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摩洛哥十日遊(2):聖城伊德裏斯,瓦盧比利斯遺址,皇城梅克內斯。

(2012-02-18 11:34:33) 下一個
書接前文,在拉巴特包了一輛車,拉我們去梅克內斯周圍的聖城伊德裏斯和羅馬廢墟。包的這輛車是摩洛哥所謂的Grand Taxi。在摩洛哥,出租車分兩種:Petit Taxi,小型四門轎車,最多坐四個人,隻在城內拉客,有的打表,大多數是一口價;Grand Taxi,通常是大奔,可以坐六個人,專跑城市之間的長途,也可以包半天或一天,價錢事先講好。包車雖然貴點,但是省時省力,還是物有所值。

給我們開車的司機不會英語,隻會法語,所以我們之間的交流很有限,也就是對著地圖指點一下地名,或者點頭Yes搖頭No。拉巴特到菲斯有一條四車道高速公路,是摩洛哥僅有的幾條封閉式的高速公路,很好開,一個半小時就到了梅克內斯。從梅克內斯再轉次級盤山公路,迤邐向北,再約莫半小時的功夫,便是摩洛哥的聖城伊德裏斯。

聖城的全名是穆萊伊德裏斯(Moulay Idriss),得名於摩洛哥第一個伊斯蘭王朝伊德裏斯王朝(Idrisid Dynasty,公元788年至985年)的奠基人伊德裏斯一世(Moulay Idriss I)。伊德裏斯一世號稱是穆罕默德六世孫,他的曾祖哈桑是阿裏之子,穆罕默德的外孫。公元八世紀後期,統治中東是推翻了倭馬亞王朝的黑衣大食阿巴斯王朝。巴格達的阿巴斯王朝是穆罕默德叔叔的後裔,而伊德裏斯家族則是阿裏一支,自是不共戴天。公元787年,伊德裏斯家族戰敗,伊德裏斯一世從敘利亞一路輾轉逃亡到北非,和當年倭馬亞王子拉赫曼一世逃亡的路線如出一轍。伊德裏斯一世逃到摩洛哥的瓦盧比利斯一帶,被當地的伯伯爾土著收留。大概是因為他天潢貴胄根正苗紅,伯伯爾番王把他招為東床,後來又被擁立為伊瑪目(宗教領袖),於公元788年建立了伊德裏斯王朝,在瓦盧比利斯附近的山丘上建起了一座山城,就是今天的聖城伊德裏斯。伊德裏斯王朝是北非第一個,也是繼安達盧西亞科爾多瓦白衣大食之後第二個從阿巴斯王朝中獨立出來的伊斯蘭教政權,標誌著伊斯蘭教在摩洛哥統治的開端。

伊德裏斯一世成了巴格達的心腹之患,阿巴斯王朝的哈裏發不斷派出刺客,公元791年終於得手,把伊德裏斯一世毒死了。伊德裏斯一世死後,他的陵墓(Mausoleum Of Moulay Idriss I)就建在以他的名字命名城市,後世稱為聖陵(The Shrine)。年複一年,來這裏朝聖的人們絡繹不絕,伊德裏斯成了摩洛哥以至全北非最神聖的宗教聖地,在伊斯蘭世界裏,據說也僅次於麥加和麥地那。對摩洛哥人來說,去伊德裏斯朝聖六次,可以抵得上一次去麥加的朝覲。直到幾年前,這裏還有對非穆斯林不得在城裏留宿的規定。
 
