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要求罷免溫家寶的胡大江和張大衛是薄熙來收買的5毛狗 超多圖

(2012-10-30 06:32:09) 下一個

要求罷免溫家寶的胡大江張大衛是薄熙來收買的5毛狗 超多圖

向全國人大常委、中共中央發出緊急呼籲

2012-11-1 23:59| 作者: 鞏獻田等36人

摘要: 2012年10月26日《紐約時報》發表了題為《中國領導人家庭隱秘的巨額財富》(英文標題是“Billions in Hidden Riches for Family of Chinese Leader”)一文,詳細報道溫家寶的親屬憑借其職權影響而暴富的情況。鑒於此,我們向你們發出緊急呼籲。
全國人大常委會並吳邦國委員長:
中共中央政治局並胡錦濤總書記:

2012年10月 26日《紐約時報》發表了題為《中國領導人家庭隱秘的巨額財富》(英文標題是“Billions in Hidden Riches for Family of Chinese Leader”)一文,詳細報道溫家寶的親屬憑借其職權影響而暴富的情況。文章稱:“《紐約時報》的調查顯示,溫家寶擔任領導職務期間,他的很多親屬變得 極為富有。其中包括溫家寶的兒子、女兒、弟弟及妻弟。對公司與監管記錄的調查顯示,在總理的親屬中,有些人的生意風格十分強勢,他們掌控了價值不低於27 億美元(約合170億元人民幣)的資產。”並指出:“現年90歲的總理母親楊誌雲不僅不再貧窮,而且絕對富裕。記錄顯示,僅她名下一項對中國一家大型金融 企業的投資就曾在5年前價值1.2億美元(約合7.6億元人民幣)。”

《紐約時報》的報道,在標題下麵,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首腦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 理溫家寶的大幅照片,照片上總理的背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這就不僅僅是關乎溫家寶總理個人的家庭私事,而是以中國領導人、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為指涉的,這就在全世界人民麵前嚴重地損害了中國領導人、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形象,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鑒於此,我們向你們發出緊急呼籲:

第一、必須立即對《紐約時報》報道的內容予以核實和澄清。為此,我們呼籲全國人大常委會盡快召開 緊急會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會期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在常務委 員會開會期間,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提出對國務院或者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的質詢案。受質詢的機關必須負責答複。”要求溫家寶總理做出解釋和澄清。如果 能夠證明《紐約時報》的報道是捏造的謠言,是妄圖抹黑我國領導人、抹黑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必須盡快發表聲明予以駁斥,以正視聽,消除影響。相 反,在沒有弄清事實的情況下,任何人通過任何渠道采取向《紐約時報》施加壓力的辦法,是錯誤的,是有損於國格的!

第二、早在今年7月15日我們就聯名上書,要求罷免溫家寶總理,但當簽名至1644人之時,被強 行阻止。中央政治局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各位成員早已收到我們聯名的書麵信件。那封信是就溫家寶總理違反憲法規定和背離社會主義最基本的原則,在其將近十年 的任期內大肆推行私有化造成的社會惡果而言的,那時我們尚不知道《紐約時報》現在所報道的他的親屬利用副總理、總理職權關係和影響聚斂社會財富的問題。在 此,我們重申仍舊堅持那封信的主張和要求:一,開放被違法關閉的網站;二,堅決要求罷免溫家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和國務院總理職務。

既然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美國媒體在全世界麵前報道了此事,我們就不能麻木不仁,更不能裝聾作啞。 對汙蔑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中國的一切陰謀,必須提高警惕,及時戳穿;對於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造謠和誹謗,必須及時予以澄清和反擊。但是,對於我國有的 黨政領導人確實自己貪汙腐敗,或者領導人的親屬利用其職權違紀違規聚斂社會財富的行為,必須依法依紀查清和嚴肅處理,絕對不能姑息養奸,這是由中國共產黨 和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所決定的!隻有這樣,才能真正維護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社會中的聲譽。

假如溫家寶總理拒絕做出解釋和澄清或者其解釋不能駁倒《紐約時報》報道的指責,那麽,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更應該做出免去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和國務院總理職務,並就《紐約時報》報道所指問題對其進行審查的決定,以維護黨和國家的形象。

中國共產黨依法、依紀清除自己隊伍中的極少數變質分子,吐故納新,這是一切先進的政黨健康發展的 標誌和正常現象,這非但絲毫不損害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反而證明這個黨的生命力之所在。一切製造謠言、抹黑任何一位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和遵紀守法的共產黨領導 人的卑劣企圖是不會得逞的!任何借少數領導人蛻化變質為借口,妄圖打倒中國共產黨和顛覆社會主義製度的罪惡陰謀更是癡心妄想!

