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中國海軍056型輕護之我見

(2012-05-23 18:04:48) 下一個



廣大軍迷翹首以待的056輕型護衛艦首艦終於在今天淩晨下水了!值得慶賀!這是中國海軍第一型近海主力艦,它的下水意味著中國近海艦隊實力的徹底改觀,中國海軍的遠海艦隊可以放心的走向深藍!

這是我軍曆史上第一款跑得遠(可輕鬆巡航南沙),呆得住(自持力強,抗大風浪),不吃虧(噸位適中,反艦對潛,防空反導,能力全麵),買得起(造價低廉),裝得多(生產周期短,可大批量產)的上好戰艦!

自從056型輕護曝光以來,一直有人說它沒用,果真這樣嗎?本人是這樣看的:

黃岩島事件已經證明,中國海軍的控製範圍已經與十幾二十年前相比擴大了很多,周邊國家的海軍裝備這些年來也有相當程度的提升,037之類的小艇無論從航程、適航性、武器裝備都已經不堪應付,054係列雖然不錯,但是成本確實太高,海軍的東西沒有不燒錢的,中國經濟現在雖然號稱世界老二,但錢再多也經不起這樣燒,054係列主要還是負擔艦隊遠洋反潛護衛作用,如果代替數量龐大且逐漸老舊的037係列,用來執行近海巡邏非常不劃算,這就是056存在的理由,056裝備先進,具備強大的對艦攻擊能力和有效的防空自衛能力,也具備靈活使用艦載直升機和無人機的能力,可以在航空兵的掩護下在所有領海及毗連區執行任務,加上模塊化設計,任務選擇的靈活性遠勝前輩。056或者其發展型號更具有極大的外貿潛力,適合很多發展中國家海軍的要求,從這方麵來看,它與空軍的“梟龍”戰機有異曲同工之處!

056的重要意義在於這個其艦體平台,隨著我國海軍大型化、遠洋化,突破第一島鏈,甚至第二島鏈,已經不是問題。

過去,由於大型艦隻缺乏,被譽為海上輕騎兵的037係列承擔著很大壓力,填補了很多空白區域。就中國周邊現在幾乎到處是爭端的現狀來說,黃海和南北韓,東海和日本,南海和菲律賓、越南等東盟國家都有爭端。一方麵,加大漁政,海監,海巡,海警等力量的整合和壯大,建造更多更大的行政執法船;另一個方麵,作為正規的軍事力量,海軍必須具有相應的可以遂行各種任務的軍艦,單靠052、054這些大型艦隻,一是忙不過來,二是大材小用,而近海巡邏,要求要有一定的數量保證,這就需要輕護這種平台。由此可見,056這種輕護將會大量建造,長遠來看,如果算上出口,056及其後續改進型的建造數量估計會有上百艘。

另外,從某種意義上說,056型輕護與美軍的 LCS瀕海戰鬥艦有一定的可比性,為了進一步闡明其內在聯係,特轉載一位網友的帖子,作為參考:

從LCS瀕海戰鬥艦***海軍未來輕型護衛艦

進入二十一世紀,已經成為海上霸主的美國海軍將不會再麵臨大洋上的決戰場麵,其主要的威脅是那些靠近陸地的淺海區域,包括大量的小型高速艦艇、常規柴電潛艇、水雷和岸基航空兵的攻擊,此外,為配合美國的全球戰略,海軍能夠快速部署到指定戰區,需要有一種戰艦能夠在主力艦隊到達之前開辟安全通道,並支持其它兵種的軍事行動,由此就催生了瀕海戰鬥艦(Littoral Combat Ship)的概念。

2004年5月27日美國國防部宣布,由洛克希德-馬丁、通用動力以及雷神公司中的初步設計方案中的一到二個作為最終合同的選擇。目前為止,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LCS一號艦“自由號”已經於2006年下水,從而拉開了未來30年美國海軍發展計劃的序幕。

