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惡俗老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幫助您了解美國醫療係統 --- 醫生篇

(2010-12-18 11:17:35) 下一個

幫助您了解美國醫療係統 --- 醫生篇

(一)社會地位

醫生這個行業在美國算是一個非常受人尊敬的行業。不管是什麽機構做的調查,醫生在最受尊敬的職業中總是名列前茅的。一方麵是由於醫生的工作性質是治病救人,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大部分的醫生對病人還是相當的尊重和關心。而且,醫生是少有的幾個既受尊重,收入又高的職業之一。這也使得醫學院的門檻比較高,招收的都是一些素質不錯的學生。

(二)收入水平

醫生在美國的中位數年收入大概是20萬左右。內科,家庭科,小兒科等相對較低,外科及專科收入較高。在地域上,大城市偏低,邊遠地區收入較高。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是醫生收入明顯提高的時代,其主要原因是專科醫生的普遍化,使得整個醫生行業的收入水平上升大概20-25%,同期所有行業的平均收入上升幅度為~10%。但是最新的統計數字顯示:從1995年到2003年間,醫生的實際收入是下降了7%;而同一時期其他專業行業的收入水平是上升了7%。這主要是因為政府部門減少了Medicare給醫生支付的費用,而試圖緊縮醫療開支。與此同時,醫生的醫療事故保險費也大幅度上漲,尤其是婦產科和一些專科。所以在過去的一二十年裏,醫生的相對收入是下降的。這導致一些醫生,尤其是一些女性醫生選擇減少工作時間(因為他們覺得還不如有更多的時間與家庭在一起,或做其他事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初老狼盤算了一下,老狼33歲開始做住院醫,四年下來,都快40了才開始掙錢,而那些美國小朋友都才2627,出來才30出頭,哎,做中國人就是虧。可後來才發現,他們一般每個人都背著一屁股債(包括大學和醫學院的學生貸款,一般至少20萬),等他們還完這筆帳,跟老狼也差不多年紀嘍,哈哈,社會主義還是有優越性的呦。

(三)工作時間

雖然醫生的收入是屬於美國各行業中的矯矯者,但醫生的工作時間也是相對比較長的。美國醫生的周平均工作時間是55-60小時。上麵提到,近年,醫生的平均工作時間略有下降,但仍在50-55小時。

    另外,在做住院醫生培訓期間,平均收入為一年4-5萬,工作時間為一周60-80小時。一般外科會更累些,有些醫院會暗地裏違反規定,第一年住院醫會工作100小時左右。

(四)醫療質量

    美國的醫療製度有點象當初中國的赤腳醫生製度,主張基層化,而不是現在中國的這種精英體製。(雖然這並不是誰人為製定的政策,但現在中國醫療的現狀就是好醫院/大醫院擠破頭也住不進去,而很多基層醫院門可羅雀)醫學算是一門比較主觀的學科,在診斷治療上很大程度上靠醫生個人的判斷能力,那麽如何保證所有的醫生的醫療質量呢?美國的對策是:規範化,和主治醫生責任製。

在美國,隻要是比較成熟的診斷或治療流程,都會有一些相應的指導,規範等等。這些指導規範等大多數是建立在科學驗證的基礎上,而不是某某專家的經驗之談。當然,對於一些由於倫理或其他原因無法做科學驗證的情況,會由專家組討論擬定相關指導。這些規範指導的目的是在於盡量減少由於人為因素(包括疏忽,經驗不足等)造成的醫療錯誤。名醫就那麽多,不可能每個人都非名醫不看,而且也不是每一個病都需要看名醫。雖然我也知道,美國的醫療製度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但這種規範化的製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就診質量。

    另一方麵,就是主治醫生負責製。下麵我會提到,在美國除了大學醫院以外,所有的醫生都一個職稱:主治醫生,不論你是主任,還是住院醫生剛畢業。這樣一來,每個人都會以自己的病人為己任,雖然有問題也會請會診,互相討論,但出了事情,都是自己承擔(後麵沒有主任給你撐著),所以每個醫生還是會很小心的。

