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抗戰時期大理地區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調研報告

(2013-09-08 16:55:16) 下一個

抗戰時期大理地區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調研報告

大理白族自治州抗損課題組

時間:2012-05-04       作者:      來源:      點擊: 196

一、課題調研概況

2005年下半年,雲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下發《關於開展<抗戰時期雲南省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課題調研的通知》後,大理州委黨史研究室立即將通知及統計表下發各縣市委黨史研究室,要求抓緊時間查閱檔案、地方誌書、文史資料,走訪當事人或知情者,按時上報專題報告和統計表。同時,州委黨史研究室成立了課題組,組長和副組長分別由主任、副主任擔任,具體工作由征集編輯科負責。為認真完成調研任務,全室7位同誌,全力以赴,到大理州檔案館查閱抗戰時期民國的檔案1000多卷,州級有關單位的誌書10多本,走訪了3位老同誌,複印檔案資料200頁,文獻資料111頁,並對各縣市的報告及統計表進行匯總,於11月25日將調研報告上報省委黨史研究室。2006年7月,為進一步貫徹省委黨史研究室《關於開展<抗戰時期雲南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課題征研工作的通知》(雲黨研字[2006]30號),大理州委黨史研究室下發了《關於開展<抗戰時期大理州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課題征研工作的通知》(大黨研字[2006]14號),要求各縣市在原基礎上加大征研力度,擴大征研範圍,增加走訪人數,做好走訪記錄,並對搜集的資料進行研究、整理,寫出調研報告和相關資料上報州委黨史研究室。州委黨史研究室在各縣市上報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研究、整理、形成調研報告,於2006年11月28日上報省委黨史研究室。2007年上半年,根據省委黨史研究室對大理州“抗損”課題調研成果修改完善的建議,再次布置。州縣市黨史研究室在原來調研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認識,明確調研工作的重要性,挖掘抗戰資料,提高調研成果質量,查閱檔案資料1516卷,複印資料86份113頁,查閱有關書籍191本,複印1219份,3236頁,走訪40人,參加調研45人。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調研報告後報省委黨史研究室審核。2008年7月,在省委黨史研究室抗損課題調研組的指導下,按要求補充完善相關資料和調研報告,上報省委黨史研究室。大理州開展抗損課題調研未爭取到課題經費,開支5萬多元。
 
二、 抗戰前後大理地區的自然條件及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大理州地處低緯高原橫斷山脈的南端,緯度為北緯24。41’~26。42’。大理州的山脈,屬於雲嶺山脈及怒山山脈,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脈的展布,從西向東,由北向南依次為誌奔山、三崇山、五寶山、雪班山、老君山、羅坪山、無量山、點蒼山、太極頂、哀牢山、馬廠東山、九頂山、雞足山、臭水南山、五頂山等。北部劍川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縣交界處的雪班山,是州內群山的最高峰,海拔4295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海拔4295.3米(劍川雪班山),最低海拔僅有730米(雲龍紅旗壩),海拔高度相差3500米。大理地區屬橫斷山脈的縱穀區,金沙江、瀾滄江縱貫其境;縱橫交錯的山脈,將其分割為108個大小壩子。大理州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氣候宜人。