美國海軍對LCS的要求是,能夠以至少達到40節的平均航速航行超過3500英裏的距離,並且能夠在海上有自持能力;作為主力艦隊的補充並不需要具有多用途能力,但是可以圍繞作戰使命而進行快速任務模塊重新配置;有投放和回收無人作戰平台的能力,既可以與主力艦隊配合作戰,也能夠獨立完成任務;作為作戰網絡的一個節點,可以與海軍戰術飛機、艦艇、潛艇和其它聯合部隊共享戰場信息,能夠迅速戰勝來自敵方的非對稱威脅。

從已下水的“自由號”可以看出,LCS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隱身、高速和模塊化。重視對武器的隱身化是美國一貫傳統,在已服役的DDG51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上就體現了領先世界的隱身技術和思路,船體和上層建築都有一定傾角以散射雷達波束;由於使用多功能平麵相控陣雷達,桅杆上的負重要求也大為減輕,可以做成同樣具有傾角的輕型多麵體桅杆;使用多功能垂直發射裝置,改善了甲板以上武器的淩亂布局;再輔之以雷達吸波塗料和高效燃氣冷卻裝置,使之成為一代隱身戰艦的典範之作。DDG51之後隨著美國海軍戰略的調整,更多任務將在近海區域執行,將麵對更多不對稱的威脅,因而對艦船的隱身提出更高的要求,設計出令世人震驚的F-117和F-22隱形戰機的洛馬公司,自然更精於此道,“自由號”就是一件新的傑作。從照片可以看出,DDG51尚存的一些阻礙隱身性能的設計基本上全部消失,細節的考慮更是精益求精,幾乎找不到可以直接反射雷達波的平麵,甚至連主炮的炮管都是隱身設計。“自由號”的艦殼和上層建築的材料為高級鋁合金,主要結構采用鋼製材料,一些部位采用複合材料。優秀的船體設計使其在惡劣海況下具有更好的低速航行性能,從而有利於直升機/無人機的安全起降。該艦後部直升機甲板下還裝備有折疊跳板,可以進行輕型裝甲車輛、火炮等裝備的滾裝運輸。此外就是高速燃氣輪機和噴水推進技術的運用,目前歐洲在新建造的小型艦艇上普遍使用噴水推進,一方麵是由於船用燃氣輪機的效率隨技術的發展大為提高,傳動裝置和噴水推進器的技術也日新月異,另一方麵對於在近岸淺海區域航行的艦船來說,噴水推進的效果更好,再加上噴水推進水下振動和聲響更低,有利於艦船的隱蔽。“自由號”所使用的由2台MT-30燃氣輪機帶動的噴水推進裝置,可以使近2800噸的船體以超乎尋常的45至50節的高速巡航,最快航速可以達到60節,這幾乎是一些小型高速快艇的航速,可見“自由號”在近海區域麵對高速來襲的快艇也能夠靈活擺脫,即便是躲避水下潛艇的魚雷攻擊也成為可能。

“自由號”LCS最值得稱道的是模塊化多任務能力,可以輕易地在岸上或其他設施上進行重新配置,因此能承擔各種不同的使命。

LCS最主要的任務使命是反潛戰、水雷戰和反水麵戰,都將通過不同的“任務模塊”來完成。在反潛戰模塊中,主要是利用LCS的高速航行能力切斷敵方潛艇接近路徑,包括一架配備聲呐、聲呐浮標和魚雷的MH-60R型反潛直升機、反潛無人機、攜帶傳感器和發射武器的RQ-8型“火力偵察兵”無人機、聲納測距係統以及用於探測潛艇潛望鏡的垂直起降無人機。水雷戰模塊中,包括一架MH-60R直升機、無人水麵航行器、遙控獵雷係統、無人水下航行器、垂直起降的無人機。反水麵戰模塊中,艦上將配備一門艦炮,並能搭載一架安裝有光電/紅外傳感器和“獄火”導彈、機槍、火箭彈的MH-60R型直升機,艦上還計劃采用配備了光電/紅外傳感器和機載武器的垂直起降無人機和無人水麵航行器等。除此之外,美國海軍還打算未來在LCS平台上開發海警、偵察、搜索、人員運輸以及反恐特種作戰模塊,看來的確是對LCS的近海能力充滿了信心。

