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禪院

開窗日月進,放眼遠山青;禪院得生命,靈性超常倫。
正文

四、上帝與人類的八大關係

(2010-12-15 00:15:28) 下一個

四、上帝與人類的八大關係


作者:雪峰





人類與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與上帝的關係是人類與其他關係中最重要的關係,這個關係直接關係到人類的生死存亡,也關係每個人的未來。上帝與人類的8大關係。


1、形體相貌關係   

上帝沒有固定的形態,他可以成為任意形態,人的形態是按照天界神的形態設計的,也就是說,人的外貌與神相似,不與上帝相似。


2
、智慧關係    

上帝親自創造的是天界的神,人不是上帝直接創造的,非洲黑人和美洲印迪安人是地球上的第一批由神創造的人類,埃及人及歐洲白種人是神創造的第二批人類,以中華民族為核心的亞洲黃種人是從極樂界來的,是邪惡之神的追隨者龍的變種,是地球上的第三批人類,所以黃種人的祖先不是人類。亞當夏娃是以色列人和絕大部分中東地區人的祖先,是由另一個神在神秘的伊甸園中創造出來的。

從智慧上講,人的智慧永遠達不到上帝的智慧,隻有神能理解上帝的智慧,白種人和黑人若能修煉到高深層次時可以理解神的智慧,黃種人本身帶有仙佛的基因,若能明心見性,就可擁有仙佛的智慧,以色列人和絕大多數中東地區的人兩者兼而有之。


3、隸屬關係    

人類不屬於上帝直接管理,上帝直接管理的是天界的神。

人類是由一神管理的,但總是受到另一個神的阻撓和破壞。由於神界是對立的統一,兩種神勢均力敵、旗鼓相當,誰也戰勝不了誰,所以人類社會永遠無法達到完美狀態,永遠無法平靜,人心也永遠在善惡美醜真假兩股力量的交織衝突矛盾中尋求著平衡點和支撐點。

比如,一神創造了亞當夏娃,另一個神就立刻在伊甸園中載了一棵所謂的智慧樹引誘亞當夏娃去吃,通過吃那棵樹上的果子,改變亞當夏娃的思維基因模式,以便與神對抗,創造亞當夏娃的神知曉另一神的陰謀詭計,所以對亞當夏娃千叮嚀、萬囑咐,不要吃那棵樹上的果子,結果,最終亞當夏娃無法抗拒誘惑,上了另一神的道,神一怒之下,將亞當夏娃逐出了伊甸園。

真正關心人類的神我們稱他為光明之神,反之,我們稱他為黑暗之神,耶穌就是光明之神的代表,撒旦是黑暗之神的代表,光明之神關心的是人類的前途命運,是每個人生命的完美,想讓人們通過對真善美的追求,達到思想上自由幸福,肉體上自由快樂,釋迦牟尼清楚人類在光明之神和黑暗之神較量中的處境,幹脆教導其弟子們放棄人的生活,直接追求超越,擺脫光明之神和黑暗之神的管理和糾纏,跳出三界,直達極樂界;黑暗之神從表麵上看,是非常關心人類的,他讓人們追求擁有,追求金錢、追求權勢、追求地位、追求美色、追求名聲、追求成功、追求得到、追求人上人的生活,他通過一切方式讓人忙於眼前的利益,使人沒有多少時間進行深邃的思考,最終不讓光明之神的計劃實現,所以,從實質上看,黑暗之神根本不關心人類,他讓人們迷於眼前利益而忘記了人生本來的目的。


4
、因果關係    

上帝雖然不直接管理人類,但他清楚人類的現狀和未來,他對光明之神和黑暗之神之間的恩恩怨怨一清二楚,光明之神要讓人間永遠光明,黑暗之神要讓人間永遠黑暗,但永遠光明和永遠黑暗都將破壞宇宙的對立統一,隻能是永遠使其一半對一半。

上帝對人類的關心是通過他設置的因果關係(秩序和程序)進行的。

首先他讓人擁有了一定的自由意誌,使人可以在光明和黑暗中自由抉擇。上帝給予我們的正是我們自己所求的,我們今日的現狀完全是我們自己應得的,上帝既沒有剝奪什麽,也沒有給我們增添什麽,我們是在上帝設置的“道”上行走的。

