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色一體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
正文

趣文:聊聊隱蔽戰線、情報工作和國際關係學常識

(2011-05-26 17:28:48) 下一個

聊聊隱蔽戰線、情報工作和國際關係學常識



作者:新僑聯委員  

發表日期:2011-5-24


原貼來自:http://hexinbbs.blog.163.com/blog/static/16191030020114275308823/



 首先聲明,我不是係統內的人。我是一個小白領,我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軍刊撰稿人。我的特長就是去紙質媒體或者網絡上摘抄一點,出去賣兩個錢,彌補家用。其次,我的說法不是權威,您有什麽不同觀點盡管反駁。





從哪裏說起呢?

從潛規則說起吧。說說情報界的“冷戰規則”。一般人說起情報工作,總會想到飛簷走壁,刀光劍影,007等……諜戰劇也因此類賣點而好看叫座。

早 期情報界確實存在嚴重的相互殺害對方情報人員的問題。比如紅隊,全稱就是“紅色恐怖隊”,搞恐怖主義的專門組織。成天就是殺這個殺那個,殺叛徒,殺對方的 情報人員。紅隊比較著名的案例就有殺顧順章全家的。地點在上海的威海衛路802號,死者為顧順章的妻子張杏華,妻妹張愛寶,嶽父母,兄嫂,傭工葉小妹,牌 友斯勵、朱皖白及其妻共十二人。當時媒體到現場參與發掘見證,拍照。還有在甘斯東路愛棠村,新閘路,武定路等地挖掘出三四十具屍體。顧順章滅門案,影響很 大。很負麵。之後周恩來反思一係列紅色恐怖事件的副作用,製定了“不搞政治暗殺”的原則。

一說到情報工作,就想起暗殺,顯然是對我黨情報工作太不了解了。



冷戰初期,美蘇兩國情報鬥爭,也有過過火行為。過火行為的結果就是大家彼此都沒有好果子吃,最後雙方高層通過中間人斡旋,選擇了“要文鬥,不武鬥”,即不惡意襲擊對方情報人員,不暗殺對方情報人員,對於被俘的情報人員給予適當的人道主義待遇。



美 國和蘇聯是當時國際關係界的流氓頭子,大流氓製定的潛規則,後來為很多國家所仿效。隨著和平日久,情報鬥爭甚至出現了一些外行人看起來很有趣的潛規則:比 如適當休息,尊重公共休息日和公共休息時間等。這怎麽說呢?比如你被跟蹤了,那麽就要設法擺脫跟蹤。這個過程有時候很長,中途有午飯時間,那麽你應該去餐 館就餐,而跟蹤者也應該就餐。就餐時間嘛,大家彼此都放鬆一下,吃飽飯,喝杯茶,然後下午接著玩跟蹤和反跟蹤的遊戲。

聽起來很有趣麽?你可能未曾實踐過,普京實踐過。當年普京在西德活動,被跟蹤,為了擺脫跟蹤而放棄就餐,結果輪胎被紮。對方很明白警告他:“不至於吧?都是工作,你要吃飯,我也要吃飯!”

大國之間的情報鬥爭,已經文明化了。那麽有人說在西部抓到私自測繪的日本間諜,就地掩埋!這麽說肯定是破壞潛規則。你把人家就地掩埋,你的人被抓到怎麽辦?也被就地掩埋?



情報鬥爭的文明化,有時候達到一個很有趣的境界。

大陸早期駐台記者,到位以後,就能看到很有趣的景象:到賓館入住以後,看到對麵陽台上有人拿著望遠鏡往這邊看呢!記者不能總窩在賓館吧?出門采訪是記者的天然義務。那麽出門應該怎麽出門呢?有師兄臨行前交代:房間不要上鎖,留在房間內的電腦包不要上鎖,主機不要加密碼。

為 啥呢?因為知道你出門,有人會來檢查你的房間,你的電腦,那麽你最好不要上鎖,避免因為對方手生心急,一不小心把鎖撬壞了,彼此尷尬。當然出門以後,記者 也不能走得太急,碰到上下公車(公交車)、地鐵,你要記得等等後麵跟隨的人。人家也是工作,你走得太快太急,他跟丟了,很不好啊。

那麽為啥要讓他跟得上呢?一是要讓對方知道記者是公開活動的,一切都在他們掌握之中;二是有人跟蹤是好事。記者初到台灣島,人生地疏,萬一遇到一個劫道的,人財兩失,豈不可怕?有人跟蹤也是一種保護。

跟著跟著,也會發生很有趣的小插曲。比如記者到鄉下采訪,台灣這天氣我們閩南人都知道:雨多。突然天下雨了,記者到采訪對象家裏喝茶了,跟隨保護的安全人員很尷尬的在外麵淋雨。於是記者邀請安全人員進來一起喝茶避雨。等雨停了,采訪結束了,出去,一前一後,繼續走呀。