同樣是處於新世紀轉型階段的中國海軍,所麵臨的是眾多老型護衛、獵潛、獵雷艦艇,無論是壽命和性能都已不能適合當前近海安全形勢的要求,如果靠建造類似054型的大型多功能護衛艦來進行替換既無必要也不可能。而LCS的出現,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思路,那就是設計建造一種多模塊的輕型護衛艦平台,根據不同的使命配置作戰模塊,既減少成本,又可以快速應對各種威脅。此外LCS對隱身和高速性能的重視,網狀戰鬥力量分布共同作戰方式,以及相應武器裝備的配置,都是中國未來輕型護衛艦值得借鑒的。與LCS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中國海軍的輕護並不需要具有跨洋遠距離部署能力,因而噸位可以做的更小,在滿足安裝相應動力裝置和武器模塊空間大小的前提下,1500噸左右的標準排水量已經足夠完成各種獨立作戰任務。噸位小的艦船優點相對而言更多,相應減小的艦體尺寸更有利於隱身,使用相同的動力裝置可以達到更高的航速,更適合淺海操作,甚至可以行駛進內河作戰,尤其對於擁有漫長海岸線的中國來說,需要更多的艦船來執行防禦任務,而小排量的艦船相對而言便於大量製造。

中國未來輕護最主要的使命幾乎與LCS相同,基本上也是以反潛、反水雷和反艦為主,模塊化設計也應該圍繞這三個使命進行。把之前中國海軍的所有艦船一字排開,幾乎找不到一種有比較突出的反潛能力,即便有也是應景而已,聲納探測設備和對潛攻擊手段都相對落後且數量不足,而中國海軍所麵臨的潛艇威脅卻是與日俱增,尤其在麵對美日的先進潛艇時,以目前的反潛實力而言,軍艦不能出港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因此需要一種專業的反潛平台來保障主力艦隊和運輸船隊的航線安全。同樣的威脅來自水雷,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如何在實施大規模登陸之前清掃出一片安全的水域,僅靠目前的掃雷艦艇是難以完成實戰需求的,而正在建造的專業掃雷艦船數目不多,而且隱身性能、防衛能力和航速都存在缺陷,生存能力差,如果能在輕護上安裝掃雷模塊,上述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至於輕護反艦模塊,反艦本來不是輕護的主要使命,按照中國海軍的傳統,反艦力量一向是主導,已有的任何一種大型戰鬥艦船的反艦能力總是最突出的,因此輕護並不需要具備重型遠程反艦能力,隻要求能夠殲滅小型艦艇,一般使用中小口徑艦炮,艦載或者直升機攜帶小型反艦導彈即可。

要順利完成上述三種作戰任務,除了快速重新配置任務模塊的能力外,具有相當的隱身能力和高速航行能力也是關鍵因素。艦船隱身是當今潮流也是難題,一般外形要設計成不規則的傾斜多麵體組合,交界做成圓弧狀,以降低雷達反射截麵積,因此相應的炮塔、艦橋、桅杆、天線、煙囪等部位都要重新設計,尤其是各種天線的安置如何考慮隱身效果將是輕護設計時需要重點注意的,而這在以往的艦船上一直是遭到病詬的。從LCS的設計可以看出,適合近海高速航行的動力裝置非由燃氣輪機帶動的噴水推進莫屬,而且噴水推進對艦船的隱身效果以及航行於雷區的安全性都有莫大的好處。

武器

“自由號”LCS上的基本武器是一門美國聯合防務公司生產的MK110式57毫米隱形艦炮,MK110式57毫米艦炮能夠精確地連發射擊具有高殺傷力的預製破片可編程近炸引信(3P)彈,用於摧毀空中、海麵和地麵目標,射速為220發/分,射程為14.5千米。此外用於防空的是一套雷神公司新推出的SeaRAM艦載自衛係統,它是使用“密集陣”的基座,將6管加特林機炮換成11聯裝RAM導彈發射筒,同時使用原有的動力和搜索跟蹤雷達。SeaRAM係統使用的導彈是改進型RIM-116導彈,該導彈使用紅外/被動雷達複合尋的,具有極強的抗幹擾能力。除基本配備之外的其它武器裝備都出現在各個任務模塊上,使得LCS真正成為一個海上多麵手。

