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聊聊

聊到哪兒是哪兒,歡迎拍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目標手段錯置:由數學教育想到的

(2016-01-17 21:56:29) 下一個

美國小學老師有時候數學不好也沒什麽,這正是是老中家長最知道如何彌補的。但下一代在社會上立足的其他能力,卻是很多家長的短板。所以,家長要感到慶幸,因為在美國這個set up,其實是對老中移民非常有利的。可惜,有些家長看不到,錯失了孩子在學校學到自己不會東西的機會。這也包括那種以給老師出洋相為樂的。這當然是把孩子搞壞了。

對一般人來說,絕大多數人不會去搞數學研究,在其他行業裏數學需要的程度也是各有不同,所以數學好的需要也是因人而異。把數學好當成一項跟語言一樣重要的基本技能固然不錯,但亞裔普遍拚AMC奧數就已經跟社會需求錯配了。所以亞裔能夠在升學的硬數據上明顯高出一截,但在藤校以後如何這一項真正重要的成績考據上還拿不出跟奧數一樣強勁的數據來壓服那些提倡AA的人。這不是說AA正確,但確實升學的所謂STATS跟日後社會需要什麽樣的人,是不完全對應的。所以,從培養孩子的角度上講,衝著STATS去顯然是目標錯誤。

從數學專科來講,美國小學數學教育也許有些基礎不紮實,但到大學就完全是另一個層麵了。中美蘇三國在大學的數學教科書裏,美國的書確實比中蘇高明得多。在這個體係下出來的數學家,一般都是天分得到充分自由發展的,沒有被中國的題海戰術磨滅了天分,自然能夠出真正的數學家。

有人要拿奧數說事。說實話,任何考試,都是可訓練的。所以,IQ這個東西不是很靠譜,奧數也可以練成高手。這跟AMC也是一樣的。更不要說一般標準化考試如SAT。但做數學家完全不是一回事,那是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不是大量做題能培養出來的。有數學家是奧數金牌也不說明什麽,因為本來就會成為數學家,而奧數不過是沒有把此人做成傻瓜而已。亞裔在所謂數學競賽大放異彩,跟不出數學家的關係,一部分在此。

更大一部分,在於亞裔家長經常性地把目的和手段錯置,造成常見的人格分裂和下一代痛苦。

比如,過自己想要的人生是目的,進好學校是手段。但很多父母把進好學校當成目的。

比如,因為喜愛所以學鋼琴是目的,在鋼琴上勤學苦練每天n小時是手段。但很多父母把鋼琴彈成什麽獎項當成目的。

這種一貫性的目標和手段錯置,導致常見的人格分裂式的家長。比如逼著練鋼琴,但不許投身音樂;逼著練數學,但不許真的搞數學。這歸根結底有時候是第一代移民具有的焦慮型upper middle class緊迫感。要知道,做upper middle class也不過是手段,過上自己真正想要的日子才是目的。而這裏的“自己”,就是孩子自己想要的日子。所以,父母強加的目標,常常一方麵造成孩子的焦慮和挫折感,另一方麵磨滅了孩子由自己興趣而驅動的目標。

這一不是說美國小學的數學教育很好,沒有什麽可以改進的,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美國教育短板。二不是說,不需要讓培養孩子的努力上進。而是說,在培養孩子對自己的生活和學習要負起責任和養成努力和不放棄的習慣的同時,不要過度為孩子設立目標。特別是在很多父母明顯已經搞不清爬藤是手段,做人是目標的情況下。同時也再次提醒,第一代移民的眼界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比如什麽專業,什麽行當,由父母來設立實在是很不靠譜了。而敢於讓孩子練習自己設立目標,需要同時加入的元素是孩子要養成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習慣。這也包括孩子需要自負一部分大學學費。

所以回到以前說的,行為教育,做人教育,是第一位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