全中國和全世界人民正在看著你們!

鞏獻田 北京大學教授
奚兆永 南京大學教授
李定凱 清華大學教授
王子凱 北京市委黨校原副校長
劉 軍 北京市
聞 迪 美國
胡大江 美國
羅誌學 廣東省珠海市醫生
俞金龍 《大公報》撰稿人
景埃埃 北京市
李必勝 北京市學者
吳育民 上海市
賀冠山 山東省公安幹警
莊 重 北京市工人
駱玉濤 湖南省退役軍人
宋文輝 廣東省韶關市
蔣馥紅 上海市
曹新仁 上海市
李高峰 湖南省永州市
溫明川 福建省泉州市
蘇明陽 福建省泉州市
李少華 上海市
張大林 上海市
田永進 上海市
朱惠娥 上海市
張智敏 上海市
周 偉 湖南省長沙市
張 傳 湖南省長沙市
陳玉堆 上海市
姚高成 上海市
甘建華 湖南省長沙市
閆茂平 河北省涉縣
王鳳靚 河北省張家口市
徐有爐 廣東省佛山市
周伊康 上海市
嶽海劍 上海市
2012年10月28日

————————————————————

薄熙來、王立軍收買美國華人胡大江、張大衛的證據 有圖 有真相

————————————————————

目睹薄熙來豐采 美國華網胡大江攝影 by dajiangon 九月 18th, 2011

Posted In: 重慶新政


2011年9月17日上午,中國國家領導人薄熙來在重慶人民大廈前的廣場上會見了世界各地參加第六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4百多名代表並在與代表們合影後發表了”中國人有誌氣“的講話。



我們站的位置是鍾君銘選的。我原想向中間擠,看來這個位置極佳,讓我們能夠有一個攝影的極佳角度。黃先生在台灣的媒體的統派的代表。前排左起:黃榮燦(台海文化傳播)、胡大江(美國華網)、鍾君銘(美國僑網)



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秘書處辦公室馬靜文和她的領導是負責我們此次參會聯係工作。



薄熙來:”我來完了點。不是我有意遲到,是因為你們的一位記者一定要我回答幾個問題。很抱歉。“



“歡迎你們!”



“你們是最棒的!”



歡迎你們從世界各地到重慶來“深入基層”



近年來重慶也是一個新聞比較多的地方。”



“希望你們用自己的眼睛看看我們重慶是什麽樣子的。”



“到處走走看看,客觀地報道我們的五個重慶。”



讓大家都住好。



讓大家都平平安安。



誰都不願意堵車吧。



到處都種上銀杏樹、桉樹、桂花樹。



我們大家都身體健康



保鏢帥哥



大家來開發重慶這個“新聞富礦”。



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一定要堅定不移地繼續幹下去



看成敗,人生豪邁!



我不能隨波浮沉,為了我至愛的親人。



再苦再累也要堅強,隻為那些期盼的眼神。



聽到後麵有人評論:”他講話的樣子神態真像主席。“



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



薄熙來說:”今天天氣很熱,我看到有朋友在扇扇子,我是有群眾觀念的,就此打住。“



薄熙來說:”最後要感謝海峰同誌把你們從世界各地請到山城來,讓我們給她鼓掌。“



中國共產黨政治局委員、中國國務院僑辦主任李海峰,原大慶女子采油隊隊長,幾位目前仍然在位的中國共產黨在文革期間培養起來的工農幹部之一。



右邊是芝加哥華語論壇報社長張大衛



張大衛對薄熙來說:相信重慶一定會趕上超過芝加哥。薄熙來說:“中國人是有誌氣的。”


