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教育問題淺談

(2014-02-20 08:31:08) 下一個

談起中國教育的失敗,其實應該從人性談起。中國從古聖先賢開始便喜歡探討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的問題,並且為此吵吵鬧鬧,喋喋不休了數千年。但此話題卻仍舊是當今社會大眾熱衷的話題,顯明先賢遺留下來的問題,至今還沒有定論。

 

按照人的本性,人們會潛意識地接受人之初,性本善的論調,此舉從側麵反映出大多數人對良善的渴慕,及不願意去直麵自己本相的特質。

 

無論是中國人,美國人,日本人,韓國人,世界人,人性的本質其實都是一樣的。但每個民族,不同的的國人對待此問題的態度卻大大不同,而中國教育就是失敗在對人性本惡的認知上。

 

問到美國人,即便沒有宗教信仰,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是有罪的,意思是自己不是完人。正因為自己不是完人,所以要在製度上對自己有所約束,因此便有了三權分立,以此來製衡人類對權力追求無限的欲望。由此可見,美國之所以看似和平,實因其有完善的製度相互製約而為。此製度使個人的權利得到控製,從而使人類惡的一麵得到抑製,善的一麵被激發。

 

相反,中國人至今還沒意識到人有罪的問題,抑或是意識到了,但因為既得利益的誘惑,使現政府無力進行徹底改革,從而不得不維持現狀,使如此龐大和強有力的一個政府依舊沉淪在被世界遺棄的集權之中。這是中國教育失敗之大前提。

 

在如此一個集權政府管製中生活的孩子,從小在權利至上,利欲薰心,唯利是圖的環境中長大,人生慢慢開始失去童真時的目標,心中雖然厭惡,但長大後卻努力要成為既得利益集團中的人物。在這種製度下培養出的孩子,無疑成了有知識,沒文化的一代。---- 他們的文化被製度吞噬了。

 

而中國教育產業化政策的出台,更是為中國教育失敗推波助瀾,使之雪上加霜,失之毫厘,謬之千裏。

 

按照人的本性,人對金錢追求的欲望是無盡的。教育產業化使為人師表的老師失去了尊嚴和光環,使之與學生及學生家長之間形成了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從而暗淡了其“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的高尚性。

 

但這些也不能責怪學校和老師,一切都是製度造成的,政府是該承擔責任的。

 

教育是奠定一個國家全民素質的基礎,有智慧的國家都把教育看成是頭等大事,全力以赴,群策群力來投資和發展本國教育。拿美國來講,除了國家的投資外,學校最大的資金來源於稅收,房屋擁有者每年所繳納的房產稅裏麵大部分是給學校的教育稅,其中學校越好,教育稅越高。

 

中國的教育不靠稅收,靠產業化(錢),靠關係,還有學生的成績,這造成了很多學生的心理問題。好學校畢竟是有限的,有錢有關係的孩子也是有限的,因此成績不好或沒有關係的孩子隻能去上次好或差學校。上這等學校的孩子從小心裏就有了陰影 ,認為自己低人一等,也不會被社會,家長及老師重視,從而失去誌氣 。沒了誌氣,他們便成為迷失的一代,成了降低全民素質的大眾人群。

 

其實教育最大的任務應該是發揮學生的特長,成績不好的孩子很可能在藝術,體育,音樂,管理或別的方麵有特長,此等學生更需要有伯樂來挖掘他們,並且激發,培養他們的興趣。中國人喜歡講吃苦,常言道“學海無涯苦作舟”,便是寫照。其實吃苦是應該的,但吃苦的前提是先培養興趣,有了興趣,苦就不算是苦了,是享受,是情趣,並且可以長久。對科學研究興趣的培養也是如此,先有了興趣,然後再講吃苦,這樣的苦就不會白白吃,孩子的特長也可以得到盡可能的發揮,使之終身受益。

 

另外,人口密度過大也是中國教育失敗的先天因素。這一點雖然無法人為控製,但在教育失敗的過程中卻唱了重頭戲。

 

