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大和建黨“偉業”

(2011-10-15 01:59:40) 下一個

因為李大釗和陳獨秀都來自北大,更或許毛澤東曾經在北大圖書館做過管理員,北大在這部電影裏成為了另一個主角。

在這部電影裏,北大被塑造成極具包容性的,各種思想之間能夠平等交流的獨立的高等學府。在這個學校裏,有各種各樣的優秀的老師,他們不僅有著極高的學術成就,而且有著自己的思想觀念,更主要的是他們可以自由地發表他們的思想。有人宣揚共產主義,有人宣揚保皇思想,更多人宣揚民主和自由的思想。電影中大篇幅介紹的五四運動正是北大師生帶得頭。不知道現在的北大學生看了這部電影以後會是什麽心情。北洋政府在共產黨眼裏是反動的,但是他們尚能包容學校自由的學術風氣,但是自己號稱是救星的中共卻不允許學校有哪怕是一絲絲自由的氣息。以我而言,當我看到電影裏學生走上街頭遊行,請願,絕食等一係列鏡頭時,我首先聯想到的是64。如果說五四運動的主旨是反帝反封建,那麽64就是反貪反獨裁,同樣具有深刻的曆史意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