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追尋大師的足跡(二)——賴特的家園“塔裏埃森”

(2014-09-28 17:14:47) 下一個

【中年危機】

就在事業一帆風順,蒸蒸日上的時候,賴特突然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婚姻危機。1903年,賴特為橡樹園鎮的電氣工程師Edwin Cheney設計住宅,認識了Cheney的太太瑪瑪。

瑪瑪的全名是瑪薩·博思維克·切尼(Martha "Mamah" Borthwick Cheney,1869 - 1914),畢業於密西根大學,婚前做過圖書管理員,本人主張女權主義,思想談吐都不同於一般的家庭婦女。

1. 瑪薩·博思維克·切尼(瑪瑪) (網絡圖片)




賴特和瑪瑪趣味相投,很快墮入愛河,經常在公共場合出雙入對,在民風保守的橡樹園鎮引起不少非議。這時賴特和第一人妻子凱瑟琳結婚已經快二十年,有了6個子女。對於丈夫的婚外戀,凱瑟琳的態度是不成全,拒絕和賴特離婚。瑪瑪的丈夫Cheney也不同意離婚。

1909年,賴特和瑪瑪拋下各自的家庭出走,在歐洲遊曆了一年多,才回到美國。關於這場婚變的原因,一種說法是賴特當時感到“草原風格”的設計日趨完善,改進的餘地不大,事業上遭遇瓶頸難以突破,陷入中年危機。與瑪瑪出走歐洲,或許是在尋找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塔裏埃森】

1910年賴特和瑪瑪從歐洲回到美國,Edwin Cheney終於同意與瑪瑪離婚,但是賴特的妻子仍然拒絕離婚,所以賴特和瑪瑪便無法成為合法夫妻,芝加哥地區肯定是不能在呆下去了。第二年賴特在威斯康星州一個叫做春綠(Spring Green)的小鎮附近買下一塊土地,開始建造他的新居。春綠鎮在威斯康星首府麥迪森市以西四十英裏,之所以選擇那裏是因為賴特母親的娘家勞埃德·瓊斯家族在附近擁有土地,不少親戚都住在那一帶。賴特將他的莊園命名為塔裏埃森(Taliesin),在威爾士傳說中,這是一位古代不列顛詩人的名字,同時這個字在威爾士語裏的意思是“閃亮的額頭”(Shining Brow)。新居的建築按照“草原風格”設計,周圍的土地則開墾為果園。1911年底,賴特和瑪瑪搬進建成的塔裏埃森。之後的幾年裏,是賴特事業上的低穀,由於婚變造成的負麵影響,使他在芝加哥地區名聲狼藉,很難找到項目。

1914年8月,賴特雇傭的一位來自巴巴多斯島黑人廚工Carlton,因為得知即將被主人辭退,懷恨在心,趁賴特去芝加哥做Midway Gardens工程之際,大開殺戒,用斧子砍死了莊園裏的6個人,包括瑪瑪和她與前夫的兩個子女。之後,Carlton將塔裏埃森付之一炬。賴特聞訊連夜趕回來,見到的隻是愛人的屍體和一片瓦礫。賴特將瑪瑪葬在塔裏埃森的墓地,可能是因為悲痛過度,拒絕為她舉行葬禮,也不許立墓碑。

幾個月後,賴特開始重建塔裏埃森,新建的房子和原來的結構幾乎一樣,被稱為塔裏埃森二期。1925年,塔裏埃森二期被另一場火災毀滅。之後賴特一度陷於破產境地,塔裏埃森也被銀行收走拍賣。得知這個消息之後,賴特以前的一些老主顧和門生籌集了一筆錢,從銀行手裏收回了塔裏埃森,還給了賴特。1928年,賴特回到塔裏埃森,開始興建新宅,是為塔裏埃森三期。經濟情況好轉以後,賴特又陸續增購了土地,最後整個莊園的麵積達600英畝。除了塔裏埃森三期,還陸續興建了學校,教堂,穀倉,總建築麵積達7000平方米。