比如亞當夏娃,是否吃那棵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完全可以自我做主,不吃,可以繼續在伊甸園中享受無窮無盡的歡樂,吃了,就要逐出伊甸園,靠自己的勞動所得生存。

比如,我們路上發現了一隻受傷的兔子,如何對待它,完全由我們自己做主。我們可以不理睬它,既不幫助它,也不傷害它,繼續我們的路程,這種選擇的結果是,等到有一日我們自己受了傷害需要他人的幫助時,就沒有人來主動幫助我們,當然也不會有人來繼續加害我們;如果我們抱起受傷的兔子,給予適當的包紮和喂養,然後再放歸田野,那麽,我們就是保護了一個生命,我們所得到的是生命的延伸和升華;如果我們乘小兔子之危,乘機抓了它,回家剝皮下鍋,吃了它,那麽,我們得到的將是生命的縮短和降值。

我們如何對待其它事物,其它事物將會以等價的方式回報我們,我們如何對待神,神就會如何對待我們,我們如何對待上帝,上帝將會以等值的東西對待我們,我們付出多少,就會得到多少,我們得到多少,必將會付出多少,我們付出的和得到的將永遠是對等的。

一般來講,人向往什麽,就會來什麽。你堅定不移地向往金錢,金錢一定會來到你的身邊;你專心致誌地謀取權利,你一定會得到權利;你專門尋找妓女,妓女一定會來找你;你一心念鬼,鬼就會出現在你麵前;你一心求佛,佛就會來引導你。隻要我們專心一致,心無旁騖,持之以恒,我們希望的東西一定會得到。

許多人向往了,但沒有得到或達到預期的目標,這不是上帝設置的秩序和程序有問題,而是我們三心二意、左右搖擺、信念不堅定或急於求成的緣故。

比如有人想成為作家,但在走作家的路上捱不住寂寞,受不了暫時的貧窮,一會兒想辦個公司,一會兒又想當個官,又一會兒想研究“馬尾巴的功能”,這就讓上帝和神魔左右為難,到底要助你成為作家呢,還是要幫你辦個公司呢?其結果是,既成不了作家,也辦不了公司。

記得小學課本上有一篇“小貓釣魚”的寓言故事:小貓跟老貓去釣魚,老貓靜靜地在湖邊專心釣魚,一會兒就釣了許多魚,而小貓在釣魚時東張西望,一見蜻蜓飛來了,就放下釣魚杆去捉蜻蜓;一會兒又見一隻蝴蝶飛來了,又放下釣魚杆去捉蝴蝶,結果忙乎了一天,不僅沒有捉到蜻蜓和蝴蝶,魚也沒有釣上一條。

這不是上帝不公,而是自己也不清楚到底需要什麽。

所以,若要當騙子,就不要講良心;若要當強盜,就不要講仁慈;要求佛就不要殺生;要超凡脫俗求仙,就不要追求人世間的功名利祿;要斂財,必須認錢不認人;要搞政治,就不能不收買人心;要搞慈善,就不要謀取利益;要做學問,就要忍耐寂寞和孤獨;要鑽營,就不要顧及原則和交情;要曲意逢迎、溜須拍馬,就不要怕他人戳自己的脊梁骨,還得有一副厚臉皮;要想當將軍,就不要怕士兵的血流成河;要想不生病,就必須學會養生;要想提升自己的人生品位,就必須修行修煉;要不想坐牢,就遠離犯罪;若不想來生變成畜生,就要有人性,不能無法無天、胡作非為;若想肉體死後去千年界,就必須在有限的人生階段獲得完美的人性;若想來生降生在萬年界,就必須悟道、求道、得道;若想去極樂界,那就趕緊拜佛求佛,明心見性,脫離欲界、色界、無色界;若不想去陰間,就必須多做好事,少做壞事;若不想去冰凍層,就不要坑蒙拐騙、殘害善良;若不想去火煉層,就不要無緣無辜殘害生命。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了芝麻就不要想得到西瓜,撒了草籽就無法收獲莊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必定要報。”此生不報來生必報,上帝公正無私,完全按照我們自己的選擇和行為給我們相應的結果。

