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寫龍談

兵者,國之大事也;兵者,凶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個人資料
ych2000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南京政院開設“英烈子女班”、矢誌報國薪火相傳

(2015-06-11 20:50:10) 下一個

朝氣蓬勃的“英烈子女班”學員。

朝氣蓬勃的“英烈子女班”學員。

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62名學員中有52人的父親為國捐軀--

“爸爸,穿上軍裝我才讀懂你”

[軍報] 主人公小傳:南京政治學院“英烈子女班”學員群體。他們中既有烈士、因公犧牲人員的子女,也有被授予榮譽稱號或榮立戰時一等功人員的子女。2013年9月開班以來,已有兩批共62名英烈子女進入該班就讀

當一檔《爸爸去哪兒》的親子節目在熒屏上熱播時,學員李帥鵬的爸爸永遠地離開了他。

2014年春的一天,直到搭載父親靈柩的軍艦緩緩靠上碼頭,他仍不願相信爸爸真的走了。父親李永強是南沙守備部隊氣象工程師,紮根海島21年,南沙守礁86個月,2014年2月在執行任務中為救戰友英勇犧牲

對於“英烈子女班”的大部分學員來說,“爸爸”這個稱呼如此熟悉,卻又那樣陌生,他們中有的人甚至沒機會叫上一聲“爸爸”。

女學員李啟迪不滿周歲時,父親就在執行任務中犧牲。小時候,媽媽總告訴她:“爸爸執行任務去了,要很久才回來!”這句善意的謊言,令她久久期待,又一次次失望,甚至產生過怨恨。因為,爸爸“不守信用”,一直都沒有回來。

然而,當自己也穿上軍裝,曆經軍營的磨礪,李啟迪深深地理解了父親,她說:“我為英雄的爸爸感到自豪,我一定要繼承好父親未竟的事業!”

習主席勉勵青年官兵說,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傳統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學習習主席講話精神,李啟迪道出了學員們的共同心聲--接過父輩手中的槍,以實際行動當好英雄傳人。

“學員們這種堅定的信念,來自於對習主席係列重要講話精神的深刻領悟,來自於對父輩身上那種革命英雄主義的理解、認同和傳承。”教員楊寧說。

今年寒假,學員郝澄波在母親的帶領下,來到父親生前服役的空軍某飛行部隊,詳細了解父親的故事。在他6歲時,父親郝文為保住戰機身負重傷,幾個月後離世

“不要去麻煩部隊!”父親的遺言,澄波和媽媽銘記於心。也許是不願觸碰那段傷痛的記憶,這還是母親第一次帶澄波探訪父親生前的單位。

聽著伯伯、叔叔們還原父親那一刻的英勇壯舉,郝澄波淚水奔湧,熱血沸騰,他決心要做父親那樣鐵骨錚錚的軍人。

“爸爸,雖然您無法親眼看見我穿軍裝的模樣,無法親手撫摸我的肩章,但請您放心,兒子一定不會讓您失望!”今年清明節前夕,澄波寫下對父親的心裏話。

與那些失去父親的同學相比,學員駱騰感到自己是幸運、幸福的--盡管父親在戰火中雙目失明,但畢竟能陪伴他長大。

進入軍校前,駱騰可不這麽認為。從小性格倔強的他很少同父親交流,覺得父親為他做的一切理所應當。直到有一天,他從一本英雄譜上看到:父親在戰場上冒著生命危險,手工排雷600多枚,全身負傷58處。。。他的內心一下子翻起巨浪。

經過1年多軍校生活的錘煉,曾一心想經商、出國的駱騰思想發生重大轉變。他告訴記者,自己有一個心願,畢業後想去西藏、新疆或南沙戍邊。

在學院組織的主題教育活動中,學員韋舒怡平靜地講述著震撼人心的一幕:邊境自衛作戰中,父親韋昌進的左眼被彈片擊中,眼看敵人即將攻上陣地,他咬牙把眼珠塞回眼眶,對著報話機大聲呼叫“向我開炮,向我開炮”!

他們是英雄的後代,是紅色基因的傳人,我們有責任把他們培養成才!”南京政治學院政治部主任姚炳洪介紹說,國家和軍隊高度重視軍隊英烈子女成長,開辦“英烈子女班”是係列舉措之一。

學員隊政委方威明介紹,2013年9月開班以來,已招收兩批共62名學員,其中52人的父親為國捐軀。盡管大家基礎有差異,但學員們都很刻苦,思想、學業和軍事素質進步非常明顯。截至目前,62名學員全部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有15人次受到嘉獎。

2014年9月30日是國家設立的首個“烈士紀念日”,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電視機前,“英烈子女班”的學員們淚流滿麵。

這眼淚裏,蘊含著對父親的思念、對黨和國家的感恩,更有他們對祖國和人民的誓言:矢誌報國、前赴後繼、薪火相傳。。。

朝氣蓬勃的“英烈子女班”學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