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寫龍談

兵者,國之大事也;兵者,凶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個人資料
ych2000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國紀平:矚望新型大國關係新航程

(2015-09-22 18:49:48) 下一個

國紀平:矚望新型大國關係新航程

--寫在習近平主席啟程訪問美國之際

(一)

太平洋,這個由航海家麥哲倫命名的“平靜海洋”,被富有想象力的中國人賦予了一個飽含人類美好夢想的名字。

如同太陽每天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一樣,中美之間密集的人流物流,也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穿梭不息。每17分鍾就有一個航班起降,平均每天1.2萬人來往於中美之間。

今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啟程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中美關係曆史進程中新的一幕徐徐拉開。這是一次攸關中美關係未來走向和兩國人民切身利益的訪問,也是一次將對國際和地區形勢產生廣泛深遠影響的訪問。

“中國的成功符合美國利益。。。期待著同您就共同關心的問題繼續深入交換看法”,“美方願同中方一道共同努力,確保您對美國的訪問取得圓滿成功,成為兩國關係史上的裏程碑。”奧巴馬總統及其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的表態,道出了白宮對習主席訪問的高度重視。

“我知道他的行程十分繁忙,但我們還是盼著能再一次在艾奧瓦州見到他。”艾奧瓦州一位老朋友的話,傳遞出美國人民對習主席真摯熱烈的情感。

“在這裏,讀懂習近平,讀懂中國的未來。”《紐約時報》上推介關於習主席書籍的廣告語意蘊深厚。聯係國事訪問的背景,我們不難捕捉到美國各界人士內心的第三個“讀懂”--中美關係乃至世界的未來

是的,人類曆史上從未有兩個大國像今天的中國和美國一樣,有如此緊密的聯係,有如此深度的互動。過去500年,世界格局總是受大西洋洋流的牽動。21世紀,太平洋的風向正在成為一種決定性力量。

(二)

40多年前,中美兩國領導人以非凡的勇氣和智慧,實現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重新打開中美交往的大門。40多年來,中美關係曆經風雨。合作,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壘砌出一級又一級攀山越嶺的台階。

對那些與中國投資相關的美國就業者來說,對致力於開發中國市場的美國企業家來說,對成千上萬在對方國家留學的年輕人來說,甚至對那些從未踏足大洋彼岸的民眾來說,中美關係早已不再是單純的國際關係概念。合作舞台如此之大,合作機遇如此之多,合作紅利實實在在走入中美兩國千家萬戶的生活。

2014年,中美雙邊貿易額達5551億美元,雙向投資存量超過1200億美元,人員往來超過430萬人次。雙方為對方國家商務、旅遊人員頒發10年多次簽證,為留學人員頒發5年多次簽證。中美雙方建立了220多對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

中國發展起來,中國企業走出去,美國人民切身感受到中國機遇帶來的驚喜。亞拉巴馬州托馬斯維爾市威爾科克斯縣是全美有名的貧困縣,居民家庭收入全美最低,失業率全美最高。但在名為“鬆山”的小鎮,林木掩映中,鮮豔的五星紅旗和星條旗迎風飄揚,新的發展希望正在孕育。去年5月28日,中國金龍集團投資近1億美元興建的大型銅管廠竣工投產,結束了當地幾個縣市近半個世紀沒有新建一家製造工廠的曆史。

中美兩國關係容量持續擴展,內涵不斷豐富,全方位立體溝通機製逐步建立起來,兩國關係發展驅動力更加強勁。迄今為止,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取得700多項具體成果,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取得300多項具體成果。

一個當前的大國與一個崛起中的大國,被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聯結在一起。”麵對中美合作新局麵,布熱津斯基這位老牌戰略家不由得發出“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的感歎。

的確,曆史發展邏輯和現有國際關係理論,還無法完全解釋這一現象。但是,從迅猛發展的中美合作中,從兩國人民不斷加深的相互理解中,人們愈發清晰地看到中美關係的基本麵,愈發真切地感受到“寬廣的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

(三)

毫無疑問,後人回首21世紀這段曆史時,中美關係的演進及其內在邏輯,將是一個無法忽略的重大課題。

是什麽讓一對如此重要而又複雜的雙邊關係保持著總體穩定?是什麽讓兩個曆史文化傳統、政治製度和發展道路迥異的大國,鼓起繞開“修昔底德陷阱”的勇氣?又是什麽讓這兩個國家排除種種幹擾,找到“不能被問題牽著鼻子走”的智慧?

或許,未來的曆史學家們會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以及合則兩利、鬥則俱傷的現實感中尋找答案。不過,要讓答案更具說服力,顯然繞不開對相關國家精神氣質的洞察,少不了對引領航向者戰略抉擇的把握。

習主席訪美前夕,奧地利外交部中國事務高級顧問卡明斯基向人民日報記者講了這樣一段話:觀察中國的曆史和文化會發現,中國主張“和為貴”,和平一直占據重要位置,深植於中國人的價值觀中。“和為貴”的思想甚至可以從很多地名符號中尋找,例如十三朝古都西安舊稱“長安”。這些與和平相關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造就了中國人對和平的積極態度。中國的文化圖騰長城,也是一個很好的證明。長城不是侵略工具,而是防禦工事。中國文化從來不是一種挑釁文化,而是追求和諧的文化

同樣是在習主席訪美前夕,92歲高齡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坦言:中美兩國最重要的是將政策的製定基於兩國需要合作而非對抗的共識之上,並利用這個結論去處理一些具體問題。老人盛讚習主席是“最傑出的中國領導人之一”時,意味深長地強調習主席“很有決斷力”。