我們的過去就是我們的現在,我們的現在就是我們的未來。這就是我們與上帝之間的因果關係。


5
、情感關係    

雖然我們不是由上帝直接創造的,但生命的源頭來自上帝,沒有上帝,一切皆無。

沒有上帝,就沒有神魔;沒有神魔,就沒有人類。這就是說,沒有上帝,就沒有人類。

從“血緣”上講,上帝是神魔的父親,神是人類的父親,魔是人類的叔伯。這就是說,上帝是人類的爺爺。

耶穌把上帝稱為天父,這完全是正確的,因為耶穌是上帝所造,我們人類若把上帝也稱為天父,就是把我們自己也看成了與耶穌平等的神,這就違反了倫理關係,因為耶穌和其他的神按照上帝的要求創造了我們,我們人類的天父不是上帝,而是神。

從情感上講,上帝是我們的爺爺,耶穌等神是我們的父親,撒旦等魔是我們的叔伯,仙是人類的高級生命層次,佛是人類可以達到的最高生命層次。

爺爺總是疼愛孫子的,上帝總是關心人類的,隻要我們時刻敬奉爺爺,不要惹他老人家生氣,我們人類就有美好的前程,即使父親和叔伯要懲罰我們,隻要我們拉住爺爺的手不放,父親和叔伯由於敬畏爺爺,也不得不放我們一馬。


6
、距離關係    

我們與上帝之間的距離有兩層含義:從物質的角度講,我們與上帝之間的距離是無法測量的,是非常非常遙遠的。我們人類目前知道的最遠的星係距離地球為270億光年,我們知道的最小粒子誇可的直徑向負方向距離地球300多億光年,再說宇宙的意識能量團並不在宇宙的中心,就象人的大腦不在人體的中間部位一樣,從三十六維空間的角度來說,上帝的質在清涼界,而我們人類在人間,有一個無法逾越的鴻溝;從靈體的角度講,我們與上帝是一體的,是沒有任何距離的,宇宙萬物都是上帝的縮影。用一個不十分恰當的比喻,人與上帝的距離就象是手指頭與人體本身的距離關係一樣,手指頭與大腦有一定的距離,但手指頭是人體的組成部分,手指頭與人體並沒有什麽距離,手指頭的任何活動和感受都與人的大腦聯係在一起。


7、感應關係    

上帝雖然在非常遙遠的地方,就象大腦離手指頭很遠,但大腦對手指頭的任何感受會在瞬間做出反應,大腦的任何指令手指頭會馬上感應到,所以,從本質上講,上帝與我們在一起,我們的任何活動,不論是體力活動還是腦力活動還是心理活動,都會一絲不漏地瞬間反映到上帝那裏,上帝的任何指令也會毫無遺漏地立刻反應到我們的肉體和靈體上。

上帝沒有具體的形態,這就是為什麽我們人類無法看到真實的上帝存在的原因,但這並不是說,上帝是不存在的,或上帝存在,但與我們人類沒有什麽太大的關係,我們每一個人,實際上就生活在上帝的關懷和照料之中,我們與上帝相互感應,互為因果。

如果把上帝比做大海,我們人類就是大海中遊動的魚。《聖經》中講的聖父、聖子、聖靈是指上帝、上帝旨意的貫徹執行者耶穌和其他神及上帝的靈。上帝的靈是充滿宇宙的,我們生活在上帝的靈中,就象魚生活在水中。老子在《道德經》中認識到的“道”,實際上就是“聖靈”,就是上帝的靈,所謂“悟道”、“得道”、“行道”,就是要通過思索、感悟、邏輯推理,充分地認識到上帝靈的存在、運行、作用,進而與上帝的靈融合在一起,一旦與上帝的靈(道)融為一體,就象佛經中講的:“即得至高無上、大徹大悟大智慧。”到了此時,成仙已經是必然的了,離佛也隻有一步之遙。

