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業界譽為北鬥係統進入尋常百姓家“第一隻春燕”的全球首款“北鬥+GPS”雙係統車載導航產品,近日由華陽集團正式發布。
“它標誌著北鬥在產業化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中國全球定位係統技術應用協會谘詢中心主任曹衝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北鬥”已正式進入建設和應用並舉的新階段,而由“北鬥”直接推動的中國導航產業的快速增長已成為不爭事實。
中國導航產業的春天,已然來臨。
挖掘技術優勢 帶動產業發展
北鬥衛星導航係統(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係統。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認為,盡管美國GPS目前已壟斷國內導航產業95%以上,但“北鬥”獨特的技術優勢將在今後的實際應用中逐漸顯現出來。
北鬥係統主要特點是具有傳送短報文的通信功能,可以在係統的覆蓋區域內進行雙向短報文通信,這是其他係統所沒有的創新性的功能。同時“北鬥”又將全球係統和區域係統,以及區域增強係統組合在一起。
據悉,目前北鬥係統的注冊用戶達10萬個左右,其中軍民用戶數量約各占半壁江山。而民用的主要領域是海洋漁業,約3萬餘個,其次是水利、氣象、林業等等。
曹衝告訴記者,這些用戶主要利用的是北鬥短報文通信功能,是從使用北鬥一號延續過來的。
“今後北鬥係統的應用,可能大部分是應用北鬥係統的無源定位功能,其用戶數量不會受到通信容量的限製,會是10萬數量的成百上千倍的增長。”曹衝說。
麵對GPS的強勁市場競爭,“北鬥”積極應對。
“從係統而言,必須加強抓緊兼容互操作可交換方麵的適應性改進工作,這是可以從被動向主動轉變的關鍵性舉措。”曹衝解釋。
曹衝認為,尤其應在用戶終端上做好兼容機的工作,事實證明“北鬥+GPS”終端性能優於“GPS”終端。同時,隻有把“北鬥+GPS”終端價格做到與“GPS”終端接近,甚至一樣,才能突破市場壁壘,將北鬥產業做大做強。
“後麵很快會有一大批各種各樣的北鬥終端產品相繼問世,裝點北鬥產業的春天。”曹衝說。
不過,曹衝也指出,大眾化應用是擺在北鬥產業界麵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可能需要五年左右的時間,才能達到大眾市場提出的高性能和低價位這樣的雙重要求。
打造成熟產業鏈仍需時日
從芯片到板卡、整機,一直到相關軟件應用,衛星導航產業鏈目前在中國正逐步建設和完善起來。
“主要得益於GPS應用多年來在中國的推進。”劉經南認為。
他告訴記者,從技術上講,正在形成中的中國導航產業鏈已經沒什麽障礙了。未來關鍵是在市場運作、商業模式和需求拓展等方麵進一步跟進。
就衛星導航產業而言,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以衛星導航信號提供、技術研究開發、產品生產製造、工程係統集成、應用運營服務為重要環節的產業鏈。
“但整個產業鏈仍很不完善,很不健全。”曹衝認為,完善產業鏈仍需時日。
近年來,國家各相關部門和各地方政府都把“北鬥”作為新興產業的一個重要抓手,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也使得整個衛星導航產業出現明顯的增長趨勢。
曹衝作了一個預測:2015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的年產值將超過2000億元。
一直備受關注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也將於今年上半年出台。其中衛星導航被認為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裏麵的骨幹、基礎、主線之一。可以確信,規劃出台將給導航產業帶來政策利好。
對於未來中國的導航產業格局,曹衝認為,將形成“四段論”的發展局麵。這就是:以“北鬥”為核心推動力,推進中國GNSS(全球導航衛星係統)產業 整體發展;以衛星導航應用產業鏈為主線,構建並完善衛星導航產業體係;以衛星導航產業體係為基礎,構建新時空服務體係;以新時空服務體係為主體,打造新一 代信息技術核心與基礎,推進智能信息產業全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