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色一體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
正文

中央文獻研究室等就所謂“毛澤東選集真相”答記者問

(2011-05-25 07:12:34) 下一個

中央文獻研究室等就所謂“毛澤東選集真相”答記者問  


20110525日 來源:人民網 作者:劉倩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525日電(記者 劉倩)近日,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黨校新聞發言人就所謂“毛澤東選集真相”,回答了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的提問。


記者:前一段時間,一些網上流傳一篇題為“毛澤東選集真相”的文章。文中說,19956月,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黨校就《毛澤東選集》中著作原稿的審核、考證聯合向中共中央書記處提出過書麵報告。請問有此事嗎?


新聞發言人:你說的這篇文章,我們已經注意到了。這篇文章,全篇都是無中生有、憑空捏造的。根本不存在什麽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黨校就《毛澤東選集》的原稿審核、考證聯合向中共中央書記處提出的書麵報告。


記者:這篇文章還說,19936月初,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黨校,就曾聯合向中共中央書記處提出過兩份報告,一份是《關於毛澤東著作整理出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另一份是《關於胡喬木和其他人士對毛澤東著作的意見的處理》。中央書記處就這兩個報告作過三點批示。請問真有這些事情嗎?


新聞發言人:這也是憑空捏造,從來沒有過這兩個報告,更不存在什麽中央書記處的三點批示。


記者:這篇文章說對毛澤東著作的署名問題,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中共八屆二中全會都作出過決議。有這樣的事情嗎?


新聞發言人:沒有。這樣的“決議”,中共中央從來沒有作過。


記者:這篇文章說,1992年初,胡喬木在病重期間,對探望他的中央領導同誌說對毛澤東著作要全麵審核。還說,胡喬木提出《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為人民服務》及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都是出自他的手筆,並要求恢複他胡喬木的名字。文章說的這些也是造謠嗎?


新聞發言人:對!的確都是謠言。胡喬木從未提出過要對毛澤東著作的署名問題進行審核。事實恰恰相反,胡喬木生前倒是多次說過,毛澤東經常為他修改文章和其他作品。他不大會寫舊體詩詞。他寫的一些舊體詩詞,都是請教過毛澤東,經過毛澤東修改的。


記者:謝謝你們澄清了事實,也讓我們做新聞工作的同仁了解了真相,提高了警惕


  附文:


 《毛澤東選集》真相的再考證


 


             張淑君的 BLOG  (2009-10-31 06:47:11)


 


首先需要聲明的是,我不是某人的捍衛者,我隻是不能容忍真理被玷汙。我會一直講真話,這是我對學生的承諾。也許錯誤難免,但那也是經過考證以後我所確信的。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篇所謂“《毛澤東選集》真相”的轉帖:



19955月中旬,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共中央黨校聯合向中共中央書記處提出了書麵報告《關於〈毛澤東選集〉中著作原稿的審核、考證意見》。報告披露:《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的160篇中,由毛澤東執筆起草的隻有12篇,經毛澤東修改的共13篇,其餘諸篇全是由中共中央其他領導成員,或中共中央辦公廳以及毛澤東的秘書等起草的。



這成了否定毛澤東思想的口實。各種不能提供證據的謠言和杜撰,人們總是願意相信一些莫須有。



莫須有就是:要說有吧,拿不出證據;要說沒有吧,又有人這麽說。不知道是被現實逼迫成了心理扭曲還是一種天生的劣根性。


 


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很多著作誰執筆起草都是會議討論的結晶和記錄,而毛澤東是主要的貢獻者。任何想否定這一點的人不是無知的就是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的。誰能說由孔子學生所寫的《論語》不是孔子的思想呢?


 


一、毛澤東是一位偉大的學者。



毛澤東是學者。考證意見說:“《矛盾論》,《實踐論》,《論聯合政府》,《論人民民主專政》《新民主主義論》等幾乎所有毛的著名文章都是中共組織艾思奇,李達,陳伯達等30多人的寫作班子集體編纂,以毛的名義發表的。”



編撰是有的,執筆也是有的,但思想是毛的確定無疑。為了中國共產黨事業的發展指明方向,雖然有秘書,但即使在建國後,他仍然常常讀書、起草文件晝夜不休、廢寢忘食。



1988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哲學批注集》是毛澤東1936年至1965年間研讀10本 哲學書籍的批注。書名分別是:《辯證法唯物論教程》(西洛可夫等著),《辯證唯物論與曆史唯物論》上冊(米丁等著),《思想方法論》、《哲學與生活》、 《哲學選集》(艾思奇著、編),《社會學大綱》、《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綱》(李達著、編),《辯證唯物論與曆史維綸》(斯大林著),《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礎 理論》(河上肇著),《中國哲學史》第三冊(任繼愈主編)。