  1932年雲南全省設立12個政務視察區,大理州地域分屬第四區(蒙化、彌渡、祥雲)、第八區(風儀、大理、賓川、鄧川、洱源、漾濞、永平、雲龍)、第九區(鶴慶、劍川)。1938年,全省政務視察區劃分為15個區,風儀、大理、賓川、漾濞、祥雲、彌渡改屬第十一區,永平、蒙化、雲龍改屬第十二區,鄧川、洱源、鶴慶、劍川改屬第十四區。1949年,彌渡、祥雲屬行政督察區第八區,鶴慶、劍川、洱源、鄧川、賓川屬第十區,大理、風儀、蒙化、永平、雲龍、漾濞屬第十一區。
1912年—1924年,大理地區的人口在80萬上下波動。1932年人口為1,085,175人。1938年起,人口逐年下降。1943年人口比1940年減少141,839人,下降15.83%,1946年總人口下降到858,229人,比1943年減少37,760人。
商業情況:1927年,大理的“洪盛祥”開設榮新製革廠。1939年,雲南省政府設立雲南製革廠下關分廠。第一次世界大戰至抗日戰爭前夕,大理的“永昌祥”、“錫慶祥”等大商號,把資本投向金融業和工業,在下關、昆明開辦銀行、工廠,使大理地區的製茶、製革、紡織、繅絲、製皂、火柴等輕工業有一定發展。滇緬公路通車前,每年通過馬幫從騰越關出口商品包括川絲、紡絲、條絲、山貨、藥材、鐵器、火腿、紙張、粉絲、土布、茶葉等,在1~4萬馱之間。
滇緬公路通車前,大理、下關已有公路通往昆明。當時,大理通往外地的商路主要是滇西和滇西北兩條,商品靠馬幫運輸。滇西幹線以下關為中轉站,由昆明馱運商品的馬幫到下關後即馱運進口商品回昆明。再由鳳儀、蒙化(今巍山縣)、永平、保山等地的馬幫將滇西出口的商品由下關經永平、保山、騰衝馱運到緬甸的八莫、瓦城。滇西幹線還有三條支線,以運輸茶葉、棉紗及土特產品為主。茶葉支線由下關經鳳慶、雲縣、臨滄、景穀、雙江到達普洱,每年運輸普洱茶、猛庫茶、鳳慶茶4000~6000馱,在下關加工成沱茶。土特產支線由下關、永平、保山至耿馬、鎮康、麻栗壩,每年運輸約2000~4000馱大煙及土特產品。百貨支線由下關馱運棉紗、棉布、茶葉至四川會理、西昌,返程時馱運川絲,每年運輸約6000~10,000馱。滇西北幹線,以下關為起點,經劍川、鶴慶至麗江、維西、中甸等地。主要馱運“邊銷茶”、棉紗、布匹、百貨等,每年有馱馬12,000~15,000匹運輸商品。
滇緬公路通車後,以下關為中心的商路主要有兩條:一條是下關—保山—畹町—瓦城—仰光(滇緬公路);另一條是下關—昆明—重慶—上海。在抗戰中期和後期,由於上海、武漢失守,騰衝淪陷,滇緬公路中斷,新開辟兩條商路:即下關—昆明—百色—南寧—廣州和下關—維西—拉薩—印度兩條商路,對打破國際封鎖發揮了一定作用。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沿海被日本侵略軍封鎖,中國滇緬公路成為中國對外的主要國際交通線,下關也因之成為戰時交通樞紐和物資轉運中心,內地許多企業遷移來滇,不少本地和外地的資本家紛紛湧入下關開辦企業,經營商業,使大理的經濟發展進入空前繁榮時期。銀行有15家,商店發展到2000餘家,經營範圍和項目不斷擴大,分支商號遍及國內外,並把投資轉向開發電力、采礦、造幣、化工、紡織、製茶、鐵路及金融等產業。滇西各大商幫抓住機會開展“川絲銷緬,滇茶銷川”活動。永昌祥、福春恒、興盛和、茂恒、洪盛祥等大商號紛紛在下關及重慶、成都、敘府、西昌、嘉定、樂山設繅絲廠、黃絲加工廠和解絲廠,將黃絲加工成“嘉紡”、“渝紡”、“敘條”、“渝條”等,運到下關後轉銷緬甸、印度等國和上海香港等地。喜洲商業,在“永昌祥”、“錫慶祥”的帶領下,發展較快,發展成為“四大家”、“八中家”、“十二小家”的白族商業資本家集團,資本由3萬多銀元擴大到180餘萬銀元。下關成為僅次於昆明的雲南第二大商業城市。抗戰勝利後,各大商號紛紛將大部分流動資本和物資轉移緬甸、印度和香港經營,形成華僑資本,導致大理經濟逐漸衰退。
三、日本帝國主義在大理地區的主要罪行
為了適應抗戰的需要,中國政府將雲南省祥雲縣雲南驛商務機場改為軍用機場。同時,中美兩國政府開辟了從印度汀江和阿薩姆邦至中國雲南的空中運輸線—“駝峰航線”。雲南驛機場是“駝峰航線”上的重要中轉站,共有轟炸機、驅逐機和運輸機200餘架。日軍為破壞空中和陸地運輸線,轟炸大理地區,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日軍施放霍亂病菌,使霍亂病迅速傳染到大理地區,造成大理地區霍亂病流行,人員死亡眾多的慘景。
(一)轟炸重要目標,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了破壞中國空中和陸地交通運輸線,日軍多次派飛機對“駝峰航線”上的重要中轉站雲南驛機場,滇緬公路的咽喉功果橋和下關、巍山進行轟炸。