Discussion

————————————————————


550 × 367 - 129k - jpg
bbs.creaders.net
20、張大衛(美國《芝加哥華語論壇報》報社社長)
640 × 480 - 47k - jpg


usachinanews.com
右邊是芝加哥華語論壇報社長張大衛. 張大衛薄熙來 ...
550 × 367 - 163k - jpg


usachinanews.com
張大衛薄熙來說:相信重慶一定會趕上超過芝加哥。

張大衛對薄熙來說:相信重慶一定會趕上超過芝加哥。 超多圖

 

————————————————————

薄熙來、王立軍收買美國華人媒體張大衛的證據 有圖 有真相

這個張大衛是1978年社科院新聞所的碩士生 圖

芝加哥華語論壇報是他1人在家辦的小報,小版麵,雙周刊

他連辦公地點都沒有,拉點廣告,每兩周自己開車去唐人街派發報紙

薄熙來、王立軍收買美國華人媒體張大衛的證據 有圖 有真相

原貼鏈接:


美國僑網美國網友 [李靖華] ip:
71.239.*.*
2012-03-26 03:18:36

左手提著白色手提袋的是芝加哥華語論壇社長張大衛。

你的位置:美國僑網 >> 資訊 >> 僑務 >> 新聞人物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美國僑網收到王立軍的賀年卡


共1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2年3月18日 14:32


美國僑網今天3月17日,《美國僑網》收到中國重慶警察局長王立軍先生的賀年卡。也祝王立軍先生新年愉快



信件攝影圖片



2011年9月王立軍受到世界華文媒體的矚目


www.ChinaUSAnews.com






<>
<>
<>
<>
<>
<>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9
(18次打分)


【已經有24人表態】


<>
<>
<>
<>
<>

22票

感動

1票

高興

難過

1票

憤怒

美國僑網美國網友 [李靖華] ip:
71.239.*.*
2012-03-26 03:18:36
左手提著白色手提袋的是芝加哥華語論壇社長張大衛。





發表評論
我也來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複【已有1位網友發表了看法】


來張《芝加哥華語論壇報》社長張大衛大頭照


張大衛(美國《芝加哥華語論壇報》報社社長) 此圖片來源見附4:張大衛參加中共統戰部研修,來自《港澳台海外媒體負責人國情研修班》


張大衛熱情讚揚重慶模式從何來?


張大衛在重慶做什麽?


參加中共全球媒體宣傳洗腦研討峰會。



張大衛(左)閱讀《重慶商報》


美國報社社長:共同富裕是大家共同的夢想--重慶影響的將不僅是中國。這個報道是這麽來的。


看看黨媒報道,第六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將於17日在重慶開幕——中新網


中新社劉小青(左)《芝加哥華語論壇報》社長張大衛(中)交換供稿協議文本《芝加哥華語論壇報》多年使用中新社的新聞產品,該社社長張大衛先生說,中新社的新聞資訊豐富多彩,獨具特色,非常適合海外華僑、華人的口味。


中新社與《芝加哥華語論壇報》社長張大衛(中)交換供稿協議文本


港澳台海外媒體負責人國情研修班 張大衛(後排居中)

此圖右邊拍照者就是張大衛


張大衛(美國《芝加哥華語論壇報》報社社長)


博訊讀者報料稱,張大偉曾受到薄熙來的招待。重慶日報2011年9月18日曾發表題為

“美國報社社長:共同富裕是大家共同的夢想--重慶影響的將不僅是中國”

的文章文章(原文附後),其中提到:

【他說,以“唱紅打黑”為例,“很多華人和我一樣,都是非常讚同的,認為這是符合廣大人民群眾願望的,能唱出中國人的自豪感。”】

美國報社社長:共同富裕是大家共同的夢想--重慶影響的將不僅是中國

來源:重慶日報| 作者:何清平

(記者 何清平)

“觀察今日中國的改革開放,就一定少不了重慶。”

昨日,美國《芝加哥華語論壇報》社長張大衛在接受專訪時表示,“重慶共同富裕的探索,影響的將不僅是中國,還包括世界。因為共同富裕是大家共同的夢想。”


張大衛說,海外華文媒體非常重視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發展,重慶之所以受到越來越多華僑的關注,是因為重慶的發展體現了“特色”和“發
展”。其眼中的“特色”和“發展”,包括共同富裕、“五個重慶”和“唱紅打黑”等。他說,以“唱紅打黑”為例,“很多華人和我一樣,都是非常讚同的,認為
這是符合廣大人民群眾願望的,能唱出中國人的自豪感。”


