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色一體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
正文

中國領土爭端(一)中俄

(2011-05-10 07:23:45) 下一個

中國領土爭端(一)中俄
軒轅春秋 三種不同的紅色





眾所周知,自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割地賠款的屈辱史,特別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列強蠶食鯨吞,瓜分豆剖,區區數十年間,中國喪失領土達數百萬平方公裏,為世界曆史所罕見。

這些條約雖然都是列強憑借著堅船利炮所簽訂的,屬於不平等條約,但卻是兩個在國家履行正常程序的基礎上簽訂的,具有合法性,更何況根據國際法慣例,國家間 涉及邊界的約定不適用情勢變更原則,因此,如網上某些熱血青年所幻想的日後收回所喪失領土的情況,基本上是不可能發生的。也正因為如此,確認當年所簽條約 為不平等條約,同時願意在這些條約基礎上進行談判,也就成了中共曆年來解決領土爭端的最基本的兩個立足點。

一、俄國侵占我國領土的過程

俄國侵占我國領土的過程,眾所周知,僅簡述如下:

東段邊境:

1、借太平天國戰爭之機,強占黑龍江地區,並脅迫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璦琿條約》,割讓黑龍江至外興安嶺之間60萬平方公裏土地。並將黑龍江以南、烏蘇裏江以東的40萬平方公裏土地劃為中俄共管。

2、兩年之後,借第二次鴉片戰爭,趁火打劫,簽訂《北京條約》,將烏蘇裏江以東兩國共管的40萬平方公裏劃歸俄國。

以上兩條約所領土中,原中國人居地、財產、遊獵之地仍歸中國所有。

西部邊境:

1、同治三年,借新疆回亂之際,強迫中國簽訂《勘分西北界約記》,割讓西北40多萬平方公裏土地。

2、同治四年,俄國武力占領伊犁等地,後經多次談判,兩國簽訂《伊犁條約》,俄軍雖退出伊犁城,但中國仍然被迫割讓了霍爾果斯河以西大片土地。

以上150萬平方公裏土地,為談判簽約後所割讓,雖為武力強奪,但仍屬合法,因此為此後中國曆屆政府所承認。

二、雙方爭議領土

所謂中俄領土糾紛,是指的俄國對各條約中規定的中國一方的領土,所巧取豪奪所占領部分。這些被強占領土因無法律依據,因此為曆代中國政府所拒絕承認,從而成為雙方爭端之地。在東段邊界主要有:

1、江東六十四屯和海蘭泡

江東六十四屯黑龍江東岸、精奇裏河以南的,這塊地方南北長140裏,東西寬50~70裏,總麵積6600平方裏,原璦琿城就在此地;海蘭泡位於黑龍江以 北,精奇裏河以西。這兩處為中國人在黑龍江以外的聚居地,根據《北京條約》,中俄兩國雖以黑龍江和烏蘇裏江為界,但江北、江東中國人所居住、遊獵的土地仍 屬中國。1900年,俄國利用八國聯軍戰爭之機,製造了海蘭泡慘案和璦琿城慘案,殺害中國居民一萬餘人,強占了這兩塊地方。



中俄東段邊界爭議地區地圖
(注:美國繪製,1988年,繪製單位不詳)

2、黑龍江和烏蘇裏江中,主航道中國一側的江麵及島嶼

《北京條約》雖規定兩國以黑龍江、烏蘇裏江為界河,但未能確指。俄國遂強指中國一側江岸為界,將兩江及江上島嶼悉數劃歸俄國,使得中國人下河洗腳即為越界。


(蘇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地圖,蘇聯出版,1984年,比例尺1:20萬)

3、滿州裏地區

趁1911年辛亥革命之際,俄國強迫黑龍江巡撫簽訂《滿洲裏界約》,強占滿洲裏地區1400餘平方公裏土地,同時借口額爾古納河向俄方移動,以臆造的額爾 古納河舊河道為界,將河中中國一側的阿巴該圖洲渚劃歸俄國。此時正值辛亥革命,俄國竟趁機強稱不必經中央政府批準,條約直接生效。

因《滿洲裏界約》未經中央政府批準,因此一直沒有得到中國的承認。


滿州裏爭議地區地圖
(注:美國陸軍工程署製圖局繪製,1950年,原圖比例尺1:250000,因圖太大,縮小為1/2)