2. 賴特的塔裏埃森莊園,在威斯康星州麥迪森市以西四十多英裏的春綠鎮附近。



3. 塔裏埃森莊園占地600英畝,包括賴特的故居,建築學院,教堂和農舍,現在有非營利組織Taliesin Preservation, Inc.管理,對外開放。入口處的遊客中心,是由賴特1953年設計的Riverview Terrace飯店改建的。



4. 參觀塔裏埃森的遊客,在這裏集合,由導遊帶著,乘坐公車,前往莊園。



5. 賴特的故居兼工作室,塔裏埃森三期。曆史上的一期和二期建築,均毀於火災。



6. 賴特故居。



7. 故居外部細節。



8. 現在每所賴特建築,修複時都會加上一塊特有的標誌——有賴特簽名的紅色瓷磚。



9. 故居內部。



10. 故居內部。



11. 賴特的工作室。據說,就是在張繪圖桌上,賴特花了3個小時,親自完成了“流水別墅(落水山莊)”的設計草圖。



12. 給客人和助手居住的部分。



13. 馬廄和車庫。



14. 東方藝術。



15. 工作室外部。



16. 田園風光。



17. 田園風光。



18. 田園風光。



19. 穀倉Midway Barns。



20. 賴特1896年設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風磨(Romeo and Juliet Windmill)。




【塔裏埃森學院】

在塔裏埃森莊園裏,有一座Hillside Home School,是當年賴特的兩位姨媽開辦的鄉間私塾,1915年就關閉了。1932年,賴特利用這所廢棄的校舍,創辦了塔裏埃森學院(Taliesin Fellowship),首批招收了23名學員(學徒)。賴特本人隻在大學裏念過一年,絕大部分經驗都是從工作中積累起來的,他的辦學理念是:“在實踐中學習”(Learning by Doing)。學員們第一學期的課程就是將廢棄的校舍改建成新的學校,從畫圖設計,到搬運材料,施工建築,親曆親為。除了與專業相關的實踐,學員們還要幹各種農活,種地,喂牲口,洗衣做飯,打掃衛生。整個學院是一個自給自足體係,運作成本很低。賴特辦學的這一套,有點像中國的舊戲班,又有點像文革時的開門辦學,倒也符合他的非常規思維。

1937年,賴特在亞利桑那州的過冬別墅西塔裏埃森(Taliesin West)建成,之後,學院每年隨賴特在西塔裏埃森過冬,夏季則返回威斯康星。1959年賴特去世後,學院由賴特基金會接管,現在更名為賴特建築學院(Frank Lloyd Wrigh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21. Hillside School,30年代賴特帶領學員改建為塔裏埃森學院的校舍。



22. 校舍內部。



23. 學員的繪圖室,目前仍為賴特建築學院的學生所使用。我們參觀的的時候,學員們正在日本旅行實習。



24. 學校的劇場。



25. 賴特注重學生的全麵發展,在塔裏埃森,學員不僅學習,參加各種勞動,還自編自演戲劇,表演音樂。賴特本人也是音樂愛好者,光在塔裏埃森的家裏,就有7部大型鋼琴。

【四位女人】

賴特一生中共有四位女人,其中三位成為他的妻子。第一任妻子凱瑟琳,1889年結婚,兩人育有6為子女,1909年因為第三者介入,兩人分居,直到1922年才最終離婚。第二個女人就是破壞第一段婚姻的第三者,瑪瑪。兩人從1909年私奔起,同居了5年,直到塔裏埃森火災瑪瑪遇害。過後,賴特收到一位叫米莉安(Maude Miriam Noel)的雕塑家寄來的慰問信,很快兩個人就開始同居。1916年米莉安陪賴特去日本東京,修建帝國飯店。直到1923年,賴特與第一人妻子離婚後一年,兩人才正式結婚。

26. 賴特第二任夫人米莉安。(網絡圖片)

