間

浪花翻騰,複歸於水。人生奮爭,複歸於命。大水在海,大命在天。水靜非死,命息非忘。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淚灑愛河橋“-鋼琴二重奏

(2019-06-08 16:07:46) 下一個

作者:泉鏡花,原名鏡太郎,生於石川縣金澤市,日本跨越明治、大正、昭和三個時代的偉大作家。由於戰爭使日本經濟矛盾、社會危機日益加深,對不公正的現實感到憤慨,但仍不失對永恒純潔愛的追求及向往。

淒美動人的一首好曲,鋼琴版的演儀很觸動心靈,像在細述主稅及お蔦的故事,舊時代的門戶觀念拆散一對真心相愛的戀人,卻不能泯滅戀人對純真愛情的期望與追求。

“此生有您長相伴,隻羨鴛鴦不羨仙。”

”1895年,泉鏡花發表的《夜間巡警》、《外科室》,被視為「觀念小說」代表作,開創了日本的「觀念文學」。此後發表了一係列表現處於偽善橫暴世界中的善良人性的作品《婦係圖》、《歌行燈》、《天守物語》、《棠棣花》、《戰國新茶漬》、《高野聖》等劇作,他以追求美的觀念和浪漫主義豐富了日本文學。據說泉鏡花的母親過世,對泉鏡花的衝擊很大,使泉鏡花的作品帶有「母性」和「女性」的色彩。其後喜歡閱讀尾崎紅葉的作品,立定誌願當小說家,前往東京想拜尾崎紅葉為師,但是不得其門而入;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飽嚐下層人民的生活苦楚,再輾轉透過介紹才得以進入尾崎的門下。

「鏡花」這個筆名即為入門時,提出一篇名為「鏡花水月」的小說,尾崎紅葉當場便以此為其命名。

1899年的新年宴會上,泉鏡花和藝伎芸者桃太郎結識,兩人情投意合。

《湯島之戀》是當年十二月出版的,在女主角阿蝶身上,處處可以看到桃太郎的影子。桃太郎原名阿鈴,恰好和鏡花的亡母同名。鏡花爲她贖身,跟她同居。但是由於老師尾崎紅葉堅決反對,鏡花被迫同阿鈴分手。直到尾崎於1903年去世,鏡花才和阿鈴正式結婚。《婦係圖》及《湯島之戀》或多或少加入作者的個人經歷。

1909年,泉鏡花參加後藤宙外等人組織的文藝革新會,標榜反自然主義文學。大正年代發表了《天守物語》、《棠棣花》和《戰國新茶漬》等劇本,被稱為唯美主義戲劇的傑作。1937年(昭和12年)被遴選為帝國藝術院會員,被評價為在幻想文學的先驅。泉鏡花在完成最後作品《縷紅新草》的二個月後因癌病過世,享年66歲,長眠於日本東京豊島區雜司穀靈園。“——載自網絡

中譯的歌詞也很有意思:

「每當經過湯島 便會憶起

お蔦和主稅的 真情真愛

白梅啊妳知否 神社的牆垣上

映照兩人的身影

如何能忘 青梅竹馬

河岸柳樹下 兩人結緣

堅定不移的盟誓 隻因情深義重

縱然付諸流水 依然是江戶人

從點著藍色瓦斯燈的天滿宮境內

走出去便是通往本鄉的小徑

心思停在茫然離別的半空中

水墨畫般的上野山 傳來鍾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