4、強占圖們江出海口

《北京條約》明確規定,中俄兩國邊界興凱湖至圖們江口段,順白棱河口以下各山嶺而行,直至圖們江口。中國以圖們江與朝鮮為界,俄國則與朝鮮不接壤。中俄國 界上,設立八塊界碑。但是在具體勘界時,負責樹碑的清朝官員吉勒圖堪是個大煙鬼,勘界中煙癮發作,要求到寧古塔置辦鴉片,於是便把事先在具結上簽字,送交 俄方人員,然後擅自離開。俄方人員遂任意把界碑移向中國境內,最後一個“土”字碑被樹立在了距離江口47裏之處,而不是當初條約上指定的20裏處。由此, 中國失去了圖們江入海口,雖然距離日本海僅僅15公裏,但吉林依舊成為了一個內陸省份。同時,其他界碑也被俄國偷偷向中國境內移動。

直到20餘年之後,俄國私移界碑事才北有中方官員吳大澂發現,雖經吳大澂據理力爭,然而始終未能使俄國放棄所偷竊之中國領土,最終隻是使界碑向前移動十七 裏,樹立於距江口30裏處。吳大澂見不能索回領土,遂轉而要求中國在圖們江口的通航權,最終使得中國人得以通過圖們江口直接出海。

但在1938年發生了張鼓峰事件,日蘇爆發武裝衝突,日本派軍艦封鎖圖們江口,從而中斷了中國通航的權利。


圖們江口地圖
(注:美國陸軍工程署製圖局繪製,1950年,比例尺1:250000)

以上的東段邊界的情況。

在北方邊界,俄國強占我唐努烏梁海。

所謂烏梁海,即兀良哈,為蒙古一部,成吉思汗四傑之一的木華黎,就是兀良哈人。明朝時,兀良哈分為兩部,一部居於朵顏山一代,歸附明朝,是為朵顏三衛,稱 為朵顏兀良哈。一部居於成吉思汗陵附近,稱大禁地兀良哈。北元時期,大禁地兀良哈與北元不和,被北元擊破,遂遠走西北一帶,在唐努山者,稱唐努兀良哈。清 朝時“兀良哈”改譯為“烏梁海”,遂稱“唐努烏梁海”,屬烏裏雅蘇台將軍管轄。

後來,外蒙古在俄國挑動之下宣布獨立,而宣布獨立之蒙古其實僅為喀爾喀蒙古,其餘蒙古各部均未要求獨立。除同治三年《西北勘分西北界約記》中割讓西北10佐領之外,唐努烏梁海其餘部分在法律意義上當然是中國的領土。

1911年,俄國趁辛亥革命之機,強占唐努烏梁海中部27佐領,喀爾喀蒙古(外蒙古)搶占東部9佐領,雖經北洋政府短暫收複,但最終被蘇聯再次搶占,並成立烏梁海共和國。今為俄羅斯圖瓦共和國。


(唐努烏梁海位置示意圖,網上下載,繪製人、比例尺等一概未知)

在西部,自但在蘇聯解體後中俄西段邊界僅餘50公裏,並無爭議之處。

三、關於爭議領土的解決

自從民國以來,中國一直試圖和蘇聯通過談判解決兩國領土爭端,1924年,北洋政府曾與蘇聯簽訂《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其中蘇聯承諾,將“中國政府與 前俄帝國政府簽訂的一切公約、條約、協定、議定書及合同概行廢止,另本平等、相互、公平之原則,重訂協約、協議等項”、“蘇聯政府承認外蒙古為中華民國之 一部分,及尊重該領土內中國之主權”、“兩國政府將彼此疆界重新劃定,在劃定之前,仍維持現有疆界”。但由於此後中國政局動蕩多變,而蘇聯政權逐漸穩固, 國力漸次提升,這些承諾都成為了一紙空文。

1945年,國民政府和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蘇聯在談判中強迫中國承認外蒙獨立,此事眾所周知,不必贅言。但是,在該條約中,中蘇邊界的重新劃定卻並沒有涉及。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中國開始試圖於蘇聯就邊界問題進行談判,但是為斯大林所拒絕,理由是中蘇邊界是經《雅爾塔協定》確定的,鑒於這一協定同時肯定了蘇聯在千島群島、南庫頁島和旅順港的權益,變動中蘇邊界恐為美國和英國幹涉千島群島等處蘇聯權益提供借口。

斯大林死後,赫魯曉夫上台,中蘇關係旋即惡化,邊界問題談判更是無望。

直到1982年,中蘇關係回暖,兩國重啟邊界問題談判,1991年5月16日,雙方簽署了《中蘇國界東段協定》,該協定明確了兩國東段邊境的走 向,2004年10月14日,雙方再次簽署《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就1991年中蘇協定中所遺留的問題進行了明確。至此,兩國東段邊境完全確定。

下麵分別談談各爭議部分的解決。

1、江東六十四屯和海蘭泡

江東六十四屯和海蘭泡問題,應該說,當初在簽訂《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時,俄國人玩弄了文字遊戲,條約中稱在上述兩地,中國人擁有“永久居住權”和“管理權”,但卻未指明主權。簽約的清朝官員顢頇無知,竟以為此即主權矣。