上麵說有趣的,也有沒趣的……

有心想加入情報係統的同誌,我得說……其實情報工作很無趣,非常無趣。

情 報工作很多時候是廣種薄收的買賣。一個情報工作人員有時候窮極一生,也沒有抓到對方一名間諜。有的外派,一年半載也沒有一筆有效業務,甚至多年沒有業務的 也有。你如果想去當007,那幾乎就是投錯胎了。電影電視那是藝術,沒有點劇情衝突,沒有點噱頭,誰看哪?我在《潛伏》劇評裏麵說了,《潛伏》劇本裏麵有 很多曆史上真實發生的故事作為原型,但是《潛伏》是很多精彩故事的匯編。真的要是回頭看曆史,有時候是相當沉悶的……沉悶到編劇采訪當事人,都灰溜溜回去 的。

曆史上有一個“傳奇”情報員,她開機要會議 時候做會議紀要,送蔣介石,會後再做一份紀要,送毛澤D。這樣以來,毛澤D仿佛長期旁聽了蔣介石的會議。這個人叫沈安娜。她長相很普通,一點都不甜美。她 的經曆……很枯燥。她後來對所有來要打聽傳奇故事的編劇反複講:我的故事不驚險,我的故事很枯燥……沈老太太嚇跑了好幾個編劇呢。



我 說幾十年前,中國大陸有一個熱血青年,懷著青春衝動去某部門的某嫡係的燕京國際關係學院,他有心想當中國007,創造一番如諸多英雄前輩之類的業績。上學 以後,發現自己投錯胎啦。這和平時期,真的少刀光劍影,某係統的生活,很可能非常枯燥的,自己可能十多年也抓不到一個間諜。怎麽辦?改行啦。改行到兄弟單 位去。這個青年很奮鬥,秣馬礪槍,枕戈待旦,多年以後,他也成為一位經驗豐富的中年特警大叔。帶隊成功救出一個蘿莉控。時間是2004年2月3日深夜,這 個蘿莉控叫做吳若甫。這位特警也出名了。

所以想要出名的,還是換係統吧。


說 到出名,情報係統也不是都不能出名。比如美蘇兩國在冷戰以後形成默契:相互通報駐對方境內的情報主管。比如美國向蘇聯通報說,我新派一名莫斯科站長過去 啦,不日將要拜訪你們,到時候你們要招待茶水啦。蘇聯也向美國通報:我駐華盛頓站長張也出發啦,你們不要忘記請客吃飯啦。這樣雙方站長都出名,在對方的名 單上出名了。

本來情報站長這類人物是不容易瞞住對方的,那麽幹脆相互通報,過去之後先混個臉熟,嗯,有事燒紙,不,有事找我啦。

真 有事會找他的。美蘇對抗多年,也存在相互情報交流和協商,避免因為誤判、挑撥、而。被俘的人員也會相互交換。所以抓到對方間諜,也別毆打,你今天毆打我的 人,我明天也打你的人!冷戰規則不能破壞。抓到外國間諜,絕大多數情況下還得按照紀律來審訊,還得通知對方家長:嗯,你家孩子調皮,在我這裏呢,沒事,好 吃好喝在我這裏。你放心,飯菜三頓不少,飯菜管夠呢!無他,也是為了讓對方能夠好生對待自己的孩子。



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國間諜飛機撞上我驅逐機J8-2,受傷,未經許可降落我機場,24名美國偵察人員被扣。結果管飯。

回去以後,美國記者問:管飯不?答:管。

記者又問:飯菜管夠?答:夠。

記者還問:你有什麽不滿?答:中國菜太油……

別看到偵察機就喊著要打下來,大白兔也有飛機、船隻去別人家門口開展科學測量呢。


美 蘇兩國建設駐外使領館時都用自己的工人,自己的材料,工地的警戒工作都是自己負責。即便如此,事後檢查,總是在犄角旮旯挖出大量Q聽器。駐外使領館被Q 聽,是外交人員習以為常的事。我記得蘇聯克格勃有一個高級官員主動上門找到了法國大使館,在大使館內的安全室內也閉口不說話,用筆談,明確告訴法國人:安 全室內也不安全。

原來駐伊拉克大使孫必幹在回憶 當年駐伊拉克經曆時,也說了當時大使館的電話全部被監聽,如果中國外交人員用家鄉話同家人交談,電話放下以後,就會有一個電話打進來,很粗暴地說:“你剛 才講什麽?用普通話再說一遍!”本來嘛,Q聽的規矩就是不打擾對方。聽到方言聽不懂,要認命。伊拉克情報機關是一個流氓組織,不遵守遊戲紀律。孫必幹大使 要開會,幹脆帶著與會人員去野餐,在空曠的野外邊吃邊說。

