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詩經•邶風 •靜女》- 愚學者版

(2011-08-10 20:53:36) 下一個
《詩經•邶風 •靜女》- 愚學者版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可謂是我們的詩祖宗了。《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其中《風》是相對於周王朝直接統治地區分列為十五《國風》,也就是十五個地方的土風歌謠,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靜女》是《邶風》裏的一篇。邶是周武王給殷紂王之子武庚的封邦,約相當於今河南省淇縣以北,湯陰縣東南一帶地方,《邶風》也就是源於那一帶的民謠。《詩經•邶風 •靜女》是一首非常優美的愛情詩,寥寥數行濃縮了一個遺美千古的動人愛情故事,向來為詩家學者注目推崇,我們這些詩百姓也常以此附庸文雅。但可惜的是對這首詩的理解也幾千年來也沒有達成個一致的理解,詩專家是各持己說,詩百姓更各發己見。這未免也算是件好事,我們這些詩百姓便也有活可做了。我對這詩一直都有一點自己的理解,今見詩壇裏幾位詩友就她而興起了點風,我也就順風來作一點浪吧,不當之處盡管砸磚,我的金剛石腦袋候著again。

我有三點看法:

1. 我的理解也是從男子的角度來敘述的,女子在詩中的出現全出自男子之口,通篇都是男子讚美女子的美麗和對她的愛慕眷念。
2. 從男子之口我們可以看到這靜女實際上不靜,她是嫻靜而美麗,嫻靜而妖嬈,嫻靜而又善於表達感情的。我將詩分為三段:1)前四句為第一段寫即時的事件情景:受心中傾慕的女子約會到城牆根下幽會,卻被她用藏貓貓遊戲小逗一下,情切切的心態舉動就恰到好處地得以展露。2)中四句為第二段寫他在焦急徘徊的等待中回憶起當初女子送給她葦管時的甜蜜情景,更表現女子的誘人癡情和美麗。3)後四句為第三段寫這根葦管的來曆和男子自己對此的內心感覺:牧歸的女子采回一根葦管拿在手上,一幅多麽美的圖畫啊,笛管美女子更美,而且笛管美是因為女子的美才美,如此的映襯可見手法之高超。這最後兩句在曆來眾家的理解中歧義最多,我這裏的理解不知僅是我自己長期以來自賞的孤芳呢,還是可以通過在這壇子裏貼出後得到一點共鳴。當然砸磚也值。
3. 這首詩的結構是非常巧的,大家留心看看,第一段的四句和第二段的四句很多字對得很規矩有章法,詩祖宗在那時就寫出重章疊句對偶的雛形,不得不令我們這後代的詩專家和詩百姓感到佩服和驕傲!

最後要說,這數千年前的文字和內容,讓我們至今還咀嚼得津津有味,中國的語言文化真是源遠流長,奇特偉大!


《詩經•邶風 •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嫻靜女子是多麽美麗啊,她約我到城角下幽會敘情。
到那兒卻不見她的身影,逗得我濃情難奈搔首徘徊。

嫻靜的她是那樣迷人啊,當初她送我一隻彤紅的葦笛。
那鮮紅的笛管熠熠生輝,照得她喜悅的麵龐愈加美麗。

記得她放牧歸來采回這根紅葦管,那一刻看上去多麽優美而奇異。
並不是她因這紅葦管而顯得美麗,而是有她的美麗紅葦管才美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