你或許會說:“你講的似乎有點道理,但我還是感應不到上帝靈的存在和它對我的作用。”

這就牽扯到智慧的層次問題了,愛因斯坦的理論“能量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和“光線遇到質量大的物體時會彎曲”及“質量和能量將會造成時空的彎曲”等對我們普通的人來說,就是很難理解的理論,原因是我們的智慧層次還沒有達到理解他的理論的高度,但是,在“量子力學”和“測不準原理”理論麵前,愛因斯坦就開始迷惑了,他認為:上帝主宰萬物,因而也創造了物理定律,所以,宇宙是有序的,即一切事物,隻要知道它的現狀,便能了解它未來的發展和變化,而“量子力學”和“測不準原理”表明,未來是無法確切預知的,結果可能會多種多樣。比如,小粒子的位置測的越精確,它的速度測量就愈不準確,若小粒子的速度測的越精確,它的位置測量就愈不準確。

當一種理論越深奧、越抽象、越接近真理邊緣時就越難理解,對普通大眾而言,就成了一種玄學,但是,隻要我們虛心、思考,就沒有攀登不了的頂峰。

輝煌的人生路有三重天,第一重天是當總統或成為億萬富翁。如何達到這個目標,讀一讀“百萬富翁的創造者”拿破侖.希爾的《成功規律》就可知曉。

第二重天是超凡脫俗、“笑傲江湖”。在你尚未開始向總統和億萬富翁邁步之前,先想象一下自己已經當了總統和成了億萬富翁,然後盡情地在意念中感受那種輝煌,結果你發現當總統或成了億萬富翁並不能給你帶來真正的幸福和快樂,反而覺得那是一種累贅、是一種負擔,人生應該有更高的境界,世俗社會的一切已經無法滿足你的追求,但你又無法擺脫世俗社會的影響和牽絆,這時候你的思維就必然要向如何獲得最大的自由和生命的永恒區域發展,你的智慧就上了一個層次,你就可以理解到凡事執著的壞處,在俗事中成功或獲得的害處,你就可以達到“隨緣而化、隨遇而安、隨機而做、隨性而動”的境界,就可以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智慧境界,這時候,就可以“笑傲江湖”了。

第三重天是知曉了宇宙的奧妙,人生的真諦,這時候的感覺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你就達到了釋迦牟尼佛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你就知道了生命本身無所謂生,也無所謂死,就可以進入“極樂界”了,這時候你再返回頭看世間的總統和億萬富翁的行為,就好象大人們觀看小孩子“過家家”一模一樣。

我們反過頭來繼續探討為什麽我們感應不到上帝存在和上帝的靈對我們的影響問題。

我說這隻是個智慧層次的問題,若我們的認識始終在第一重天內盤旋,就象是井底的青蛙,就無法知道和理解井外大千世界的絢爛多姿,即使其他青蛙如實地告訴我們井外世界的斑駁陸離,我們也無法相信,甚至會認為別的青蛙是在危言聳聽,故弄玄虛;若我們的認識局限在第二重天之內,就象是池塘的青蛙,我們無法想象江河湖海的千重波浪和浩瀚奇妙。

上帝就在我們身上,上帝始終與我們在一起,我們與上帝相互感應,至於你能否感應到完全取決於你心靈感應的程度,一台質量很差的電視機,很難接受到電視台發射的音頻和圖象信號,即使接受到了,不是圖象不清晰,就是噪音很大,聽不清播音員在講些什麽,一台黑白電視機無法接受到彩色圖象,即使質量非常好的電視機,若接受的頻率不對,也無法接受到需要的信號。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感應原理在同頻,同頻共振不點通。


8、對應關係(聯係方式)  

萬物都是上帝,但上帝不是萬物;手指頭是人,但人不是手指頭;大使館都代表國家,但國家不是大使館;科學家都屬於科學,但科學不是科學家;宗教都為神而存在,但神不是為了宗教而存在。明白了這些道理,就明白了人類與上帝的對應關係。