中 蘇關係蜜月時期,有一個中國駐非洲某國大使館收到一份蘇聯禮物,很高興接受了。等中蘇關係惡化,突然想起來應該進行保密檢查,結果真的發現了Q聽器。美國 大使館也收過蘇聯的禮物:一個製作精良的美國國徽。安全官員檢查後認為裏麵沒有Q聽器,這是一個“真誠的善意的禮物”。大使就把它掛在自己的辦公室內。多 年以後,剖開國徽才發現這裏麵還真有Q聽器!美國大使給蘇聯人做好幾年播音員呢!

那麽你要是帶著家屬駐外,晚上要過夫妻生活,怎麽辦呢?

不要緊,輕輕在牆壁上敲擊兩次,大聲說:以下是個人生活時間,晚安!




有人喜歡打叛徒,看到懲治叛徒的網絡傳言,喜不自禁,到處轉帖。有些人動輒呼喚要求搞政治暗殺,屢屢發帖。那麽我講一個重大的悲劇故事,這個故事涵蓋了“打叛徒、政治暗殺”內容。故事分為非會員版和會員版。



A版《一起暗殺引發的政治大事件》



1984 年,中國某情報機關發現自己在A國的一個情報員劉先生叛變了!經過上級多次確認,劉先生投靠了敵對勢力,多次提供了假情報,且幫助監視、秘拍前來接頭的聯 絡員。更糟糕的是,這個劉先生還非常八卦,把領導人J先生的隱私往事曝光給大眾。J先生當年有過一個地下情人,並產下兩個私生子,為了政治前途,J先生拋 妻棄子,做了滅絕人性的勾當。這一隱私,是J先生見不得人的罪惡。如今被曝光於天下,隻要花幾元錢就能買一本書,就可以對J先生品頭論足,這讓J先生的 “二太子”非常生氣。“二太子”召集了手下汪局長商議對策。汪局長說:“老規矩,製裁!”

劉先生在海外,為了安全起見,汪局長找來一個社會混混“禮哥”。汪局長說:“你知道為啥找你幹?”禮哥說:“明白,我是臨時工!誰也不會知道是我,要是出事,我就是個人承擔!”汪局長很滿意,把禮哥介紹給“二太子”。“二太子”勉勵一番,讓禮哥飛海外幹活去了。

8月,禮哥帶領阿敦和阿森兩名手下,到A國去找劉先生。10月10日,找到這個劉先生。15日早上九點,劉先生吃飽早餐要出門,在車庫遭到殺手暗殺,頭、胸、腹部中槍。

劉 先生死後,A國情報機關非常震驚和恐慌。原來劉先生不單單是A國國籍,還是A國某情報機關的特情人員。A國情報機關一貫非常注意保護自己的情報人員安全, 這次手下居然讓人在家門口給殺了,情報首長怎麽不大怒?劉先生還是著名的政治作家,有較大的社會影響,A國社會馬上把暗殺事件定性為政治問題,社會輿論嘩 然,紛紛要求緝捕凶手。

殺人以後,禮哥要求汪局 長接應逃走,汪局長想:“你不是臨時工嗎?”過河拆橋。禮哥和阿敦心中不滿,眼看在A國呆不下去,逃回原籍;阿森逃亡巴西。不料,原籍地11月12日開始 “掃黑”。禮哥被治安機關抓啦。禮哥一進去,那頭A國情報機關就來要人:“我們通過多種高技術手段,已經查出禮哥就是我們要抓的凶手!”禮哥被引渡,忙 說:“我是汪局長的人,我有特別豁免權的!”結果更壞,這個治安機關一聽說“汪局長”,氣不打一處來!汪局長的係統曾經長期清洗和壓迫該治安機關,兩個係 統是世代血仇呢!那麽就加大審訊力度吧!

於是禮哥招供。汪局長等人咬死不認賬。

禮哥在美國的狐朋狗友還把原來會見“二太子”時的私下錄音材料叫出來。原來禮哥早防著“出事時臨時工沒有保障”,留著一手呢!

眼看事態鬧成國際笑話,J先生惱羞成怒,1月10日把汪局長、胡副局長、陳副處長3個倒黴經辦人抓起來。直接經辦人禮哥、阿敦、汪局長判無期徒刑(六年多以後假釋),胡副局長和陳副處長判刑兩年半。

這事還沒有完。

該 情報機關於第二年7月1日遭到改組和整頓,J先生從此規定該係統內出身的情報人員不得升任局長。“二太子”放逐海外,至J先生死也未能回去。本來“二太 子”已經是“國家安全會議”執行秘書,掌握情報係統大權,準備接J先生的權力,結果到J先生死,也沒有把權力移交給“二太子”。“二太子”因此鬱鬱而死, 終年才46歲。

為了製裁一個“叛徒”,一個情報機關被整頓,一個局長被判無期徒刑,副局長和副處長被抓,“二太子”氣死,合算不?



