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色一體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
正文

盧麒元:非非毛的曆史性尷尬

(2011-05-26 09:43:46) 下一個

非非毛的曆史性尷尬


2011-5-26


盧麒元


 


隨著孔子像從天安門前移走,非非毛們遇到了曆史性的尷尬。非非毛們再也無法躲在中間地帶摸石頭了。曆史要求摸石頭的人們作出抉擇。


非 毛的茅於軾就是在這樣的曆史尷尬中,挺身而出了。他們看到了,曆史的輪回似乎不可避免了。於是,茅於軾以老邁之軀,奮力一搏了。茅於軾真的是對毛澤東感興 趣嗎?當然不是!他們的否定是為了肯定。他們是在為“普世價值”鋪路。筆者研究他們的“普世價值”已經很久了,他們的“普世價值”概括起來就四個字:剝削 有理。三十五年過去了,他們搶劫了老百姓的財富,他們需要為搶劫說出一番道理。茅於軾很直率,他承認他是在為富人說話。當然了,替富人說話的人絕不僅僅是 茅於軾。


毛澤東,是當代中國思想理論界無法回避的一道分水嶺。


不 要膚淺地認為,是毛或非毛僅僅意味著社會主義或資本主義。事情沒有那麽簡單。在筆者看來,毛澤東真正令一些人感到恐懼的地方,是毛澤東思想可以檢驗民主和 共和的真偽。筆者將民主和共和進行了哲學概括:那就是人民主體性和國家主體性。這兩條恰恰是毛澤東畢生為之奮鬥的東西。毛澤東生前,基本上建立了中國的這 兩個主體性。然而,毛澤東自己也很清楚,這兩個主體性並不牢固。其中,最令他擔憂的就是人民主體性。為此,他不惜在晚年發動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然而, 人有人的局限性,曆史有曆史的局限性。畢竟,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


國 際資本集團反毛是容易理解的,毛澤東建立的獨立自主的新中國,剝奪了新老殖民主義在華的巨大利益。中國資產階級反毛也是容易理解的,毛澤東建立的平等均富 的無產階級專政,剝奪了資產階級的既得利益。甚至,新興的官僚買辦資本家利益集團反毛也使可以理解的,毛澤東思想意味著隨時可能發生新的社會再分配。毛澤 東的兩個主體性思想具有鮮明的立場。有立場的東西,一般很難“普世”。


筆 者使用非毛和非非毛這樣的特定用語,是為了給一些人留有餘地。非,可以理解成為批評,這和反對並不完全相同。非非,可以理解成不讚成也不批評,就是維持中 立。筆者知道,非和非非的人當中,多數人屬於認識問題。反就不同了。反有兩種:一種是反對人民主體性,他們是人民的敵人;一種是反對國家主體性,他們是民 族的敗類。跟敵人和敗類,沒有什麽好說的。


前 文所說的曆史的輪回,並不是指一般意義的宿命論。毛澤東說過,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哪裏壓迫越沉重,哪裏反抗越激烈。這不是宿命論,這是曆史發展的 客觀規律。被壓迫的人們,想念毛主席,重新尋回毛澤東思想,這一點兒也不奇怪。況且,重新尋回毛澤東思想的恐怕也不僅僅是中國人。


非 非毛是一個特殊曆史時期的特殊現象。這種特殊現象有著某種曆史的必然性。中庸之道曆來是中國人的一種智慧。在特殊時期,求同存異,以求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 展。這種權益性策略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然而,非非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立場。要知道,人民主體性和國家主體性絕對不是普通的立場問題。不敢肯定和認同,很容 易就滑向反對。一個人偶爾蹲在牆上,不是一個大問題;一個人數十年蹲在牆上,一定是有大問題了。一味地蹲下去,恐怕是要出局的。


筆者非常認同子思的觀點。子思曰: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辟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筆 者最折服這兩句話: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這是政治哲學的最高境界。這才是中庸,這才是和諧。中庸和諧難道不包括對毛澤東思想的兼容並蓄嗎? 一些人太狹隘了吧?不能將人民和國家並育,而是與人民和國家相悖,單純地維護特殊利益集團的利益,這不是中庸。你既然脫離了中庸,卻要求別人克己複禮。這 實在是有點兒不厚道。所以,老百姓無法接受孔子,他們需要毛澤東。


當 然,筆者反對進行簡單的曆史輪回。毛澤東思想也要與時俱進。我們需要重建人民主體性和國家主體性。我們不需要再次進行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我們可以 找到建立人民主體性的有效途徑。二十世紀在中國發生過的事情不需要重演。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人民主體性和國家主體性需要新的內涵和新的實現方式。筆者相 信,中國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有發展和完善毛澤東思想的能力。充分用運用這種能力,就可以結束非非毛們的曆史性尷尬。


其實,人民主體性是民主的真正內涵,國家主體性是共和的真正內涵。如果二十一世紀存在普世價值的話,這兩個主體性才是真正的普世價值。筆者認為,當毛澤東思想與時俱進之後,新毛澤東思想就有可能成為普世的價值。


筆 者最近感到深深的憂慮。筆者已經深刻地感受到中國社會的躁動不安。筆者認為,非非毛們必須馬上從牆上下來。中國思想理論界正在陷入嚴重的分歧和對立。這種 分歧和對立,將會使社會出現撕裂和衝突。筆者再說一遍,中庸之道,是持載,是覆幬,是並育,是並行而不相悖。大政治家是不會王顧左右而言它的。大政治家應 該有化育共生的勇氣和能力。大政治家應該有俯察世界的寬度和銜接曆史的高度。


最後,筆者借用佛祖的話來結束全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