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一道麵試題談老中和老印

(2014-10-21 19:40:27) 下一個
今天麵試一個老印,覺得哥們不錯。其中有一個問題,俺前不久也問過一個老中。比較一下兩個人的答案,俺有些感慨。

問題:你如何使你的代碼 thread safe?

老中:用 synchronization。

老印:有很多種辦法。第一,do not share variables。第二,make class immutable。第三,用 synchronization。

俺經常在琢磨老中和老印的差別,俺覺得最重要的差別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 “大”。



俺這個“大”,不是漢哥和混混姐說的那個大。俺這個“大”,是指思路的大。老印的思路大,老中的思路小。中國人很容易就鑽到細節裏,因此忘記了大局。

怎麽使代碼 thread safe,老中一下子就鑽進了技術細節,想著怎麽去 synchronize。沒想到原來最好的辦法是不做 synchronize。這一點,俺麵試的老印也強調了。

在 rolia 經常有網友為一些小細節爭個不休,俺覺得這是典型的小。其實這些細節的對錯,一 google 就知道,教科書裏也有。這些東西,其實俺們根本就不應該在意。

俺寫文章,也經常有網友說,你搞錯了,你誤導。俺覺得,這些網友也是小。一些細節的對錯,本來就無關緊要。關鍵是俺的主題。這些網友扣住了細節,往 往對俺的主題視而不見。記得幾年前俺在 rolia 寫一篇文章叫 《how to manage complexity》,俺覺得自己的主題是極其精辟的。可惜的是絕大部分網友沒有理解俺的主題,大家抱著俺文章的一個細節爭了個天翻地覆。

為什麽想起這篇文章?因為某位一直批評俺的網友當時是第一個回帖的,他說俺是 puffing of nothig :)


 
與華人相比,老印在外麵當官的要多得多。他們在矽穀當官,可以說是他們因為曆史(H1B)造成的優勢。但是他們在其他地方也做的很大,前花旗銀行的 總裁,前德意誌銀行的總裁,現在皇家銀行的HR主管,下一任 TD 的總裁,都是印度人。美國有兩個州長是印度人,好像都還很紅,俺以前還看到過他們競選總統的猜測。阿省的自由黨領袖好像也是印度人。

俺覺得俺們國人對印度人有偏見,回俺帖子的網友的情緒就是例子。俺一直覺得他們有值得俺們學習的地方,大思路,可能就是一個重要因素。俺覺得,要想 當官,思路就得開闊,就得能夠權衡諸多方麵的因素,不能鑽牛角尖。比如如何使代碼 thread safe,思路開闊的人什麽辦法都願意考慮,鑽牛角尖的人隻認 synchronization。



老中和老印的下一代,無論是大學的學生和公司的 coop,俺總有一個感覺,就是老印的下一代比較大方,外向,老中的下一代都比較拘謹,內向。俺常常琢磨這到底是為什麽。

俺覺著,這個可能跟大小也有關係。這個大小,不一定是思路,更可能是 perspective 。

perspective,俺不會翻譯,可惜探長不在,沒法問。憑俺的語感,perspective 就是取景框的意思。取景框小,人就大,取景框大,人就小。perspective 不一樣,對事情的看法就不一樣,相應的行為也就不一樣。

比如俺是一個很艱苦樸素的人,平時為了省幾毛錢寧願開車去買一個 sale。但是剛買房子那一陣子,俺突然變得大方多了。為什麽?因為任何跟房子有關的事情,起價至少是一百刀。跟這些錢相比,省幾毛錢就太可笑了。perspective 不一樣,想法差別竟會如此之大。

再比如看到牛哥那麽牛,俺不是不嫉妒的。但是轉念一想,比牛哥牛的人多了去了,俺為什麽不嫉妒他們?答案是:他們離俺遠,牛哥離俺近。perspective 不一樣,同樣的事情感覺就不一樣。

再比如某地方的人為了自己得一分錢,往往會不惜損害別人一塊錢,這種事情,正常人根本理解不了。但是用 perspective 就能解釋得通。這些人的取景框小得不能再小,他們隻看到自己和自己眼前的利益,什麽友情義氣公理,都不在他們的取景框裏,甚至連他們自己的長遠利益都不 在。