同時,他認為,促進共同富裕是解決當下中國矛盾的高招。當前,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出現了令人擔憂的危機,如貧富差距拉大等,“重慶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給了我們巨大的信心。”


“在重慶,我們看到了中國的未來。”張大衛認為,重慶創造條件讓民眾都富裕起來,能體現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提高中國的影響力。資本主義國家為什麽現在很多問題解決不了,危機重重,就是因為財富積聚到少部分人手中。


張大衛說,一個改革好不好,最終能衡量的是看大多數老百姓讚不讚成、有沒有得到實惠,如果90%的老百姓都覺得是對的,那就是好的,實現共同富裕顯然是民心所向。


2011年09月18日04:18 來源:重慶日報


[博訊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


其它附件見下頁。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

————————————

下一頁

烏龍 博訊焦點:炮轟溫家寶的紐時記者張大衛熱情讚揚重慶模式 特多圖



【阿波羅新聞網2012-10-28訊】





附2:芝加哥華文媒體出席第六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的代表:


胡大江 美國華網社長

張大衛 《芝加哥華語論壇報》社長

鄭 梅 《神州時報》社長


劉衛國 《芝加哥華人年鑒》編輯


容蔭寧 健康生活報社長


勞潔梅 新亞電視董事長

鍾君銘 美國僑網負責人


第六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將於17日在重慶開幕


第六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第二次新聞發布會現場。



第六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組委會秘書長、中國新聞社副總編輯夏春平在重慶介紹論壇籌備情況。孟幻 攝


中新網重慶9月13日電 (記者 郭虹 杜遠)作為全球華文媒體兩年一度的“首腦峰會”,第六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將於9月17日至19日在重慶舉行。


13日,重慶市政府舉行第六屆世界華文論壇第二次新聞發布會,論壇組委會執行秘書長、中
國新聞社副總編輯夏春平在會上表示,論壇將以“國際話語體係中的海外華文媒體”為主題,世界各地華文媒體的董事長、社長、總編輯等領軍人物將就華文媒體如
何在西方主流社會發聲、華文媒體與中華文化傳承等話題展
開交流與探討。本屆論壇是今年海內外華文傳媒界的一件大事,也正逢論壇創立10周年,主辦方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重慶市人民政府和中國新聞社高度重視籌辦工
作,努力為海內外媒體合作和文化交流搭建一個功能豐富、運行順暢、和諧友好的國際化平台。


境外400餘華媒老總相約山城


據介紹,作為全球華文媒體界兩年一度的國際峰會,第六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受到業界高度關 注,其規模也為曆屆來最大。來自美國、加拿大、新西蘭、
俄羅斯、澳大利亞、巴西、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港澳台等遍布五大洲的近5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餘位華文媒體老總將相聚重慶。


其中包括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劉長樂、馬來西亞世華媒體集團執行主席張曉卿、世華媒體集團 總編輯蕭依釗、印尼《國際日報》報業集團董事長熊德龍、
台灣中央社董事長陳國祥、《中國時報》總編輯王美玉、美國美南新聞報業電視傳媒集團總裁李蔚華、加拿大《明報》北美行政總裁呂家明、法國《歐洲時報》社長
張曉貝、美西《僑報》總裁謝一寧等世界華媒知名人物。


同時,中國國內200多位媒體負責人、傳媒專家及部分地方政府官員亦將出席大會。屆時, 海內外近600位代表相聚一堂,共商全球華文媒體發展大
計。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新聞社、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等境內媒體社長、總編輯、台長等國內媒體代表也將參與探討交流。


此外,中宣部、國務院僑辦、國務院新聞辦、國務院台辦、國務院港澳辦、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全國記協等部委領導將出席論壇大會。


與此同時,中國新聞社組織相關專家和部門編撰了三本書籍,分別出版刊印了《第六屆世界華文媒體論壇論文集》、《世界華文媒體年鑒(2011年版)》以及《第六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會刊》(上冊《幸福重慶》、下冊《巴山渝水》)。