中國有著龐大的人口基數,學生們從小在競爭環境中成長,再加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思潮的影響,每個孩子都認為如果不努力,就上不了好大學,上不了好大學,就沒有好工作,沒有好工作,就沒有好家庭,沒有好家庭,就沒有好未來,如此等等,這些因素製約了孩子們不同天分的發揮,使天下所有的孩子們都隻為一個目標而活,就是應付考試。

 

孩子們被扼殺在搖籃裏的天分是中國應試教育的產物。拿中美的教育做比較,中國的應試教育提供了除人的智力造成的學習成績差異的學生外,似乎並沒有提供有特殊才能的學生,大部分學生的創造能力都有待提高。比如我自己,我小時候最恨寫作文,因為題目太假大空,無法表達真情實感,所以一直認為自己語文不好,但年齡大了才發現自己其實是個文藝青年,有一點點寫作的天分。可惜這微薄的天分過早就被中國的應試教育所扼殺,沒有得到任何的發揮。

 

美國的教育相對來說更能發揮人的特長。拿數學教育做例子,中國小學所學得數學其難度已經達到了美國初中的水平,所以從國內來這裏讀書的孩子,數學個個都很棒。我曾經帶過一個UPEENN的本科生,她9歲從國內來美國讀書。她說她在國內時數學很差,但到了美國卻成了全班第一名,由此可見一斑。但美國的數學教育雖不講究難度,卻特別講究實用性,生活化。他們的文字體也都很生動,可以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從沒看見一麵往外放水,一麵往裏灌水類的題目。題不難,所以大部分孩子都可以學會。如果有對數學特別感興趣的孩子,學校可以為他們提供額外的課外興趣班,用來進一步培養和發揮他們的天分。

 

大家可以想一想,其實國內高中學到的數學在現實生活中根本就無用武之地,有個計數器,大部分生活中的數學都可以解決,所以那些高,難,深的問題隻需要數學家來研究就好了。從這一點上講,美國的數學教育整體上雖然不如中國,但拔尖的數學家依舊在美國,他們是從那些有興趣,有天分的孩子中走出來的,這就是應試教育和特長教育產生的差異。

 

綜上所述,中國教育的問題可以歸結為四大原因,製度是前提,產業化是禍首,人口基數是幫凶,應試教育是殺手。想必還有些我沒想到的原因,大家可以補充。

 

歸根結底,教育的改革需要時間,精力,還有全民的認知和參與。

 

祝福中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9)
評論
喜樂的滿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obby41' 的評論 : 謝謝您的評論!關於應試考試的看法,我同意您的觀點,它確實是中國教育相對公平的一種舉措。但我的意思是應試可以,但不能都是為了應試。也許我沒表達清楚。抱歉了!
喜樂的滿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穿越回漢唐' 的評論 : 謝謝您的指證。像我開篇所提到的,人性本善或惡的爭論,是中國古聖先賢爭論的問題,並沒有說是西方的觀念。

但我自己因著對基督教的深入認識,相信人之初,性本惡的論調。如果更深一層探究的話,實際上最最的起初,神造人的原點,人性是善的,但自亞當和夏娃犯罪後,人便走向罪惡,這是原罪。這一點從嬰孩期他們自私的表現可見一斑。

正是因為人有原罪(包括我自己也一樣),所以人類不要太相信自己可以自律,包括我自己。魯迅先生常常看到人性的弱點,胡適先生則看到製度的弱點。如果把兩者結合,也許可以創造出更和諧的社會。

