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

味精,說有用也有用,說沒用也沒用
正文

跳過來跳過去就是換不過來呀,哈哈哈

(2011-08-09 10:29:27) 下一個

 

跳過來跳過去就是換不過來呀,哈哈哈

賣茶娜(mychina)網友說:“自己和自己怎麽換位呀?我跳過來跳過去就是換不過來呀,哈哈哈”。

那是因為我說了:“我是隻知道跟自己“換位思考”的”。

其實呢,我是根本不知道啥叫“換位思考”。好象“換位思考”是個時髦的新名詞而新概念,至少也是個新鮮說法兒。反正我也懶得查,我望文生義地理解一下就是換個位子思考,而且我以為人隻能跟自己換位子思考,因為我是人,所以我說我是隻知道跟自己“換位思考”的。

我估計我的望文生義的理解“換位思考”是換個位子思考跟原意差不多,因為賣茶娜說的“自己和自己怎麽換位呀?我跳過來跳過去就是換不過來呀,哈哈哈”好象也是這個意思。

現在我來給一類腦子解釋一下為什麽人隻能跟自己換位子思考,也就是說人不能跟別人換位子思考。

克裏龍(kylelong)網友在他的《富有爭議的一段《聖經》原文》裏麵建議大家要跟上帝“換位思考”。

這個我已經回了他“那不是《聖經》原文,因為《聖經》原文不是中文也不是英文”,我說人不能跟上帝換位子,我還順便說了:

人跟人是不平等的,你不能跟愛因斯坦,你不能跟比而蓋次“換位思考”,你不能跟把非特“換位思考”。

一般人都會同意愛因斯坦、比而蓋次和把非特比一般人的位子高,所以一般人無法跟他們“換位思考”,也就是說人不能跟比自己位子高的人換位子思考。

其實反過來也是一樣,人也不能跟比自己位子低的人換位子思考。別以為隻有你不知道在愛因斯坦、比而蓋次和把非特的位子上思考是怎麽一回事,他們三個也不知道在你的位子上思考是怎麽一回事。你難道真以為他們三個跟你換位子在你的位子上思考也會跟你一樣幹你幹的傻事嗎?

大家可能會說了,上帝、愛因斯坦、比而蓋次和把非特的位子離咱們太遠,日常生活根本碰不到。

其實呢,很多人炒股倒是很想跟把非特的位子換位子思考,可這明顯是不可能的。肯定也有很多科學家和企業家和軟件工程師很想跟愛因斯坦或比而蓋次的位子換位子思考,可這明顯也是不可能的。我們每一個人難道不想跟我們行業裏的比我們更成功的人們換位子思考嗎?可這明顯是不可能的。

雖然如此,我還是跟大家說個日常的例子,比如你跟你的老板。

如果你沒有在你的老板的位子上幹過,你怎麽跟你的老板的位子換位子思考呢?

因為你沒有在你的老板的位子上幹過,因此你不知道你的老板的位子是個怎麽回事,所以你隻能在你想象的你的老板的位子上思考,也就是說你隻能跟你想象的你的老板的位子換位子思考。

那麽,你這是跟你的老板的位子換位子思考嗎?要知道,你想象的你的老板的位子跟實際的你的老板的位子不是一回事。

所以,“跟你想象的你的老板的位子換位子思考”、“跟你自己的位子換位子思考”和“跟你的老板的位子換位子思考”這三個說法哪兩個更接近一些呢?“你想象的你的老板的位子”雖然不是現實中的“你自己的位子”,但是“你想象的你的老板的位子”確實是屬於你的位子,因為是你想象出來的嘛。難道你想象出來的東西還能是屬於別人的嗎?

反過來,如果你是老板,那麽就很有可能你是在你的手下的位子上幹過的。那麽,因為你在你的手下的位子上幹過,因此你就可以說你知道你的手下的位子是個怎麽回事嗎?

一個古希臘(好象)人就知道了的事情是:“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因為時過境遷,你所知道你的手下的位子跟現在的你的手下的位子已經不一樣了。

如果大家不喜歡這個哲學味道的說法,另一個說法是:因為你在你的手下的位子上幹過,因此你的作為老板的跟你的手下的位子換位子思考其實是你跟你的記憶裏的你當手下的位子換位子思考。

所以,“跟你的記憶裏的你當手下的位子換位子思考”、“跟你自己的位子換位子思考”和“跟你的手下的位子換位子思考”這三個說法哪兩個更接近一些呢?“你的記憶裏的你當手下的位子”雖然不是現實中的“你自己的位子”,但是“你的記憶裏的你當手下的位子”確實是屬於你的位子,因為是你的記憶裏的你當手下的位子嘛。難道你的記憶裏的你的經驗和經曆還能是屬於別人的嗎?

我還想到一個例子就是商店銷售員和顧客,這跟老板和手下也差不多。我累了!大家自己舉一反三吧。

所以,我回克裏龍(kylelong)網友一開始就說的:“人跟人“換位思考”對於理解別人有幫助也是以己度人,隻能跟自己差不多的人“換位思考”。”事實上,人隻能跟自己知道的位子“換位思考”。當然,人還能跟自己想象的位子“換位思考”。因此,本質上,人還是跟自己“換位思考”。

人很難或者說不可能知道別人是怎麽想的,即便是你換位換到了別人的位子。比如說你可能是一個比較大度或隨便的顧客,售貨員對你態度不是特別的友好你也不在乎,那麽如果讓你當售貨員去跟顧客換位思考就未必能改善你的服務態度,因為你可以接受不是特別友好的服務嘛。

這就是為什麽孔夫子的“己不所欲,勿施於人”是以自己為出發點的,別人是不是能接受或喜歡呢?先要看看你自己是不是能接受或喜歡。而且即便是你自己能接受或喜歡了,別人也未必能接受或喜歡。

這也就是為什麽商店要做市場調查,商店的管理者再怎麽跟顧客“換位思考”也沒有用,因為商店的管理者再怎麽跟顧客“換位思考”也是商店的管理者自己的想法,也就是人隻能跟自己換位子思考。

最後,也許“換位思考”是個時髦的新名詞而新概念,至少也是個新鮮說法兒。但是,老中早就有“設身處地”的概念和說法。這是我搜來的:

【解釋】:設:設想。設想自己處在別人的那種境地。指替別人的處境著想。
【出自】:《禮記·中庸》:“體群臣也。”朱熹注:“體,謂設以身處其地而察其心也。”
【示例】:若非夢往神遊,何謂~?(清·李漁《閑情偶寄》卷三《語求肖似》)

“設”就是“假設”身處其地,目的是“察其心”,原意還真不是“指替別人的處境著想”。

怎麽樣?

“設身處地”或“設以身處其地而察其心”是不是比“換位思考”更準確或好那麽一點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