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湛江官場女富豪童小玲貪腐故事(續3)

(2011-05-03 17:18:00) 下一個

湛江官場女富豪童小玲貪腐故事之十一:解讀市財政局調查報告  
  
   200911月,湛江市財政局根據國家財政部第36號令,派出專門的檢查組對湛江市廣播電視台電視中心國有資產管理進行檢查,發現了大量問題,並於2010325日向湛江電視台電視中心發出了《關於對國有資產管理檢查結果進行整改的通知》(湛財教【201026號),附《市廣播電視台電視中心國有資產管理檢查結果報告》。
   財政局的這一次檢查,與四年前審計局的那次檢查不同,側重於國有資產管理。四年前審計局對固定資產的檢查意見是:無法核實固定資產的真實性。我在昨天的解讀審計局審計意見書一文中就說了:都搞清楚了,她吃啥?
   四年後的這一次,財政局又有何發現呢?我簡要摘錄如下並加以解讀:
  
   1、固定資產管理不規範,沒有製定內部資產管理製度,也沒有建立固定資產盤點檢查製度和設立固定資產卡片。
   解讀:依舊是不清不楚!四年前審計結果就是因為這樣,導致無法核實固定資產的真實性。四年前的審計發現問題而沒能解決問題,以審計科長的女兒進入電視台工作而終結,一場疑似交易毀了審計人員半年的努力。
   再過四年,又將如何?
  
   2、人員超編嚴重,單位經濟負擔重。
   報告說:市編委《關於印發湛江廣播電視台機構編製的通知》(湛機編【200514號),核定你中心人員編製為221人,至2008年底,你中心實有人數為404人,超編183人,超編82%,年人均支出42613元,約占總支出的42.27%,人員經費負擔重,製約了事業的發展。
   解讀:這僅僅是電視中心這一塊的人員超編情況。據我了解,2002年童小玲剛當上台長的時候,全廣電係統有600多人,已經超編嚴重。但是到20106月,廣電係統人員已經達到1007人,經童小玲手調入的約350人。每進一個人,童小玲都有三萬至五萬元的收入,九年來,光這一項的進賬累計早已超過10000000元。至於單位是否會因此經費負擔重,事業能否發展,實在不重要。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趁在位時多撈點錢,傻瓜都會這麽想。童小玲就是這麽一個會想的傻瓜,什麽錢都敢拿,不計後果,智商低得無以複加。
  
   3、違反收支兩條線的規定,未能將收入足額上繳財政專戶,合計金額有10272259.32元。
   解讀:這是電視台的收入與上繳財政收入的關係問題,我不予置評。我隻關心這些錢進了誰的口袋,可惜我沒權力去查。
  
   4、經營資產收入轉移給下屬單位使用。將廣電中心演播廳、圓展廳、直播車等資產經營收入30萬元和海濱路3號辦公樓天麵的出租收入3萬元,作為下屬單位廣播電視服務中心(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的收入(另賬核算)。
   解讀:這是很好玩的。我們一般隻聽說下屬單位的收入得上繳上級單位,沒聽說過把甲下屬單位的收入,作為乙下屬單位的收入來核算的。把這些錢劃來劃去地玩兒,童小玲到底想玩什麽魔術?
  
   5、財務管理部不規範的問題較突出。
   財政局在這一塊比較重視,發現的問題分為4個部分來闡述:A、各種補貼、津貼範圍及標準未經財政部門審批,超標準發放;B、廣告部單獨設置會計賬戶,核算廣告等收入、上繳財政專戶、劃轉電視中心稅費等,沒有並入市廣電中心大帳和會計報表;C、各項獎勵製度、各項費用的提成比例,未經財政部門審批;D、廣電中心抵償廣告問題,通過增加事業收入,減少基本戶銀行存款,增加廣告戶銀行存款進行財務處理的辦法,把財政補助資金轉化為廣告收入後支出使用,實際上並沒有發生現金流入。支出的內容涉及招待費、會議費、福利等。2007—2009年共發生抵償廣告金額717699元。
   解讀:這其實無須我進一步解讀了,光是我打了雙引號的一點內容,裏頭蘊含的深意,就足以將童小玲送上審判台。
  
