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日本為何成為“自殺大國”?

(2013-03-05 04:10:09) 下一個
日本為何成為“自殺大國”?
 

     作者蔣豐撰文認為:日本人骨子裏對落櫻繽紛、凋零的欣賞要遠遠超過對櫻花盛開的讚譽。日本人的生死界限也因為這種根深蒂固的“缺陷美”的價值觀而模糊不清!

作者蔣豐撰文認為:日本人骨子裏對落櫻繽紛、凋零的欣賞要遠遠超過對櫻花盛開的讚譽。日本人的生死界限也因為這種根深蒂固的“缺陷美”的價值觀而模糊不清!

中文網

在日本,與其說城軌列車是交通工具,還不如說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但是,現在這樣的文化卻漸漸被賦予了慘烈的味道。

在日本最大搜索引擎GOO輸入“人身事故”,會出現627000個網頁。這些網頁裏,有冰冷的數字,也有心碎的文字。通俗來說,“人身事故”就是城軌列車或地鐵在行駛過程中造成人員傷亡的交通意外,許多時候是指跳軌自殺行為。在車站,隻要標明“人身事故”的電子字幕不斷滾動出現在標示牌上,乘客自然就會意識到有人跳軌自殺了。跳軌,已經成為當代日本人最常見的自殺方式之一,其慘烈度不亞於剖腹。一旦實施,死亡率幾乎為百分百。

7月13日和7月14日,《朝日新聞》分別報道了發生於地鐵東西線早稻田車站和城軌列車東武東上線練馬站的兩起人身事故,發生時間均為運營高峰期,造成了列車一個多小時的停滯,給鐵道部門帶來巨大經濟損失,更為上萬旅客出行帶來不便。“自殺高峰的黑色七月來了。”車廂內,人們低聲呢喃。

日本網絡曾流傳過一個真實視頻:列車發動時,一位乘客的手機誤打誤撞地記錄下了一個突然跳入車軌的男士人生最後三秒鍾。一個瞬間,一個跳躍的動作,頓時鮮血飛濺,驚叫四起。經驗豐富的列車員打著手電迅速趕到,訓練有素地在車頭附近圍起了藍色的布幔,進行善後處理。“屍體被卷進了車輪,就像腐爛的魚肉。”有目擊者這樣敘述。

日本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日本的年自殺人數已連續14年超過3萬人。平均每天有85人選擇輕生,自殺率高居全球榜首。依照法規,運營受阻的鐵道部門有權向繼承自殺者遺產的家屬索求一筆高達數千萬日元的賠償。

“凡事不想麻煩別人”的日本人,卻執意選擇這種給大家帶來麻煩的方式結束生命。而且越是上下班高峰期,越是乘客集中的站點,跳軌發生的概率就越高。更曾出現一日內數人在東京都內多個站點接連自殺,造成當日東京交通的全麵癱瘓。他們顯然是想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把自殺行為演變成社會事件,把對現實世界的絕望變成對現實社會的報複。

麵對“自殺大國”的尷尬,日本政府也倍感無奈。東京都內幾條最新修的地鐵站台內都裝有防護門,不少城軌列車站在車頭停靠點附近的站台上安裝了隔板或是欄杆,顯然就是為了防患於未然。

此外,日本政府在2007年就製定了《自殺對策基本法》。2010年9月還成立了“自殺對策工作隊”,並在各地啟動了谘詢機製,不少民間組織也積極介入,自發設立了電話熱線、心理輔導等自殺幹預服務,但是這些措施治標不治本,收效並不顯著。

坦率來說,生而為人,難免磨難,自殺現象在各國都時有發生。人們對日本社會的高頻自殺原因也有各種分析。但是,在筆者看來,日本社會追求“缺陷美”的特質,應該是造成自殺人數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萬物追求完美的國度,但他們對完美的界定卻耐人尋味。比如說,“有田燒”是日本的民間藝術的窯燒珍寶,設計以殘缺為美,往往可見精致無比的碗碟中設計有一個凹洞或是缺口,而正是這樣的特點反而賦予了它舉世無雙的生命。同時,日本人骨子裏對落櫻繽紛、凋零的欣賞要遠遠超過對櫻花盛開的讚譽。日本人的生死界限也因為這種根深蒂固的“缺陷美”的價值觀而模糊不清!

蔣豐,日本新華僑報主編。此文觀點僅代表作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