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遠方的親情

(2011-03-01 18:40:12) 下一個

很難說它是深山,因為這裏隻是海拔百十米的黃土丘陵而已;也很難說它有老林,因為這裏連一棵稍有點資曆的大樹也難見;這裏也沒有河流,也沒有古寺,隻有一大片一大片既灰蒙蒙又耀眼的黃,以及因為今冬長久的幹旱而看上去盡顯無精打采的麥苗。然而,這裏距我故鄉那座在曆史上曾經十分著名的古城漂亮而華麗的新市區,直線距離大概隻有十五公裏左右。天氣晴朗的日子,眼力特別賊的人,站在高處完全可以看得見遠方那座如同夢幻般的城市摩天般的樓群。

這隻是一個叫“石崖溝”的小山村。它屬於豫西的哪個縣所轄?其實我也不清楚。不是名山大川,沒有名刹古寺,春節假期裏為什麽我會跑到這個旮旯呢?因為這個小山村裏,有一家已疏於往來多年的遠親戚。究竟是什麽遠親呢?其實這已不重要,隻知道按輩份論,我得問女主人叫姑,問男主人叫姑父。

姑父姑母都是六十多歲的人了。但看上去,他們都要比實際年齡老得多。據說,他們家曾經還有三孔窯洞,有三間廈房;但現在,隻有臨街的一間半瓦房和一小間灶房了。“一九某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發洪水,窯塌了;一九某某年某月某日某時,下大雨,廈子屋塌了!”姑父對這些家庭重大變故是銘心刻骨的,因此記得真真切切;而我當時並不在意,所以也未認真聽,現在更是忘了。

更要命的是,姑父姑母盡管年事已高,但由於種種原因,兒女們還小,還難以接上力:大兒子三十多歲了,由於智障,全部的腦力與體力加起來隻能夠照看住一頭老牛;大女兒嫁到外地了,一年半載難得回來一趟;老三也是個女孩,才十三四歲,還上著初中呢;老四又是個男孩,更小,盡管機靈得很,但畢竟太小了,才十歲左右。所以,姑父姑母還得像村裏的青壯年勞力一樣,得常年在田地裏為生計奔波。但姑父姑母並不怨孩子們小或接不上力,而隻是埋怨自己:“腿不行了、腿不行了,年輕時累傷了,現在連路都走不利落了。”姑父說。“不中用了,不中用了,隻能吃不能幹了!”姑母說。

親戚家盡管簡陋,但我看著很親切。那黃泥壘的土灶,灶邊上被柴火熏得漆黑的鋁水壺;家門口臨溝的牛槽,牛槽邊健壯而悠閑的老牛;溝沿邊兒堆的取暖做飯用的柴禾,柴禾上晾著的褥子和大紅棉被,都讓我有一種莫名的感動:這才是鄉村啊,這才是故土!

親戚家盡管貧窮,但他們很滿足。因此也很幸福、很快樂。“政策好,吃上低保了!”姑父說。“幹部好,咱評上貧困戶了!”姑母說。末了,姑父姑母又齊齊朗聲地說:“一個月補助二百多塊錢呢!”說罷,他們都露出了真誠的笑容。那種笑容,一看就是在城裏已不常見的、純樸而發自肺腑的。“有啥難處沒?”我和妻子反複問。“沒有。”“沒有。”姑父姑母反複說。“啥都不缺。”姑父又說。“家裏啥都有。”姑母又說。

臨走的時候,我和妻子還是執意給他們留下了 200 元錢。姑父姑母接住錢後,心裏很是不安,不僅回贈了我們一大袋花生,而且全家一齊出動,到村外野地的紅薯窖裏,七手八腳地給我們又拾了一布袋紅薯。並強調說:“麥茬的,可甜!”

