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J15在距離甲板幾米高度掠過,比第一次海試低得多

(2011-12-11 20:14:02) 下一個

中國航母「瓦良格」號昨日結束第二次海上試航,返回大連港。今次海試長達13日,有消息稱國產艦載機「殲15」與航母進行了配合練習,即僅以數米的高度從該艦上掠過,但並未降落。有軍事專家指出,中國要保證「安全第一」,低空掠過在技術上已經離真正著艦很接近,但能否成功還要視乎風向、水流等各種條件。

《法製晚報》報道,昨晨約10時,「瓦良格」由拖船牽引回港,甲板上站滿了身穿海軍製服的人員,碼頭上停滿車輛,船廠內有人燃點炮仗慶祝。報道稱,這次試驗時間長達13日,是因項目多的緣故,除了再次驗證首次海試中發現的問題外,還增加了新的試驗項目。

甲板上數米高度掠過

在今次出海前,航母甲板上已標注飛機起降區域和起飛標誌線,而國產艦載機「殲15」於上周飛赴航母測試海域。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黃東說,據他所知,「殲15」已與航母進行「親密接觸」,在距離航母甲板幾米的高度掠過,高度比第一次海試時低得多,「這個(與著艦)已差別不太大了,也訓練了機師對降落環境的操控」。

他解釋,艦橋建築物會令氣流混亂,而風向、水流等都會影響飛機著艦,「所以能不能成功有點要靠『天意』,不能硬來,中國想保證安全第一,萬一出事會拖延航母的研究進度,也並不急於一定要在此次海試中成功,所以此次下不來是在預料之中的」。

專家:考驗機師心理質素

此外,機師的心理素質也很重要,畢竟航母是在海中搖晃,飛機以約200公裏時速「撞上」,黃東說:「即使是在大白天也會害怕,更何況是沒有經驗的中國。」《法製晚報》也引述空軍指揮學院教官、國際級試飛員徐勇淩說,從空中看下去,普通機場好像一個籃球場,航母上的可用尺度隻有陸地機場的十分之一,對駕駛員而言就像是一張乒乓球桌,風險可想而知。

而航母的動力對飛機起降也會有影響,由於「瓦良格」沒有彈射裝置,飛機隻能滑跳起飛。由於烏克蘭當初設計有欠缺,現時55.6公裏(30節)的最高時速難以真正作戰,但若負荷不太重、僅用作訓練研究則算是「夠用」。有軍事愛好者發現回航的「瓦良格」尾部排煙孔被熏黑,推測今次曾經測試過全速行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