B版:《一起暗殺引發的政治大事件》



1984 年,中國台灣國防部情報局發現自己在美國的一個情報員劉宜良叛變了!經過上級多次分析,認為劉宜良投奔了大陸,多次提供了假情報,且幫助監視、秘拍前來接 頭的聯絡員。更糟糕的是,這個劉宜良還非常八卦,把領導人蔣經國的隱私往事曝光給大眾。蔣經國當年在桂林有過一個地下情人章亞若,並產下兩個私生子“章孝 嚴”、“章孝慈”,當時蔣經國已經有正房蔣方良。為了政治前途,蔣經國拋妾棄子,做了滅絕人性的勾當。這一隱私,是蔣經國見不得人的罪惡。如今被曝光於天 下,隻要花幾元錢就能買一本書,就可以對蔣經國品頭論足,這讓蔣經國的“二太子”蔣孝武非常生氣。“二太子”召集了手下汪希苓局長商議對策。汪希苓說: “按照軍統老規矩,製裁!”

劉宜良在美國舊金 山,美國情報係統發達,為了安全起見,汪希苓找來一個社會混混“禮哥”:竹聯幫頭子陳啟禮。汪希苓說:“你知道為啥找你幹?”陳啟禮說:“明白,我是臨時 工!誰也不會知道是我,要是出事,我就是個人承擔!”陳啟禮很滿意,把禮哥介紹給“二太子”蔣孝武。“二太子”蔣孝武勉勵一番,讓陳啟禮飛海外幹活去了。

8月,陳啟禮帶領吳敦和董桂森兩名殺手,到美國去找劉宜良,準備暗殺計劃。10月10日,在舊金山找到劉宜良。15日早上九點,劉宜良吃飽早餐要出門,在車庫遭到殺手暗殺,頭、胸、腹部中槍。

劉 宜良死後,美國情報機關非常震驚和恐慌。原來劉先生不單單是美國國籍,還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特情耳目!美國情報機關一貫非常注意保護自己的情報人員安全, 這次手下特情居然讓人在家門口給殺了,聯邦調查局怎麽不大怒?劉宜良還是著名的政治作家,有較大的社會影響,美國社會馬上把暗殺事件定性為政治問題,社會 輿論嘩然,大報小報紛紛要求緝捕凶手。

殺人以 後,陳啟禮要求汪希苓局長接應逃走,汪希苓想:“你不是臨時工嗎?”過河拆橋。陳啟禮和吳敦心中不滿,眼看在美國呆不下去,逃回台灣;董桂森逃亡巴西。不 料,台灣11月12日開始“掃黑”。禮哥被內政部抓啦。陳啟禮一進去,那頭美國聯邦調查局就來要人:“我們通過電話通訊記錄、指紋等多種高技術手段,已經 查出陳啟禮、吳敦就是我們要抓的凶手!”陳啟禮怕被引渡,忙說:“我是汪希苓局長的人,我有特別豁免權的!”結果更壞,這個內政部的警政署和內政部調查局 一聽說“國防部情報局”,氣不打一處來!“國防部情報局”前身就是“軍統”曾經長期清洗和壓迫內政部的警務署和調查局。調查局就是中統改組而來的機關,曾 經被被軍統出身“沈之嶽”整死整殘很多人。兩個係統是三代血海深仇呢!那麽就加大審訊力度吧!

於是陳啟禮招供。汪希苓局長等人咬死不認賬。內政部猛烈追打。

在關鍵的時候,陳啟禮在美國的狐朋狗友還把原來會見“二太子”時的私下錄音材料叫出來。原來陳啟禮早防著“出事時臨時工沒有保障”,留著一手呢!

眼看事態鬧成國際笑話、國際醜聞,蔣經國惱羞成怒,於1985年1月10日把軍事情報局長汪希苓、副局長胡儀敏、第三處副處長陳虎門3個倒黴經辦人抓起來。直接經辦人陳啟禮、吳敦、汪局長判無期徒刑(六年多以後假釋),副局長胡儀敏、副處長陳虎門判刑兩年半。

這事還沒有完。

台 灣“國防部情報局”於第二年7月1日遭到改組和整頓,將該局業務與參謀本部特種軍情室合並,另組“軍事情報局”,由參謀總長負責指揮(實際上讓特種軍情室 整頓和接管情報局)。局長由原八軍團司令盧光義擔任。蔣經國從此規定軍情局係統內出身的情報人員不得升任局長。“二太子”蔣孝武放逐新加坡,當了一個無權 的副代表,至蔣經國死也未能回權力中心。本來“二太子”已經是“國家安全會議”執行秘書,掌握情報係統大權,準備接蔣經國的權力,結果到蔣經國死,也沒有 把權力移交給“二太子”。“二太子”因此鬱鬱而死,終年才46歲。

為了製裁一個“叛徒”,一個情報機關被整頓,一個局長被判無期徒刑,副局長和副處長被抓,“二太子”氣死,合算不?



