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寫的兩個博客,今天稍微修改一下連在一起再貼一下。
用極限的思維方式考慮一下
這次救市,聯邦政府財政撥款是2萬多億(寫的時候,後來又追加Main Street Lending Program4-5千億),而聯儲用購買證券和對市場借貸的方式釋放的貨幣為4萬多億。簡單地說:對實體經濟的補貼(財政撥款)與對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釋放比例大致是1:2。用普通人的話說:就是救華爾街的資金是救商品服務市場的兩倍。
為什麽?簡單地說,是因為美國公私加在一起的總債務為43萬億,是GDP的2倍多。
經濟中過多的金融杠杆,導致實體經濟出現問題的時候,金融市場的危機更加嚴重。杠杆的特點是:沒有危機的時候,製造流動性泛濫,資產價格虛高,出現繁榮的假象。而危機一來,就會出現逆轉,流動性突然消失,資產價格跌入地獄,而且速度是垂直降落。
把救市的重點放在製造虛假金融市場流動性,而不是實體經濟需求上,隻會鼓勵更多的杠杆,經濟的進一步金融化,泡沫化。
金融危機的一個功能,本來就是需要擠掉一部分投機和杠杆的,不容許這種正常調整,長期惡果更加嚴重。
同樣,石油危機的一個功能,就是需要擠掉一大部分marginal producer。否則,石油市場,也是不會健康的。
有人說:不救就是大蕭條。這種說法似曾相識: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問題:不救,就是大蕭條。所以,在這種條件下,政府幹預經濟是必然的。所謂不救情況更糟是一個Strawman Argument。救,當然是要救的。問題是救誰,怎麽救?
用把極限的方式思考一下:假設救金融市場的印錢是10億億,而財政補貼隻有每人發錢一塊,總數三億。你覺得這種救市方式是不是對?
美國經濟蕭條其實美聯儲難辭其咎,實際上導致了越來越嚴重的結構問題
美國在60-70年代左派的福利社會,和自以為政府萬能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用Phillips Curve整垮以後,Paul Volcker在任期間,遏製住了通脹。
這以後,聯儲實際是一直在犯本質性的錯誤。幾代掌門人,都比較差勁。
1. 從九十年代全球化以後,格林斯潘被捧上了神壇。他賴以出名的,就是堅決不加息,理由是CPI不漲。CPI不漲,當然主要原因是中國輸入通縮。問題是,CPI隻看一些消費品,其他領域的通脹實際是被掩蓋了。最明顯的,是股市的泡沫。格林斯潘的名言就是:聯儲不關心資產市場泡沫,擠泡沫不是我們的任務。2001年泡沫破裂以後,美國的增長就再也回不到3%了。從此,美國就實際走上了長期需求不旺,低增長,低利率,高資產泡沫的二十年不歸路。實際上,互聯網和90年代末期的股市泡沫,閣老難辭其咎,但他當時是被吹捧過度的,讓911本拉登背了這個2001-2007年經濟不太好的鍋。他任期內,銀行杆杆率達到30-60的驚人高度。
2. 閣老真正的legacy,就是製造了房市泡沫。01年股市崩盤以後,過度的流動性就在房市爆發。結果當然是原子彈爆炸,爆炸的方式跟以往不同,有太多技術上的玄妙,放下不講。但基本結果,是一個隻有3千億美元大小的次貸市場,炸掉了美國所有銀行的資本金,導致了幾萬億的實際損失,和曆史上最萎靡不振的“複蘇”。格林斯潘走下神壇,雖然“經濟學家”們拒不認錯,但此人從此再也不是耶穌再世是確認了。而這個2009-2016年“複蘇”的特點,就是乏善可陳的增長、就業,和與之對應的好得你不敢相信的股市。這當然又得拜聯儲掌門人伯南克所賜。這個人據吹是“大蕭條”專家。美國運氣咋就這麽好,一來大蕭條,就有“大蕭條專家”掌門。他的武功秘籍,也就是一條:印鈔票。所以,結果還是一樣:病態的經濟+風光無限的資產泡沫。不過,給他一些credit,雖然QE Infinity這種諷刺是對他業績最好的描述,他確實說過好多次:Monetary policy has run its course, it's time for fiscal policy to step in.
3. 女掌門上台,耶倫這個短命掌門就留下一個遺產:她容易肝顫。股市一下滑,她就要出來打強心針。從Bernanke Put到Yellen Put。從格林斯潘的:防止資產泡沫不是我們的責任,到耶倫的:聯儲主要任務就是保證資產價格,聯儲隻用了10年。
4. 川大嘴在台下罵聯儲亂印錢,把女掌門換成據說是抗通脹雄鷹的鮑威爾大帥,自己上台以後卻是亂罵自己任命的聯儲主席,罵的是他印鈔不力。大帥上任剛一兩年,表現得還像個男人,在經濟增長一片向好的情況下,果斷提升利率,預防通脹,也為將來的蕭條創造一些貨幣政策空間。沒想到,2018年股市一年基本持平,就撕破了這個“真男人”的麵具。在川大嘴的推特謾罵之下,他馬上就軟了下來,從“一年升息四次”,到“一年降息兩次”,結果換來2019年30%股市,太平盛世又來啦。
5. 好了,武漢肺炎來了。這次鮑威爾展示了他的果斷。你要降息對吧,好,0%。你要QE對吧,好,4萬億。伯南克搞了那麽多年才3.5萬億,鮑威爾一周就蓋了伯南克。
宏觀經濟學,本來就是一個Voodoo Science。美國自從全球化以後,實際的問題是經濟轉型遺留問題很多,大批人群並沒有被“新經濟”吸收,所以總體需求不振。而所謂沒有“通脹”,而有“通縮危險”,是一個大騙局,幾個原因(1)統計問題,(2)每個行業的通脹率完全不同,有通縮的,要麽是進口行業,要麽是創新旺盛的行業,這些行業的通縮根本不是經濟問題。
而在“抗通縮”的印鈔政策之下,聯儲第一掩蓋了全球化以後失意人群的轉型問題,第二製造了資產泡沫,第三極度擴大了貧富分化和社會矛盾。
而精英們每次都把責任指向了“意外事件“:911,次貸危機,病毒,而不認為是係統自身在杠杆化的過程中,越來越不能解決問題,越來越脆弱。
好了,經濟學家們又來開方子了。他們不想:兩千六百萬人失業,所以麵臨各種困難,如何能讓他們複工,提高收入,而是想:他們不付按揭貸款,投資市場要崩潰,那聯儲趕緊把10萬億的房屋按揭貸款買下,給投資人買單。似乎,這些人不用吃飯,不用送孩子上大學,不用支付醫療費用了。這種思路跟“讓他們吃蛋糕”何其相似。而不好意思說的是:最需要錢的,未必有什麽房子和按揭貸款;而借了最多錢、買了最大房子的,當然是最有錢的人。不用還房貸,受益最大的當然是買了價值一億房子的大款。對美國這二十多年來一直纏繞的需求不振的問題,是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