司機把車停在城中心的小廣場上等我們,穿過廣場旁邊的一個拱門,就是聖陵的正門。摩洛哥的聖陵和清真寺絕大部分都不向非穆斯林開放,這裏也隻能站在門口朝裏麵看看。

1. 聖陵正門前的通道。



鳥瞰聖陵和聖城的最佳觀景處,是在聖陵後麵的山坡上。按照網上找來的信息,順著聖陵左側的小胡同山上走,不多遠就看見這個殘破的飲水池。

2. 上山的小道。



水池上方有標記,右側的小巷通到Scorpion House,就是一般旅遊手冊和網上介紹的觀景點,優點是路近,缺點是地勢低,看不到很好的全景。沿左邊的小路可以走到更高的地方,是最佳的觀景點。在聖陵門口,一個當地的年輕人就湊上來,問我們要不要導遊。我們一直都說不要,他仍然鍥而不舍的一路跟過來。實在被他纏的沒法,有了上次拉巴特的經驗,先問他要多少。年輕人說多少都行,你覺得應該給多少就給多少,把球又給我們踢回來了。那就省點找路的時間,跟他走吧。

3. 一路穿過這樣的小窄巷子,向山上爬,



走了約莫十分鍾,年輕人把我們領到山頂上的一處民宅(說是他的一個親戚家)前的空地上。這裏的地勢確實是這一片最高的,白色的聖城和綠頂的聖陵盡收眼底。

4. 聖城全景。



5. 綠色瓦頂的聖陵



拍了N多照片之後,年輕人帶我們從另一條路下山,經過伊德裏斯神學院(Idriss Medersa),這裏有摩洛哥唯一一座圓形的宣禮塔,綠色的瓷磚上鑲嵌著白色的古蘭經文。宣禮塔不是古跡,是1929年建的。年輕人說,最初宣禮塔的瓷磚是白色的,配著綠色的經文,幾年前重修,變成現在的樣子。

6. 圓形宣禮塔。



看完聖城,給了年輕人75迪拉姆。年輕人挺高興,問我們要不要找地方吃飯,把我們帶到這家飯館。

7. 聖城的飯館



烤肉串(Kabob)50迪拉姆一個人,又加了兩個涼菜。那盤拷茄子特別好吃。等著上菜的功夫,我走到停車的小廣場,請司機過來一道吃午飯。司機擺著手,堅決不肯,最後隻好隨他。

8. 午飯。



飯後離開聖城,前往瓦盧比利斯。車程不過十分鍾,步行也就一個小時,一路上看到不少徒步的背包客。

瓦盧比利斯,早先是迦太基人定居的地方。羅馬人打敗迦太基後,在此地扶植了當地一個叫毛裏(Mauri)的部落,建立了仆從國毛列塔尼亞(Mauretania)。摩爾人的摩爾(Moor)一詞,就源自毛裏。公元45年,毛列塔尼亞並入羅馬帝國,成為毛列塔尼亞行省(Mauretania Tingitana)。瓦盧比利斯周圍土地肥沃,盛產穀物和橄欖油,成為行省的重鎮之一。公元二世紀是瓦盧比利斯的全盛時期。從三世紀起,羅馬人撤出北非,瓦盧比利斯也隨之衰落。伊德裏斯一世修建聖城時,拆掉了很多瓦盧比利斯的古建築做材料。十七世紀末,穆萊伊斯梅爾興建新都梅克內斯,又從瓦盧比利斯拆走了不少石料。1755年裏斯本大地震後,瓦盧比利斯徹底淪為廢墟,直到十九世紀末才被重新發現。1915年法國人開始發掘,整理修複至今還在進行,裏麵出土的文物雕像如今陳列在拉巴特的考古博物館。1997年,瓦盧比利斯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

9. 瓦盧比利斯遺址,現存的遺跡占地100英畝,是摩洛哥和北非保存最好的羅馬古跡之一。



10. House Of Orpheus(俄爾甫斯)的瓷磚畫,描繪了古希臘傳說中的琴聖俄爾甫斯,據說他的琴聲讓猛獸俯首,頑石點頭。


 
11. 海豚。



12. 榨橄欖油的油坊。



13. Basilica,當年的元老院集會的地方。



14. Capitoline Temple,建於公元217年,是祭祀的神廟。



15. 凱旋門,建於公元217年,1933年修複。



16. 這個據說是Hot Tub(溫泉浴)。



17. 赫拉克利斯的十二偉業(12 Labors Of Hercules)