可能因為兩人都有藝術家的偏執性格,賴特與米莉安之間經常爭吵,後來米莉安又染上毒癮,兩人婚後一年就開始分居。1924年,在芝加哥彼得格勒芭蕾舞團一場演出上,57歲的賴特遇到了26歲的舞蹈演員奧爾加,當即為她的美貌和氣質打動。

27. 賴特最後一任妻子奧爾加。(網絡圖片)



奧爾加·伊萬諾夫娜·拉佐維奇(Olga Ivanovna Lazovich, 1899-1985),生於巴爾幹半島的黑山王國(現在的黑山共和國),祖父是一位公爵和民族英雄。奧爾加曾在蘇聯學習舞蹈,1924年和當時的丈夫蘇聯建築師Vlademar Hinzenberg移居美國。賴特和奧爾加年齡上雖然相差21歲,而且兩人都有婚姻,依然不顧一切地墜入愛河。1925年12月,奧爾加為賴特生下一個女兒Iovanna。賴特的妻子米莉安聞訊,還到醫院大鬧了一場。1927年,賴特和米莉安終於辦理了離婚手續,為此賴特付出了大筆贍養費,因而破產,塔裏埃森也被銀行收走。賴特隻得帶著奧爾加以及兩個女兒(奧爾加和前夫的女兒斯薇特蘭娜以及她和賴特的女兒Iovanna)搬到加州。1928年,賴特和奧爾加在加州正式結婚,作為賴特的第三任也是最後一任妻子,奧爾加一直陪伴賴特。1959年賴特去世後,奧爾加出任賴特基金會的主席,主持塔裏埃森和賴特建築學院的管理,直到1985年逝世為止。

有趣的是,通過奧爾加,賴特還和斯大林成了親家。奧爾加和前夫的女兒斯薇特蘭娜,被賴特收養為繼女,後來嫁給賴特的一位學生彼得斯(William Wesley Peters)。後來斯薇特蘭娜出車禍去世,彼得斯一直留在塔裏埃森,協助嶽父嶽母打理基金會和事務所的業務。六十年代,斯大林的女兒斯薇特蘭娜·阿利盧耶娃叛逃到美國,經人介紹,認識了奧爾加。不隻是因為和自己女兒同名,還是什麽別的原因,奧爾加竟然把她介紹給自己的前女婿彼得斯。1970年斯薇特蘭娜·阿利盧耶娃成了彼得斯夫人,早已不在人世的賴特和斯大林,就這麽成了拐彎的親家。

【後期成就】

賴特在二三十年代倡導的“有機建築”(Organic Architecture),是對“草原風格”建築理念的發揚光大。著名的代表性建築是流水別墅和西塔裏埃森。流水別墅是賴特在三十年代中期為賓州事業家考夫曼(Edgar J. Kaufmann)設計的一所度假別墅,建築的主體構架在一條形成瀑布的山溪之上,與周圍的山川渾然一體,體現了天人合一,法乎自然的意境,堪稱有機建築的典範。據說流水別墅的設計圖,是賴特在一個下午,用了三個小時時間,一氣嗬成的。賴特的怪才,不得不令人歎服。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美國經濟陷入大蕭條,建築業也很受打擊。針對經濟窘迫的中產階級和工薪階層,賴特設計了一種低成本的住宅,命名為“美國風”(Usonian)。“美國風”某種意義上講,是對“草原風格”的一種簡化。這種住宅隻用磚、木、紙、水泥、玻璃五種材料,而且還盡量使用工廠成品,造價經濟、簡潔實用、施工迅速,還有一種現代的自然美,為普通工薪階層所能承受。

賴特的一生,都在追求不同的變化,在他設計生涯的晚期,仍然不停地引進新鮮元素。他在五十年代所作的設計,放棄了原來慣用的簡潔的直線條,代之以各種曲線。例如紐約的古根海姆博物館,大膽地使用了螺旋線的造型;威斯康星州Wauwatosa的希臘東正教堂的設計,則借鑒了傳統拜占庭建築風格和索非亞教堂的圓頂。