重慶將借論壇之機走向世界


作為全球華文媒體界的“首腦峰會”,此次論壇得到了重慶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屆時,多位中央及部委領導將出席論壇。重慶市委市府主要領導將出席大會。重慶部分部門的官員及相關專家將在論壇上解讀“重慶模式”,並會向境內外媒體推介重慶。


為使海內外傳媒高層更好地“親近”重慶,由專業媒體人士編撰的“第六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會刊”——《幸福重慶》和《巴山渝水》業已出版問
世,600餘海內外華媒高層既可通過此會刊一覽重慶各地“不得不去的地方”、“不得不吃的美食”,還可深入了解境內外媒體界關注的“五個重慶”建設、重慶“唱紅打黑”等當地熱點焦點問題。參會媒體人士也將組團赴重慶部分區縣和主要旅遊景點參訪。


9月18日晚,“第六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頒獎典禮暨重慶市唱讀講傳演出”將在重慶市大劇 院舉辦。這既是對往屆大會議程模式的創新,更為境內外媒體身臨其境地感受重慶“唱讀講傳”提供了平台。同時,該晚會還會向長期在世界各地傳播中華文明、服務海外僑界、默默辛勤耕耘的海外華文媒體工作者頒發相關 獎項。


此次論壇組委會還開通了第六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官方網站。會議期間,中國新聞網、中國僑網、新浪、搜狐、網易、騰訊等網站將進行現場直播,香港鳳凰衛視將對大會全程直播和錄播。諸多海外華文網站也開設了“第六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專題,密切關注並報道大會盛況。


會場上,400餘位華文媒體老總和國內200多位媒體高層、傳媒專家及地方政府官員聚首論道;會場下,海內外數百家網站、電視台、報刊用鏡頭和筆播出、記錄會議進展;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將成為重慶走向世界的一次盛會。


背景資料:世界華文傳媒論壇


“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由中國新聞社每兩年主辦一屆,已先後在南京、武漢、長沙、成都、上海舉辦過五屆。中國新聞社是中國以對外報道為主要新聞業務的國家通訊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華僑華人和與之有聯係的外國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國際性通訊社。


“首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於2001年9月在南京召開,參會的海外華文媒體達130餘家,人數達140餘人,主題是“麵對新世紀的海外華文媒體”;


“第二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於2003年9月在長沙召開,145家海外華文媒體與會,境內媒體亦有50餘家。為配合論壇的召開,由中國新聞社組織編寫、出版了首部《世界華文傳媒年鑒》,填補了年鑒類辭書的空白;


“第三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於2005年9月在武漢召開,海內外嘉賓達500餘人,圍繞“全球‘中國熱’中的海外華文媒體”的主題進行了廣泛深入地探討。論壇首次通過了《武漢宣言》,作為論壇成果和與會代表的共識;


“第四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於2007年9月在成都召開,與會境外媒體來自47個國家和 地區,近300家,約400人。論壇新推出“媒體高端論
壇”,通過高層人士進行精彩對話,深入探討華文媒體麵臨的機遇與挑戰。本次論壇首次開設網絡視頻直播,大會發言由中國新聞網、搜狐網、新浪網、新民晚報網
同步視頻、圖片、文字直播。論壇期間,“世界華文傳媒形象雕塑”落戶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公園,成為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的永久性紀念。


“第五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於2009年9月在上海召開,與會境外媒體代表約350人, 國內中央主要新聞單位和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的代表
150餘人,會議規模達500餘人。論壇就“全球金融危機下的華文媒體”和“海外華文媒體與上海世博”兩大主題進行了研討。論壇舉行了“世界華文媒體合作
聯盟”成立儀式,目前同意正式加入“合作聯盟”的海外華文媒體已有176家,包括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和網絡等媒體,遍布全球五大洲。


舉辦至今,“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已成為海外華文媒體的“首腦峰會”,以其開放性、國際 性、高層次,為世界各地的各類華文媒體探討自身在海外的生
存發展,促進海外華文媒體之間及它們與中國大陸傳媒界的溝通和交流,提升海外華文媒體的整體素質和水平,表達海外華文媒體的心聲搭建了平台。





