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俄媒:印度米格-21事故多 隻因使用中國山寨版零件

(2012-04-01 08:37:23) 下一個
    俄羅斯連塔網3月29日發表瓦西裏-瑟喬夫的文章稱,俄羅斯駐印度大使亞曆山大-卡達金認為,印度軍方采購的備用零件為假冒偽劣產品,這是印度空軍的蘇製和俄製戰機頻繁墜毀的主要原因。
    俄媒提到,因中印兩國關係緊張,印度並不直接向中國購買零備件,但中國生產的(殲-7/米格-21)備件還是能夠間接進入印度市場。
    俄媒稱,印度空軍被視為世界上事故率最高的空軍之一,在過去3年中它損失了33架戰機。印度軍方的調查資料稱,事故原因主要在於飛行員訓練水平低和技術故障。
    對此,俄羅斯駐印度大使在新德裏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發表了不同的看法。當記者詢問卡達金對印度軍方在國際市場上為本國蘇製和俄製戰機采購零備件有何看法時,他回答說:
    “這是不正確的,因為非俄羅斯零備件是假冒產品。你們的米格戰機和其它戰機需要原裝備件,而你們卻向未經授權的供貨商采購,而後又驚詫於為何自己的戰機頻頻墜毀。”
    印度空軍在近3年內損失了33架戰機,31名飛行員。米格-21發生的事故有16起,是發生事故最多的戰機。
    俄媒稱,早在2011年3月,俄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局長米哈伊爾-德米特裏耶夫就承認,外國買家對於俄製武器裝備頗有微詞。俄羅斯在武器售後的維修和升級以及備件和工具等供應方麵存在不足。
    印度軍方表示,在國際市場采購零備件是因為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在供貨環節設置了大量障礙,其中包括必須定期簽訂補充合同與協議,提前支付貨款,有時還需要重新簽訂合同。
    除此之外,該公司還經常要求修改已簽協議中定好的價格。印度空軍的一位消息人士稱,俄羅斯的售後服務一向不可靠。在前蘇聯時期還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可以原諒的。
    但是現在,印度空軍不想在“賣方應負責任”的零備件供貨問題上浪費時間。零部件供貨斷斷續續,這導致印度戰機的飛行頻次逐漸減少,也意味著印度空軍的戰鬥力受到了影響。
    俄媒稱,2012年3月20日,印度國防部公布了近3年空軍事故數量報告。根據這份報告,印度空軍在3年內損失了33架戰機,31名飛行員。米格-21發生的事故有16起,是發生事故最多的戰機。
    印度從1947年獨立後建立空軍,至今已墜毀1000多架飛機,在墜機數據上,世界其他國家空軍可謂無法望印度空軍之項背。
    對此,印度軍方表示主要原因是飛行員訓練水平低和技術故障。目前,全世界隻有中國還在生產印度空軍米格-21的仿製機型殲-7及其備件。
    但是因為中印兩國的政治關係緊張,印度並不直接向中國購買零備件,但中國生產的備件還是能夠間接進入印度市場。從這個角度來看,卡達金的話完全正確。
    但是問題在於,中國的國防工業實際上已經完全能夠仿製他國飛機,但中國始終未能真正掌握軍工產品生產技術的秘密。
    因此,中國的仿製品價格往往大大低於正品,但同時也存在著維修周期和服役期更短的缺陷。不過,即便如此,殲-7的飛行事故還是遠遠低於印度的米格-21。
    俄媒最後寫道,嚴格來說,印度空軍飛行事故頻發的原因在於自己,因為戰機的維修保養大部分都是由印度公司負責的。
    據印度空軍的統計,發生墜毀事故最頻繁的當屬米格-21。正是由於這一原因,該型戰機還獲得了“飛行棺材”的綽號。
    在印空軍現役的總共450架米格-21戰鬥機中,目前保持正常工作狀態的僅有150-160架。
    印度空軍墜機過多不光與飛行員操作和飛機老化有關,在維護和保養上,印度空軍的飛機由HAL(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公司負責維護,僅在1992-2004年間, HAL公司組裝米格-21兩架,大修八架, 其中八架墜毀,組裝米格-21BIS一架,大修一架,其中一架墜毀。組裝美洲豹三架,大修五架,其中六架墜毀。大修幻影-2000四架,全部墜毀。組裝米格-27三架,大修三架,其中四架墜毀。大修米格-29三架,全部墜毀。由此可見印度空軍墜機如此之多與印度航空業整體水平也是有關的。
    當然印度空軍的誌向還是很遠大的,比如蘇-30基地外邊的牌子上寫著碩大的:我們的目標是零事故!
    在最近20年中,印空軍已在各種事故中損失了265架“米格”係列戰鬥機。同時,還有96名軍人和44名平民在這些事故中喪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