人為什麽拘謹?俺覺得很大的原因是太在乎自己,在乎別人怎麽看自己,在乎自己是不是完美。心裏一直想著自己,就容易拘謹。拘謹的人,往往看不到周圍的環境,看不到周圍的人。說到底,還是 perspective 小。

前一陣子看道德經,記得老子說,寵辱若驚,是因為心裏有自我,如果心裏沒有自我,寵辱也就沒有了。老子好像還說,聖人和天地合二為一,所以連生死也 置之度外了。這種 perspective,俺們凡人是沒法領會的,但是作為一個極限例子,有助於俺們理解 perspective 這個概念。

以前看《非誠勿擾》,記得不少條件不錯的老外號稱要為人民服務,很多網友覺得很可笑,俺就不覺得。人家的 perspective 很大,不限於一己,一族,一國,人家的 perspective 是全人類。俺覺得這個跟老子的聖人倒是有些類似。

為什麽國人的孩子 perspective 會比老印的孩子小?難道俺們有意教育孩子要狹隘?俺想不會。俺覺得更大的可能是潛移默化。父母的 perspective 小,孩子的 perspective 可能就會小。父母拿孩子跟別人比,父母自己跟別人比,父母瞧不起條件不如自己的人,會不會都可能影響孩子的 perspective?如果父母博愛,包容,會不會孩子的 perspective 就大?

哥德巴赫猜想,希望不同意的網友不要生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7)
評論
書簽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q51' 的評論 :
When you take a picture of a flower, you can focus on the whole flower or one Petal of the flower.
dq5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書簽6' 的評論 :
Focus = Concentrate on certain part, instead of the whole thing.
If you wish other people can understand what you want to say, please make sure what you said is logical.

The topic and examples are part of the author's rhetoric that we Chinese do not have broad perspective.
2ndglance 回複 悄悄話 寫得不錯,獨特的眼光。。。

至於perspective, 你用它作褒義詞。。。 其實它的意思是中性的。。frame of mind,看問題的角度。。

put something in perspective..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
書簽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q51' 的評論 :
Suggestion: focus on the whole article, not the topic and examples.
dq51 回複 悄悄話 樓主的眼界(perspective?)也放大點吧,不要老看著老中老印,也不要隻看到IT。
書簽6 回複 悄悄話 Open the Faith,the Perspective, & the Possibility: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f64d4d0101f1bx.html
書簽6 回複 悄悄話 Very nice!
7grizzly 回複 悄悄話 > 如果心裏沒有自我,寵辱也就沒有了。
Christian pastors would say "To earn eternal life, you have to 'die' first, i.e., you have to let 'self' die first."
moreco2pls 回複 悄悄話 對這個麵試的回答是個例,不應該擴張到整個人種。

英語世界中的印度人基數比華人大,而且大很多。1949年以前英租界用紅頭阿三做警察,就是一例。
Yangtsz 回複 悄悄話 不錯 ,在那個係統中 事情的大格局有政府決定 小有老師家長管理 成長的個體隻要在這個結構裏為一分兩分的差別費心 搭建結構 取舍輕重的能力是不需要地 而比鄰居小孩多考一倆分 鑽牛角尖是必須地 老有抱怨說別人什麽都不懂 其實懂得設定方向是更高的能力 隻是有人連發現和欣賞這種能力的能力都沒有
歲月匆匆我還是我 回複 悄悄話 很喜歡文中的觀點。意識到了,要改很難。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jingzhe' 的評論 :
Perspective翻譯成"眼界" 是很好的.

中國人有重視內省的傳統,
美國人是先挑你的錯!
差別在此.
PatrickHUANG 回複 悄悄話 剛查了字典,Perspective可以翻為洞察力或者眼光。感覺是比較主觀的東西。
沈成涵 回複 悄悄話 歸根結底是教育的差別。
中式洗腦和應試教育的產物。
Etornado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Ldad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jingzhe 回複 悄悄話
Perspective可以翻譯成眼界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