1940年10月20日,日機27架轟炸滇緬公路上的功果橋,橋傷,主要鋼索第1、2根分別被碎片削斷2股,但交通未斷;原人行鐵橋鐵鏈被碎片打斷,橋傾斜;房屋炸壞三四間,普通人及軍人傷亡共計六七名,東西兩碉堡頂炸壞,雲龍縣縣長受重傷[1]12月12日,9架日軍飛機兩次轟炸掃射雲南驛機場,損失甚為慘重,21架菲律賓教練機和3架運輸機全被擊壞炸毀,在場的兩個機械士被炸傷[2]1941年1月5日、6日,日機兩次對功果橋進行轟炸,8根鋼索炸斷2根,交通中斷;10日,經搶修通車[3]1月23日12時10分,9架日機轟炸功果橋,上方4根,下方2根鋼索被炸斷,東半部橋麵墜江,西半部橋麵斜懸於兩根鋼索上,交通再次中斷[4]7月15日,日機轟炸下關,死8人,傷11人,房屋損壞50餘間[5]。8月15日,敵機28架轟炸鳳儀、下關,投彈約100餘枚,西南運輸處下關分處及其修車廠,雲南汽車公司車站炸毀較重,並毀待修汽車6輛,附近民房炸毀及震壞63家,西運處側民房中彈起火,燒毀3間;計死西運處憲兵、警戒兵、運輸兵共3名,田野農婦2名,疏散到附近郊野之婦孺、背夫等9名,共14名;輕、重傷男女及鎮長、警戒壯丁等7名。死傷總數21名[6]。1942年1月,功果橋被日機轟炸破壞後,為保證滇緬公路暢通,在功果橋上遊用128隻汽油桶建成浮橋,長88米,可通行10噸的汽車[7]。3月,日軍轟炸機28架和零式戰鬥機8架轟炸掃射雲南省驛機場,炸死民工250餘人,國民黨留駐機場的第38站股長黃友德和機械士張信忠亦中彈身亡[8]10月28日下午2時許,日機20餘架分3批向東飛來,旋繞五六分鍾後,在雲南驛機場附近用機槍掃射,警戒機場人員傷1人[9]12月26日、27日,日本飛機侵襲雲南驛飛機場,炸死25人,炸傷12人,美軍航空隊飛機炸傷3架[10]19431月16日和26日,日軍飛機先後兩次轟炸掃射雲南驛機場,民工死2人,傷4人[11]3月中旬,上午9時左右,18架日本飛機,襲擊雲南驛機場,對機場上的飛機和人群展開了殘酷的轟炸與掃射,美軍飛虎隊的18架驅逐機和兩架運輸機被打得破爛不堪。被炸死和低空掃射而死的民工有2700人左右[12]。4月26日,日本飛機轟炸雲南驛飛機場,祥雲、巍山、姚安、大姚修機場的民工被炸死433人,炸傷388人[13]4月27日,日軍25架飛機襲擊雲南驛機場,毀美軍航空機隊驅逐機3架,傷5架;毀運輸機1架,死美國人7人,傷5人;死國民黨駐守部隊30人;死民工200餘人[14]5月19日,上午8時,日軍50餘架飛機過巍山縣境侵襲,投彈27枚,炸傷巍山縣五印鄉民6人,炸毀民房兩。上午9時,敵機30多架被盟軍及中國空軍飛機追擊,自西北竄入縣境上空,向東北方向飛去,旋又轉回,隊形錯亂,至河上彎上方冷水塘後麵的黃泥箐上空,倉皇棄彈,炸死村民2人,炸傷五、六人,下落不明者數人,炸跨民房四五間[15]1O月25日,日軍飛機轟炸下關金星村,炸死8人,傷11人,炸毀房屋16間[16]12月18日,日軍18架中型轟炸機和40架零式戰鬥機襲擊雲南驛機場,盟軍航空戰鬥機隊阻擊空戰達半個小時,擊落日軍零式戰鬥機4架、轟炸機1架;機場嚴重受創[17]。12月19日,日軍中型轟炸機18架、零式戰鬥機2架於上午10:50到達雲南驛機場上空,投彈轟炸機場跑道,低空掃射做工人群。盟軍航空戰鬥機隊與其空戰,擊落日軍轟炸機6架,零式戰鬥機3架。美軍d─iv零式戰鬥機被日機擊落1架[18]。1944年3月26日,日軍以54架重型轟炸機和不知其數的驅逐機空襲雲南驛機場。雙方飛機在水目山上空交戰,盟軍擊落日本飛機3架,落於螞蝗箐。當時,日軍飛機向機場上投下了300多枚炸彈,炸死炸傷楚雄、姚安、巍山、彌渡、祥雲等縣在雲南驛修機場的民工15,000餘人,其中炸死1000多人[19]
共計死傷人數:1940年炸死7人,傷1人,國軍炸傷2人;1941年炸死19人,傷18人;1942年平民炸死275人,傷12人;國軍炸死3人;盟軍炸死1人;1943年平民炸死3345人,傷415人,失蹤5人;國軍炸死30人;盟軍炸死8人,傷7人;1944年炸死1000人,傷14000人。
(二)霍亂病迅速傳播,造成大理地區人口減少。1942年,日軍入侵滇西,攻占龍陵、騰衝,派飛機轟炸保山,迫使大量難民、大理商人及匠人湧向大理地區。由於從緬甸及龍陵、騰衝等地的難民和返鄉的大理商人、匠人攜帶霍亂病菌到大理,造成大理地區霍亂疾病迅速蔓延,患者人數和死亡人數均與日俱增。霍亂病,發病急,擴散迅速,死亡率高,一旦感染,大量患者難逃死亡的厄運,幾小時就死亡。當時對霍亂病防治見效甚微,十有九死,滅門之戶各地均有發生,令人慘不忍睹。1942年霍亂在大理地區流行,各縣死亡嚴重。整個大理地區感染為17,964人,死亡38,032人。
四、人口傷亡
抗戰期間,為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把日寇趕出滇西,有許多大理籍的參戰軍人戰死疆場,為國捐軀;有許多民工在搶修雲南驛機場、功果橋和運送軍糧的抗戰活動中被日本飛機炸死炸傷;有許多人死於日機轟炸和霍亂病;有許多人因戰爭流離失所成為災民或失蹤。