回帖  作者:新僑聯委員 回複日期:2011-05-24 18:26:07

 

一個曆史之謎:陳水扁是不是土共臥底?

 民進黨當年為了推翻國民黨統治,積極向外尋找可資利用的資源,但是陳水扁等民進黨人目標是獨立,自然不會和大陸走一條路。

我覺得對於這個問題這麽回答最為生動有趣:

曾經遺憾策反陳水扁未成;

曾經焦慮陳水扁大搞台獨;

現在感激陳水扁,因為沒有策反成功,陳水扁不是臥底,沒有上級製約,行事大膽,為了目的不擇手段,把台灣搞得一塌糊塗。

陳水扁等人不是臥底,破壞作用遠遠超過臥底。



作者:新僑聯委員 回複日期:2011-05-24 19:46:06

 

俺再說說監聽的故事。

監聽故事有非常精彩的戲說:《暗算》。我承認監聽要寫得像《暗算》才好看啊:有美女,有激情,有懸疑,還有暗殺、毒藥、槍戰……

這一切都是小說和戲劇。真實的監聽日記可能非常枯燥,如果一個外行人來看工作記錄,那會發現看過前三頁以後後麵怎麽幾乎都一樣?


真 實的監聽生活就是這麽無聊。監聽站幾乎都在荒郊野嶺,聽到的是千篇一律喋喋不休的瑣碎信息,十年都可能沒有建立一次功勳。更糟糕的是聽到的有很多是密碼, 截獲的是一長串毫無意義的數字,那麽就交給破譯人員吧。破譯員更慘,密碼破譯不了是正常的,否則密碼就不是密碼了。你長年累月辛苦趴在工作室內,可能一輩 子都沒有破譯一套密碼。黃依依的同事中不是有很多毫無建樹的庸人麽?


如果成功破譯了高等級密碼,需要通知的單位沒有接到情報,那麽更是糟糕。

74年勤務三團就這麽悲慘。

看到這個“勤務三團”,很多人都會覺得別扭,怎麽搞勤務的都還有成團的編製?其實這就是海軍下屬一個監聽和破譯機關,我在寫《西沙海戰》時發現了這個機關的悲劇故事。

1974 年1月18日晚上9時許,勤務三團一個胡姓破譯人員成功破譯出一份非常重要的電報——“關於南越總統阮文紹對其西沙軍艦下達命令的電報”,大意是:“總統 阮文紹複電海上旗艦陳平重”,“命令你們收複越南領土琛航島”!方針:“采取溫和路線”,“如中共開火,要立即還擊消滅他們”。“10號、16號負責跟蹤 中共蘇式護衛艦(電文如此),4號、5號支援BH分隊登陸,消滅漁船和小船”;“行動時間定在19日6時25分!”

電 報內容以最快速度上報至中央軍委,促進中央軍委下了作戰決心。事情至此,破譯人員本來已經算是大功告成,結果情報居然漏發給海上指揮部!原來部隊密電通 知,每次都有收電人。編隊當時停靠碼頭以後,電台關機,海上指揮部所有來往電報要依靠碼頭上的電台轉接。結果海上指揮部一直沒有收到這份重要的情報。

將要被敵人襲擊的單位,居然沒有收到被襲擊的情報……

監聽站基本上是“公開”的。

啊?監聽站不是一個秘密單位麽?怎麽說它是公開的呢?

監 聽,要盡量抵近被監聽目標,近一點,再近一點,啊,能在它隔壁最好啦……您別笑,這是事實。有線監聽,都得在盡可能近的地方設置監聽站,而無線監聽對信號 強度也有要求,太遠了信號弱,監聽效果不好。比如您被派駐海外某機關,您用心看看,可能就在距離您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就有。甚至有些監聽單位很囂張地豎起 很多天線呢!

