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憶美國跨國公司找我科技谘詢

(2014-02-22 09:38:12) 下一個

憶美國跨國公司找我科技谘詢

——謹以此文獻給母校江西師大附中建校60周年

張菊水(初中1957   高中19160屆)

 

20113月末,我剛從美國西雅圖乘飛機回到上海,手機便響個不停,原來是美國一家跨國公司——TIMKEN公司(總部設在美國俄亥俄州坎頓市)的冶金工程師周海方先生打來的,他稱代表該公司邀請我331日上午9時向我科技谘詢,並協商雙方進行合作和技術培訓事宜。谘詢地點可以在TIMKEN公司的上海總部(上海市虹橋路1號的港匯大廈),也可以由我指定的場所。其實,在我回國前的兩個多月中,該公司曾多次給我發電子郵件談過這些問題,並陸續發過一些公司軸承產品出現裂紋缺陷的圖片,以期盼我跨洋谘詢解決他們工廠出現的產品重大質量問題。由於我對這些缺陷產品工藝過程不清楚,跨洋谘詢隻能是隔靴搔癢,難以針對性解決生產實際問題。

   TIMKEN公司是美國最大的軸承生產商,又是美國著名的特殊鋼廠,也是全球最著名的鋼鐵-軸承聯合企業,它在世界各國幾乎均設有工廠或銷售機構。這個公司的中國總部設在上海,上海、北京、成都、西安、無錫、重慶等十幾個城市它均設有獨資工廠或公司分部。其中無錫工廠建在江蘇無錫市新區錫錦路8號。原來這裏是由以TIMKEN公司獨資興辦的一家規模宏大、技術全球領先的現代化軸承廠。由這個廠生產出的先進軸承廣泛應用建地鐵、挖隧道的盾構機,航空航天器、火星探測器、采礦、風能發電、冶金機械及水泥機械等。工廠的產品被快速送到世界各地,供不應求。該廠生產的軸承規格各不相同,有的軸承直徑可達一、二米。如該公司的王牌產品——大規模圓錐滾子軸承,每套成品軸承銷售價格高達二、三千美元,利潤豐厚。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全球技術領先的現代化軸承生產商,近年來也時而遭遇大規格軸承套圈毛胚出現裂紋的重大質量事故,產品不得不報廢,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不能按時交貨而違約。更令人頭痛的這幾年從美國總部、上海總部到廠方都未能找到這種質量事故產生的原因,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公司管理層。雖然也有冶金工程師和材料工程師曾提出該缺陷可能由鋼的過熱與過燒現象引起的,但由於缺乏有力的實驗數據,因而該質量事故多年來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後來公司有人從網上看到了我寫的一本《鋼的過熱與過燒》的學術專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9版)。該公司許多冶金師從網上讀了這本書後,認為這是這個領域當代最權威的研究成果,並認定當前美國鋼過熱過燒研究方麵尚未達到上述著作的研究水平。於是TIMKEN公司迫切希望找到我以幫助他們解決上述產品質量問題。可惜他們尋找我一、二年還是杳無音訊。因為我早已離開冶金部大冶鋼廠這個原單位,加之經過工廠改製老廠變成“湖北新冶鋼”。直到2010年末,TIMKEN公司派人到湖北新冶鋼公司(公司地址在湖北省黃石市),堅持不懈地查詢我的下落,終於一個偶然的機會,獲得了我的最新電子郵箱地址,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樣,周海方先生才在20111月通過電子郵件第一次找到了我,當時我正在美國西雅圖。

     2011331日上午,我如約準時到達TIMKEN公司上海總部,位於上海繁華的徐家匯港匯大廈。按原計劃,我將在這裏受理谘詢,同該公司的代表商談今後具體合作項目,以及對該公司工程師們進行技術培訓的內容等。未料到這次TIMKEN公司無錫軸承廠在常規檢驗時,突然發現一批大規格軸承套圈毛胚出現裂紋,並伴有氧化物夾雜。公司派著名冶金專家、亞太首席冶金師、美籍印裔人Arabind Tripathy博士來處理這個問題,還是束手無策。不過他已經知道我從美國回到上海,現正在公司上海總部,於是匆匆臨時決定派專車將我從上海接來無錫“救火”。專車在京滬高速上風馳電掣般飛奔。我一到無錫,Arabind Tripathy博士(圖1)為首的六、七位冶金和材料工程師就陪同我視察了軸承套圈、滾子毛胚熱處理及冷加工等生產工藝流程。