(一)直接人口傷亡
1、日機轟炸傷亡人數:
1940炸死7人,傷1人,國軍炸傷2人。1941年炸死19人,傷18人,國軍炸死3人。1942年平民炸死275人,傷12人;國軍炸死2人,傷1人;盟軍炸死1人。1943年平民炸死3345人,傷415人,失蹤5人;國軍炸死30人;盟軍炸死8人,傷7人。1944年炸死1000人,傷14000人。
平民共計炸死4646人,傷14,446人,失蹤5人。
2、霍亂病傷亡人數:
1942年,大理地區霍亂病發病人數多,死亡率高,其中漾濞縣感染霍亂165人,死96人[20]雲龍死亡3000人,感染無記載[21];永平死亡1000人[22];鄧川感染4774人,死亡2243人;洱源患者4228人,全部死亡[23]彌渡死亡481人,感染137人;賓川死亡2000人[24];鶴慶感染12,658人,死亡7749人[25];大理死亡14,000人,全家死絕有3000餘戶[26]劍川縣流行霍亂,死亡3105人[27]祥雲城區及雲南驛、前所、龍潤(今下莊)、文源(今劉廠)、禾豐(今禾甸)等地區霍亂病流行,花園村有四五十戶農戶,染上霍亂病的就有230多人,死亡30多人,禾甸新澤村患霍亂病死亡的人數達100多人[28]
大理州因霍亂死亡38,032人,感染17,964人。
平民死亡42,678人,傷32,410人,失蹤5人,共傷亡75,093人。
3、軍人死亡人數合計:
抗戰期間,大理地區出征作戰軍人有幾萬人,現有記載的有12,739人[29],大理州參加國民政府軍出省抗戰共陣亡3146人[30]。1940年12月雲南驛機場被日機炸傷2名機械士;1941年8月15日炸死憲兵、運輸兵、警戒兵共3人;1942年3月因日機掃射,雲南驛機場股長黃友德和張信忠機械士中彈犧牲;10月28日日機於雲南驛機場附近用機槍掃射,警戒機場人員傷1人[31];1943年4月27日,日機襲擊雲南驛機場,炸死中國駐軍30人[32]國軍共計炸死35人,傷3人。
計:傷亡3184人,其中傷3人,亡3181人
4、盟軍軍人傷亡人數:
1939年至1945年,美國軍人來華支援抗日戰爭,在對日作戰中盟軍軍人傷亡情況。1942年12月,日軍飛機空襲雲南驛機場,美軍莫尼中尉負傷因搶救無效死亡;1943年1月,盟軍與日軍在巍山上空空戰,一架美國飛機墜毀於巍山縣城南陰箐山中,飛行員1人犧牲[33];4月27日,日機襲擊雲南驛機場,炸死美國人7人,炸傷5人[34];1943年7月,一架運送抗戰物資的盟軍飛機,因機器故障墜毀於永平縣杉陽鎮江頂寺梁子,1位飛行員跳傘摔斷了腿[35];1943年12月19日 日軍中型轟炸機18架、零式戰鬥機2架於上午10:50到達雲南驛機場上空,投彈轟炸機場跑道,低空掃射做工人群。盟軍航空戰鬥機隊與其空戰,擊落日軍轟炸機6架,零式戰鬥機3架。美軍d─iv零式戰鬥機被日機擊落1架(按傷1人)[36]盟軍共計傷亡16人,其中炸死9人,傷7人。
(二)間接人口傷亡
大理地區間接傷亡共1704人,其中死亡1369人,傷335人。
1938年雲龍縣修築滇緬路死亡五六百人,按550人算[37];1939年雲龍縣斑疹傷寒死亡50餘人[38];鳳儀患病199人,死亡197人[39];1940年大理縣參加修築滇緬公路死亡86人[40];1943年雲龍天花流行,發病30餘人,死亡20餘人,傷寒流行死亡130餘人[41];1944年雲龍因傷寒死亡146人[42];雲龍縣運輸民工死亡8人[43];1945年鄧川霍亂、鼠病流行,死亡155人[44]抗戰期間漾濞民工死亡27人,傷106人[45]
五、財產損失
在抗日戰爭中,日軍喪心病狂地派飛機轟炸,不僅給大理地區造成人口重大傷亡,而且給大理地區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和居民財產損失。
一、社會財產損失
(一)直接社會財產損失(按1937年7月法幣折算)
1、1940年10月至1941年2月間,日軍轟炸功果橋16次,出動飛機242架次轟炸功果橋,投彈近千枚,8根鋼索被炸斷,滇緬公路交通中斷,經濟損失巨大,無法估算。
2194012月12日,9架日軍飛機兩次轟炸掃射雲南驛機場,損失甚為慘重,21架菲律賓教練機和3架運輸機全被擊壞炸毀[46]
3、1939年至1945年間,祥雲縣雲南驛軍用機場多次被日機轟炸,盟軍飛機與之空戰,盟軍損失飛機38架。
