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問題何去何從
(2011-11-14 09:37:23)
下一個
歐洲 / 歐元問題的根源:
有人一直認為歐元問題出自於某些不負責任的政府(比如希臘)的無節製花費,其實不然。歐元的問題其實是來源於經濟,和次級貸款的問題相似。有人在泡沫的時候以低利率買了房,但是幾年以後利率升高,同時自己的收入沒有增長甚至在下降,於是房屋貸款成為壞帳。歐洲政府在2008年經濟危機的時候,以當時很低的市場利率取得大量貸款用來刺激經濟和就業,但是現在利率上漲,同時經濟並沒有給政府帶來預期的額外的收入,於是政府還不起貸款造成歐元的危機。所以本質上歐元的危機和美國一樣,都可以歸咎於在上一次危機中不適當的低利率政策。
在2008年以前,愛爾蘭和西班牙的財政一直都是盈餘的,但是現在都屬於PIIGS之一,就是因為房市崩潰造成的政府收入下降。政府的過度消費當然也是造成歐元問題的原因之一,但是在經濟危機的時候,增加政府開支是經典的刺激經濟的做法。
歐洲問題的解決方案:
其實大家都明白,歐洲問題的徹底解決,在與歐洲接受政治上的統一,並且加強自身的經濟上的競爭力。緊縮財政起到的作用將是有限的。
歐元想要渡過難關,隻能同心協力,同舟共濟,一方麵控製政府的支出,另一方麵加強歐洲整體的在全球化下的市場競爭能力,爭取政府的更多收入,也就是所謂節源和開流並舉。有盈餘的國家像德國和荷蘭,必須做出犧牲來支持其他國家。歐洲銀行ECB發行歐元債券是一個可行的方法來為歐元國家債務擔保。
另一方麵,兩次世界大戰的曆史證實,人民對於緊縮財政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歐洲問題的難處:
一是政治上統一的代價太大。現今歐盟和歐洲中央銀行對其成員國家的控製是很薄弱的。歐盟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不同利益,對待歐盟的態度就很不相同。強國比如德國和法國,想的是通過歐盟在政治上控製其他國家,並且為本國的經濟創造市場。他們認為自己在施恩於其他國家。但是弱國想的隻是從強國獲得經濟上的好處,並不想交出政治上的控製權。歐盟給他們帶來的好處這些國家的政治家都歸為己有,認為是自己的英明領導,但是把所有的壞處都歸咎為歐盟。事實上,對於弱國來講,技術和生產效率上的落後,卻還要承擔和德法一樣的強勢貨幣,對於他們的經濟競爭力的確是不利的。
而德國現在是否真的希望一個統一的歐洲也是一個問題。德國的經濟以出口為主,但是現在更依賴於對中國的出口,歐洲內部的重要性已經大不如前。而且德國一向自認為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多年前已經改革了自身的福利製度,降低了勞動工資,並且大幅度控製了政府財政赤字的規模。他們認為現在德國的競爭力正是以前他們自身節製的結果。德國一向不滿鄰居們的懶惰與貪婪,所以不願意為ECB注資。
對於所有的27個歐盟成員國,普遍的是民眾對於歐盟的不滿。如果現在全民投票的話,大部分政府都會要不得不脫離歐盟。
另一方麵是歐洲經濟改革的困難。要想增加歐洲的競爭能力,必須要大幅度消減福利與工會製度,特別是老年人的福利,降低某些職業的壟斷性,給年輕人更多的工作機會,同時降低社會的工資水平。同時政府對於很多行業的過分監管和限製也要取消。這是全球化和技術日益擴散下的必然趨勢。但是在發達國家這些都無疑困難重重。
歐洲問題的前景和希望:
有兩個前景,一是歐洲難以渡過難關,歐元崩潰,歐元區散夥。這是美國願意看到的。但是後果可能會是5-10年的大蕭條。另一個前景是歐洲在壓力下不得不走向政治上的統一。一些國家將被迫交出更多的國家主權。個人認為後一種可能性會大一些,畢竟歐洲在曆史上總是很有韌性的。
這其中中國的因素是一個變數。從國家利益上來講,中國肯定是不希望歐元崩潰的,但是中國幫忙有幾個問題,一是中國有多少錢可以幫忙,另一個是中國可以從歐洲獲得多少政治上的好處,還有就是中國自身還能否維持長久的經濟高速增長。
再過20年回頭看,或許這幾年就會是整個人類社會又一次重大轉折的關鍵幾年。
If this is the case. 歐元問題 would become secondary ...
政府稅收和支出應當保持平衡,以意大利政府為例,2008年取消了個人第一棟房產稅,這本身是地方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收入沒有了,支出還不能少,不然人們就不停地罷工,那隻有赤字了,本以為可以瞞天過海,可惜老貝要剔除異己,對於跟了自己多年的財政部長製造醜聞,一邊做帳報歐盟要錢,錢到手回國又改變承諾歐盟的條款,天下有這麽不要臉的麽?
意大利經濟和希臘不同,如果不是老貝,本不至於此。但是老貝的錯不是他的錯,是愚蠢自私的意大利選民的錯。
第一步肯定要救希臘流血的, 否則德國聲譽將一落千丈,畢竟是有曆史包袱的。看吧,也很難說,看德國的野心有多大了, 從長遠看就歐元是有好處的
這也是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