上帝與萬物相互感應,感應的關鍵在於同頻,知道了這一點,就找到了與上帝對應的途徑。(聯係的方式)。我們要想聽某個廣播電台的節目,就必須打開該電台相應的頻道,我們要想和某人通話,就必須撥打其人的相應的電話號碼,我們要想與上帝聯係對話,就必須使我們的心靈與上帝的聖靈接通。

上帝本身是沒有名稱的,但人們為了方便,就給上帝起了許多名字,基督教稱上帝為耶和華,伊斯蘭教稱上帝為安拉,佛教稱上帝為佛祖如來,道教稱上帝為原始天宗,也有人稱上帝為造物主,還有人稱上帝為皇天、蒼天,帝釋天、梵天等等,還有通俗的叫法是老天爺,等等。實際上這些稱呼都沒有錯,隻要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呼喚的是宇宙中唯一、無定形、中性、無明、超能、智慧、公正、仁慈的上帝,不論使用什麽尊敬的名稱都是可以接受的。

《生命禪院》綜合了三大宗教的特點,稱上帝為:真主——佛祖耶和華上帝。

在此要鄭重聲明的是,有些人把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尊稱為佛祖,這是絕對錯誤的。釋迦牟尼隻是佛祖派到人間的一個“欽差大臣”,如果我們把中國曆史上出現的欽差大臣尊稱為皇帝,那是有殺頭之罪的。同樣,基督教的個別流派認為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所以把耶穌尊稱為上帝,也是錯誤的,我們總不能把父親稱為爺爺吧!

我們明白了與上帝的對應關係,那麽與上帝的具體聯係方式是什麽呢?

具體的聯係方式是:冥想和祈禱。

冥想就是在無為的精神狀態中丟棄由“聲、香、味、觸、法”引起的心理活動,進入深沉的思索和想象,拋開功名利祿和生離死別,去思索和想象宇宙的奧妙和生命的真諦,久而久之,我們的意識就會與上帝的意識融為一體,我們的智慧將會有質的飛躍,當我們的心神達到一種無法描述的快樂和愉悅的時候,我們已經與上帝緊密地聯係在了一起。這是與上帝聯係的最直接、最有效、難度最高的方法。我在“養生篇”中講的“脫凡骨禪定法”就是一種冥想方法。

第二種方式是祈禱。我們首先必須明確,人類存在的目的是為上帝服務。如何取悅於上帝是我們祈禱的主要目的。

在如何祈禱,祈禱的方式和祈禱的內容方麵,基督耶穌已經非常明確地告訴了我們。我們遵照基督耶穌的教導進行就可以了。大體說來,祈禱要出於虔誠,絕不可敷衍塞責,勉強從事。祈禱的內容首先必須是衷心感謝上帝對自己的恩德和仁慈及關心,進而要歌頌和讚美上帝的智慧和超能及偉大,其次要向上帝表明自己願按照上帝的意誌行事做人,不計較個人的成敗得失,接著要為自己所犯的罪孽和錯誤進行刮骨療毒般地懺悔,以求上帝能網開一麵,寬恕我們的罪過,最後,祈求上帝幫助我們走上正道,使我們的生命在來世能進入高層生命空間,結束語應該表明我們的祈禱是以人類在天國的父親——耶穌的名義而進行的。

祈禱是個人行為,而不是社會行為,那種大喊大叫、故意讓別人聽見的祈禱是虛偽的,無用的,我們必須靜靜地、悄悄地進行,沒必要說出聲來,因為我們的心理活動會變成一種思維波,就象腦電圖和心電圖一樣,向遼闊的宇宙發出我們的心願信息,上帝一定會回應我們。此外,由於我們本身也是上帝的一個組成分子,我們的祈禱我們自己聽到了,也就標誌著上帝聽到了。

祈禱千萬要注意不要有邪惡的念頭,祈禱某人倒黴,祈禱升官發財,祈禱光宗耀祖,埋怨上帝不公等都會被魔鬼接受,最後倒黴的將是自己。因為邪惡的念頭與上帝不同頻,隻與魔鬼同頻。為什麽要與上帝取得聯係呢?我將會在“生命篇”中解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