作為模塊化建造的輕護,也隻需要具備基本的自衛武器就足夠了,中國的57毫米艦炮技術落後,彈藥單一,肯定不會是輕護的選擇,從054改型安裝的76毫米主炮可以看出,中國已經認可引進的AK176技術,未來在中小型艦船上會得到普遍應用。至於100毫米主炮並不適合輕護這種小型艦船,而且對於防空來說,76毫米炮射速更高,攔截窗口更大,對艦對岸攻擊100毫米炮與76毫米炮相比也不能表現出明顯的優勢來,因此新型76毫米炮將會是輕護的必然選擇。近程防空用630或者730炮都是選項,而且都是成熟的模塊化裝備,但是近防炮的缺點是隻能依靠持續火力攔截來襲導彈的彈道,對付多批次的目標能力欠缺,這方麵遠不如導彈,這也是LCS舍“密集陣”而取海拉姆的原因。在沒有多功能共架垂直發射裝置之前,單獨為近程艦空導彈預留垂直發射裝置空間對於體積本來就比較小的輕護來說過於奢侈了,而HHQ7已經是成熟裝備,抗幹擾能力強而且具有攔截掠海目標的能力,因此在重新設計具有隱身外形的發射裝置後,把HHQ7裝上輕護倒是個不錯的方案。

模塊化

在LCS的“可配置使命模塊”中,通過岸上或者海上輔助平台的重新配置,可以輕易組裝和搭配不同的武器,完成反艦、反潛和水雷戰任務,以期快速應對不同的非對稱瀕海威脅。除上述三種主要任務外,在LCS的設計中也考慮到其它模塊的兼容性,比如偵察、監視、反海盜以及儲存運輸模塊,使LCS成為真正的多麵手。

目前,中國海軍大多數老舊的艦船已經很難適應國際形勢和軍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的環境,其中包括大量早期建造的獵潛艇、護衛艇、導彈艇以及護衛艦,這些艦艇曾經為保衛中國近海安全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其性能和技術水平已經不能滿足當今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環境的要求,而且由於設計上的缺陷,對其進行現代化升級改進的可能性也很小,用新型的艦艇進行替換勢在必行。前一階段的造艦高潮表明了中國正在致力於打造一支能夠突破第一島鏈的藍水海軍,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建立在東北半球的優勢海軍,保衛日趨緊張的石油航道,是長遠的國家策略。然而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海軍更多將要麵對的是近海的攻防任務,台灣海峽、朝鮮半島、東海油田、南海島礁的複雜局勢,漫長海岸線的防禦,戰時登陸作戰的協同進攻,周邊國家地區日益嚴重的潛艇威脅,甚至出沒於海上運輸航線的海盜,以及遠道而來入侵近海的美國LCS,都是必須要正視的問題,這些都要具備各類作戰功能的艦艇來解決。中國雖然已經開始建造類似054型的先進多功能護衛艦,擁有對空、麵、潛各類攻擊防禦手段,但其高昂的成本決定了不可能大量建造,隻能作為主力艦隊的輔助攻防力量存在。此外,多功能艦艇的還有平時使用效率不高,戰時又需要大量不同功能的問題,如果再建造大量不同單一功能的艦艇,無疑是浪費了有限的軍費,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途徑就是建造一種統一的輕型護衛艦作戰平台,通過可以快速替換的任務模塊,來保證不同作戰需求,同時降低艦艇的建造數量,使海軍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盡可能提高艦艇的性能。

模塊化建造艦船的好處是,由於武器和電子裝備的模塊化,設計、生產、安裝和試驗的周期都能夠縮短;由於接口的標準化,模塊替換、改裝和維護簡易省時,符合戰時需求;通過模塊的重新配置實現一個平台多種功能,在大多數戰場環境中,使得較小的艦艇能夠達成大型多功能護衛艦的作戰效能;由於成本相對低廉,即便遭到攻擊,損失也遠小於大型多功能護衛艦,作戰消費比高;根據不同的任務模塊選擇替換不同的操控人員,從而保證人員專業化以及艦艇持續戰鬥力。