   小結:20065月審計局報告與20103月財政局報告的內容,雖然相隔了近四年,但卻正好是童小玲任職九年多時間裏的前後兩個階段的政績總結,貫穿了童小玲的官場生涯。這兩個報告語氣平和,措辭謹慎,隻是簡單地要求電視台根據發現的問題加以整改——這是由這兩個部門的性質決定的。
   從法律的角度看,犯了罪之後的整改,一般是在監獄裏進行,否測法律就失去了嚴肅性。這兩份報告所涉及的內容,稍加細化,完成一些證據的蒐集,就已經可以讓法官作為童小玲的量刑依據了。
   當官員的貪腐成為一支生活常態,不貪不腐反倒會讓百姓驚訝:傻瓜!我也是普通百姓一個,對這種心態非常了解。百姓是憨厚的,您哪怕貪得相對少一點,他們都會對你豎起大拇指,說你是清官中的楷模。
   但是官方機構擺在桌麵上的這兩份公開的文件,卻讓我看見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交易若隱若現地不斷發生,看見了貪與反貪之間巧妙的平衡點,看見了其中的重重黑幕!
   我隻能眼睜睜看著這些黑幕的存在,九年了,沒有發現有一絲陽光能夠照射進去

 

湛江官場女富豪童小玲貪腐故事之十二:一份黑材料(上)  
  
   解讀完湛江市審計局和財政局跨度九年的調查報告,我本想歇息兩天,讓童小玲、陳強這兩個女人緊繃的神經線鬆弛一下,讓彼此身心健康,生活愉快,繼續各發各的財。無奈今天一大早上網,發現有網友(應該是非常了解內情的同事)通過網站短信平台給我發來了一份舉報材料,我留意了一下日期,發現這份材料寫於20106月,按時間推算應該早就遞交給有關部門了。可能是因為他沒看見有關部門有什麽動靜,又看見我在這裏講述童小玲的故事,就給我發來了一份。
   謝謝同誌們的信任!
   但是我早就說過,我不舉報童小玲,任何強力機構都不可能會收到我的什麽舉報材料,因此我也沒有途徑把這份材料轉交給任何一個部門。難以計數的同事們多年來前赴後繼的舉報,都讓童小玲證明了徒勞無功,我何苦湊那熱鬧浪費那精力?
   我隻是在對全世界講述而已,講述一個還在位的貪官的故事,這故事既像生猛海鮮,又像本行業所說的現場直播。試問全世界的貪官,有哪一個是被現場直播的?
   因此,我所進行的講述,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既然這位網友同事信任,我就講講這份黑材料吧。隻是我不是傳聲筒,我的講述,一定是根據我所了解的情況結合起來的,因此我所講述的這份黑材料,不完全是他的那一份內容的重複,裏頭加進了我自己的內容。
  
   一、這位網友同事的材料一開篇就說:據統計,童小玲當上台長之後,通過競聘上崗、人事調動、廣告分成、舉辦活動、購買設備等等環節大肆受賄,童小玲每年斂錢約800萬元,九年合計70000000元!
   盡管我沒有確切數字,但是我不大認可每年斂錢800萬這個數字。她總得分給上下左右一點,才能夠長治久安。因此我約摸著給她減去一半,每年400萬收入,這個數字可能比較靠譜一點,童小玲估計也不會有太大意見。
   二、關於省內地級市電視台職工人數第一大台及上班製度最人性化的問題
   這是一個我前麵重複說過的問題,但是這位網友同事的材料說得更加清楚,我就再重複講一下。
   據他統計,九年來,經童小玲的手調進湛江廣電係統的人,大約是350名。以網絡中心為例,20024月,湛江市編委下達的指標是110人,後來網絡總數突破250人,僅2009年下半年,就突擊進人50人。凡進入者,都要向童小玲和陳強進貢3萬至5萬元。窺一斑而見全身,目前,湛江廣播電視台總人數已經突破1007人。
   這樣大規模的進人,使湛江電視台很快就成了省內各地市級電視台的人數第一大台。人太多,崗位太少,不能人盡其才,怎麽辦呢?
   好辦!
   全台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長期不用上班,三分之一的人偶爾上班,他們的工資全部照拿,湛江廣播電視台因此成為全市各單位都望塵莫及的上班製度最人性化的單位。
   我比較喜歡這位網友同事的最人性化上班製度這個表述。
   但是湛江市財政局的調查報告已經說的很清楚,人太多,經費負擔重,平均到每一個人的收入,自然就會打了一些折扣。目前湛江廣播電視台職工待遇還是參照湛江市2006年的工資水平來發放,每人平均每月收入在2100元至2500元之間,在湛江市的機關事業單位中待遇之低是少見的,在全省同行業中,爭了一個倒數第一。
   這是必然的,僧多粥少,大家都少一點吧,苦了同事們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