18. 細節,製服克裏特公牛。



19. 酒神和四季女神屋(House Of Dionysus And Four Seasons,局部拚圖)。



20. House Of The Cortege Of Venus裏的狩獵女神戴安娜沐浴圖。



21. House Of Bathing Nymphs裏的仙女沐浴圖



22. 坦及爾門(Tangier Gate)



23. 凱旋門和坦吉爾門之間400米長的大道Decumanus Maximus。



太陽落山之前離開瓦盧比利斯,到達梅克內斯的旅館已是天擦黑了。司機這大半天夠辛苦的,連午飯大概都沒顧上吃,所以車錢之外又多加了不少小費,算是給他的補償。 在梅克內斯我們隻住一晚,梅克內斯的遊客不多,旅館的選擇相對菲斯也少很多,價錢也便宜不少。LD選的這家傳統的摩洛哥庭院式旅館,據說是十七世紀的舊宅改建的。如果是在菲斯或馬拉開什,住這樣的旅館,至少要多花兩三倍的價錢。

24. 旅館的庭院。
 


25. 房間裝飾得古色古香,尤其是中間那鋪坐炕,要是盤在上麵再抽壺水煙,真有點回到了一千零一夜年代那感覺。



26. 早飯。



用過早飯,先去參觀旅館旁邊的伊斯梅爾王陵(Mausoleum Of Moulay Ismail)。穆萊伊斯梅爾(Moulay Ismail,1645 - 1727),是現今統治摩洛哥的阿拉維王朝(Alaouite Dynasty)的第二位君主,1672年至1727年間在位55年,大致和清朝第二位皇帝康熙同時期。和康熙相仿,伊斯梅爾也算是摩洛哥的一代雄主。對外,一方麵聯合歐洲列強抗擊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一方麵有利用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聯法抗西,從西班牙英國手上奪回不少失地。對內,采用高壓手段,嚴厲鎮壓反叛。據說伊斯梅爾曾下令在城牆上懸掛一萬顆反叛者的頭顱,以示震懾。伊斯梅爾還有一項紀錄,無人能破。據記載,伊斯梅爾一生留下將近一千個子女,公認的世界紀錄。有科學家推算,伊斯梅爾每晚須臨幸4.8名嬪妃,連續作戰40年,方能取得如此成果。
 
伊斯梅爾在位期間,大興土木,把首都從菲斯遷到梅克內斯,要把梅克內斯建成摩洛哥的凡爾賽。為了興建新都城和王宮,伊斯梅爾從瓦盧比利斯的羅馬遺址和馬拉開什的前朝宮殿拆走了很多建材,這一舉動頗受後人非議。伊斯梅爾死後,陵墓就建在梅克內斯。
 
27. 伊斯梅爾王陵正門。



伊斯梅爾王陵是摩洛哥少數幾個允許非穆斯林進入參觀的陵墓之一(另外還有拉巴特的穆罕默德五世王陵以及馬拉開什的薩丁王陵)。

28. 王陵裏麵的庭院。



29. 院中的噴水池。



30. 墓室旁邊的淨身廳,中間是供人淨手的噴水池。大廳的四周的十二根石柱就是從馬拉開什的巴迪宮(Palais El-Badi)搬來的。



31. 頂部的彩繪



32. 牆飾。



33. 五彩窗飾。



墓室不能進去,隻能從門外參觀。中間的四座墓分別是伊斯梅爾,他的王後和兩個即位的兒子。其他的九百多兒女,這兒肯定是不夠埋的。墓室角上的兩座鍾據說是路易十四送的。

34. 墓室。



35. 王陵旁邊的一座大門。



36. 叛教者城門(Bab Mansour)伊斯梅爾時代留下的城門,因為設計城門的建築師是皈依伊斯蘭教的前基督徒,故而得名。



37. 叛教者門前的廢墟廣場(Place el-Hadime),建在前朝廢棄的城堡的廢墟之上,是梅克內斯的中心廣場。



38. 梅克內斯的舊城(Medina)不大。



梅克內斯不是摩洛哥的旅遊熱點,舊城內遊客稀少。

39. 巷子裏曬太陽的老頭。



40. 舊城內的大清真寺(Grand Mosque),最初建於十二世紀,綠色的宣禮塔是十八世紀的建築。



41. 清真寺的正門。



阿布·伊南神學院(Bou Inania Medersa),由14世紀馬林王朝(Merinids Dynasty)蘇丹阿布·伊南·法裏斯(Abu Inan Faris)所建。摩洛哥的神學院對非穆斯林都開放。