1942年美空軍第14航空隊(陳納德部)1架大型運輸機因機械故障墜毀於自羊村山腰。[47]12月26日下午,日軍飛機空襲雲南驛機場,美軍航空機隊起飛迎擊,美軍莫尼中尉駕駛的飛機中彈後墜毀[48]12月26日、27日,日本飛機侵襲雲南驛飛機場,美軍航空隊飛機被炸傷3架[49]1943年1月16日,巍山縣境上空發生美國空軍與日本侵略軍空軍的空戰,1架美國飛機被擊中墜毀於縣城南陰箐山中[50]1943年3月中旬,18架日本飛機,襲擊雲南驛機場,對機場上的飛機和人群展開了殘酷的轟炸與掃射,美軍飛虎隊的18架驅逐機和2架運輸機被打得破爛不堪。[51]1943年4月27日,日軍25架飛機襲擊雲南驛機場,毀美軍航空機隊驅逐機3架,傷5架;毀運輸機1架[52]19437月,1架運送抗戰物資的盟軍飛機,因機器故障,起火墜毀於永平縣杉陽鎮江頂寺梁子[53]194312月19日 日軍中型轟炸機18架、零式戰鬥機2架於雲南驛機場上空,投彈轟炸機場跑道,低空掃射做工人群。盟軍航空戰鬥機隊與其空戰,擊落日軍轟炸機6架,零式戰鬥機3架。美軍d─iv零式戰鬥機被日機擊落1架[54]同年1架盟軍失事飛機墜落於雲龍長新山上[55]
4、1940年8月15日,敵機28架轟炸大理州鳳儀、下關。投彈約100餘枚。西南運輸處下關分處及其修車廠,雲南汽車公司車站炸毀較重,並毀待修汽車6輛[56]依照中央黨史研究室抗戰時期中國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工作簡報第119期轉發的浙江省《實物折算參照值表》中,商營汽車1937年7月價國幣482元/輛計算,為1937年價值0.2892萬元。
(二)間接社會財產損失(按1937年7月法幣折算)
1、人力資源損失。
1937年至1945年,大理人民在搶修公路、鐵路、機場、運送軍糧的抗日工作中,投入民工563.6614萬個工日,騾馬工56.9282萬工日
其中,1937年祥雲修機場投工7.687萬工日[57]修滇緬公路投工56.7萬工日[58];永平投工50萬工日[59]彌渡投工13.5萬工日[60]漾濞投工85.59萬工日[61];鳳儀投工0.4萬個工日[62],修滇緬鐵路大理各地投工10萬工日[63]。共投民工223.877萬個工。
1938年修機場和功果橋,投入民工15.1454萬個[64]省防空司令部在漾濞設無線電台,有收發報機l台,設台長1人、報務員2人、機工4人[65]。7人持續到抗戰勝利,計為1.701萬個工。
1939年,修滇緬路鳳儀投入民工0.26個[66]2月6日起至19日彌渡共雇工3,468名,雇牛工60架,共合工資國幣1974元[67]
1941年彌渡累計投工61.8萬工日[68],永平修功果高炮路投工24萬餘工[69],滇緬公路鋪柏油投工36萬工日[70]、彌渡投工53.6萬工日[71]滇緬公路沿線昆明、大理、保山等18個縣市共351,440名民工擔任滇緬公路柏油路備料等完善工程的任務[72]修滇緬公路,賓川一次即應征石工500名;修築賓川機場,共征用民工3000名[73]。共投民工210.894萬個。
1942 蒙化(巍山)縣征派民工運送“大包米”(軍糧)全縣共征派民工1000餘人,投入運力馬匹240匹,曆時120天[74]。永平出民工9960個、騾馬4980餘匹運送軍糧[75],共投民工9.496萬個;蒙化組織馱馬700匹,曆時120天(4個月),完成了運送8000噸軍工物資到昆明的任務,共有馬工8.922萬個[76]
1943年修白屯機場彌渡出工1.95萬[77]永平縣修滇緬公路投工10萬個工日[78],祥雲修滇緬路和運糧投入2850個工[79]。共投工12.238萬個。是年,祥雲供馱馬62匹。
1944滇西戰役期間雲龍縣派出民工2500多名,騾馬2000餘匹[80],計60萬個工日,騾馬48萬個工日;修滇緬路漾濞出工500個[81]
1945永平縣修保密路出工2500名(4個月)[82]
根據民國《永平縣誌稿》之《永平縣曆年各項工資比較調查表》中1937年永平縣的普通木工、泥工、石工、竹工價格——0.5元/工日計算民工工錢,根據《雲南省抗戰時期貨幣換算和物價表》1943年每匹馱馬一節國幣90元折算為1937年7月國幣0.45元/匹,折算馬工工錢,大理州抗戰期間投入民工價值281.8307萬元;投入馬工價值為25.61769萬元;1939年彌渡雇的民工牛工價值為0.316395萬元。
1937年到1945年期間大理地區共征兵員12,739名,出征軍人共12,739人[83]按出征軍人出征年月日,扣除陣亡數後折中按1/2折算,共造成人力資源損失1103.08475萬工日,折合1937年法幣3198.945775萬元[84]
人力資源損失共計折合為1937年法幣3506.71056萬元。
2占用農田損失。
1937年至1945年,大理人民在修公路、鐵路、機場中共計占地4324.14畝,折合1937年法幣21.6207萬元。