 


《毛澤東哲學批注集》收有13件材料,其中毛澤東留下的批注文字共23000字左右,餘下的3000字是毛澤東寫的讀書摘錄和近1000字的日記。批注80%是在延安時期所作。



比如毛澤東對《辯證法唯物論教程》的批注,主要集中在認識論和辯證法上。其中對“辯證法的根本法則”,批注9000多字,對對立統一規律批注6000多字,對否定之否定規律批注1500多字……這些批注為《實踐論》、《矛盾論》直接沿用或加工提煉後采用。有的文字與《實踐論》、《矛盾論》中的文字幾乎完全相同,有的論點後來在《實踐論》、《矛盾論》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揮和完善。



一個在野的政黨首腦能夠在艱難困苦的革命戰爭中,為了探尋真理所做的努力,甚至是在和平年代的人都沒有做到的。



毛澤東一生與書卷為伴——《資治通鑒》讀了17遍,《紅樓夢》讀了5遍,通讀了4000萬字的《二十四史》……“我有讀不完的書。每天不讀書就無法生活。”他的詩書見解獨到,他的字跡縱逸豪放,他的語言生動形象,他的講話妙趣橫生……身為全軍統帥,他一生不曾發過一槍,但最終用筆杆子加槍杆子打敗了對手。他是當之無愧的空前絕後的理論家。


 


《老子》隻有5000字。即使僅僅拿“真相”所說的毛澤東自己寫的12篇文章來說,就足以說明毛澤東是一個偉大的學者和理論家了。毛澤東是真正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開創者。



看看我們當今的學術界吧。


 


二、毛澤東和他的同事們。



“真相”說:“《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為192912月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的決議的部分,是周恩來起草的。”難以置信。



如果我們稍加注意就會發現,毛澤東後來的同事們大都曾是毛的領導,如朱德、周恩來、張聞天、王明等。而且更需要注意的是,這些人都是有著在西方大國留學背景甚至有著特殊身份的的海歸派,隻有毛澤東是個沒有出過國的土包子。曆史表明,在1935年遵義會議前,毛的處境一直不怎麽吃香。



毛澤東秋收起義後割據井岡山被中央認為是逃跑或軟弱,被免去中央正治局候補委員而成為“無黨人士”的師長。



毛 澤東在蘇區中央主持的寧都會議上被項英、任弼時、顧作霖、張聞天等貶去兵權,又在黨的總負責博古進入蘇區後,因長期糾“羅明路線”而讓毛澤東再次退隱後門 家庭冷落。直到被張國燾和王明等強烈指斥為“不合法”的遵義會議,有的(如項英、任弼時)不在遵義現場,有的(張聞天)已經倒向毛澤東,有的(周恩來)同 情毛澤東,毛澤東才得以進入中央領導核心,成為政治局常委和協助周恩來抓軍事的助手。



聽說過助手幫領導寫東西的,沒有聽說反過來的。



甚至在延安時期,王明借著他的共產國際的委派的特殊身份成為黨內不分高下的五大書記(張聞天、毛澤東、王明、任弼時、康生)之一和與延安中曲分庭抗禮平分秋色的長江局書記,並得到了如周恩來、朱德、博古等許多人的支持,甚至在武漢做出了以毛澤東名義發表文章的舉動。



後來,共產國際代表通過王稼祥給王明帶信說:不要再與毛爭權了,毛的領袖地位是在中國革命實踐中形成的。


 


毛的文章大都是與錯誤路線鬥爭的產物,沒人聽嘛,隻能寫。


 


考證意見說: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瞿秋白寫的指示信件,由毛澤東、滕代遠、周逸群在紅軍中宣講的。《毛選》中說此文是毛澤東於193215日的一篇通信。”——年代是錯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題為《時局估量和紅軍行動問題》,193015日,毛澤東寫給當時紅四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林彪的回信,意在幫助林彪轉變對中國革命的悲觀思想認識。