1  美國TIMKEN公司亞太首席冶金師Arabind Trpathy(左)與張菊水教授


然後我們在工廠的冶金實驗室一同做實驗,一同用顯微鏡觀察缺陷樣品的組織特征,研究裂紋的分布、夾雜物性質等。我一麵觀察一麵講解,並不斷回答工程師們的提問。在用不同的化學試劑侵蝕金相試樣時,試樣的組織特征也會有相應變化。在我們正做這些金相試驗時,我發現該公司的工程師們迅速取出手提電腦,從中找出圖片與被測試的樣品進行比較。我發現他們手提電腦中正是我書中的圖片!定睛看他們的電腦屏,天哪!原來我的著作《鋼的過熱與過燒》一書,早就被眼前這些美國獨資企業的工程師們都一古腦兒地下載了!我有些納悶,長期以來高喊保護知識產權的美國人,公然下載我的學術著作謀利,可事先連招呼都沒跟作者我打一個,起碼也應征得我同意然後老老實實交版權費?我的心裏掠過一絲不悅。麵對熱情的工程師們還在不停地向我谘詢鋼過熱與過燒的種種技術問題,隨著年輕人點擊鼠標,我的書在熒屏上被一頁頁翻動,轉眼間我又想,反正自己出書也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傳播文化和知識,我的書允許別人下載,不問國籍。盡管當今社會流行金錢至上,我權當做一回另類吧。
    等到我在廠子裏的冶金實驗室忙完了,我對軸承套圈毛胚裂紋缺陷性質已能正確判斷了,天色也暗下來了。於是,Arabind Tripathy親自主持召開了關於裂紋缺陷質量問題的現場研討會。會上工程師們搶著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並且爭論激烈。這樣的研討會其實以前他們也開過多次,隻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沒有明確的結論,更沒有提出過改正的工藝措施。最後,Arabind Tripathy點名要我發表意見,於是我對這個質量問題明確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並提出了建議:第一,根據現場觀察和金相實驗結果,認為這些軸承套圈毛胚出現的質量問題,是由於這些鍛件在鍛造加熱時加熱溫度過高,而引起鋼材發生過熱過燒,由於高溫下鋼材晶界局部熔化造成鍛造加工時出現裂紋,並伴有材料氧化現象發生。據此,解釋了裂紋形成以及裂紋周圍出現氧化物夾雜的原因。第二,目前本公司無錫工廠冶金實驗室的實驗設備比較簡陋、陳舊,觀察研究還隻限於幾台光學顯微鏡。為了準確、高效地鑒定材料的冶金缺陷、加工缺陷性質,提高產品質量,建議應逐步添置一些先進的儀器設備,目前急需購買一台掃描電子顯微鏡。我的發言獲得了大家一片熱烈的掌聲,Arabind Tripathy博士連連伸出大拇指,連說“Very Good! Very Good!”我這次向TIMKEN公司的科技谘詢活動圓滿成功,其實也相當於對這裏的工程師們進行了一次現場技術培訓。
     然後,TIMKEN公司的代表向我贈送了貴重禮品——與APEC領導峰會領袖獲得的同樣的由上海金筆廠製造的頂級名貴簽字金筆一支。事後公司方還給我支付了科技谘詢費。當天中午,Arabind Tripathy陪我共進午餐。晚上該公司又在當地一家五星級酒店設盛宴款待。
     20114月初,我已離開上海回到故鄉江西南昌市。TIMKEN公司的周海方先生又通過電子郵件向我提出要我為該公司進行技術培訓事宜,並許諾一定會給我支付豐厚報酬。如前所述,我認為上月末的江蘇無錫之行其實已經現場進行技術培訓了。加之當時我已接到大學母校清華大學的正式邀請函,邀請我2011424日作為校友代表出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大禮堂召開的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慶祝大會,對TIMKEN公司進行技術培訓我已無暇顧及。

