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秘魯十四日:日月金字塔和昌昌古城遺址

(2014-04-28 12:25:02) 下一個

莫切(Moche)一詞,指的是一種文化在地域上的分布,而非一個政治實體。莫切文化,分布在秘魯北部沿海地區,以今天的特魯希略為中心,北至Piura南到Huarmey河穀的一條狹長的地帶。這個地區,分布著十幾條不大的河流,河流周圍土地肥沃,適合農耕。很久以前,人們就在河穀附近定居,種植玉米,豆類和棉 花,出海捕魚。莫切文化始於公元一世紀,公元五世紀達到鼎盛,公元800年之後消亡。莫切從一開始就是由各自的城邦構成的鬆散的聯盟,並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然而由於相互的密切交流,從宗教儀式到符號文化都是相通的。

前期莫切文化規模最大的城邦,在今天的特魯希略城東南郊外莫切河 穀的Cerro Blanco,當年建造的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存留至今。在奇克雷歐北部的蘭巴耶克河穀的西潘出土的貴族墓葬,也屬於莫切文化。公元七世紀末,由於某種原因,Cerro Blanco城被廢棄,莫切文化的重心北移至蘭巴耶克河穀的Pampa Grande。到公元八世紀末,Pampa Grande也遭 廢棄,莫切文化最終消亡。大部分考古學家認為,莫切文化消亡的原因,可能是由厄爾尼諾現象引起的天災。先是持續的暴雨衝毀了農田和城市建築,接著是長期的幹旱導致糧食嚴重歉收而引起的饑荒,最後造成文明的中斷。

盡管沒有文字記錄,但是從莫切留下的建築和出土的文物,顯示出莫切人當年 達到了很高的文明程度。Cerro Blanco的太陽金字塔,是南美洲規模最大的同類建築,月亮金字塔的壁畫,精美絕倫。Sipan貴族墓葬出土的大量金銀陪葬物品,顯示了莫切人高超的金屬加工技藝。莫切人的製陶技術,在古代南美首屈一指。他們使用模具,大批量生產各種陶器。莫切陶器,特別是第四期陶器,造型 豐富而逼真,尤其是人像陶器,完全寫實,麵部特征栩栩如生,在先哥倫布時期的整個美洲,無出其右,比之古希臘羅馬和歐洲和中世紀的大理石雕,也毫不遜色。

位於特魯希略城東南郊Cerro Blanco的太陽和月亮金字塔,是現存最重要的莫切文化遺跡。公元一世紀至七世紀,那裏是莫切政治宗 教的中心。這兩座金字塔,也是那個年代所建,既是祭祀用的神壇,又是統治者的宮殿和墓葬。其中太陽金字塔(Huaca del Sol)高41米,底座長430米,寬160米,是南美洲最大的泥磚建築。

1. Cerro Blanco遺址的莫切金字塔博物館,展出這裏出土的莫切文物,有一些相當不錯的 展品,但是內部不允許拍照。

2. 太陽金字塔和莫切都城Cerro Blanco遺址,目前正在進行考古發掘,不對遊客開放。

3. 莫切人的建築,就地取材,使用的都是這種土坯式的泥磚(Adobe brick),因為當地幹旱少雨,這種土坯建築能 夠保存很長時間。不過經曆千百年的風吹雨淋,特別是厄爾尼諾暴雨的衝刷,還是損毀嚴重。據考古學家估計,建造太陽金字塔共用上億塊泥磚。泥磚上刻著不同的記號,標明磚的來源。

4. 隔著都城與太 陽金字塔相對的是月亮金字塔(Huaca de la Luna),其中的一部分經過修複整理,對遊客開放。因為其餘部分仍在發掘修複,處於安全的考慮,遊客必須由那裏的工作人員帶領,方可進去參觀。

5. 月亮金字塔是莫切人祭祀的神壇,建築的主體是個90米見方的高台,從上倒下共有七層,每一層裝飾著不同的壁畫。

6. 月亮金字塔壁畫示意圖。自下而上,第一層 為武士,第二層是祭司,第三層為蜘蛛,第四層海洋裏的漁夫之神,第五層半龍半虎神,第六層為長蛇,第七層是山神。下麵的五層修複得很好,最上麵的兩層損壞嚴重,基本看不清。

和瑪雅,阿茲特克人一樣,莫切人也用活人祭祀。按照出土的陶器上的描繪,通常是兩個武士比武,武器被打落或頭發被揪住的一方為負。失敗者被剝去衣服,用繩子捆住, 在儀式上被殺死祭天。考古學家在月亮金字塔裏發現了幾十具屍骨,其中頭骨和四肢都有明顯的傷痕,也從旁印證了這一習俗。

7. 武士比武圖。

8. 最下一層是比武的武士,左半邊是得勝的武士,扛著自己的和繳獲的武器。

9. 右半邊是失敗者,赤身被縛。

10. 第二層的祭司。

11. 第三層:兩隻連體蜘蛛。

12. 第四層:漁神。

13. 第五層:提著 人頭的虎頭龍身神。

14. 這幅壁畫堆滿了各種圖形符號,讓人眼花繚亂,難解其意,考古學家將其命名為 “謎”。

15. 壁畫“謎”(局部)。

16. 壁畫“謎”(局部)。

深入挖掘之後,考古學家發現月亮金字塔的建築實際上分為六個時期。最早的一期是最裏麵的一層,建於約公元100年的莫切文化初期。之後差不多每隔一百年,莫切人就會在舊的金字塔上修建一座新的金字塔,把舊建築完全包起來。最後一期(第六期)是最外麵的一層,建於公元600年左右。前 麵幾張圖顯示的金字塔,都是第六期建築。