在信的末尾,毛澤東向林彪指出:“我 所不讚成你的,是指你缺乏建立政權的深刻的觀念,因之對於爭取群眾促進革命高潮的任務,就必然不能如你心頭所想的完滿地達到。我這封信所要說的主要就在於 這一點。”很顯然,毛澤東給林彪的這封複信,已超越了一般私人之間通信的意義。因此,毛澤東在發送給林彪的同時,還請紅四軍政治部將複信油印發至紅四軍各 大隊黨支部,以便讓更多的指戰員了解他的思想和意圖。



對於林彪寫信給毛澤東這件事,50餘年後,黃克誠有一個客觀的評論。他說:“林 彪寫信給毛主席,提出‘紅旗到底打得多久’的問題。在黨內來說,一個下麵的幹部,向黨的領導反映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意見,現在看來這是個好的事情,如 果把自己的觀點隱瞞起來,上麵說什麽就跟著說什麽,這不是正確的態度。林彪不隱瞞自己的觀點,盡管觀點錯誤,但敢於向上級反映,就這一點說,是表現了一個 共產黨員的態度。在黨內有什麽意見就應該提出來,現在應該提倡這種精神。”



但是後來,隨著職務的不斷提升,他也就變得越來越矯飾了。


 


1948228日, 中共中央決定編輯出版《毛澤東選集》準備收入這封信之際,時任東北野戰軍司令員、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的林彪致函中共中央,說“我同意在黨內外公布這封信, 為不致引起誤解,我同意公布信的內容,而不公布我的名字”,也可避免國外“種種無益的推測”。毛澤東同意了林彪的要求,在將該文收入《毛澤東選集》的時 候,將開頭幾段和結尾處指名批評林彪的文字刪去,並將題目改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三、毛澤東和他的秘書們。



毛澤東從不避諱說出文章的作者。



根據《毛澤東的秘書們》、《炎黃春秋》2002年第6期、《外交部文革紀實》、《葉子龍回憶錄》等記載,毛澤東的秘書共有26位,其中最富盛名的的筆杆子有胡喬木、陳伯達、田家英三位。他們最早的的任職時間是1939年。這一點值得注意。



陳伯達1939年春一1970年,任毛的秘書。在哲學上與毛有共同語言。


 


胡喬木1942219666任毛的秘書。 1971年夏,毛說:“胡喬木曾為中央起草了許多重要文件。《關於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別人搞了幾個月,沒有搞出頭緒,他一寫,就寫出來了。《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曆史經驗》也是他寫的,寫得不錯。”


毛澤東《為人民服務》等文章,是經胡喬木整理、提供素材或潤色才變得非常有文采的比如《為人民服務》中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誌是為人民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就完全出自胡喬木之手。


 


     田家英1948109665任毛的秘書。


 


中共八大開幕詞中:“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即出自田家英的手筆。一些代表對毛澤東稱讚其簡短有力,鼓舞人心,寫得好。毛澤東很讚賞地說:“這不是我寫的,是一個少壯派,此人叫田家英,是我的秘書。”



上 世紀60年代初,在毛澤東親自主持下,田家英參加起草了《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即農村工作“六十條”,對糾正大躍進運動以來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 誤產生了積極作用,毛澤東高興地說:“‘六十條’的發明權在田家英。”1958年,中共中央號召幹部下放,有的省委書記要求毛澤東把田家英下放到他們那裏 去。毛澤東不答應,他說,“我是主張幹部下放的,但是田家英不能下放。在這個問題上,我是言行不一。”



 


 


四、毛澤東是詩人



“真相”傳說:1992年,胡喬木在《炎黃春秋》發表的訪談錄中說,毛澤東詩詞中最有代表性的,19459月發表在《新華日報》上的《沁圓春·雪》,即那首“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都是出自他的手筆。


 


是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12個字是胡寫的?還是整首詩是胡寫的?是毛的詩詞好呢?還是胡的詩好呢?



據醜化江青形象的軼事說:上世紀60年 代,胡喬木因病休養期間開始學寫古詩詞,並將習作呈送毛澤東審閱,毛澤東對胡喬木每次送來的詩詞“終日把玩推敲,幫他逐句修改”。胡喬木自己說:“《詞十 六首》都是在毛澤東同誌的鼓勵和支持下寫出來,經過他再三悉心修改以後發表的。我對毛澤東同誌的感激,難以言表。”這件事,還引起江青的不悅,江青曾斥責 胡喬木:“你的詩詞主席費的心血太多,簡直是主席的再創作。以後不許再送詩詞給主席,幹擾他的工作!”