既然監聽單位要距離目標盡可能近一點,那麽如果美台要對大陸進行監聽,最佳地點在哪裏?金門和媽祖就是上佳的位置。相反,它們對麵的大陸抵近點,也是對金門和馬祖監聽的上佳地點。

監聽站選址,一般都要選在相對高處,周圍少遮擋,人煙稀少人員環境單純,這麽能選擇的地點不算多。加上監聽站一旦選址以後幾十年不搬遷(地方哪敢去拆遷啊),那麽這個監聽站可以通過空中偵察、人員偵察等等多種手段發現。

發現了這個監聽站就算公開曝光了。即便如此,公開的監聽站也一樣能夠工作。畢竟人類要傳遞信息,既要安全,也要迅捷。無線電是無法擺脫的依賴。無線電通訊是很容易被偵聽的通訊手段。你再怎麽想方設法,有些信息用機要快遞太慢,隻能用無線電。

無線電監聽,早期對人員依賴很大。

早 期監聽,需要人員掛在電台上,依靠靈敏的耳朵,不知疲倦地搜索電台。這就是《暗算》中瞎子阿炳故事的事實基礎。由於電台工作時間非常短,往往就是數分鍾到 十數分鍾,頻率還經常換,所以搜索電台是非常累人的活兒,幾個月監聽人員都搜不到目標電台是很正常的事情。現在有電腦幫忙,自動搜索,把大量人員從非常艱 苦的搜索中解放出來。現在就是你想搜索,也已經很難搜索到:人家裝備了猝發電台,能夠在極短時間內把信息快速發出,已經不是人工可以搜索的了。


聽 到的電碼要破譯。密碼學很複雜,我也不耐煩學,大體原理是密碼學是數學的一個分支,一個國家的密碼能力主要取決於這個國家的數學能力。有些網友天真的想過 書本密碼法等簡單方法,現代已經不是難題。密碼有時效性,比如你現在破譯了紅軍時期的密碼,破譯也沒有什麽實用意義。電影《風語者》講述了印第安戰士在二 戰中奪島戰鬥用密語報告日軍火炮、要塞方位,這顯然是電影為了情節好看而編造的……二戰時代的牽引火炮轉移陣地極其困難,就是用明語,被日本偵聽到又能怎 樣?短短的時間,日軍來不及轉移。倒是用密語,還要經過破譯程序,容易貽誤戰機。

早 期密碼員都要背誦密碼本,因此密碼員就是活著的密碼本。在遭到敵人圍困時,政委要燒毀密碼本,殺死密碼員。現在沒有密碼員能背誦密碼本的……太複雜了,全 靠電子密鑰。把特定的密鑰芯片從密電台裏麵抽出,時間充足找個手榴彈炸毀,時間不足設法砸毀、分散開毀棄。敵人抓到你,可以說:“我全說……”你能知道的 很少,想投敵都缺資本。當年EP3非法迫降中國時,飛機上的美軍就照著應急程序,有步驟地拆毀、丟棄保密電子元件。

臨戰前一般都會更換密碼。如果發現對方突然大麵積更換密碼,那麽就有局勢變化的風險了。

破譯密碼很難,尤其是數學能力落後的一方,想要破譯先進方的密碼,有時候難於登天。但是破譯工作可以從外圍著手,從明碼和低密級的密碼中間接獲取情報。


前 麵說了,破譯密碼非常難,必要時工作可以從外圍低等級密碼或者明碼入手。1971年9月13日以後,日本監聽站聽到中國大陸連續有大量明碼電報,召喚軍人 歸隊,當時日本方麵綜合其他情報,認為中國可能出了比較大的政治內亂。總體來說,日本和美國、中國台灣密碼能力要遠遠高於中國大陸,他們的監聽站對中國大 陸威脅比較大。對付監聽的辦法就是盡量少用或者不用無線電報,能走有線的盡量走有線,必要的文件還走機要渠道,依靠人工運輸。外交部門就有很多外交信使, 任務就是提著外交郵包搭乘飛機,直接把文件交寄給目標。縣以上各級政府都有自己的機要通訊部門,必要時機要部門可用武警車牌,押送機要文件。



不 可能什麽文件都走人工機要運輸方式。有些急件必須依靠無線電報,那麽監聽站就有用了。曆史證明,監聽站對敵方威脅很大,曆史上監聽站是非常穩定、有效的電 子情報來源,有時還是要對決策有重大影響的情報來源。中蘇交惡期間,中國聯美製蘇,在中國新疆就聯合美國建立監聽站,成果豐碩。

東 北亞有一個國家,本身電子情報能力非常低下,國內數學人才和計算機人才稀少且無能,有一年卻得到中國台灣這個最大的反政府勢力援助,在東北亞地區建立監聽 站,那麽這威脅就大了。中國台灣獲得的電子情報曆來也與美國共享。這就更加有危害性了。這問題現在聽起來可能讓很多人覺得詫異:東北亞某國不是和美國勢同 水火麽?那麽你想想,你能理解八十年代中國居然和美國合作在新疆設立監聽站共享信息麽?