    寫一本書並不難,寫一本好書卻不易。歲月匆匆,我寫的《鋼的過熱與過燒》一書在上海出版也已經30年了,距當年我無錫之行也有27年,回憶這本書當年剛出版發行時,許多大城市新華書店新書剛上架就被讀者搶空了,印刷5000冊,一周內全國新華書店皆斷貨。一部學術著作賣得這麽瘋是罕見的。連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的編輯室主任都始料未及。該書填補了我國在這個領域係統研究的空白,並且當年就受到英國皇家金屬學會的重視,特致函向我索書收藏。直到今日,《鋼的過熱與過燒》這本書,網上掛著為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學院的精品課程教材。該書也成為當代機械、工程材料學科中科學論文引用最多的書籍之一(參見互聯網百度搜索)。不過,我不曾料到該書出版20多年後依然會受到世界著名的美國跨國公司TIMKEN公司的青睞,並把它作為解決其產品質量問題的良方。

    我之所以能寫出這樣一部廣受歡迎的學術著作,這不僅僅是需要較深的學術造諧和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其實更離不開認真的態度、科學的精神、嚴謹的作風以及高度的責任感。為此,我衷心感謝母校江西師大附中對我的培養、教育,春風化雨,教書育人。

    我在江西師大附中學習6年,從19549月上初中一年級直到1960年高中畢業。在母校經曆了人生少年時期向青年時期的過渡階段,也正是人格養成的關鍵日子,從此奠定了我一生做人、讀書、立業、治學、創新的堅實基礎,在母校老師教導及校園文化的熏陶下,使我逐步形成了不畏艱苦、堅韌不拔的性格,勤奮讀書、實事求是、知恩圖報的作風,初步樹立了批判思維的方式和社會責任意識等。這就為今後個人的人格完善、全麵發展、不斷創新創造了有利條件。

    1954年秋,母校建校伊始,當時校名為江西師範學院附中。當年有200名小學畢業生進入這所新中學,學生大多數來自南昌市郊區農村和新建縣。學校周圍都是稻田,一道簡易的竹籬笆當作學校的圍牆。老師全是活力十足的年輕教師。母校第一任校長為孫紫雲,女性,漂亮而端莊,風雅而親切,講一口標準的京腔。孫校長威信極高,晚上還常常深入學生宿舍查鋪,悄悄給同學拉起被角蓋上。孫校長帶領師生創業,學生不僅上課,還安排參加建校勞動。入校時我所在的班級初一(4)班,彭城老師(1981 -1984年任附中校長)是我班第一任班主任,他教我班數學,好抽香煙,身體瘦弱得一陣風都要吹倒似的,可他到學生家裏家訪走再多路也不含糊。當年我家住青雲譜區萬溪村,距學校十幾公裏遠。那時農村不通公交車,家訪隻能靠雙腳步行前往。彭老師到我家家訪數次,每次來家訪都是晴天一身灰、汗流夾背;雨天一腳泥,衣衫濕透如同落湯雞。彭老師當年總是教導我們“要認認真真做事,老老實實做人,”並用方誌敏、吳運鐸、保爾·柯察金、卓婭等中外英雄人物的故事,鼓勵我們好好學習、立誌成才,做一個有出息的人,將來報效祖國。我過去在農村小學讀書,家裏貧窮,小學期間沒有讀過一本小說。自從進了附中,才在彭老師的指導下閱讀的第一本小說是《把一切獻給黨》(吳運鐸著),然後接著又讀了《可愛的中國》(方誌敏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奧斯特洛夫斯基著)。這三本書對於我的一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此懂得了做人要有理想、要熱愛祖國,不能虛度年華、碌碌無為。龔祿生老師是母校第一任團總支書記,也是我班的數學老師。初中時我曾擔任少先隊副大隊長,頸項上係條紅領巾,臂章上有三道(紅)杠。龔老師作為校團總支書記,也常給我們少先隊幹部做報告。他總是教導我們,作為少先隊幹部,要好好學習,關心他人,幫助他人,要有上進心,將來爭取早日加入共青團(當時稱為“青年團”)。在初二時,我就作為全校優秀少先隊員光榮加入了共青團組織,入團介紹人為我班徐克河同學。1957年夏季初中畢業時,我和徐克河同學二人皆由於品學兼優而被母校保養到本校讀高中。

