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Very sad news. 悲慘的一天! 野蠻進攻自由. (zt)

(2015-01-07 12:37:56) 下一個

法國諷刺雜誌《查理周刊》在首都巴黎的辦公室周三(7日)遭到3名槍手襲擊,造成12人死亡。另有10人左右受傷。

《查理周刊》之前就受到過暴力襲擊,但此次是最嚴重的一次。

2006年,當《查理周刊》轉載諷刺伊斯蘭先知穆罕穆德的漫畫時引起許多穆斯林的不滿。該漫畫原來刊登在一家丹麥報紙上。這些漫畫曾在伊斯蘭世界引發激烈的抗議和遊行,《查理周刊》也從此成為一些伊斯蘭基金組織威脅和攻擊的目標。


2008年,《查理周刊》被控“侮辱穆斯林”,但司法部門認為這些漫畫“很明顯”針對的是“一小撮人”,也就是恐怖主義分子 ,而不針對整個“伊斯蘭社團”,最後判決不予追究。

2011 年11月,《查理周刊》曾遭到過燃燒彈襲擊。 盡管持續受到威脅,但《查理周刊》堅持出版了一期名為《伊斯蘭教法周刊》(Charia Hebdo)的特刊,頭版就是一張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這份特刊大受歡迎,共售出40萬份。而就在特刊出版當天,《查理周刊》總部被燒毀。當時,法國政府 指責“激進伊斯蘭分子”涉嫌製造了這起“恐怖襲擊”事件。《查理周刊》的網站隨後也多次遭到黑客襲擊。今天死於恐怖襲擊周刊總編Charb因受到死亡威 脅,一直處於警方保護中。

2012年,《查理周刊》多次刊登有關伊斯蘭的諷刺漫畫,激起多個伊斯蘭國家的抗議,以致法國政府不得不出麵回應。對此,《查理周刊》堅持自己的原則,指出每周都會刊登諷刺漫畫,與伊斯蘭有關的題材並不比別的題材多。

BBC在巴黎的記者說,法國新聞也有諷刺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法國大革命時期。《查理周刊》是繼承這一傳統。
早在18世紀,這種諷刺的對象往往是王室,比如王室的風流韻事等。 而今天諷刺的對象可以是政客、警察、銀行家等等。


而《查理周刊》正是這種精神的倡導者。該雜誌決定刊登諷刺穆罕穆德的漫畫與法國新聞界的這一傳統是相輔相成的。 《查理周刊》的特點就是利用喜劇圖畫欄目、卡通和漫畫等諷刺時政人物。

該雜誌刊登過的一些漫畫包括拿著滴血移民頭顱的警察、自慰的尼姑、戴安全套的教皇等等。
它的目的就是要挑戰權威、諷刺時政。

《查理周刊》代表法國政壇的極左派。

襲擊事件的死者中有4人為漫畫家分別是Stephane Charbonnier、Cabu、Tignous、Wolinski,其中Stephane Charbonnier為雜誌總編。

 


據 《查理周刊》律師Richard Malka介紹,自從刊登了穆罕默德的漫畫後,8年來,周刊就經常受到威脅,雖然受到警方保護,但是今天麵對手持“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的“野蠻人”, 一點辦法都沒有。他說,《查理周刊》所做的就是捍衛言論自由,捍衛所有人的自由。但不幸的是,今天,一些記者和漫畫作者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槍案後當天,社交網絡掀起張貼〝我是查理〞(Je suis Charlie)圖片的運動,藉此表達對媒體及言論自由的支持。巴黎民眾及媒體工作者傍晚在共和國廣場(Place de la Republique)聚集悼念死者,反抗恐怖主義,支持言論自由。法國第3大城市裏昂也有超過1萬人聚集。法國主要媒體世界報(Le Monde)、費加羅報(Le Figaro)等也透過網絡或在辦公大樓齊聚靜默,哀悼查理周刊的同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