附3:中新社與美國數十家華文媒體深化或建立合作關係 美中信使報設宴祝賀訪問德州地區新聞媒體圓滿成功


本報訊世界名人網特約記者


世界名人網休斯敦訊  據中新網休斯頓10月23日消息,中國新聞社副總編輯夏春平及中新社美國分社社長劉小青近日走訪了美國華盛頓、芝加哥、達拉斯、休斯頓等地的華文媒體,與當地數十家華文媒體簽署了新聞資訊交流合作協議。


中新社是中國內地兩大通訊社之一,與海外華文媒體有悠久的合作曆史和深厚友誼,每兩年在中國內地舉辦一次的“世界華文媒體論壇”就由中新社主辦。


夏春平副總是在結束了紐約之行後訪問上述地方的。在華盛頓,中新社與《美華商報》、《新世界時報》、《美龍網》、《華盛頓新聞》、《亞美新聞》等簽訂了新聞資訊服務合約。


在芝加哥,夏春平副總編參訪了《中國之星媒體集團》、《神州時報》等華文媒體,並與《芝加哥華語論壇報》、《芝加哥廣州網》、《芝加哥健康生活》的負責人進行了交流。

《神州時報》總部設立在芝加哥,在邁阿密、亞特蘭大等地有相對獨立的同名報紙,中新社此次將其旗下媒體一並授權使用中新社的新聞資訊。
《芝加哥華語論壇報》多年使用中新社的新聞產品,該社社長張大衛先生說,中新社的新聞資訊豐富多彩,獨具特色,非常適合海外華僑、華人的口味。


達拉斯近年來華僑華人迅猛增加,該城市有多份華文媒體,此次中新社與此間頗具影響的《美中晚報》、《達拉斯新聞》建立了新聞資訊合作關係。


夏春平副總二十三日在休斯頓與“美南報業傳播集團”高層會麵,雙方就進一步加強合作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美南報業傳播集團”旗下有《美南新聞》、《波士頓新聞》、《達拉斯時報》、《奧斯汀新聞》、《波特蘭新聞》等十餘家華文報紙,同時還有廣播電台、網絡等媒體。該集團與中新社有多年的業務合作關係,此次中新社授權該集團旗下所有華文媒體使用中新社的新聞資訊。


休斯頓是美南地區華僑華人集中的地區,該地區有多家華文媒體,中新社與此間的《華夏時報》、《美中信使報》、《明橋體育》等也建立或加強了業務合作。


夏春平副總還參訪了《芝加哥論壇報》等主流媒體。


休斯敦美中信使報近日也刊發了夏春平訪問美南的詳細情況。美中信使報設宴祝賀中國新聞社副總編輯夏春平訪問德州地區新聞媒體圓滿成功。


十月二十三日晚美中信使報社在中國餐廳設宴款待夏春平及陪同來訪的中新社美國分社社長劉小青,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館房利副總領事暨夫人高麗娟領事,新聞領
事孫愛萍,傅吉軍二位領事看望並祝賀他們訪問圓滿成功。美中信使報謝忠社長,勞荊總編,Peter黃總經理,副總編許陽,記者馮啟昌及休斯敦亞裔青商會會
長龔永傑,香港會館陳女士等歡宴貴賓。


中新社副總編夏春平曾經擔任三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的秘書長,美中信使報勞荊總編任三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的召集人之一。此次夏春平來美走訪了各主要華文媒體,進一步加強和擴大和海外華文媒體的合作。舊朋新知喜相逢,談報論文話語濃,當晚盡歡而散,依依惜別。


中國新聞社(簡稱中新社)


中國新聞社(簡稱中新社)是以國家通訊社形象對外從事輿論工作,是中國最大的專業對外輿論機構。成立於一九五二年,由建國初期的新華社對外部、國際部和進步人士範長江、胡愈之創辦的國際新聞社三股力量組成,代表國家向海外和國際傳播中國的聲音。


中新社的新聞清新、活潑,深受國內外媒體的喜愛,中新社新聞稿件的特色可以概括為"國際視角+親和力",中新社文風影響新聞界。


中國新聞社的主體新聞業務已經涵蓋了新聞、圖片、專稿、特稿、電視、電影、雜誌、網絡、出版社等等,在內地27個省市自治區派駐了分支機構50多個,在港澳以及海外派駐了分社,並已成功在台灣駐點。