(五)醫德素質

    在對病人的尊重和關心這一點,我所接觸的醫生都是相當的到位。倒是有時會看到一些老印或老中拿出在中國(印度)的習慣,對病人挺冷淡,不耐煩的。當然這主要是由於中國人多的國情造成的。試想,如果一個醫生每天要看50-100個門診病人,每個病人能分到幾分鍾?一些農村來的病人本身文化素質不高,醫生講一遍聽不甚明白,醫生就會說:跟你說也解釋不清,回去吃這藥就行了!病人屁顛就回家了。現在我懷疑這是不是一個中國病人在這邊有問題也不敢問的原因呀(除了語言障礙外)。

下麵會提到,美國就是一個自由經濟的國家,什麽都有行業競爭。病人靠什麽來評價醫生的好壞呢?有多少病人會有足夠的醫學知識來評價醫生的能力強弱?大部分病人是靠醫生的態度,診所的環境等因素來下結論,所以這也從一個側麵促使醫生尊重和關心病人。

    當然,這會有一個例外:供不應求。我沒有在中西部呆過,但我知道中西部地區,尤其是一些稍微偏遠一些的地方,沒有醫生願意去,這會不會造成壟斷而導致醫生態度/診療質量下降呢?我不知道。但我感覺大多數老中還是願意往大城市擠的。

另外,一旦醫生和病人確定醫患關係,醫生有義務在起能力範圍內為病人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而且這種服務水平應該符合當前的醫療水平。如果因為各種原因醫生拒絕繼續為病人服務,他有義務為病人提供替代醫生的信息供病人選擇,遺棄病人是不允許的。

 六)行業競爭

不錯,美國的醫學院的數量和每年招醫學生的數量是相對固定的。每年醫學院畢業的學生95%以上能夠找到住院醫的培訓位置。住院醫培訓結束絕大多數人都能夠找到一份工作。因為總的來說美國(尤其是中西部遠山區)是缺醫生的,所以再不濟也可以找一份臨時工作。但話又說回來了,這不說明醫生行業不存在競爭。

    對於專科醫生,有哪一個家庭醫生願意把自己的病人推薦給態度差或經常出事的專科醫生呢?在美國就是這樣,即使你是俺的親兄弟,如果影響我自己的生意/信譽,我也不會把我的病人推薦給你的。
    對於家庭醫生,信譽更是生存的根基。現在網上點評醫生的網站滿眼皆是,雖然老狼也懷疑它的價值和可信程度,但如果野蠻對待病人,怎麽可能維持診所的運轉呢?美國病人可不象中國病人那麽好欺負。

另外,雖然沒聽說有什麽醫生找不到工作在家呆幾個月的,但醫院/診所倒閉,醫生Group 解散還是經常發生的。而且我是知道有些醫生為了想呆在南加州,就一直做臨時性工作的。

(七)回扣紅包

美國倒底有沒有紅包和回扣?

    紅包肯定是沒有。

回扣可以說沒有,但嚴格意義上可以說有。藥廠總歸是靠賣藥掙錢的。醫藥代表會想方設法去討好醫生多開他的藥。但這在美國有著嚴格的管理和控製,而且近年來更加嚴格。直接送禮物是從來就不允許的,以前醫藥代表可以以學術交流的形式請醫生吃飯,開會等,現在則有了更加苛刻的規定。

(八)家庭醫生(普內科醫生)VS專科醫生

在美國,大部分的醫生是家庭醫生或普內科醫生,這與中國有些不一樣,國內主治以上的醫生都是分專業的。這種體製的好處在於:家庭醫生起到一個“門神”把關的作用。

    家庭醫生的主要職責是:指導正常人群預防篩查疾病;診斷治療常見病;和協調轉診病人看專科醫生。所以一般對家庭醫生的要求是:知識淵博但不在精,關鍵是不要漏診需要進一步診療的病人,而不是精確診斷每一個病人。

專科醫生的職責則是在其專業範圍內為病人提供診療服務。專業醫生一般也會對其他專業知識有所了解,所以有時侯會給一些本專業以外的建議,但絕大多數人都會建議病人去谘詢家庭醫生或相關專業醫生。