在東北的網民們,你們有什麽保密內容,能見麵談的,盡量見麵談;不能見麵談的用有線電話,不能用有線電話用小靈通;保密內容盡量不用手機。有很多人可能覺得我不涉密啊,我的電話都是家長裏短啊。那麽我給一個虛擬場景來提醒大家:

劉 書記是某係統的領導幹部,前往東北亞某國調查某國開設賭場吸取中國資金以及控製貪官問題。他的司機小李在手機裏這麽說:“老婆,我現在去接你下班啦。”老 婆手機中問:“老公啊,你今天不用接劉書記下班?”小李說:“老婆,我領導去某國出差了”。壞了,這劉書記的年紀、相貌特征等已經被東北亞某國掌握了,平 時劉書記的電話在內部通訊錄上有,某國有關部門也買到了通訊錄。反正就一江之隔,長期監聽劉書記的手機,因此推斷出他的老婆、兒子、司機的電話,也一並監 聽了。更糟糕的是劉書記的老婆毫無保密意識,在手機中和兒子說:“你爸爸去某國出差了,我們今天家裏不做飯,去外麵吃吧!”劉書記身邊不同人的手機通訊記 錄都相互印證,泄密出劉書記到了東北亞某國。而出入東北亞某國的通道隻有幾條,那麽某國有關部門拿著劉書記的照片在賭場找劉書記,在過關通道等著劉書記 呢!

保密,就得培訓好自己的身邊人,讓自己的身邊人有保密意識。

特別在邊境地區的人員,得有保密意識。保密嘛,之所以老生常談,那是因為總有人屢次犯低級錯誤。手機泄密的問題,以後隨著更多資料公開,大家會看到更多手機泄密的案例。



回帖    作者:踏地觀天 回複日期:2011-05-24 21:18:02

 

日本間諜自述中國生涯

2009 年076月初,一本印著“世紀大獨家”、“國家持續隱蔽的戰後最大禁忌”字樣的書擺上了日本各大書店的暢銷書架。這本名為《自衛隊秘密諜報機關——被稱為 青桐戰士》的書,披露了日本自衛隊向中國派出間諜,刺探軍情的重大內幕。該書的作者是滲透中國37年之久的日本間諜、日台經濟人協會理事長阿尾博政。



回帖   作者:buffet1981 回複日期:2011-05-24 22:07:55  回複 

這件事近乎演義

————近乎演義?那好,我再從別處轉來一段,考考您的分析能力,看看這事是不是真有:


1987年3月,受聯合國委托,中國在南沙群島建立第74號海洋觀察站。中國政府派遣海軍艦隊為施工船隻開赴南沙群島保駕護航。1988年1月21日, 南海艦隊的編隊從基地出發,於1月23日到達南沙群島海域。當編隊航行至太平島附近海麵時,拉響汽笛向駐守在那裏的台灣海軍官兵致意。其時,太平島上駐守 著台灣海軍官兵400多人,有驅逐艦和高速炮艇執行警戒任務。經台灣駐太平島守軍的默許,編隊所有艦隻在太平島停住一周,補充淡水和主副食品。這一周對於 大陸海軍在南沙的行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回帖  作者:新僑聯委員 回複日期:2011-05-25 16:53:22



繼續講故事。

話說某國周老說了:不搞燕子。

很多網民都無法理解,特別是喜歡看間諜劇的很多網民,覺得間諜無非就是暗殺加美女。我隻能說:周老是有大智慧的人,同時也不是心慈手軟的善主兒,早年他也是恐怖大亨。他說不搞,自然是因為他覺得不合算。另外,不搞燕子,也有辦法。

人 是有個性缺陷的,比如有人好色。即使他身份敏感,上級多次教育他要注意安全,他也會去尋花問柳。比如有一天,J國武官不在自己屋子裏麵看錄像,出門在京都 找花姑娘,恰好遇到掃黃……怎麽這麽巧呢?偏偏就是這麽巧。巧到官差進門的時候,他在床上剛剛交貨完。於是官差進門就拍照,加上DNA證據,形成非常完整 的證據鏈條。

好了,這下子抓現行了。偏偏這個武官又嘴硬,出去就說啥事也沒有啦,就是和文藝女青年在一個很溫暖溫馨的大床上談人生啊談理想啊。上級趕緊叫他住嘴,再多話,人家把證據都擺出來,你不怕我還怕呢!

J 國無話可說,也不敢對等要求C國召回武官。因為他們知道至始至終整個程序無缺陷。那店也是普通店,文藝女青年也是最普通的失足女青年,整個過程中不存在警 察圈套問題。C國的規矩大家都知道,怪隻能怪自己的手下不爭氣了。J國反複對自己的手下強調:以後隻準在家裏看錄像!不許跑外麵胡混!