我們該信哪一個?人以群分。毛經常與郭沫若、柳亞子、陳毅等和詩酌句,人所共知。



    記者寫稿宛如鸚鵡學舌,簡單的尚且不一定學得好,複雜的,聽且聽不懂呢,若要學,更會是南轅北轍了。即使是名記的話,姑妄聽之吧。


 


五:毛澤東被稱為“新華社首席記者”



1931117日,紅色中華通訊社隨著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誕生而成立,1937年 改名為新華社。紅中社從成立的那一刻起,就受到毛澤東的重視,他不僅經常關心並親自指導其工作,還親筆為新華社撰寫了大量署名評論員的稿件。解放戰爭期間 新華社播發的《中原我軍占領南陽》、《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別了,司徒雷登》、《將革命進行到底》、《丟掉幻 想,準備鬥爭》、《唯心曆史觀的破產》等著名篇章,都出自毛澤東的手筆,新華社工作人員稱他為“新華社首席記者”。有手稿和請胡喬木等秘書潤色的書信為證。


 


新華社一些老記者回憶,毛澤東寫新聞稿,不僅速度快,而且準確、鮮明、生動。


 


19481022日,中原我軍解放鄭州,當天,毛澤東為新華社寫了鄭州前線2224時 急電,即《我軍解放鄭州》的消息,這篇文章通過交代地理背景來突出占領鄭州的重要意義,指出:“鄭州為平漢、隴海兩大鐵路的交點,曆來為軍事重鎮。蔣介石 因徐州告急,被迫將駐鄭兵團孫元良部三個軍(按:國民黨從十月起整編師均改稱為軍,整編旅均改稱師)東調,鄭州守兵薄弱,我軍一到,拚命棄逃。現鄭州東西 之中牟縣、北麵之黃河橋均被我軍切斷,逃敵將迅速被殲。”


同年10月下旬,人民解放軍攻擊錦州,蔣介石卻嚴令廖耀湘兵團繼續向錦州前進,解放軍立即回師,將廖兵團五個軍包圍在黑山、大虎山及其他以東地區。得到這個消息後,毛澤東為新華社寫了著名的遼西大捷新聞:《東北我軍全線進攻,遼西蔣軍五個軍被我包圍擊潰》,言 “飛將軍從天而降,使該敵逃跑也來不及”。



194810月下旬,全國各戰場捷報頻傳之時,北平傅作義得悉人民解放軍華北野戰軍主力集中在張家口一線作戰,保定到石家莊一線兵力薄弱後,妄圖通過偷襲石家莊、威脅中共中央機關的辦法來刺激已經渙散的軍心。



得到情報後,毛澤東於1025272931日, 每隔一天就為新華社寫一篇稿件,通過播報新聞稿,導演了一出“空城計”。特別是消息《華北各首長號召保石沿線人民準備迎擊蔣傅軍進擾》和述評《評蔣傅軍夢 想偷襲石家莊》,各用了數百字,就把敵人麵臨垂死掙紮的局勢,偷襲石家莊的真實企圖、具體部署和後顧之憂,說得一清二楚。


 


《評蔣傅軍夢想偷襲石家莊》最後道:“這裏發生一個問題:究竟他們要不要北平?現在北平是這樣的空虛,隻有一個青年軍二0八師在那裏……”稿件播出後,傅作義大吃一驚:偷襲意圖敗露,新聞又點到了他“老窩”空虛的要害。不得不將正在奔襲途中的大軍撤回。


 


   毛澤東寫完新聞稿後,密切關注傅作義的反應,他在29日給胡喬木的一封信中談到:“我第一次口播已見效,九十四軍長鄭挺鋒2721時告傅作義稱:昨收聽廣播得知對方對本軍此次襲擊石門行動,似有警惕。廣播謂本軍附新二軍兩師擬襲石門。彼方既有所感,必然預有準備,襲擊恐難收效等語。”


 


毛澤東寫新聞稿,經常運用曆史背景、地理背景等來展示所寫事件的意義和作用。



1948115日, 毛澤東為新華社寫了《中原我軍占領南陽》的新聞稿,絕妙地運用曆史背景,說明南陽的戰略地位和我軍占領南陽的意義:“南陽為古宛縣,三國時曹操與張繡曾於 此城發生爭奪戰。後漢光武帝劉秀,曾於此地起兵,發動反對王莽王朝的戰爭,創立了後漢王朝。民間所傳二十八宿,即劉秀的二十八個主要幹部,多是出生於南陽 一帶。”然後筆鋒轉向今天,寫蔣介石如何在此設置重兵,企圖遏止解放軍南進,而最終不得不棄城而逃,進而綜述解放軍一年戰績,縱論戰局,以古論今,趣味無 窮。發表不久,毛澤東寫信給胡喬木,指出要加強綜合報道,“其辦法是借著一個適當的題目如像占領南陽之類去寫”。