其中1937年祥雲1000餘畝、彌渡141.1畝[85];1938年修機場征用祥雲縣農民土地659.97畝,合國幣25,905.85元;青苗補償費1,320.55元;遷移墳墓126塚,補償2,180元[86](共計折合1937年價值2.94059萬元)。1939年,祥雲縣北屯飛機場占地48萬平方米(720.72畝)[87]彌渡縣擴修雲南驛機場征用人民田地中上地170.82畝,每畝國幣50元;中中地23.6畝,每畝國幣45元;中下地273.77畝,每畝國幣40元,共12248.8元(折合1937年價值0.71214萬元[88];1940年巍山機場39.1萬平方米587.09畝,折合為1937年法幣2.9355萬元[89] 1941賓川機場占地1651.6畝,折合為1937年法幣8.258萬元[90]1942年彌渡建瓦倉臨時機場,占地15萬平方米(225.2畝)[91],滇緬公路工務局在漾濞修建食宿站、及停車場占用公荒地38.4市畝,每畝定價款5000元,計算共合國幣10.2萬元[92]
抗戰期間,大理州因修路和建機場,共征用土地4905.19畝,檔案記載有價值的按其價值計算,沒有的統一根據雲南省委黨史研究室“抗損”課題組《雲南省抗戰時期貨幣換算和物價表》,統一按永平縣50元/畝標準計算(1937年價值),占用土地和青苗、遷墳補償費,共25.277095萬元。
3、糧食損失。
1942年至1945年,為支援滇西反攻戰,從各縣征購、征借、征實軍糧,共提供軍米計8597.761667萬市斤,0.06元/斤,折合1937年法幣515.8657萬元。
其中:1942年雲龍捐糧食加上采購的糧食計300多萬斤[93]提用積穀第11集團軍兵站分站部運去米6000餘斤[94]。蒙化(巍山)縣共調運軍糧109,339大包(每包100公斤),計1093.39萬公斤[95]劍川縣劍川16.6667萬斤[96]大理區(大理縣及其附近各縣)撥借積穀交軍糧36,000石[97],計240萬斤;永平1942年以征實、征購、征借、派購等名義征收農民稻穀254,036公擔,大米17,100公擔,折合數為20,322,880公斤[98]撥交軍米3500大包[99],計4134.576萬斤;1943年永平縣采購軍米:1月40萬市斤[100]520萬市斤[101]610萬市斤[102]、11月60萬市斤[103];1944年永平縣采購軍米80萬市斤[104]、1944年,征實稻穀22,465公石,除縣級公糧3097公石就地撥發縣級各機關外,其餘全部撥交站兵,充作軍糧[105],計1,291,200斤。1945年4月40萬斤[106],11月10萬斤[107]194310萬抗日將士雲集祥雲,縣政府組織供應柴58萬斤,提供軍米500萬斤[108]鶴慶提供147.884萬市斤[109]彌渡縣1941年配購軍米721彌市石(每市石折重750市斤),共折合540,750市斤;1942年運雲縣1072大包(每包重100公斤);1943年征購糧食4,992,140市斤(其中馬糧311500市斤);1944年購1,600,000市斤,並成立軍糧運輸處,下關成立辦事處,分別運往下關、永平、漾濞、雲南驛等地,計運送51,072大包[110]
提供馬糧311,500市斤,按蠶豆計算,根據檔案資料記載的1943年春,保山每斤國幣6元[111],計2.1805萬元。
提供柴58萬斤,參照中央黨史研究室抗戰時期中國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工作簡報第119期轉發的浙江省《實物折算參照值表》,按0.0012元/斤計算,計0.0696萬元。
1942年,劍川提供過往軍隊油鹽柴價值新滇幣10萬元,折合1937年價值0.09938萬元[112]
田賦:1941年永平交田賦(法幣)5.6522萬元[113],折合1937年0.38268萬元。1942年,永平全縣田賦,除每元征收l鬥2升外,加征省級公糧2升、縣級公糧5升,合並每元征收2鬥,同時,每元額外征購2鬥。結果,共征起實稻穀17,250公石、征購稻穀9千公石,兩項共征收稻穀26,250公石[114]。折合1937年價值10.5萬元。
4修路經費。
1937年,省撥修滇緬公路漾濞段經費115.68萬元[115]
1942年,國民黨軍政部先後撥發破壞西祥公路民工夥食費200萬元[116]。折合1937年7月國幣為4.47527萬元。
5軍糧運費。
永平縣1944年5月份運瓦窯600大包,運費(法幣)82,800元;運保山600大包,運費132,480元;6月份運瓦窯及保山數量與5月份相同。7月份運瓦窯1920大包,運費(法幣)264,960元。8月份運保山840大包,運費211,968元。9月份運瓦窯990大包,運費(法幣)136,590元:運保山810大包,運費(法幣)178,752元。10月份運瓦窯1200大包,運費(法幣)165,600元;運保山11,800大包,運費(法幣)39,744,021元。11月份運瓦窖2880大包,運費(幣法)397,440元[117],折合1937年法幣6.9584萬元。共計折合1937年法幣6.64885萬元。
