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又一篇失蹤的文章及評論

(2017-11-20 00:45:47) 下一個

斐濟小男孩演講 全球200國部長起立鼓掌(組圖)


文章來源: 聯合國氣候變化 於 2017-11-18 08:19:54
 近200個國家齊聚德國波恩——這大概是每年最多國家參與的全球談判:討論人類如何共同減排,應對氣候變化。

  為期兩周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拖堂13個小時後,於當地時間11月18日上午七點左右結束。

  此次大會值得回憶的瞬間很多:從出現“兩個美國代表團”,到12歲斐濟小男孩既緊張又激動地講述家鄉被颶風摧毀,到大會“拖堂”13個小時後眾人唱歌……下麵我們就帶你一一回顧。

  抗議美國政府的年輕人

  對全球減排行動來說,最悲催的消息莫過於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

  沒有美國的參與,全球減排很難真正有意義。美國是曆史排放量最多的國家,如今在全球排放量中仍然排第二,僅次於中國。

  要說特朗普政府也真是膽大,這次美國官方代表團唯一主辦的一場邊會,居然主題是為石油業辯護。這場在晚上舉辦的活動,來抗議的人比來參會的人還多。台上嘉賓是特朗普政府的官員,還有來自煤炭巨頭“皮博迪”(Peabody)的商業代表。他們在台上剛開始說話還沒到20分鍾,台下近三分之二的人都站起來開始唱“上帝保佑美國”:“你說你是美國人/但我們看穿了你的貪婪/煤炭業正在謀殺整個世界/所以我們驕傲地站起來主張讓煤炭留在地底/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我們來了就不會走!”

  “唱歌的時候,因為激動我的聲音直抖,但我相信我是在向那些有權有勢的人唱出事實的真相!”當晚參加活動的25歲美國姑娘米凱拉•穆繼卡(Michaela Mujica-steiner)說。

  
  圖片:美國石油業舉辦的邊會上,抗議者一起唱歌

  抗議者們唱了大約十分鍾,終於被保安請了出去。場內頓時變得空空蕩蕩,台上的“嘉賓”幾乎是尷尬地自說自話。而走出會場的米凱拉,看到的是門外寒風中站了近200名和她一樣年輕的抗議者,她不禁淚濕眼眶。

  “我畢生都不會忘記這個晚上,”她說,“因為我站到了曆史正確的一方。”

  “憤怒多過悲傷”的前美國特使

  此次大會上,之前因戰火延綿無法參與國際氣候談判的敘利亞,成為第196個簽署《巴黎協定》的國家。美國成為全球唯一“退群”者。

  會場內數年來第一次沒有了“美國館”。但在會場外,前紐約市長、億萬富翁布隆伯格耗資100萬美元,建了一個比所有國家館都更大的“美國民間館”,召集了美國各地方州長、市長、商界人物和NGO領袖,公開表明“我們美國民間仍會參與氣候行動”。

  會議結束前一天,“美國民間館”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曾任奧巴馬氣候特使的托德•斯特恩(Todd Stern)。斯特恩可是聯合國氣候大會的熟人:他從2009-2015年每年帶領美國代表團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也是他與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經過近一年的秘密磋商,終於拿出來給全世界的“獻禮”。他花了近七年時間,終於帶著美國搞定《巴黎協定》,本以為功成身退,沒想到特朗普當選讓他前功盡棄。

  如今他說自己感到“憤怒多過悲傷”,“煩躁和沮喪”。以往都是戴“談判官員”牌子的斯特恩,這次戴的是“觀察員”牌子——他不再是公務員,如今是華盛頓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高級顧問。

  今年66歲的斯特恩,毫不客氣地批評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是“死不悔改”(wrongheaded)。“(特朗普)說(全球變暖)是個騙局,說這毫無意義,說(巴黎協定)是個糟糕的協議並且全世界都在嘲笑我們上當,這真的太荒謬了!”
 
  
  圖片:前美國氣候特使斯特恩這次以“觀察員”身份參加聯合國大會

  12歲斐濟男孩向200國部長發言

  會議第二周,在高級別部長會議開幕式上,12歲斐濟男孩提摩西•納努薩拉(Timoci Naulusala)麵對近200個國家的部長,講述自己的村莊在2016年遭遇颶風的故事。
 
  
  圖片:12歲斐濟男孩對著近200國部長發言

  因為緊張,小男孩的聲音甚至有一點點發抖。但他勇敢地講了下去。

  “這(全球變暖)是真真切切在發生的,絕不隻是一個夢。你準備好麵對沒有地球的生活嗎?如果我們忽略這個現實,你知道會發生什麽嗎?”

