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專家稱釣魚島爭端是美在加強對中國戰略包圍

(2012-10-05 07:17:11) 下一個

  日本政府引發的釣魚島 “國有化”事件,近日不僅引起全球華人關注,也使中日關係再度陷入緊張,究其原因,無非有如下幾點。

  一、配合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部署。

  眾所周知,近年來甚囂塵上的美國重返亞洲戰略部署,是要將目標鎖定日漸崛起的中國。其經營方略:一方麵鞏固原有的由黃海、東海到南海,包括韓國、日本、台灣、菲律賓這條島鏈;另一方麵通過挑撥東南亞國家與中國的矛盾和拉印(度)抗中的策略,形成一個環中國戰略包圍圈,目的是鎖住中國,不使蛟龍出海、黃禍蔓延(即所謂“中國威脅論”)。這一環中國包圍圈自美國從中東撤軍後即開始成形,且己成環環相扣的態勢。中國如欲實現蛟龍出海,最有可能是從台灣到琉球這條島鏈的最薄弱環節突圍。

  兩年前,在奧巴馬政府宣布撤軍阿富汗之際,美國即著手其重返亞洲的戰略部署。據美國國防部戰略研究所披露,這一戰略部署的核心即實施對華圍堵,具體又可分為三大戰略組成部分:對華地緣軍事戰略、對華政治外交戰略、對華經貿戰略。

  其中對華經貿戰略是為了配合對華政治外交戰略,而對華政治外交戰略則是為了配合對華地緣軍事戰略。三大戰略組成部分緊密配合,相輔相成,中心目標即是實現對華圍堵。從地緣軍事戰略的角度來看,日本是美國重返亞洲戰略部署的最重要的合作夥伴,釣魚島問題則是他們手中的一著棋。此次的釣魚島“國有化”事件,實是日本為配合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部署而測試一下中國的底牌。而美國與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家前些時期頻頻在黃海、東海、南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目的都是為了加強其環中國戰略包圍圈。

  二、釣魚島之爭的症結究竟在哪裏?

  回顧長達四十年的中日釣魚島之爭的曆史,日本方麵可謂得寸進尺,寸步不讓。由1978年鄧小平與大平正芳達成“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口頭協議,到1996年日本外相池田行彥公開宣示尖閣列島(即中方稱釣魚島)為日本固有領土,及至近日試圖將該群島“國有化”,劃入版圖,甚至有日本媒體揚言為爭釣魚島不惜與中國一戰,等等。

  在釣魚島問題上,日本政府為什麽會有如此強硬的態度和立場?除以上提到的美國戰略目的支撐外,美國在法理上也為日本做了手腳,使日本的政客底氣十足地宣稱:“無論從曆史和國際法上,尖閣列島都是日本的固有領土。”

  其持論依據,即是指稱尖閣列島是在琉球的經緯度內(池田行彥語)。事緣1952年2月29日,根據《舊金山和約》接管琉球之美軍司令部所頒布的有關琉球領域第68號指令(即《琉球政府章典》第一章第一條),將琉球境界劃定為:包括從北緯24度至28度,東經122度至133度之內的所有島嶼,而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及其周邊五個小島礁正好在範圍內。這一指令就是日本政府聲稱 “尖閣列島”為其固有領土的所謂國際法依據,同時也是中日釣魚島之爭的症結所在。

  三、美國托管當局劃定的琉球境界是否合乎國際法?

  然而,我們不禁要問,當年接管琉球的美國托管當局劃定的琉球境界究竟根據哪條國際法?

  為此,筆者查閱了大量的國際法資料,發現在最權威的國際法著作《奧本海國際法》第一卷第二分冊之第五章第九節“群島和群島國”中,有一條關於“群島基線” 的劃界法,即先劃定經緯度,然後用幾何直線切割之,使界線與地圖經緯線吻合。

  當年美國托管當局劃定琉球境界就是套用了這一劃界法。不過,該劃界法有一定的限製條件,即按這種劃界法劃入“群島基線”內的“這種島嶼、水域和其他自然地形在本質上構成一個地理、經濟和政治的實體,或在曆史上己被視為這種實體”,而這種島嶼必須在符合某些標準的條件下才能采用“群島基線”,這裏所說的“某些標準的條件”,也就是指“地理上的統一以及政治上的完整”。

  根據以上《奧本海國際法》的定義,美國托管當局將釣魚島劃入琉球境界範圍即“群島基線”內,是極不適當的和不合國際法的。理由如下:

  其一,釣魚島與琉球列島在地理上根本就不是統一的。釣魚島位於東中國海淺海大陸架上,與琉球列島隔著一道水深達2700米的東海海槽(史稱“黑水溝”);在曆史上,由這一海槽分隔的赤尾嶼(屬中國)和久米島(屬琉球)成為中國和琉球王國的分界。

  其二,釣魚島與琉球列島從來沒有實現過“政治上的完整”。換言之,釣魚島從來就不屬“舊琉球王朝勢力所及範圍”,舊琉球王國有效管治的36島從未包括釣魚島;相反,有大量曆史文獻證明,釣魚島屬舊中國(明、清)王朝有效管治的範圍。

  基於以上兩條理由,美國托管當局將釣魚島劃入琉球境界無國際法效力,它隻不過是美國托管當局單方麵的作為。至於1972年美國在《衝繩歸還協議》中將釣魚島連同琉球列島一並歸還日本,這更是一種違反國際法的私相授受行為,中國政府完全可以援引曆史和國際法據理駁斥。對於日本政府近日在釣魚島問題上得寸進尺的舉措,中國政府理應作出有力的反擊。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員)

  (本版言論不代表本報觀點,僅供參考。文章均有刪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