撫恤。1943年,因日機轟炸雲南驛機場,造成民工傷亡慘重,省政府製定雲南驛機場遭日機炸災民工撫恤標準:死者及重傷者每名發給3000元,輕傷者發給1500元[118]。死亡(包括失蹤)共3350人,傷415人。發撫恤費共1005萬元,折合1937年價值為7.337909萬元。
1945年3月,日機轟炸雲南驛機場,炸死炸傷楚雄、姚安、巍山、彌渡、祥雲等縣在雲南驛修機場的15000餘人,其中炸死1000多人,傷14000人[119]。按省政府的撫恤標準,共發2400萬元,折合1937年價值6.775642萬元。
共發撫恤費為1937年價值14.568063元。
6、各種捐款:
大理地區各種捐款如下:
1937蒙化縣(今魏山縣)捐舊滇幣6000餘元[120]大理縣(今大理市)大理縣(今大理市)縣民楊鴻昌留囑,捐舊滇幣20,000元勞軍[121]鄧川縣(今洱源縣)解交舊滇幣1240元[122]洱源、雲龍等購買救國公債15萬元(新滇幣),折合法幣7.7724萬元[123]
1938彌渡縣抗敵後援會於“七.七”紀念日舉行獻金抗日集會共獻金舊滇幣3000元、新滇幣20,000元、國幣1,628,138元,布鞋2000雙[124]。各種捐款共為國幣163.8438萬元,以1941年7月的物價指數折算,為1937年價值12.75049萬元。布鞋2000雙,根據1943年10月22日雲南省各縣市勸募勞軍鞋襪實施辦法[125],布鞋每雙65元,折為1937年7月國幣為0.06232萬元。共為1937年法幣12.81281萬元及銀手鐲5支
1940大理兒童劇團演抗戰劇募捐,寄《雲南日報》社新滇幣100元折合1937年法幣0.001256萬元[126]大理下關玉小學430.75元[127];折合1937年價值0.007832萬元,兩項合計為0.009088萬元。
1941年1月蒙化(今魏山縣)等縣寒衣捐國幣3002.35元[128],3月賓川縣勞軍代金3,412.4元[129]7月永平縣奉令勸募戰時公債(法幣)l萬元、8月勸募21,650元[130];共折合1937年價值0.318193萬元。
1942,徐悲鴻到三月街,到了最熱鬧大牲畜市場觀看到壯觀的場麵,徐悲鴻萬分激動,當即打開畫板調換著不同的角度奮筆畫了起來。徐悲鴻不顧風吹日曬,接連在三月街牲口市場素描寫生數日,回到馬家將素描寫生畫出的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各種牛馬,一並交給馬麗生在“和興昌”鋪義賣,得銀元1萬多元全寄給雲南抗敵後援會[131]
19433永平縣政府奉財政部公債籌募委員會雲南省分會訓令,籌募同盟勝利公債(法幣)7.5萬元,6月完成;接著勸募同盟勝利公債(法幣),10月共募獲20萬元(法幣)[132]。折合1937年價值0.150638萬元。
1944鳳儀縣(今大理市)由婦女會倡導,為購買抗日飛機捐款(法幣)6000餘元,折合1937年法幣0.001377萬元。
1946年3月,巍山縣捐獻難民基金國幣63萬元[133],折合1937年價值0.020075萬元。
22.084581萬元。
這隻是其中的一部份,還有的損失因年代久遠,資料查找困難,無法計算和統計。
二、居民財產損失
在抗日戰爭中,日機轟炸,1940年雲龍被炸毀民房4間[134],1942年炸毀242間[135],1943年23間[136],共計民房269間,按每間590元計算(1937年價值),折算損失為15.871萬元[137]
19457月13日,中印輸油管道路徑河西五裏坡公路450號樁油管發生爆炸,燒毀茅草房7格、瓦房1間、秧田10畝1分、水磨房1間,燒傷袁青山、馬玉根2人。9月份省政府民政廳批示:燒傷者送大理福音醫院醫治,損失賠償:瓦房每間(國幣)4萬元,草房每間(國幣)2萬元,水磨房(國幣)2萬元,秧田每畝(國幣)l.4萬元[138]。折合1937年價值0.013426萬元。
抗日戰爭時期大理地區造成的社會財產損失為4224.831479萬元;居民損失為15.884426萬元(1937年法幣幣值);共計4240.715907萬元。另:國軍損失飛機24架;盟軍損失飛機38架;西南運輸處下關分處及其修車廠,雲南汽車公司車站炸毀較重,日機轟炸功果橋等經濟損失無法估算;銀手鐲5支、因無折算依據無法折算。
這隻是其中的一部份,還有的損失因年代久遠,資料查找困難,無法計算和統計。
六、結論
一)大理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特點