不過雖然如此,俄國製造兩起慘案殺害中國人民,強占兩地的做法,依舊屬於違約。因此江東六十四屯和海蘭泡兩地,曆來不為中國政府所承認。


(注:1935年出版《中華新形勢圖》,黑龍江省地圖)

但到1951年,由光華輿地學社編製,三聯書店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地圖》中,江東六十四屯已經劃歸蘇聯: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地圖》黑龍江省地圖(局部) 1951年,光華輿地學社編製,三聯書店出版 比例尺1:350萬

遍覽該套地圖,如西部中、蘇、阿、巴、印交界處的帕米爾地區,南部和緬甸交界處的江心坡地區均沿襲了民國地圖的畫法,將帕米爾和江心坡地區劃入中國領土 內,但隻有外蒙、唐努烏梁海和江東六十四屯地區發生了變化,劃歸了蘇聯。外蒙很好理解,1950年《中蘇同盟友好條約》確認了外蒙的獨立地位,當然不可能 再劃歸中國。但唐努烏梁海和江東六十四屯就有些難以理解了,難道當時中國曾秘密給蘇聯某些承諾?

當然,我並不認為這種劃法是表明中國放棄了對該處的主權要求。就拿唐努烏梁海為例,在建國後所有地圖中,唐努烏梁海都被劃給了蘇聯,但有資料表明,直到1992年中國政府仍然在強調唐努烏梁海地區的主權屬於中國。

事實上,在1950年美國為台灣繪製的中國東北軍事地圖上,江東六十四屯依舊被劃給蘇聯: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美國陸軍工程署製圖局繪製,台灣使用,1950年,比例尺1:250000)

不過,不管如何,在1991年簽訂的《中蘇國界東段協定》中,明確將這一區域劃給蘇聯,中國放棄對該地區的主權訴求。事實上,這塊地方被俄羅斯(蘇聯)持 續占領100年,上麵的居民全部為俄羅斯人,海蘭泡(布拉戈維申斯克)更是俄羅斯阿穆爾州最大的港口所在地,蘇聯如何可能放棄?出於現實政治的考慮,放棄 這塊不可能收回的領土,換取一個穩定和平的國際環境,未必是一件虧本的買賣。

2、黑龍江和烏蘇裏江中,主航道中國一側的江麵及島嶼

在《中蘇國界東段協定》中,蘇方同意了中國要求,以兩江主航道為界,主航道中國一側的島嶼,基本上全部歸還中國。之所以稱“基本上”,是因為蘇聯方麵以戰略位置重要為借口,拒不交還黑瞎子島和銀龍島,以及額爾古納河上的阿巴該圖洲渚。

這個問題直到2004年雙方簽署《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時,才得以解決,俄方將阿巴概圖洲渚的大部、銀龍島的全部都交還中國,而黑瞎子島一國一半。

阿巴該圖洲渚和銀龍島的交還,是沒有疑問的,因為按照以主航道為界的原則,這些島嶼本來就在中國一方。而黑瞎子島雙方各一半,這應該是中國充分考慮了俄方的戰略安全利益而做出的讓步。

黑瞎子島緊逼俄羅斯重鎮伯力(哈巴羅夫斯克)之下,毗鄰哈巴羅夫斯克機場,倘若失去黑瞎子島,則伯力城門戶洞開,這是俄羅斯方麵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葉利 欽在1996年曾發表談話,說雖然“中俄關係三百年的曆史中,首次和中國有了一個實際上徹底明確,並從法律上予以何時的邊界”,“但有些問題我們不能妥 協,尤其是三個島嶼——哈巴羅夫斯克附近的大烏蘇裏島(黑瞎子島)和塔拉巴羅夫島(銀龍島),以及赤塔州的博利紹伊島(阿巴該圖洲渚)”。但後來,俄羅斯 畢竟將阿巴該圖洲渚的大部、銀龍島的全部和黑瞎子島的一半交還中國,這無意是中國放棄半個黑瞎子島所換來的效果。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美國陸軍工程署製圖局繪製,台灣使用,1950年,比例尺1:250000)
劃界前,中國地圖中標注的黑瞎子島。在該圖中,雙方以黑龍江及烏蘇裏江主航道為界。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蘇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地圖,蘇聯繪製,1984年,比例尺1:20萬)

劃界前,蘇聯地圖中的黑瞎子島。在該圖中,國界線緊靠黑龍江、烏蘇裏江中國一側江岸而行。其中黑瞎子島和銀龍島部分,國界未通過黑龍江和烏蘇裏江主河道,而是行經撫遠水道。


(網上下載地圖,版本不知,繪製單位不知,比例尺不知,看樣子是俄羅斯地圖)