中國從80年代就開始著手艦船模塊化建造的研究,幾十年來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成果和經驗,如今已到了成熟應用階段,一批分屬不同體係的模塊化裝備陸續出現在了各類艦船上,值得一提的是武器模塊,已經在新建的艦隊中嶄露頭角。對未來的輕護來說,武器裝備模塊化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無論從理論還是現實來看,未來輕護至少應該具有與LCS相類似的三種模塊,即反艦/對岸、反潛和反水雷模塊。

中國反艦武器裝備種類最多,相對性能也最為先進成熟,若幹種亞音速、超音速反艦導彈都能夠作為反艦模塊中武器的選擇,反艦模塊的核心是發射單元,如果能完成發射單元的垂直化,以及多種導彈的共架發射,甚至連發射模塊都不用換裝,根據不同任務直接裝載不同的導彈,就能使通用型輕護成為現實。當然,輕護的反艦使命沒有主力艦隊那樣突出,一般將要麵對的主要是巡邏艇級別的對手,不值得動用大型反艦導彈,比較合適的選擇是艦載直升機上的輕型反艦導彈,甚至使用主炮就能有效摧毀目標,垂直發射裝置的空間將更多會留給反潛、防空導彈以及對陸攻擊的巡航導彈使用。

反潛模塊化武器組合裏,配備聲呐接收識別裝置、聲呐浮標和反潛魚雷的反潛直升機是必須的,直九和卡-28都是不錯的選擇,其中卡-28留空時間長,負載大,還可以安裝潛望鏡雷達探測設備,性能更勝一籌。這兩種直升機平台稍加改裝也能完成反艦中繼和偵察,甚至能夠獨立完成攻擊小型艦艇的任務。有時候反潛模塊和反艦模塊可以使用相同的武器發射單元來進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能,例如多聯裝垂直發射係統,以及我們在改裝後的516艦上看到的那種多管火箭發射裝置,毫無疑問,這種具有對艦和對陸打擊能力的多管火箭發射裝置已經是模塊化的,整合發射反潛火箭能力後成為多功能發射裝置也是輕而易舉而且是在短期內切實可行的,當然這種裝置是個巨大的雷達波反射麵,對於追求隱身效果的輕護來說是個障礙,未來肯定會被垂直發射裝置所取代。

反水雷模塊的重點是遠離水雷區域,因此直升機和無人水麵/水下航行器是模塊中的核心。成熟的拖曳聲納探測/獵雷係統已經出現在053型護衛艦上,在新型輕護上使用已不成問題,關鍵是如何整合到艦載直升機,以及研製能夠配備掃雷裝置的遠程遙控無人水麵/水下航行器,當使用無人掃雷具時該模塊應具備投放與回收裝置,以及指揮、控製和顯示係統,這樣就能使輕護在遠離水雷威脅的區域,使用多種手段清除各類水雷威脅。

其它的功能模塊至少近期不是中國海軍的輕護所要考慮的,類似LCS上的偵搜、海警、運輸、特戰等模塊,完全可以把退役的艦艇拆除重型武器進行改裝後用來執行新的使命以發揮餘熱。

未來新一代的輕護應該是中國海軍第一種在建造船體時就完全考慮到功能模塊與平台集成的軍艦,要針對武器模塊對平台進行區域化、標準化設計,使武器模塊在安裝調試和重新配置時不影響其它部分。此外水、電、氣等供給保障係統除了需要具備標準化接口外也要保證模塊的升級改裝餘地。更為令人撓頭的是國內還沒有一個完整的模塊標準化界麵設計規範,用以實現武器模塊與平台之間的標準對接。因此,可以通過建造新型輕型護衛艦這個契機,帶動海軍軍工部門實施艦船係統工程界麵的標準化,走上艦船模塊化設計的道路。