    高中伊始,我們所在的班級為高三(1)班,高中三年班主任都是楊源鏡老師。楊老師個子雖不算魁梧,但眼神格外犀利,在楊老師麵前,個個同學都隻好實話實說,不敢說半點假話。從高一到高三,在楊老師的統領下,我班班風正,學生全麵發展,多次被評為優秀班級集體。楊老師又是我班曆史課任教師,他常常教導我們一個人要有責任意識,特別要有社會責任感和曆史責任感。並說一個人現在做的事,要經受得住幾十年、幾百年以後人們的檢驗和評說。我想這也許就是對母校校訓“做有責任的中國人”的詮釋吧。劉運來老師(19841992年任附中校長)是我班的高中物理教師(圖2),他風度翩翩,戴一副金絲眼鏡。


2  時任江西省政協副主席、江西師大附中原校長劉運來老師(左2),在母校建校50周年時同張菊水和張禮賢夫婦(右12)、楊春林等校友合影

他學富五車卻為人謙和,教學精湛、循循善誘,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成為全國模範教師。他先後任母校校長,南昌市副市長、江西省政協副主席。範誌豪老師教我們幾何課程,他的板書如同藝術精品,他的教學語言精煉達到極至。範老師的行頭、發型、皮鞋處處得體、一絲不苟、無可挑剔。連作業批改也是筆筆生輝,同學們做幾何作業也近雕龍畫鳳,不敢懈怠。李慧敏老師是我班的俄語老師,剛大學畢業就來校任教。她擁有女生們個個羨慕的高挑身材,背上拖著一條又粗又長的黑辮子,渾身散發著青春的風采。李老師雖為教師,但年齡也比我們學生長不了幾歲,她教學認真負責、較真的精神令人欽佩、難以忘懷。有一次,我班一個男生在起立朗讀俄語課文時,李老師發現其中一個俄文字母讀音不準確,於是李老師從講台前走到了這位男士麵前糾正他的發音。豈知這位男生發音器官總是調適不過來。於是李老師便貼近男生站立,兩個人個子相差無幾。李老師反複通過示範展現她的口型、唇部和牙齒等發音器官的變化,該男生如此近距離麵對麵緊盯著年輕貌美李老師的朱唇皓齒,早已一臉羞得通紅。然而李老師卻一直堅持示範,直到這個男生發音完全正確方休止,李老師後來被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老師。蔡保真、餘幸清二位老師先後擔任我班語文課任老師。這二位老師的文學功底之深,教學藝術之精湛,直接影響了我班許多同學愛上了文學,我也是其一。我曾立誌成為一名作家,家裏再窮,也省吃儉用花錢到新華書店買了幾本魯迅選集來研讀,在全校作文競賽中,我班就有幾名同學獲獎。此外,餘鐵硯、陳可謙、李華雲、餘貞芬、彭蘊華、許德桂、胡秀德等老師的人格魅力都陶冶著我們的心靈。1960年高中畢業我考入清華大學機械工程係,成為母校第一個考進清華的高中畢業生。由於中學時代熱愛文學,剛入清華園不久我便報名參加了學生社團清華文藝社,成為該社小說組成員,文理兼蓄,使我獲益匪淺。

    我大學畢業後先後當過工人、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副教授、教授等,公開發表過100多篇學術論文,公開出版過300萬字以上的論著,成為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世界科技谘詢專家(見《世界科技谘詢專家》(中國卷),香港九洋國際出版社,1997.7.版)。並被譽為清華大學知名校友。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期間,曾榮幸地受到了清華大學原黨委書記方惠堅、清華大學副校長謝維和等校領導的會見(見圖3、圖4),當天中午,方惠堅書記等校領導又在清華園甲所貴客餐廳設宴招待我,宴席上方書記頻頻給我夾菜,一生難忘。2011424日,我作為校友代表受到清華大學正式邀請,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大禮堂光榮出席了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慶祝大會,同時任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胡錦濤總書記、吳邦國委員長、溫家寶總理等以及清華大學師生代表共計8000人,同慶清華大學百年華誕。

2014220日於南昌市

 

 清華大學原黨委書記方惠堅(左3)副校長謝維和(右2)等領導在清華大學親切會見校友張菊水教授(右3

 


4  清華大學副校長謝維和(右1)同校友張菊水合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自來美 回複 悄悄話 現在中國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工太多:但是,像您這樣真正能解決問題的的工程師很少。您,人才難得。
aussie-2 回複 悄悄話 敬仰。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