劃界後黑瞎子島和銀龍島如圖所示,銀龍島(即圖上標稱塔拉巴羅夫島)全部歸中國,黑瞎子島(即大烏蘇裏島)雙方平分。以前被俄羅斯當作界河的撫遠水道成為中國內水。

3、滿洲裏地區

在滿洲裏地區的陸地邊界上,中國應該是承認了俄羅斯的主張,以1911年《滿洲裏界約》為依據劃界。在;額爾古納河中的阿巴該圖洲渚問題上,前文已述,中國收回大半。

因為滿洲裏地區沒有找到大比例尺地圖,而劃界後的大比例地圖更是難以得到,所以僅僅以小比例尺地圖來示意:


《中國分省地圖》內蒙古地圖,中國地圖出版社,1962年,比例尺1:1100萬)

在本圖中,大家可以看到滿洲裏市的上方,國界線有明顯一個凸起,這正是原《尼布楚條約》劃定邊界的一個特征。


《內蒙古自治區地圖冊》,星球地圖出版社,2008年,比例尺1:1030萬

在本圖中,滿洲裏上方的那個凸起已經沒有了,國界線幾乎緊靠滿洲裏,這正是《滿洲裏界約》所劃定邊界的特征。

對於阿把該圖洲渚的收回,前文已述。

4、圖們江口地區

在這一地區,中國要求改正俄國私自移動界碑而造成的錯誤,這一要求得到了俄羅斯的部分回應,數塊被俄羅斯私移的界碑得到糾正,但圖們江入海口最終歸屬俄方。協定隻是重申了中國的通航權。

由於圖們江口地區沒有劃界後的地圖,所以不知道到底哪些地區劃給了中國,根據有關資料,在談判中,中國要求歸還的領土共3000公頃,最後《補充協定》中同意歸還1500公頃。

《協定》雖然重申了中國在圖們江口的通航權,但圖們江口自從1938年被日軍封鎖後,泥沙淤積嚴重,俄朝兩國均從來未予以過疏浚,再加上1950年建造的俄朝鐵路大橋,實際上阻斷了航路,這個通航權有等於無。有資料稱中國曾建議俄朝兩國拆掉大橋,但兩國均未予以回應。

圖們江口國界劃定後,中俄兩國曾有協定,共同開發這一地區,建立中、俄、朝三國參加的經濟特區,這一計劃從1911開始實施,但由於各國意見不一,實際上處於擱淺狀態。

事實上,俄國是決不願意讓中國通過圖們江口出海的,曾有俄國地方高級官員公開發表過這種言論,1995年,當圖們江口地區劃界問題正在談判時,俄國濱海區 行政長官就說過,如果中國得到圖們江的兩塊灘塗後,就能加深航道,得到直接通往日本貨的出海口,中日韓三國的貿易就不需要濱海區的港口了。

最後再談一談唐努烏梁海。

如前文所述,有資料稱,直到1992年(即《中蘇邊界東段協定》簽署之後),中國政府還曾宣稱對唐努烏梁海擁有主權,但根據網上的消息稱,在中俄劃界中,中國放棄了對唐努烏梁海的主權要求,但仔細讀中俄之間的各種聲明、協定,均未發現有明確提到唐努烏梁海的。

但是,根據2001年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第六條:“(中俄)相互沒有領土要求”,或許這一規定,就表明中國放棄了對唐努烏梁海的主張?

四、總結:

事實上,凡是存在爭議的邊界地區,都存在著三種線,一種是中國所主張的,繪製在中國地圖上的,我們稱之為“中圖線”,一種是對方所主張的,繪製在對方地圖上的,譬如中俄邊界上的“俄圖線”,還有一種,就是雙方的實際控製線。

在中俄邊界上,俄圖線幾乎是與實際控製線重合的,也就是說,除了極少數區域之外,絕大部分有爭議的地方,幾乎都控製在俄國手中。聯想到曆史上俄國人對土地的那種瘋狂的貪婪,中國要通過談判要回土地,無異於虎口奪食。但中國畢竟通過談判索回了大量土地,這不能不說是個勝利。

有人說,和俄國邊界協定的簽署,就是承認了俄國侵占中國150萬平方公裏土地的合法性,斷絕了日後索回這些土地的可能。這種說法非常具有鼓動性,但其實卻 是錯誤的。因為那15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是通過不平等條約所割讓的,但它本身就是合法的,並不需要這些協定的簽署,就是為國際法所承認的。

所以中俄之間的邊界談判,隻能是在《璦琿條約》、《北京條約》基礎上的談判,而那被侵占的150萬平方公裏土地,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也是不可能收回的。

因此,放棄一些空中樓閣式的幻想,換取眼前可得到的利益,這種態度,才是理性和成熟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