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c女兒的教育

我的想法是引導她,培養她的興趣,給她提供機會,但不強求. 人生有好多坎, 每邁過一個坎, 下麵的路就會順一點. 做母親的能給孩子幫上忙, 感覺真是好.
正文

避免社交恐懼症-讓害羞的孩子喜歡上社交的點點滴滴

(2011-02-07 15:12:46) 下一個

避免社交恐懼症-讓害羞的孩子喜歡社交的點點滴滴

害羞(內向)< 社交恐懼症 < 自閉症有感

孩子若患了社交焦慮症,就是再聰明,又何談成材呢?” - by牛郎熊女

是做媽媽的責任, 關鍵問題是怎麽推, 往哪個方向推.  我認為推社交, 推口才, leadership能力遠遠比推其它的什麽都重要.

我女兒剛滿兩個月時, 我在社區中心見過一個兩歲的華人女孩, 她對陌生人恐懼到了極點, 離不開奶奶半步. 這女孩讓我認識到推社交的重要, 加上我兒子也內向不善於社交,  我是下決心要把女兒的社交能力放在第一位來培養. 七年多了,雖然女兒有時還會給我說”I am shy.”,但她的行為可是一點都不shy. 老師和認識的人都說她陽光,社交能力強.

七年多了,我推女兒社交沒有大事,全是在小事上, 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上:

抱著女兒, 去社區中心, playground. 如果隻有我們母女在家, 我有機會就抱著女兒站鏡子前(變成四個人了:-) ).

女兒九個月我得上班了. 是請保姆帶還是送出去帶? 我耽心請保姆帶,女兒見的人少,特意送她出去到一個family daycare full time, 家裏來了老人都不中斷. Family daycare每天有5個孩子, 兩個老師, 象個大家庭, 對她影響很好.

女兒兩歲就很喜歡和人說話. 這裏喜歡孩子的人多, 兩歲的孩子高高興興找人說話,一般人都有興趣和她說一會兒話. 這樣就成了良性循環. 她越有機會說話就越會說話, 越會說話就越愛說話, 愛說話就總找機會說話.

女兒三歲進了一個大幼兒園. 每天高高興興的. 有一天進門見老師帶一群孩子跳chicken, 她不樂意了, 說是silly. 還給我說“I am shy.”, 我告訴她“Don’t be shy. It’s better to be silly.” 又特意領著她be silly. 玩遊戲比賽誰更silly. 教會她用silly來克服shy. 在隨後的兩三年中, 她一說“I am shy.”, 我就說“Don’t be shy. It’s better to be silly.”

再大一點女兒開始想問題了. 她告訴我她不喜歡別人笑她. 我給她解釋別人是喜歡你才笑的. 我問她“Do you like uncle John?” “Yes, he’s so funny.” 我告訴她並讓她從實例中體會到能讓別人笑是好事,是一種能力.

這樣到四,五歲時, 她在老師眼裏已經是一個非常有自信的孩子了. 表演節目, 主角沒來, 在往台上走的路上, 老師問她可不可以演主角, 她說可以, 就演主角. 老師給我說隻有她有這自信.

剛六歲時, Kindergarten 的畢業式, 她做老師的special helper. 幾十個家長在觀看, 她不慌不忙, 指揮得當...

我家書呆子多, 我想如果不是推的結果, 她不會有這自信
 
回過頭看, 培養社交能力要從小開始. 越小開始孩子越有機會鍛煉, 形成良性循環.另外家長要細心, 孩子學著與人交往總會有各式各樣的問題(比如怕silly,怕人笑), 家長要解釋, 教孩子克服.

孩子大了可能和小時候的性格完全不一樣,  孩子成長過程中有意無意都會有機會鍛煉社交, 小時候大方的,大一點也有可能有社交問題不能解決而退步. 推社交是有意識地替孩子提供機會並幫孩子解決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