1、空襲嚴重。由於大理地區地處戰時交通樞紐和物資轉運中心,是國際反法西斯同盟對華物資援助和國內軍需物資運輸的重要通道,祥雲縣雲南驛軍用機場,雲龍縣功果橋是滇緬公路的咽喉,成為日軍攻擊的重要目標,屢遭敵機轟炸,軍民傷亡和財產損失慘重。日機空襲炸傷死亡:平民共計炸死4646人,傷14440人;國軍共計炸死35人,傷3人;盟軍共計炸死9人,傷7人。對滇緬公路功果橋的轟炸。1940年10月至1941年2月,日軍轟炸功果橋16次,出動飛機242架次,投彈近千枚,8根鋼索被炸斷,交通中斷損失無法計算和統計。
2、霍亂流行。由於日軍入侵滇西,侵占騰衝、龍陵,轟炸保山,造成滇緬公路沿線霍亂流行。滇緬公路穿過大理地區的祥雲、彌渡、大理、永平、雲龍,前方傷患官兵、僑胞、難民紛紛沿滇緬公路向後撤到大理;大理地區的商人、匠人返鄉避難。他們攜帶了霍亂病菌,造成大理州霍亂病感染嚴重局麵。大理州因霍亂死亡38,032人,感染17,964人。
3、軍糧任務重。由於大理地區是遠征軍和滇西反攻部隊的重要中轉、集結地,支前、勞軍任務繁重,人民節衣縮食,忍饑挨餓,為抗日部隊提供了大量軍糧和其他軍需物資。1942年至1945年,為支援滇西反攻戰,從各縣征購、征借、征實軍糧,共計8597.761667萬市斤,0.06元/斤,折合1937年法幣515.8657萬元。提供馬糧311,500市斤,折合1937年法幣2.1805萬元。
4、征調民工多。1937年至1945年,大理人民在搶修公路、鐵路、機場、運送軍糧的抗日工作中,投入民工563.6614萬個工日,騾馬工56.9282萬工日
5出征軍人共12,739人,按出征軍人出征年月日,扣除陣亡數後共造成力資源損失1103.08475萬工日,共計折合1937年法幣3198.945775萬元。
6占用農田損失。1937年至1945年,大理人民在修公路、鐵路、機場中共計占地4324.14畝,折合1937年法幣25.277095萬元;
7各種捐款共計折合1937年法幣22.084581萬元;
8、運軍糧費、修路經費共計折合1937年法幣126.80412萬元;
9、在抗日戰爭中,日機轟炸祥雲、下關、鳳儀、巍山、雲龍等縣,炸毀民房269間,按每間590元計算(1937年價值),折算損失為15.871萬元
(二)損失程度。日軍發動侵華戰爭,大理有3184軍人死亡,盟軍死傷16人;日機空襲大理地區共計死亡4106人,傷15,469人,失蹤6人。日軍進攻滇西,造成霍亂病在大理地區流行,大理地區感染為17,964人,死亡38,032人。由於戰爭造成災荒的原因,無數人外出逃荒下落不明(因年代久遠、資料不全無法統計)現有記載的間接傷亡:大理州間接傷亡共1704人,其中死亡1369人,傷335人。
抗日戰爭時期,大理地區造成的社會財產和居民財產共計損失4240.715907萬元。另:國軍損失飛機24架;盟軍損失飛機38架;西南運輸處下關分處及其修車廠,雲南汽車公司車站,功果橋等被日機炸毀,經濟損失無法估算;銀手鐲5支、因無折算依據無法折算。
這隻是其中的一部份,還有的損失因年代久遠,資料查找困難,無法計算和統計。
(三)對大理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的後果。抗戰前大理地區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工商業繁榮,交通暢通,物資豐富,市場繁榮,農業生產穩定,糧食豐收,人民生產生活有序,人民安居樂業。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破壞了大理地區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的有利環境,破壞了經濟發展的有利契機,破壞了人民安居樂業的安定秩序。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造成大理地區工廠關閉、工人失業,物價飛漲、市場蕭條,經濟危機。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造成大理地區人員大量傷亡,人口大幅度減少,財產巨額損失,農業土地減少和撂荒,糧食減產。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造成大理地區軍糧任務加重,增加了人民的負擔。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造成大理地區社會生產力倒退,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人民流離失所,生活非常困難等嚴重的後果。
 
中共大理州委黨史研究室
2008年8月8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