  “海洋正在吞噬村莊,侵蝕海岸,摧毀莊稼。人們失去家園,失去最親愛的家人,因饑渴而死去。這是充滿悲傷的災難,這一切都是真真切切的。你以為氣候變化隻影響小國嗎?你錯了。沒有一個國家——無論如何強大——能免除氣候變化帶來的災害。像斐濟這樣的小國,更是無力。我來自一個小小的村莊,2016年,我們遭受了斐濟史上最嚴重的颶風。我的家園,我的學校,食物、食水和所有積蓄都毀於一旦,生活完全被打亂。我在種植園裏不停地走,搜尋食物,卻隻有絕望和沮喪。我那曾經美麗的村莊,我曾經的家園,如今成了荒涼的廢墟。那之後好幾個月,夏天越來越熱,土壤越來越幹,種不出任何東西。樹木不再結果,水源逐漸幹涸,魚蝦一一死去。我感到痛苦,不想上學,沒有安全感。我看著身邊所有從綠色轉為黃色,又轉為枯棕……這是人類消亡的征兆嗎?我問自己:那隻是一場五級颶風,接下來是什麽?我還能活下去嗎?我的村莊還能活下去嗎?”

  演講結束時,全場部長們起立鼓掌。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一一過來跟小男孩握手。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甚至親吻了小男孩的臉頰,把他抱起來放在椅子上,全球媒體的閃光燈亮成一片。

  “拖堂”後的歌聲

  今年大會本來比以往各屆大會都進展順利。到會議結束前一天,所有人都眉飛色舞,看來今年大會很有可能是八年來唯一能按時收官的。

  但最後大會還是拖堂了13個小時。導致“拖堂”的還是曆屆大會的“老大難”問題——資金。所謂“損失損害機製”希望由發達國家出資,對發展中國家遭受的極端氣候災難如颶風、洪災、旱災等進行資金補償。

  會議在第一周時,資金問題吵得不可開交。歐盟和澳大利亞表示,全球變暖並不能說是極端氣候災難的唯一原因,不能全部由發達國家買單。一位歐盟代表說:“並不是所有災害都能歸因到全球變暖的。”

  到第二周,有國家提出,關於該機製的爭論要不明年再來談。發展中國家對這個建議非常不滿,尤其是南非,一度威脅說如果不解決資金問題,大家就別談其他了。

  周五,按議程,閉幕大會應在下午三點開始,六點結束。大會主席、斐濟總理在兩點半緊急約見中國和印度的部長,商討資金問題。

  最終雙方都有讓步。發達國家同意,《京都議定書》中提到的“適應基金”將成為《巴黎協定》的條款。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在閉幕大會上說,今年是就《巴黎協定》實施細則“做加法”,明年要“做減法”。所謂“做加法”,是把各方意見都寫入案文;“做減法”則是尋求共識,消除分歧。“做加法同意,做減法很難,”他說,今年的談判成果“雖然還有一些不盡人意之處,但平衡地反映了各方的關切”;“2018年的任務還很艱巨”。

  熬了整整一夜後的早上七點,大會結束時,能容千人的大會堂已經沒剩下多少人。大會主席、斐濟總理弗蘭克•姆拜尼馬拉馬也是一臉疲憊。

  餘下眾人拉起手,合唱一首斐濟告別歌曲“Las Lei”,大會在悠揚歌聲中落幕。
 
  
  圖片:代表們唱著斐濟告別歌曲,為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劃上句號。

  下屆大會在波蘭“煤都”舉行

  下一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於2018年12月3-14日在波蘭南部城市卡托維茲舉行。那將是波蘭第三次主辦聯合國氣候大會;上次舉辦是在2013年。

  2013年華沙大會時,就有大量非政府抗議,因為波蘭是歐盟最大產煤國。

  這次會議舉辦點——卡托維茲,更是波蘭著名的“煤都”,產煤占波蘭的98%以上。

  “卡托維茲以煤礦著稱,但它自己也被嚴重的空氣汙染所困擾。實際上,整個波蘭都因為產煤導致空氣汙染嚴重。這個城市在過去幾年已經采取了一些積極措施,煤礦數量有所下降。這並不是因為他們自覺減排,更多是出於經濟原因。對聯合國氣候大會來說,在這裏辦會有特別意義:它可以意味著告別肮髒的煤炭曆史,重新建設更清潔的未來。波蘭也許諾將采取更及時的減排行動。我們需要告訴世界,像卡托維茲這樣的重煤地區,也能成功轉向低碳經濟,”非政府組織“氣候聯盟”的波蘭專家厄蘇拉•斯蒂芬諾維斯(Urszula Stefanowicz)說。

  綠色和平全球總幹事詹妮弗•摩根也表示:“波蘭作為一個嚴重依賴化石能源的國家,明年關於巴黎協定規則書和促進性對話的談判工作會比較艱難。我們希望波蘭作為主席國能作出表率,確保各國兌現承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