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俄媒稱美遏華戰略令中俄軍貿重回“蜜月期”

(2012-10-19 19:44:04) 下一個

俄羅斯對華武器出口從21世紀初開始曾一度下降,被西方看作是中俄軍事合作關係轉冷的象征。不過據俄新網17日報道,如今俄中年度武器貿易額達20億美元,重新恢複到當初的“蜜月期”。在俄羅斯看來,美國及其盟友實施的遏製中國戰略,是讓中俄軍貿回升的“頭號功臣”。

報道稱,俄總統普京在與外國開展軍事技術合作問題委員會會議上表示,今年前10個月俄羅斯軍工產品出口額為107億美元,占今年出口計劃的80%。他表示,印度和中國是俄羅斯軍事技術合作的主要傳統夥伴,應進一步加強與兩國的軍事合作。對於對華武器出口,俄官員表示,俄中軍事合作已重回蜜月期,達到上世紀90年代的巔峰水平。

俄軍工新聞網17日則說,俄軍事合作聯邦署副署長維切斯拉夫·基爾卡恩表示,俄中軍事技術合作要比以前所認為的狀態更樂觀。2011年俄羅斯130億美元的武器出口總額裏麵,中國市場占15%,意味著俄羅斯對中國供應的武器和技術裝備價值接近20億美元。今年中國向俄羅斯購買了米-171直升機、AL-31F發動機等,僅這些大宗項目就達13億美元。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提供的軍事技術裝備使中國國防現代化走上捷徑,當時俄中軍貿大致按照“給什麽要什麽”的原則進行,中國對俄軍購穩定在每年15-20億美元的水平。當時中國往往成體係進口俄製武器,並通過技術消化來促進本國軍工業進步。《莫斯科國防簡報》雜誌總編米哈伊·巴拉巴諾夫說,隨著中國軍工實力的提升,“中國更希望得到技術而非成品,但如果向中國出售現代化軍事技術,我們就將關上通向中國未來軍品市場的大門”。俄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主任魯斯蘭·普霍夫則表示:“從2005年,中國明顯減少了對俄武器采購。因為中國開始自己生產先進武器,並要求俄羅斯提供敏感技術,但遭到拒絕。兩國的軍事技術合作一度陷入停頓。”在西方看來,中俄軍貿的冷淡顯示兩國關係開始疏遠,特別是隱隱對中國表示出敵意的印度取代中國成為頭號俄製武器進口國,更顯示俄羅斯試圖“遠離中國”。

然而在經過幾年的磨合後,中俄軍貿開始回升。普霍夫認為,中俄軍事技術合作有望達到新水平。在伊拉克、敘利亞等傳統俄製武器市場遭打壓的情況下,中國成為俄武器出口不能放棄的陣地。報道稱,中國同時也發現,從俄羅斯進口武器設備不會削弱自己的大國地位,反而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從俄羅斯進口的新型武器可以幫助中國實施超視距作戰,以應對美國及其盟友的遏製中國策略。報道稱,中國最重要的四種國產戰機中的三種均以俄製發動機充當“心髒”,中國正在與俄方商談采購蘇-35戰機,中國也許還會成為伊爾-76改進型運輸機的首批外國客戶。另外俄羅斯可能向中國提供包括S-400反導係統在內的防空武器。在南海和東海局勢持續緊張的形勢下,中國對俄海軍裝備也表現出興趣。俄戰略分析和技術中心專家卡申表示,中俄之間的軍事技術合作再次證明,中國走向強大為俄羅斯武器出口提供了新機遇。雙方軍事技術的合作可以加強兩國間的互信關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