    人不是神仙,能力都有限,沒有哪個醫生知識淵博而且精通所有專業。另外,鑒於美國法律對醫生責任的規定,以及人體(醫學)的複雜性,一般醫生很少給您一個簡單絕對的答案。這並不說明醫生水平不夠,恰恰相反,他還在考慮其他的可能性。而且,很多治療也是建立在經驗上的實驗性治療。

(九)大學醫院VS私人診所

    和中國很不一樣的是:美國大部分的醫生都不隸屬於大醫院,他們要麽自己開診所開業,要麽隸屬於一個同專業醫生組成的 groupGroup 的大小可以很不一樣,可以兩三個人,也可以上百人。現在,為了減少行政開支,同時也保障病源穩定性,越來越多的人參加到Group中來,而不再考慮單獨開業。

即使在醫院工作的醫生,絕大多數也不是直接受雇於醫院。他們一般是隸屬與一個Group,而這Group與醫院是一個合同製關係,雙方自願,定期續約或解約。

    上麵提到,除了大學醫院,所有醫生都一個職稱:attending physician。隻有大學醫院才會有教授,副教授等學術頭銜。

在美國的醫院,主要分大學醫院和社區醫院。一般地說,大學醫院科研水平很高,是新技術新方法的發源地,而且因為見到的疑難雜症比較多,所以在這方麵比較有經驗。但是,因為有教學任務,所以絕大多數活都是住院醫生幹的。而社區醫院主要是麵向社區,在常見病方麵,絕對不比大學醫院差,甚至有時候會更強些。當然這和社區有關係,越是好的社區,越能吸引到好的醫生,服務質量也會越高一些。當然,相當一些社區醫院也培訓或輪轉住院醫生。

(十)如何挑選醫生

言歸正傳,那如何挑選好的醫生呢?

    說實話,這實在是一個沒法回答的難題。

一是青菜蘿卜各有所愛,有人喜歡嚴父型的,最好說一不二,有權威的感覺;有人喜歡慈母型的,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等等。


我個人從來不看病,但我幫其他人挑選醫生時看以下幾條:


1. 如果有朋友知道,是最好的;


2. 最好是好的醫院訓練出來的,包括醫學院和住院醫培訓;


3. 住院醫訓練完成10-15年,年輕力壯,還有些經驗;


4. 醫生是否有醫療糾紛,網上都可以查到;


5. 另外網上也有些網評,可以參考。


總結


不論中國還是美國,醫生都是人,有些可能是你一見鍾情的“百求恩,有些可能是你一見扭頭就跑 WSN,但大部分的美國醫生都會對病人以誠相待。你說是經濟利益驅使也好,是法律手段調控也好,絕少有人會亂來,這種人住院醫培訓都會做不下來的。


另外,看病本身是一個過程,在中國看病有一種思維模式:上大醫院看一次就好了。實際不然,更重要的是隨診,尤其是一些不能一目了然的疾病。我會在以後的貼子裏探討急診,門診,檢查,保險,住院,護士,手術,等話題。如果有哪位朋友對哪個話題趕興趣,我會盡我所知,探討一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無勝於聊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真是“及時雨”,正為看醫生焦頭爛額。請問對於同一個病症,是堅持看同一個醫生好,還是多看幾個不同的醫生?西藥有時副作用很明顯,我該不該信任地把藥吃完?會不會有醫生給點無大益的和平藥應付病人?最近鬧毛病,慈母似的醫生見了一個,有用沒用給我開了一堆藥。令替我約了專科醫生,但培養要做六周。等不及去見她,於是,有權威的醫生見了一個,看了一眼不加解釋就開藥,藥副作用大,我有點懷疑他是不是考慮不周,給的藥不對症?於是醫院醫生看了一個,說了前麵的情況,他很和氣地隻給開了點作用不大的外用藥。是手上的fugus潛伏進嘴巴裏,開始是white mouth,起一層白膜,後來褪淨了,然後口腔粘膜裏留下很多小皰疹,醫生說是virus,有成長進喉嚨的趨勢,請問要命麽?
我愛小貓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可以寫下關於護士的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