回帖   作者:菲爾比114 回複日期:2011-05-24 15:57:13

 

其實國共的情報係統都是契卡訓練的。

英、美、蘇的情報係統都是猶太人(後來是摩薩德)控製的。



今天大陸的高層除了少量台灣、日本、新加坡、俄羅斯控製外,幾乎都是SIS和CIA在控製的。現在要偷竊的早已不是幾份機密文件,而是你整個的國家政策!!!!!!!!


不戰而屈人之兵: 英美戰勝中蘇的策略:



美國的高明之處就是善於學習蘇聯的對美滲透方法,然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美國不但成功地實現了向蘇聯高層的滲透,還誘使蘇聯製定並實施了各種自掘墳墓自我毀滅的內政外交政策,造成了蘇聯的崩潰解體。

同樣的方法,最近三十年來用在了中國! 


英國人從朝鮮戰爭一結束就主張今後要絕對地, 不惜任何代價避免與中蘇同盟的直接軍事對抗,。主張對中蘇同盟分而治之, 並說服美國同英國一起邀請赫魯曉夫訪問英美, 策劃離間中蘇關係並成功促成中蘇反目乃至整個國際共運分裂.。

在 這一過程中, 英國人早在二戰期間就布下的戰略棋子 – 鐵托及南共聯盟 -- 起了重要作用。肯尼迪在美蘇古巴導彈危機中幾乎將美國拖進同蘇聯的直接軍事衝突, 被英美情報機關(SIS/MI6和CIA)暗殺.。(當然, 他是天主教徒而不是新教教徒,並侵犯美國軍事工業集團的利益也是他被暗殺的原因。)


美國的對外情報機關完全是在英國情報機關的指導和協助下於二戰初期建立起來的......

按照英國情報機關的建議, 尼克鬆副總統向五十年代訪問美國的赫魯曉夫建議選派蘇聯留學生赴美留學. 赫禿子這個白癡派了39名留學生(內含赴哥倫比亞大學學新聞的克格勃特工), 全部被CIA策反。

三十年後, 在CIA的直接領導下, 這些留學生(包括郭巴喬夫的政治經濟顧問雅科夫列夫,克格勃第一副主席兼第一總局即海外情報局局長卡盧金等)完成了從內部搞垮蘇聯的使命。



第 二步, 卡特總統向七十年代(1978)訪問美國的鄧小平建議選派中國留學生赴美留學。中國派了79名留學生(多數是權貴高幹子女), 全部被CIA策反。三十年後, 同樣在CIA的直接領導下, 這些留學生同美國通過他們物色培養的其他在華代理人(主要是經濟學人士)嚴密配合, 正在完成從內部搞垮中國經濟和解構政治製度的使命。


五百多年來, 凡是試圖挑戰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國家, 從擁有無敵艦隊的西班牙, 到海上強國荷蘭, 到法國, 俄羅斯, 德國, 日本, 以及後來的蘇聯(包括中國), 都無一例外以失敗告終.。


英國人靠的不單單是軍事力量, 更重要的是老奸巨滑的英國人的謀略。

英國是這個民族的大腦,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是這個民族的軀體, 猶太人是這個民族的脊髓。換個說法: 英國是老爹, 美國是長子, 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是老二老三和老幺。 猶太人是賬房管家,大小殖民地則是英國收養的孩子。


不改進我們的製度, 沒有切實有效的監督和製約, 無論是戰爭還是和平演變, 我們都難以避免前蘇聯的命運. 這決不是危言聳聽!


運十下馬隻有一個原因: 當時的民航局長沈圖, 被美國住北京聯絡處主任(中美尚未正式建交時的美國駐華大使)兼中央情報局中國站站長老布什策反.。老布什回國後即升任中央情報局局長, 後更成為美國副總統乃至總統!


沈圖按照美國的指令拒絕采購運十,運十隻有下馬。


同期被策反的還有江蘇省委書記許家屯, 國家安全部北美情報工作負責人俞xx等一大批黨政軍及情報部門的中高級幹部。


策 反, 大量培植安插代理人,這就是美國要同中國保持"接觸"的真正目的! 創造合理的機會定期向美國在華高級代理人發布指示,這就是美國策劃中美經濟戰略對話的真正目的!結果是今日中國所有部門的高層都有大量CIA在華代理人! 而且他們能夠定期地、公開地、名正言順地介紹他們美國主子的指示。

中國政治早已名存實亡!










作者:鳳凰攔網文:聊聊隱蔽戰線、情報工作和國際關係學常識 - wanshi - 何新網易博客 回複日期:2011-05-25 20:06:12


向這條戰線上的無名英雄敬禮,沒有你們一生的付出,就沒有我們這些人在這安定上網的時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