1949422日晨,30萬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南渡長江。由於通訊設備還沒有跟上等原因,渡江消息沒有及時發出。身在北京的毛澤東通過各種渠道得到信息後,馬上提筆為新華社寫下了第一條渡江新聞,著名的“新華社長江前線二十二日二時電”,即《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



“英 勇的人民解放軍二十一日已有大約三十萬人渡過長江。渡江戰鬥於二十日午夜開始,地點在蕪湖、安慶之間。國民黨反動派經營了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遇著人民解 放軍好似摧枯拉朽,軍無鬥誌,紛紛潰退。長江風平浪靜,我軍萬船齊發,直取對岸,不到二十四小時,三十萬人民解放軍即已突破敵陣,占領南岸廣大地區,現正 向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諸城進擊中。人民解放軍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戰鬥,堅決地執行毛主席朱總司令的命令。”氣勢磅薄,現場感很強。



同一天的22時,毛澤東又為新華社寫了第二條渡江新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報道了“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一千餘華裏的戰線上,衝突敵陣,橫渡長江”的壯舉。



424日,他寫下了《南京國民黨反動政府宣告滅亡》的新聞稿,報道了“在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攻擊之下,千餘裏國民黨長江防線全部崩潰,南京國民黨反動賣國政府已於昨日宣告滅亡”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


 


除消息外,毛澤東還為新華社寫了不少評論,有的是闡述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有的是批駁敵人的謬論,有的是進行革命的動員和號召……


 


1949年,美國援蔣內戰的政策失敗後,美國國務院發表了《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白皮書,詳細敘述了抗日戰爭末期至1949年間,美國實施扶蔣反共政策的經過。



    毛澤東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相繼為新華社寫了五篇評論,深刻揭露了當時美國對華政策的帝國主義本質,批評了國內一部分“民主個人主義者”對於美國帝國主義的 幻想,並對中國革命的發生和勝利的原因作了理論上的說明。寫出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從此不再忍受外國帝國主義的奴役和壓迫的豪情壯誌。


 


毛澤東寫報道,對文稿的要求十分嚴格仔細,在《評蔣傅軍夢想偷襲石家莊》手稿的上方,毛澤東的手跡依稀可見:



“喬木:此件,最好今天能口播,並發文播。假如可能,請穀羽抄正一下。毛澤東,三十一日早”。文稿發出後,他又寫了一封便信:“喬木:蔣介石現在是住在北……,‘現在’二字應改為‘最近期間’,方不與下文業已溜回‘南京’相矛盾。不知還改得及否?毛澤東”。


   


毛澤東194812月《將革命進行到底》修改手稿


 


新中國成立後,已是50多歲的他還在為新華社寫稿:關於中蘇建交的新聞稿,關於駁斥艾奇遜造謠的新聞稿,關於中國人民誌願軍向平壤進攻的新聞稿、關於平壤解放的新聞稿、關於將開城地區劃為中立區的新聞稿等等。



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新華社記者成一老先生回憶說,毛澤東每天為新華社寫兩三篇稿件也是常有的事,猶如一位十分勤奮的記者。一次,毛澤東寫完稿之後,曾幽默地問旁邊的新華社工作人員:你們說誰是最好的新華社記者?大家都發出了會心的微笑。


 


六、毛澤東是天生的偉大領袖


 



 


如果“真相”是真的,那麽,一個不懂軍事戰術、不被領導欣賞、沒有什麽學曆、沒有什麽思想、凡事都由別人代筆的的土包子,靠什麽當上眾望所歸的中共領袖的呢?



修養好?似乎不是。史料記載,在反圍剿中,為了阻止錯誤的軍事行動,毛唇焦舌燥地逐一找領導們談自己的看法。一次,去找李德,李德不見,毛在院子裏等了兩個多小時才走。走後,李德出來了,指著地上的痰跡煙頭對警衛員說:看看,這就是農民習氣。


 


到底什麽是曆史的真相?請世間高人爭鳴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