隱身

從中國海軍近年來建造的新型艦艇可以發現,對隱身技術的追求一直沒有中斷過。051B型導彈驅逐艦雖然離真正意義上的隱身軍艦還有一段距離,但是在建造船體時已經帶入隱身概念,上層建築普遍有一定角度的內傾,改裝後的前100毫米主炮塔也重新設計成隱身結構,整個外形對雷達波隱身效果比之前的各型軍艦有了很大的提升。到052型驅逐艦出現時,隱身技術的使用已經貫通全艦,設計時采用了全封閉艦體,側壁傾斜,圓弧過渡轉角,曲麵鋼板代替平麵鋼板,魚雷發射管和救生艇內置等一係列措施,使全艦雷達反射信號顯著降低;燃氣輪機產生的廢氣采用水冷裝置,經過海水冷卻後排放,使煙囪的紅外特征大幅下降,此外,動力艙采用護墊和塗覆等多種隔熱措施來抑製紅外輻射;動力和傳動機構上使用減震降噪裝置,應對水下聲納探測手段;艦體表麵塗裝雷達波吸收材料。總體而言,052型驅逐艦以及同時出現的054型護衛艦的隱身性能再上一個台階,已經真正躋身隱身艦艇行列,但是技術上的缺陷還是造成不少的困擾,例如各種導彈和火箭發射架,琳琅滿目的電子設備,都使隱身效果打了折扣,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當022型高速穿浪型導彈艇下水時,我們看到的是一種將隱身技術發揮到極至的水麵武器。022型采用一體化隱身設計,輪廓低矮扁平,突出部位包括桅杆和6管30毫米近防炮也都具備傾斜的隱身外形,駕駛台窗口做成類似美國F-117隱形戰鬥攻擊機的鋸齒形邊框,用以散射雷達波束,水麵以上沒有排氣口,紅外輻射降至最低。作為一種小型突擊艦艇,022型不需要安裝大量探測裝置,僅靠戰術數據鏈接受大型艦艇或預警機提供的數據就可以遂行攻擊任務,因此艦體和桅杆上相當簡潔,對隱身作用也是不小的貢獻。同時022型沒有采用傳統的螺旋槳葉推進方式,而是使用4台噴水推進器,好處是高速航行時的噪音和震動低的多,更不易被敵方探測到,加上新型的防紅外海洋迷彩,將自身的可被探測幾率降到最低。022型導彈艇吸收了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隱身手段,完全突破了傳統概念的水麵作戰艦艇模式,對中國海軍來說是一種技術革命的裝備,也可能同樣是海戰戰術革命的開始,它的出現也受到了全球軍事觀察家的矚目。

我們可以認為022型是對中國所掌握的艦艇隱身技術的認證,也是對未來輕型護衛艦設計的技術探索。從LCS可以看出隱身技術的運用已經是下一代軍用艦船的潮流,從LCS的任務使命來看也極有可能成為未來輕護的敵手,在隱身技術方麵趕上或者超過對手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這裏,我們可以來預測一下未來輕護的船體結構和隱身方案。從降低技術風險的角度看,單體船更成熟,全世界範圍裏也是多數選擇,而且在已經有了054型護衛艦隱身設計經驗的前提下,將054型船體適當縮小,就是個不錯的選擇。然而從技術創新和技術超越的視角來看,把022型高速穿浪導彈艇尺寸相應放大,將是更好的選擇。022型無論從船型結構還是技術運用,都更適合未來輕護的任務使命。同樣賦予在近海的作戰使命,同樣需要隱身、高速、適合淺海航行的能力,而且,當輕護的噸位放大到1500噸級別的時候,022型因噸位太小而適航海區僅限於近岸的缺點也能夠得到解決。022型上存在一些製約隱身效果的設計,例如一些扶手和梯子,暴露的艏錨,玻璃上的刮水器,突兀的光電探測裝置,都不應該再在輕護上出現。從技術上來說解決這些問題並非難事,可能對於022型這種小艇來說,不值得為此增加成本,而在更大噸位的輕護上應該得到有效處理。