28. 賴特1946年為First Unitarian Society of Madison設計的會議中心,風格上的變化是十分顯著的。



29. 會議中心。



位於威斯康星首府麥迪森市莫諾那湖畔的莫諾那會議中心(Monona Terrace Community and Concention Center),賴特生前從30年代就開始構思設計,之後多次修改方案,但是由於財政原因,直到賴特去世也未能動工。賴特逝世35年之後的1994年,麥迪森市政府才決定投資興建,中心的外部設計延用賴特的原方案,內部則由賴特的學生Anthony Puttnam根據賴特的方案重新設計,於1997年完工。

30. 一反早年的風格,賴特運用了大量的曲線。



31. 整體風格依然十分簡約。


 
32. 內部是賴特學生的設計。



33. 依然保留了不少賴特的元素。



34. 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市Wauwatosa鎮定報喜希臘東正教堂(Annunciation Greek Orthodox Church),是賴特1956的設計,屬於大師生前完成的最後幾項設計。



35. 教堂的圓形穹頂借鑒了索非亞教堂的拜占庭風格,蘭頂和金色希臘十字,令人聯想到希臘海島上的小教堂。



36. 大量的曲線運用,是賴特後期的風格。



37. 圓形花壇則是永恒不變的主題。



38. 頂上突出的鏤空屋簷,是對“草原風格”屋簷的一種突破。



39. 各種弧線的組合。



40. 相對原來簡約的直線條,彩窗的圖形也變得更加繁複。



41. 教堂的大門。



1959年4月9日,賴特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病逝,享年91歲。根據生前的遺願,賴特的遺體被運回老家威斯康星,葬在塔裏埃森小教堂旁邊的家族墓地。

42. 塔裏埃森Unity Chapel。



43. 從1886起一直是賴特母親勞埃德·瓊斯家族的教堂和墓地,賴特的外祖父母,母親,舅舅,姨媽和很多親人,都葬在那裏。



44. 賴特母親的墓石。



45. 賴特的情人瑪瑪也葬在那裏。當年賴特拒絕給瑪瑪立墓碑,這是後人給她加上的。



46. 賴特之墓。



1985年,賴特最後一任妻子奧爾加去世,根據她的遺囑,將賴特的遺體從墓中取出火化,和她自己的骨灰盒葬在亞利桑那的西塔裏埃森。想必是奧爾加一定不喜歡東塔裏埃森,因為那裏是賴特的家卻不是她的家,她也不願意把賴特留在那兒陪老情人。如今,塔裏埃森的墓園裏,依然保留著賴特空蕩的墓穴,供遊人憑吊。

47. 簡單的墓碑,是賴特為Coonley Playhouse設計的鐵格彩窗圖案。



上麵刻著賴特的一句名言:

Love of an idea is love of God.

也許,他對建築的熱愛,正是上天對他的垂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aranjuez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troan' 的評論 :

Oak Park真是好地方,你一定很喜歡。
ttroan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好文。
我在Oak Park住了好久,知道的竟然沒你多,再次感謝。
aranjuez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夏荷仲夢' 的評論 :

八卦:)
夏荷仲夢 回複 悄悄話 1916年米莉安陪賴特去日本東京,修建帝國飯店,斯大林女兒到美國的婚事---學習了
aranjuez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安娜晴天' 的評論 :

謝謝晴天的謬讚,過獎了!問好!
安娜晴天 回複 悄悄話 真感動,你寫的帖子太好了,內容真實豐富,圖片精湛傳神。
如同我過去說的,國家地理雜誌的水準。
學習了很多。一天辛苦的工作,晚上一邊口紅酒,看你筆下的萊特傳奇,何等的享受~
謝謝!
aranjuez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鴿哨' 的評論 :

謝謝!
鴿哨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學習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