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換護照

(2011-02-25 18:49:17) 下一個
 

護照快過期了,新政策規定不再延期,得去紐約大使館換新的了。

 

磨蹭了好些日子,終於蹭到假期。在大使館的網站上找到換發護照的申請表,填好,打印。拿著細規細則去相館拍了護照照片,共印了四張,貼了一張在申請表上。複印了護照資料頁,延期頁,資料頁,來美簽證頁,最近期從中國出境章和入美境章頁,另加相關資料。研究了一下使館網頁上的換證流程圖,瀏覽了若幹換證經驗貼。 大蝦去不了,說我一個人坐火車去比較好,但我喜歡駕車的自由。在GPS裏輸入使館和附近的若幹停車庫的地址,兜裏揣上小許現金。一切就緒。

過來人都說要早去,不然隊伍長得讓人上火。 使館九點開門,我打算寧早不晚,候它開門。古狗地圖說開車去要三小時五十分鍾,看看途徑的幾個重鎮,算算時間,要避開上班的車流,我五點不到就出了門。 一路順利,經過那幾個主要城市時,車流都是往反方向的。 路上買咖啡停了一會,進入曼哈頓時,剛剛過八點半,正在慶幸沒遭遇傳說中紐約的交通堵塞,突見前方的刹車燈輝煌一片,一眼不見盡頭。 GPS顯示此時離大使館隻有六英裏,可是十分鍾過去,車隻朝前挪了100 英尺,漫長的六英裏啊。好在沿路就是哈德遜河,陽光燦爛,正好觀賞風景。 我搖下車窗拍照,旁邊車裏的司機見多不怪地衝我笑笑,紐約人好像也並非那麽冷漠。周圍的車有很多掛著新澤西的牌照,多為寶馬大奔中的高級車型。想來紐約地皮太貴,這些人就搬去了澤州,住房上省下的錢就花在了車上。

紐約市總是讓我想到上海,哈德遜河讓我想到黃浦江,沿河的碼頭大道又讓我想到外灘。這一步一停的車流中,我居然鄉思悠悠。紐約是華麗的徐娘,上海是初茂的少婦,遠觀是絢麗的,近了卻一樣是平實的生活。那些摩天大樓下的行人是同樣為生活夢想奔波的人。紐約是世界打工者的向往之地,上海又何嚐不是。我不懷念那裏的生活,卻想念這個父母所在的城市。

 終於蹭到了四十二街,居然已經過了九點。中國使館就在四十二街和十二大道的交匯處,車一轉彎便看見使館門外的一條長龍。 在街對麵的車庫丟下車,連奔帶跑地站到隊尾,沒有幾分鍾身後就聚起了人,我的位置很快變成了隊伍的中間處。這時大約是九點一刻。遵大蝦囑咐給他發了個短信報平安。 隊伍移動得還算快,二十分鍾後我已過了大門處的電子安檢進入使館。第一次來中國大使館, 館內比想象中的小一些。 一樓是簽證處,等簽證的隊伍在大廳裏拐了好幾個彎。另有一條長隊等拍照。

換發護照在二樓,直接上去就行,並不需要使館網站上說的那樣先在一樓大廳裏拿號碼。樓上也有一條隊伍,但不算太長,有二十多個人吧,畢竟還早。四個窗口都有人,照理很快就會輪到我的。但是我注意到很多人都沒有按要求準備齊全材料,到了窗口被告知要補材料後和工作人員爭論很久,最後去複印了漏下的資料又不重新排隊而是直接回到窗口;這樣一來一去之間浪費了很多別人的時間。 有兩個工作人員盡力維持秩序但擋不住這樣的人多。我看著心裏有些焦躁。使館內部不可以用手機的,卻有幾個人不顧工作人員的勸阻,拿著手機大聲地對話。想起網上讀的一些貼子抱怨中國使館工作人員對同胞的態度惡劣,心裏想著我若是在這裏工作,麵對這樣的情形,我的心情可能也不會太好,態度可能也會惡劣。尊重是相互的。 那些材料不齊全或不合格的人中,有很多看來是受高等教育的人,相比起赴美簽證的材料, 換發中國護照的材料真的很簡單,不知他們當初申請美國簽證時是不是也這樣馬虎了事,是不是也這樣和美領館的人爭執。

快輪到我時,聽到一個窗口裏的女工作人員 氣憤的聲音:“你們這樣對我們的工作太不尊重了。”循聲望去,卻見一對三十歲左右的夫婦正訕訕地離開窗口,很知識體麵的樣子。有些無語。另一個窗口處,一個女子手裏握了好幾本護照,工作人員耐心地跟她說換護照需要本人到場。那女子說都是家人,在一邊等著呢。工作人員說那就請排隊一個一個到窗口來辦理。 於是隊伍前麵忽然就多出了四五個人。我想,那些在網上埋怨的人為什麽不提及這些事呢? 十一點十八分,終於輪到我了。遞上材料,女工作人員仔細地檢查了一遍,便寫給我領證單,隻關照了一句領證不要過兩點才來。 這樣前後不過三四分鍾的時間,而我等了足足一個半小時。此時的隊伍已經蜿蜒到了樓梯口,二樓的大廳擠滿了人。不想標榜自己的仔細,可是如果大家都把材料備全了,一個半小時可以縮短到半個小時,效率會高很多,相信工作人員的態度也會和緩很多。在指責使館人員態度的時候是否也為 他們設身處地考慮一下,檢查一下自己是不是尊重了他們的工作呢?     

備注:一個星期後的周五,我取回了新的護照,可是覺得新護照製作的很粗糙,不如在國內拿到的舊本那麽精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