42. 神學院的內部



Dar Jamai博物館。以前是大臣Jamai的私邸,建於1882年。裏麵陳列木器,陶器,刺繡,珠寶等摩洛哥傳統工藝品,還有傳統的摩洛哥室內裝潢藝術。

43. Dar Jamai博物館的摩洛哥樣板間。



博物館裏不許照相。不過當時裏麵除了我們,隻有另外一名遊客。看見那位端著相機遊客正在賄賂看守,我們也欣然加入,乘機捏了不少。

44. 博物館裏摩洛哥傳統式的木門。



老城外的皇亭(Imperial Pavilion,or Koubba el-Khayatine)是伊斯梅爾接見基督教國家使節的地方。當年伊斯梅爾抓了不少基督教俘虜,就關在皇亭旁邊的地窖(Habs Qara)裏,然後向那些國家索要贖金。
特別喜歡那天的藍天白雲。

45. 皇亭



伊斯梅爾時代建造的梅克內斯王宮,當今的王室仍然在使用。

46. 王宮正門和前麵的廣場。



47. 王宮側門。



梅克內斯的主要景點不多而且比較集中,用半天時間就看完了。回旅館拿上行李,打車到火車站。從梅克內斯坐火車到菲斯隻要50分鍾,非常便捷。這是我們在摩洛哥唯一的一次使用公共交通。火車站的售票員不懂英語,比劃了半天總算買了票,在檢票口發現多賣給我們兩張票,又回去退票。進了站台,發現去菲斯的候車月台在鐵路的另外一側,可是找了半天沒找到越過鐵路的天橋或通道。最後隻得學著當地人的樣子,拖著行李。從鐵軌上跨過去。

48. 這樣過鐵路。
 


到了點,不見火車的影子,又過了五分鍾,火車還是沒來。我們正有點著急,一位候車的年輕人過來,用英語告訴我們,到菲斯的列車晚點40分鍾。年輕人的英語講的很好,問我們從哪裏來,到哪裏去。聽說我們今後兩天要在菲斯遊覽,馬上自我介紹,說他在菲斯旅遊局工作。年輕人叫穆罕默德,還給我看了他的菲斯旅遊局的工作證。穆罕默德問我們住那個旅館,然後詳細地告訴我們如何從菲斯火車站打車到旅館附近(旅館在老城內,車開不到),下了車如何看街上的路牌和標誌找到旅館,連出租車該付多少錢都說得一清二楚。他還建議我們第二天雇一個導遊,帶著我們參觀菲斯,因為菲斯老城的路是出了名的難找。他說一定要找正式的導遊(Official Guide),不能找野導,也不要通過旅館。菲斯旅遊局正式注冊的導遊都有導遊證,收費是明碼標價,半天120迪拉姆,全天150迪拉姆。如果通過旅館找的導遊,收費至少要多兩三倍。穆罕默德讓我們寫下姓名,旅館和電話,說明天早上9點會派一名導遊來旅館接我們。火車來了,穆罕默德又看了我們的車票,告訴我們該上哪節車廂(我們的票是二等),才跟我們道別(他坐一等)。

我們謝過穆罕默德,拖著行李登上列車。二等車廂分成一個一個小間,每間裏可以坐六個人,隻是比較擁擠,車廂和座椅也很陳舊。車上的乘客也很友好,見我們拖著行李,都主動往裏擠一擠,騰出地方讓我們坐。50分鍾後,列車到達了終點,菲斯火車站。
 
下集預告: 古城菲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