17. 上下兩層不同的壁畫,分別兩個不同時期,上層為第四期,下層為第三期,前後相隔一二百年。

18. 第四期壁畫,莫切主神Ai Apaec,一 個長著貓頭鷹的眼睛,美洲虎的獠牙和章魚觸角般頭發的怪物。

19. 第四期建築的壁畫。

20. 第三期壁畫,莫切主神Ai Apaec,莫切語裏的意思是“全知"。除了這樣的頭像,Ai Apaec還以其它的形式出現在莫切人的壁畫和陶器上,有時是蜘蛛,有時是螃蟹,還有的化身為人形,手拿祭刀,提著人頭,所以又被稱作砍頭神(Decapitator)。

21. 占卜室(The Oracle Hall)。

22. 第五期建築The Ceremonial Enclosure的浮雕,圖形分別為魚鷹和鯰魚。

23. 金字塔頂層的大祭壇(The Great Altar)。

24. 大祭壇的壁畫(第五期建築)。

25. 大祭壇右側的壁畫,最外層為第六期,最左側白色的部分為第五期。

26. 紫色的小花。

莫切文化消亡之後,公元900年左右,在莫切河穀附近出現了一個新的文明奇穆(Chimú)。從文化乘傳上看,奇穆人大概是莫切人的後代,也同樣崇拜月亮。之後的幾百年間,奇穆征服了周邊的沿海地區,把疆域拓展到厄瓜多爾和秘魯中部沿海地區一帶,南北長達一千多公裏,直到公元1470 年被崛起的印加帝國征服。

奇穆王國的都城昌昌(Chan Chan),在今天特魯希略城西5公裏的海邊,占地20平方公裏,鼎盛時期居民超過三萬人,是先哥倫布時期拉丁美洲規模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粘土構建的城市遺址,198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除了居民區,昌昌遺址 主要由9座城堡或是宮殿群(Ciudadelas)組成。曆史上,每當一位新國王登基,都會為自己建造一座新的城堡/宮殿。國王死後,便被葬在自己的城堡裏,之後整個城堡被封閉。五百年下來,昌昌共留下了9座這樣的城堡。從昌昌遺址的壁畫,可以看出昌昌文化相比莫切文化,表現出更多的海洋屬性,壁畫中大量出現於 海洋有關的圖形符號,例如魚,漁網,鵜鶘,海獺等等。

由於風吹雨淋以及地震的破壞,昌昌遺址損毀嚴重。近年來,在各方麵的努力下,一部分建築的到修複。昌昌遺址,在特魯希略機場附近,從城中心坐車過來,不到半個小時。昌昌的門票有一種聯票,除了昌昌遺址,還包括昌昌遺址博物館(離遺址差 不多5分鍾車程),以及特魯希略城外的另外兩處奇穆遺跡Huaca Esmeralda和Huaca Arco Iris。

27. 昌昌遺址。

28. 為了保護這些粘土建築免遭雨淋,遺址上搭建了很多這樣的棚子。

29. 未經修複的浮雕(海獺)。

30. 修複後的浮雕。

31. 昌昌遺址。

32. 魚型浮雕。

33. 象征漁網的圖案。

34. 昌昌遺址的土牆。

35. 浮雕細節:鵜鶘

36. 另一種鵜鶘的造型。

37. 幾何圖形的浮雕。

38. 這個浮雕鋸齒形的邊緣,好像計算機生成 的數字化圖形。

39. 昌昌遺址。

40. 遺址內的水塘。

41. 國王的墓葬。

另外兩個神廟遺址離昌昌都不過十分鍾車程,都在 特魯希略市區內,混雜在居民區之中,規模很小。

42. 埃斯梅拉達金字塔(Huaca Esmeralda),奇穆早期的一座祭壇建築。

43. 埃斯梅拉達金字塔:魚型花紋。

44. 埃斯梅拉達金字塔:海獺和漁網花紋。

45. 特魯希略城外的另一處奇穆遺址,彩虹廟(Huaca Arco Iris),又叫龍廟(Huaca del Dragón)。

46. 彩虹廟外牆上的浮雕。

47. 這個好像“三毛”。

48. 這麵浮雕的中心是海浪中的一 弧彩虹,彩虹下麵是兩隻龍。彩虹廟和龍廟由此而得名。

49. 四周是拿著武器的武士。

50. 彩虹廟 本身是一座兩層的方形建築。

51. 牆上的浮雕。

52. 修複的浮雕。 

53. 彩虹象征雨水和多產。下麵的兩條龍,左邊為雙頭龍,右邊為魚尾龍,據說象征陰陽。

54. 武士。

55. 貓頭鷹還是外星人?

56. 聖誕老人?

57. 捧著祭刀(Tumi)的雙頭龍。

58. 彩虹廟。

謝謝跟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