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裝備製造業要大躍進ARJ21年內批量交付

(2011-08-09 07:07:32) 下一個
新華網北京8月9日電(新華社記者王敏)裝備製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和國防科技工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基礎性產業,是各行業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和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

據了解,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裝備製造業已經形成門類齊全、規模較大、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產業體係。2010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將高端裝備製造業作為當前國家重點發展和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七大重點領域之一,同時明確高端裝備製造業要重點發展和培育的五個重點方向,即航空裝備、衛星及其應用產業、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智能製造裝備。記者日前從工信部獲悉,目前,五個重點方向的規劃已經編製完成,正在征求各方意見,計劃於今年內全部發布。

據悉,“十一五”期間,裝備(機械)工業的產業規模持續快速增長,裝備產業規模躍居世界首位。2010年全行業工業增加值占全國GDP的比重超過9%,占全部工業的19.35%。2009年,我國機械裝備工業銷售額達到1.5萬億美元,超過日本的1.2萬億美元和美國的1萬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一。

“十一五”以來,我國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成績顯著,裝備保障能力顯著增強。高效清潔發電設備已能基本滿足國內需求,技術水平和產品產量已經進入世界前列。1000KV特高壓交流輸變電設備和±800KV直流輸電成套設備綜合自主化率分別達到90%以上和60%以上,我國成為世界上首個特高壓輸變電設備投入工業化運行的國家。

據悉,目前大型飛機科技重大專項進展良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支線ARJ-21飛機正在進行試飛,預計今年將開始批量交付。

記者了解到,我國裝備製造業結構調整取得重要進展,資本結構趨向多元化,主要行業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固定資產投資持續高速增長。同時,科技創新成果成為推動行業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發展質量明顯提高。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十一五”期間,我國機械工業連續五年實現貿易順差,外貿結構不斷優化,出口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在常規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港口裝卸機械、水泥成套設備等製造領域,我國已走在世界前列,工程機械、數控機床等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出口增長迅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