總之,以022型高速穿浪導彈艇為藍本建造未來的輕型護衛艦,通過側壁傾斜設計和塗覆吸波材料,采用減振降噪和噴水推進,對廢氣的海水冷卻處理,使用數據鏈和被動偵察裝備等多種手段,使之成為一型具有高度隱身效果的艦船。

動力

LCS需要在戰時先主力艦隊一步快速部署到戰區開辟安全通道,而且在反潛作戰和躲避敵方攻擊時都需要快速和機動性能,這一切都是依靠強勁的動力係統來提供保障。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建造的LCS選用2台最大功率36兆瓦的羅爾斯羅依斯MT30燃氣輪機和2台卡特皮勒16PA6B STC柴油機,用以驅動4個Kamewa噴水推進器,可以讓排水量2800噸的LCS達到驚人的50節航速。

中國的輕護與LCS有著不同的使命,並不需要跨洋遠距離快速到達,但LCS的高速航行能力確是值得輕護所借鑒的。無論從攻擊還是防禦角度看,擁有高速航行能力的艦艇無疑是占有優勢的,尤其是對於具有作戰任務模塊化能力的艦艇來說,高速到達指定區域的能力使模塊化的好處更大地發揮出來。輕護的一大對手是一些高速的小型艦艇,甚至可能就是LCS,麵對這些對手,自身的高速航行能力也是確保攻防主動的因素之一。同樣,在敵方潛艇威脅區域活動時,具有高速航行能力的輕護既可以快速移動到潛艇的航線上進行阻擊,也可以相對容易地擺脫來自潛艇的魚雷攻擊。高速航行能力和機動性還是應對躲避空中搜索,對抗來襲導彈,以及規避水雷的有力保障。

中國海軍以往的艦船上出現過全柴、全燃和柴燃聯合(CODAG)等各類動力裝置,目前國內已經能夠生產船用大功率高速柴油機,作為一型輕型護衛艦的主機也能滿足基本要求,如果采用054型護衛艦的動力,2台12缸MTU柴油發動機的輸出功率至少可以達到MT30燃氣輪機的一半,可以帶動2000噸左右的艦船以35節左右的航速行進。

然而,根據上述作戰任務分析,輕護的最高航速應該不少於45節,而1500噸的輕護要達到45節甚至50節以上的航速,似乎采用柴燃聯合動力裝置更為合理些。中國近年在燃氣輪機的研究上有了長足的進步,理論上已經可以製造大功率船用燃氣輪機,主要是如何在增大功率的同時如何降低油耗,增加壽命,此外在可靠性、可利用性和可維修性上與國際先進水平尚有一定差距。在引進烏克蘭GT25000生產技術後,國內的相關廠家對其進行了大量的技術攻關,解決了一係列材料加工工藝難題,使燃氣輪機的生產技術水平有了相當大的提高,同時也初步解決了以往由於動力不足而限製國產艦船噸位的問題,因此輕護至少可以選擇GT25000作為動力裝置。至於噴水推進器,從曆次船舶展上的資料可以發現,國內的噴水推進裝置已經小有成就,應用在很多小型平台上,我們所看到的022型高速導彈艇也使用了噴水推進器,可供輕護使用的大型噴水推進器是否存在從公開的資料上無法找到,但是可以相信這種技術應該不是很難做到,況且Kamewa與中國船舶界一向有著良好的業務關係,國產船舶上使用了很多Kamewa的推進裝置,所以引進Kamewa的噴水推進器也是個選擇。

引進技術生產的MTU956係列船用高速柴油機已經裝備在中國海軍的艦船上,未來輕護也必定會使用這種成熟可靠的產品作為輔助動力。

結尾

如果不出意外,中國海軍未來的輕型護衛艦一定會追隨LCS的腳步,在已有技術能力的基礎上,打造成一型具有高度隱身能力,高機動性,多用途模塊化,相對廉價適合大量建造的作戰平台,成為繼遠洋艦隊之後另一支令人生畏的海上力量,在中國近海建立一片安全的水域,同樣也能夠對來自大洋對岸的LCS造成致命的打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