安納伯格莊園會晤提出共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戰略目標,到在北京同奧巴馬總統會談時強調從六個重點方向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中國領導人牢牢把握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原則,指出不能讓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停留在概念上,也不能滿足於早期收獲,還要繼續向前走。

中美關係要堅持對話合作、不斷向前發展的航道,需要積水成淵、積土成山的戰略執著,需要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的戰略定力

(四)

太平洋有穩定的信風,也有湍急的暗流,還會有突如其來的風浪

隨著中美實力差距進一步縮小,兩國結構性矛盾凸顯。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在一份中美關係研究報告中瞻望了這樣的前景:若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在未來十年超越美國,這將是自喬治三世(和乾隆同時代的英國國王)登基以來,第一個非西方國家、非英語國家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當前,中美關係麵臨著來自雙邊、多邊和全球格局變化所帶來的挑戰,在海上爭議、網絡安全等具體問題上存在明顯分歧

大洋彼岸一些人的焦慮感在加深。“中國對美政策正變得更加咄咄逼人”“中國正在挑戰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中國對美國安全的威脅在增加”。。。美國國內涉華輿論出現某種消極狀態,部分學者和政客甚至開始討論“修訂美國對華大戰略”。一時間,中美關係似乎跌入低穀,達到“臨界點”。

中美關係出現一些困難甚至波折不足為怪。有問題並不可怕,關鍵是要共同解決問題。如果說中美關係麵臨抉擇,也不是重新選擇走哪條路,而是保持戰略耐心,不為一事所惑,不為一言所擾,本著相互尊重、聚同化異的原則一道探尋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戰略互信是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基礎,一直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問題。中美兩國如何判斷彼此戰略意圖,將直接影響雙方采取什麽樣的政策。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不能在這個根本問題上犯錯誤,否則就會一錯皆錯。

(五)

“40年前中美要做的是管控好眼前的威脅,而現在中美要做的是如何影響整個國際體係,避免不同地區出現的危機和衝突發展到不可控製的地步。”基辛格此言道出了當今中美兩國合作的全球影響力。

去年,中美兩國在北京發表《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為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全球合作注入積極因素。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此評論稱:“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的政府所展現出來的領導力,將給國際社會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在2015年成功達成一項有意義且具廣泛性的協議。”

不久前,伊朗核問題全麵協議的達成,有力維護了國際核不擴散體係,為國際社會提供了通過談判解決重大爭端的有益經驗。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美中兩國在伊朗核問題上的合作表明,隻要雙方共同努力,就能夠應對諸多全球性挑戰。

中美兩國利益在亞太地區“近身接觸”。二戰結束後,這一地區經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成為世界經濟版圖中最活躍的地區之一。特別是近30多年來,經濟奇跡層出不窮,發展機遇舉世矚目。發展成果的取得離不開和平穩定的大環境,中美關係的良性發展,為本地區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由於曆史和現實的諸多原因,東亞地區尚存海洋權益爭議、島嶼主權爭議等問題。在華盛頓,一些人將東亞現存的這些問題視為美國維持其在該地區影響力的籌碼。然而,如此邏輯推演卻忽視了一個十分明了的道理--穩定的整體環境一旦被破壞了,美國利益也難免受損。曆史經驗一再表明,靠維持“均勢”和軍事結盟來打造所謂“危險平衡”,實質上是在困扼各方利益,無異於人為製造安全困境。隻有讓分歧的支流匯入合作的主流,才能形成合作共贏的良性互動,造福各方。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內豎立著一張巨幅照片:一名年輕的美國軍人和一名中國兒童蹲在戰壕裏,各自手捧一隻鴿子,頂端是四個大字“和平、正義”。在這場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中,中美兩國人民是親密戰友。兩國軍民並肩作戰,結下深厚友誼,為捍衛世界和平作出重要貢獻。

曆史的記憶不會磨滅。70年前,中美並肩為和平而戰。70年後的今天,兩國沒有理由不為世界的和平發展攜手合作中美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穩定的壓艙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一個穩定、不斷發展的中美關係,不僅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維護亞太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六)

“你一定不會忘記,曾經的小鎮經曆。

如今你重回故地,小鎮充滿了笑語。

朋友期待相聚,人民渴望友誼。

世界呼喚和平,地球憧憬美麗。

那是情,那是緣,情緣留住永恒的記憶。”

這是薩拉·蘭蒂女士提議創作的歌曲。在河北省與艾奧瓦州結好30周年紀念活動上首次由中美兩國少年兒童共同用漢語演唱。優美的旋律,動人的歌唱,讓老朋友們眼中噙滿淚花。

今天,太平洋兩岸,共同矚目習主席美國之行。前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為英國《金融時報》撰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訪美對世界經濟的重大意義,可能堪比1979年時任中國副總理鄧小平訪美之旅。”美國中國問題專家李侃如說:“中美兩國元首會晤提供了一個機會,使雙方能夠超越日常出現的緊張和分歧,更多地從地區、全球和長遠角度來審視雙邊關係,並厘清這個關係的積極方麵,重申致力於推動雙邊關係向前發展的義務,以實現更多利益。”

中美兩國都是偉大的國家,兩國人民彼此抱有很大的好感和興趣,渴望交流互鑒、深化友誼、共謀發展。中美兩國沒有理由不友好、不合作。有16億人民共同支持的中美關係,沒有理由不給世界帶來更多和平、繁榮與發展。

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是一項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事業。堅定信心,把握方向,秉承大國擔當、肩負起應有的曆史責任,中美兩國就一定能夠開辟兩國乃至世界的美好未來

讓我們放眼太平洋,矚望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即將開啟的新航程。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