在紐約、華府、洛杉磯和舊金山設有分社,中新社向海外500多家媒體發中文新聞稿件和圖片,主要服務對象是世界各地華文媒體。24日晨6時夏春平和劉小青又趕赴舊金山,繼續他旋風式的訪問之旅。



夏春平副總參訪《華盛頓周刊》



夏春平(前排右二)副總與中國駐芝加哥總領事館以及中國之星媒體集團負責人合影。



夏春平副總參訪著名的《芝加哥論壇報》



中新社美國分社社長劉小青(右二)與《神州時報》社長鄭梅(左二)簽署供稿協議。左一為中新社副總編夏春平。



中新社與芝加哥《健康生活》建立合作關係



中新社與《芝加哥華語論壇報》社長張大衛(中)交換供稿協議文本



中新社美國分社社長劉小青(左)與達拉斯《美中晚報》發行人洪藍青(右)簽署供稿協議。



中新社與《達拉斯新聞》建立合作關係。



夏春平副總編(中)與美南報業傳播集團首席執行官李蔚華(右)、資深副總裁朱幼楨進行交流。



中新社代表與《華盛頓新聞》高層交流。



中新社代表向華盛頓《美華商報》演示新聞資訊產品。



圖為中新社美國分社社長劉小青(前排左)與《美中信使報》總編輯金鳴峰(前排右)簽署供稿協議。後左為中新社副總編夏春平、右為《美中信使報》社長謝忠。





附4:港澳台海外媒體負責人國情研修班


文/施雨 2012年09月25日,星期二


【文心社杭州消息】
2012年9月20-24日,來自港澳台,暨美國、加拿大、法國、意大利、比利時、西班牙等國家的24位華文媒體負責人,參加了由浙江省統戰部與中華文化學院聯合舉辦的“港澳台海外媒體負責人國情研修班”。國情研修班的課程包括專題講座與實地考察。


專題講座:


一、浙江經濟形勢
  演講人:沈建明(浙江省委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博士)


二、當前國際體係新變化與若幹戰略思考
  演講人:方柏華(浙江省委黨校政治學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


三、未來四年台灣政治局勢與兩岸關係走向
  演講人:嚴安林(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兼台灣問題研究所所長、博士)


四、微博革命與輿論新局
  演講人:王綱(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副社長)


國情研討




1、左起:冰淩(紐約商務傳媒集團董事長)、施雨(美國文心網總裁)、章平(比利時)



2、港澳台海外媒體負責人國情研修班



3、浙籍海外和平統一促進會負責人國情研修班




4、開班式



5、主席台



6、同桌學員:王威(美國《彼岸》雜誌副總編)、施雨(美國文心網總裁)



7、演講題目:浙江經濟形勢
  演講人:沈建明(浙江省委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博士)




8、演講題目:當前國際體係新變化與若幹戰略思考
  演講人:方柏華(浙江省委黨校政治學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




9、演講題目:未來四年台灣政治局勢與兩岸關係走向
  演講人:嚴安林(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兼台灣問題研究所所長、博士)





10、講座:微博革命與輿論新局
演講人:王綱(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副社長)





11、參觀考察浙江日報報業集團與浙江在線





12、全班研討:如何發揮海外媒體的作用,服務祖國建設與發展。



13、左起:戴華東(副班長、西班牙《僑聲報》報社社長)、冰淩(班長、紐約商務傳媒集團董事長)



14、王威(美國《彼岸》雜誌副總編)



15、倪濤(美國《新世界時報》董事長)



16、錢海芬(法國泛歐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



17、張寒萍(意大利歐聯通訊社社長)



18、留問政(旅台浙江省同鄉會《台浙天地》總編輯)



19、王業隆(香港《華夏紀實》雜誌社社長)



20、張大衛(美國《芝加哥華語論壇報》報社社長)



21、齊繼革(澳門新聞通訊社副社長)




22、結業典禮



23、左起:趙向前(中華文化學院領導)、徐建華(省統戰部領導)




安吉考察





1、丹桂飄香的季節



2、左起:施雨、李俏紅(意大利僑網主任記者



3、徐忠友(浙江省委統戰部)、施雨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

阿波羅新聞網 轉載請注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