我隻是評論一下而已。想必中國一定有很多聖賢之輩比我思考的更多。一切的改革都需要時間的。祝福中國!
喜樂的滿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武勝' 的評論 : 謝謝您的評論。但有一個問題請您思考,即西方曆史不等於美國曆史。
穿越回漢唐 回複 悄悄話 至於人性本善還是本惡,自先賢至今都無定論。我自認為人性本惡的觀點,想必是一己之見。
------------------------------------------------
“人性本善任性本惡”我們的聖人早就說過,好像是墨子,怎麽會成為西方的專利,笑話!
bobby41 回複 悄悄話 作者許多議論都很有見解。
對這一段,我有不同看法;
中國有著龐大的人口基數,學生們從小在競爭環境中成長,再加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思潮的影響,每個孩子都認為如果不努力,就上不了好大學,上不了好大學,就沒有好工作,沒有好工作,就沒有好家庭,沒有好家庭,就沒有好未來,如此等等,這些因素製約了孩子們不同天分的發揮,使天下所有的孩子們都隻為一個目標而活,就是應付考試。
目前在中國,這應付考試,是留給普通中國人的唯一的還有公正的地方。如果沒有了這應付考試,更多黑暗的東西會大量出現。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隻是失之於淺倒也無妨,問題在於不通,你不能把一些概念湊在一起就算。

性善性惡的認識就能夠導出製度的好壞?西方信基督教兩千年了,絕大多數年頭都是什麽製度呢?

“利欲薰心,唯利是圖的環境”恰恰是資本社會的寫照,毛集權的時候是沒有的。改革開放導致教育產業化,正是向西方學來的。看上去集權的程度和唯利是圖的程度倒成反比。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三木匠' 的評論 :
一個國家的強盛,需要很多種因素.
三木匠 回複 悄悄話 美國的教育如果糟糕, 美國何以是第一強國?
中國的教育如果不糟糕,中國何以是“負責任的大國”==草包軟蛋??
喜樂的滿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劉海他爸' 的評論 : 謝謝您的評論。
劉海他爸 回複 悄悄話 比較中國的教育和外國的教育, 我覺得還是中國的教育最好, 中國的教育是把一個孩子培養成一個人,外國的教育是把一個孩子培養成鬼, 從人變成鬼容易, 從鬼變成人, 是完全不可能的,出國後, 當我們是人的時候, 我們處處碰壁,受欺負,當我們把自己也變成鬼的時候,一切順順利利,蒸蒸日上。我的孩子現在就在國外受教育,他們既學會了和人打交道,也擅長和鬼周旋。出國的中國人,要先把自己變成鬼,但也要保留人的資格, 這樣, 中國人的地位,中國的強大, 也就不遠了。
喜樂的滿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非否非' 的評論 : 說的有道理。這也正好體現出人性的問題。沒有完美的製度,也沒有完美的國家。但所有的問題都是要從大方麵來看的,看整體才更有代表性。對嗎?
非否非 回複 悄悄話 中國的教育有問題,但美國的教育更糟糕,就不要誇了。
拿紐約來說,近一半公校高中學生畢不了業。70%以上高中畢業生達不到大學新生入學標準。
喜樂的滿足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萬得福,無人島和flowmind的評論!很受用!本人不才,對問題的思考也都很淺顯。希望5年後能思考得更深刻點,到時候再來和大家商榷。謝謝大家!
喜樂的滿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Wiserman“: 謝謝您精辟的評論!是呀,”一切向錢看”就是毒鉤,鉤出了人心裏的惡。對“惡“的視而不見是中國教育失敗的根基。

至於人性本善還是本惡,自先賢至今都無定論。我自認為人性本惡的觀點,想必是一己之見。
無人島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iserman' 的評論 :一語道破,另外,現在的學校教育不是培養“人”,而且培養商人!
萬得福 回複 悄悄話 很好的思考。 不過是‘淺’了點。 希望您5年後能重寫一篇這個話題。
flowmind 回複 悄悄話 中國教育最大問題是不尊重人的智力發展規律,過於相信勤能補拙。例如,他們不明白過多的死記硬背會催殘孩子的心智特別是創造力。大學也盡招些高分低能,沒有後勁的人。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中國的"人性本善"傳統,使得在中外問題的處理上,吃了很多虧!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鄧小平的盲目改革開放,一切為錢看,是現在中國腐敗的第一罪犯.
朱熔基的教育產業化,把教育整個弄垮了.

而製度,應試是小問題,調整一下就好了.

人性本善,和本惡是人類曆史上爭論不解的問題;誰對呢?

不要把美國的看做標準, 美國有政治和地理環境的優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