陽光下,望著這一袋嬰兒般紅潤的、久違的紅薯,我突然想起,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困難年代,每次下山的姑父姑母都是趕著牛車來的,車上給我們這些居住在平原且口糧緊張的親戚們裝的正是滿滿的紅薯。於是,我眼裏頓時有些濕潤:我的這門遠親,以及鄉下無數平凡的農民,是多麽像荒山野嶺上的紅薯啊———溫飽時,你可以忽視它,甚至忘掉它;但饑餓時,它最頂饑,能救命。

很難說它是深山,因為這裏隻是海拔百十米的黃土丘陵而已;也很難說它有老林,因為這裏連一棵稍有點資曆的大樹也難見;這裏也沒有河流,也沒有古寺,隻有一大片一大片既灰蒙蒙又耀眼的黃,以及因為今冬長久的幹旱而看上去盡顯無精打采的麥苗。然而,這裏距我故鄉那座在曆史上曾經十分著名的古城漂亮而華麗的新市區,直線距離大概隻有十五公裏左右。天氣晴朗的日子,眼力特別賊的人,站在高處完全可以看得見遠方那座如同夢幻般的城市摩天般的樓群。

這隻是一個叫“石崖溝”的小山村。它屬於豫西的哪個縣所轄?其實我也不清楚。不是名山大川,沒有名刹古寺,春節假期裏為什麽我會跑到這個旮旯呢?因為這個小山村裏,有一家已疏於往來多年的遠親戚。究竟是什麽遠親呢?其實這已不重要,隻知道按輩份論,我得問女主人叫姑,問男主人叫姑父。

姑父姑母都是六十多歲的人了。但看上去,他們都要比實際年齡老得多。據說,他們家曾經還有三孔窯洞,有三間廈房;但現在,隻有臨街的一間半瓦房和一小間灶房了。“一九某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發洪水,窯塌了;一九某某年某月某日某時,下大雨,廈子屋塌了!”姑父對這些家庭重大變故是銘心刻骨的,因此記得真真切切;而我當時並不在意,所以也未認真聽,現在更是忘了。

更要命的是,姑父姑母盡管年事已高,但由於種種原因,兒女們還小,還難以接上力:大兒子三十多歲了,由於智障,全部的腦力與體力加起來隻能夠照看住一頭老牛;大女兒嫁到外地了,一年半載難得回來一趟;老三也是個女孩,才十三四歲,還上著初中呢;老四又是個男孩,更小,盡管機靈得很,但畢竟太小了,才十歲左右。所以,姑父姑母還得像村裏的青壯年勞力一樣,得常年在田地裏為生計奔波。但姑父姑母並不怨孩子們小或接不上力,而隻是埋怨自己:“腿不行了、腿不行了,年輕時累傷了,現在連路都走不利落了。”姑父說。“不中用了,不中用了,隻能吃不能幹了!”姑母說。

親戚家盡管簡陋,但我看著很親切。那黃泥壘的土灶,灶邊上被柴火熏得漆黑的鋁水壺;家門口臨溝的牛槽,牛槽邊健壯而悠閑的老牛;溝沿邊兒堆的取暖做飯用的柴禾,柴禾上晾著的褥子和大紅棉被,都讓我有一種莫名的感動:這才是鄉村啊,這才是故土!

親戚家盡管貧窮,但他們很滿足。因此也很幸福、很快樂。“政策好,吃上低保了!”姑父說。“幹部好,咱評上貧困戶了!”姑母說。末了,姑父姑母又齊齊朗聲地說:“一個月補助二百多塊錢呢!”說罷,他們都露出了真誠的笑容。那種笑容,一看就是在城裏已不常見的、純樸而發自肺腑的。“有啥難處沒?”我和妻子反複問。“沒有。”“沒有。”姑父姑母反複說。“啥都不缺。”姑父又說。“家裏啥都有。”姑母又說。

臨走的時候,我和妻子還是執意給他們留下了200元錢。姑父姑母接住錢後,心裏很是不安,不僅回贈了我們一大袋花生,而且全家一齊出動,到村外野地的紅薯窖裏,七手八腳地給我們又拾了一布袋紅薯。並強調說:“麥茬的,可甜!”

陽光下,望著這一袋嬰兒般紅潤的、久違的紅薯,我突然想起,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困難年代,每次下山的姑父姑母都是趕著牛車來的,車上給我們這些居住在平原且口糧緊張的親戚們裝的正是滿滿的紅薯。於是,我眼裏頓時有些濕潤:我的這門遠親,以及鄉下無數平凡的農民,是多麽像荒山野嶺上的紅薯啊———溫飽時,你可以忽視它,甚至忘掉它;但饑餓時,它最頂饑,能救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