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媽媽為什麽不做虎媽

(2011-02-28 00:11:35) 下一個

    說到底是他們一直以來用不著。我有一個美國朋友前陣退休了。多年的共事,他成了我的思想庫的resource.我堅持在他退休後仍跟他定期長聊。他說到當年他在歐州,大學畢業後出來闖世界,去了瑞士。瑞士政府有一個機會,說我們供你一切生活費用,並且供你上一年學。事後你要為我們工作三年,當然是帶工資的。他想有這等好事,怎麽讓我碰上了?就問雇主為什麽當地人不搶這個好機會?答說當地人都過得好好的,沒人想再多上學。後來他闖美國,發現一般的工人都能養活一家子。那時工人家庭就算中產了。隻是在經濟全球化以後,情形才變了。

    那麽問題是西方人怎麽過得這麽好。在沒有外界廉價勞工競爭的情況下,不用怎麽使勁就能豐衣足食?其實我們都有體會。在美國工作非常輕鬆愉快。確時也沒見過美國孩子苦讀過。照我們的話說都太懶了。可是他們一代一代的人才倍出,一代更比一代強。這就要談他們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我有一次問一個同胞,西方的文藝複興到底是怎麽回事? 他說當年上西方文學史的時候學過這一章。就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種新文化和新思想都湧現了。咱不是學文的,這個答案想必沒錯。

    後來我和我的老美朋友聊天,問及老美的媽媽為什麽不做推媽。老美說我們的文化和教育思想基本上是從文藝複興那兒來的。我於是問老美文藝複興到底是怎麽回事?他的解釋讓我理解為文藝複興的基本思想是人定勝天的概念。在此之前,人們總是在消及地適應自然環境,完全信上帝。有了人定勝天的概念後,人們就開始主動地改造自然,發明創造,發展科學,思想解放。小平同誌的思想解放的號召怕是早年從法國學來的。所以美國媽媽要讓孩子充分玩,充分到大自然裏去玩,釣魚,騎馬,滑雪,充分跟朋友玩。互相起發思維。充分跟自己玩。自己玩的時候,伏想聯篇,胡思亂想,信馬遊天。總而言之是充分地自由發展。能想到的就能做到。這確實使得他們的孩子考試成績不高。So what? 考試成績隻是大學錄取三十多項衡量標準之其一。我認識的美國孩子裏沒有為考試而複習的。好像他們考試的目的,一是為了統計學校的教學水平。越是能給孩子廣搏的知識,啟發思維,培養興趣,而學起來又不痛苦的教學才是高水平的教學。二是為了讓孩子自己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興趣所在。考試的目的決不是為了孩子考前猛學,拔高分,考後即忘,和別的孩子攀比。

    而虎媽的要孩子得全A,得全班第一恰恰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理念。中國社會自古以來就是特權社會。科舉考試是能夠使年輕人機會均等地進入特權階層的唯一途徑。一錘子買賣。考試定乾坤。皇帝設個套,所有的人都往裏鑽。十年寒窗麵壁,青少年時代隻被孔孟之道一家學說洗腦了。再加上孩子將來要給媽盡孝養老。理所當然,中國媽就的是虎媽。問題是這種教育理念延續至今,還搬到了美國。中國的孩子太苦了,苦得沒有意義。虎媽要孩子玩命練鋼琴。是不是有點成心跟孩子過不去?有多少中國孩子如癡如醉地喜歡聽鋼琴?連聽都沒興趣,為啥還要逼著去學彈?這如同美國媽逼著自己的孩子去學京劇一樣沒有意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涼糖 回複 悄悄話 同意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