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揭開日本對華“援助”和“貸款”的真相

(2013-03-13 03:52:56) 下一個
揭開日本對華“援助”和“貸款”的真相:花點小錢,掠走中國的血肉資源!
 

先舉個例子,日元貸款有一項是修建秦皇島碼頭,就是為了幫助中國日本的煤炭出口!!!!!!!!!!!!!!!!!!!

 

 

             大家應該明白了小日本埋在海裏的那些中國的煤和稀土最大的部份是從什麽時候從中國掠奪走的吧。

 

 

   這才是根本的原因所在。日本對中國的貸款全都是獲得了極高額的回報的,並且且問一下大家,建國後,誰從中國掠奪走的媒炭最多?誰從中國掠奪走的石油最多?誰從中國掠奪走的稀土最多?

     沒錯,答案隻有一個,日本。

     這正是日本所謂的“援華”貸款的真正原因。
  
     我個人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我的一個朋友的父親,就是親身接觸這所謂的“援華”貸款的人。現在提起來都還心痛,那是典型的乘火打劫啊,就是乘著中蘇,中美交惡,中國處於相對孤立的地位的時候,用極少的代價大量的掠奪走了中國寶貴的資源!

     在此我無意指責當時政府接受這樣的“貸款”的做法,畢竟也許是當時的情況所迫。但是中國人一定要認清楚這所謂“援”華貸款的真相!

    1、這是日本對侵華戰爭內心有愧的補償表現嗎?

     錯!當時的日本拒絕了中國一切戰爭賠償的權力。很多人以為是中國主動放棄的,那並不完全對。首先當然是蔣介石政府為了打內戰而急匆匆的放棄了對日索賠的權力,而新中國成立後,也接受了這一承諾。但是從蔣政權開始,都不是一開始就放棄索賠的權力的。中國政府當時也曾提出過索賠,日本均以“沒錢,沒義務”等理由推脫,而美國則對此根本不理會,甚至暗中縱容。後來中國內戰開打,眼看索賠無望沒有希望,蔣政權不想為這事牽涉精力,又想獲得日本的軍事人員參與內戰,就同意了日本不再索賠的要求。而當時對於中國索賠人員,日本方麵是能不見就不見,可是一聽到同意放棄索賠了,立刻接見,辦理效率提高了一百倍不止,協議迅速簽好,同時大量的原侵華鬼子成為了蔣氏雇傭軍.............這事並不怎麽提是因為另一方也有部份感化過來的戰俘參與了內戰,於是雙方就誰都別說誰了。

    而新中國成立後,麵對蔣簽定的條約,新中國也曾試圖在索取勞工賠償等方麵提出要求,但是日本方麵完全拒絕,並且表示因為中國提出的索賠問題它們完全不能接受,因此無限期的中日關係正常化的會談。轉機出現在中美領導人的握手,日本一下子著急了,主動要求恢複了中日關係正常化的會談,但是仍然堅持賠款一分不付。中國當時考慮到和日本因為蘇聯的巨大威脅而成為了事實上的盟友,最終答應了不再提出國家戰爭賠償的權利。條約簽定時,日方又因為這“權力”二字表示不滿,最終使得中國答應了把“權力”二字改成了“要求”才最終結束這場屈辱的談判。中日關係也因蘇聯的霸權主義威脅而進入了“蜜月期”。

     很明顯,當時中國索要的賠款僅僅是日本在戰時強行掠去的進行殘無人道奴役並且大部分因勞累至死的勞工的賠償,這筆賠償相對於國家賠償來說幾乎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而日本為了保持自己“不是對中國戰敗國”的心態而完全的拒絕了,可見其對侵華戰爭沒有一點愧疚之心。所謂的“愧疚”原因不過是一些陰險的日本人和一些下賤的中國人假造出來的罷了。

     不僅僅如此,就算是對拖無可拖,逃無可逃的處理遺留在中國東北的細菌,化學武器殘餘彈藥及傷人事件上,日本曆任政府也是同樣的能拖就拖,對於被遺留彈致死致傷者的賠償,也是能不給就不給,能少給絕不多給,甚至就連必須派人來清理這些殘留彈這樣最基本的義務,也非得等中國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才勉強派個一撥人兩撥人來,處理完一批就溜,下次再來就不知道等到什麽時候了。結果直到今天這個問題仍然沒有處理完,東北很多地方仍然有鬼子當年被遺留的毒氣彈致死致傷的危險。

     但凡有那麽一點點的愧疚心理,日本會這樣麽?顯然隻要不是腦殘都清楚答案。

   2、那麽“援”華貸款是以什麽性質發放的呢?

     是以“發達國家幫助貧窮落後的國家”的實際名義。日本人把這個看成是日本對中國的“恩賜”和“施舍”,最多也就是同時抗蘇的戰友的資助而已。

  3、日本的“援”華貸款是贈送嗎?

    絕不是。基本都是要全額償還,並且很多還是要收取利息的,收取的利息且並不低。

個人認為,如果把日本的對華貸款當作“對我們當年放棄戰後賠償的感謝”,那些人是絕對不開竅,而且一相情願的人。理由如下:1. 戰後賠償是必需的,這點無庸質疑。而且從性質看是侵略國對受害國情感上的撫慰,這筆錢純粹的有來無回,還會被記錄曆史成為侵略國不光彩,恥辱的象征。 2.對華貸款呢,從性質上看這是純粹的商業行為,這裏麵沒有情感撫慰這些情節,隻有是不是有眼光的投資,未來的利益,舍小的得大的這些現實。傻瓜都知道,日本當年國力日上,看準中國這個潛在的巨大的市場,而且兩國距離近,為了自己的國內民族資產階級的壯大,他們才會這麽“不辭辛勞”。“在提供日元貸款的同時,還有一些其他的附加條件。20多年來,不同的時期條件是不一樣的,有時比較緩和,有時稍微苛刻一些。最常見的附帶條件就是希望中國能用日元貸款購買日本企業的機械和原材料,從而會使部分資金回流到日本企業,也幫助日本企業打進中國市場,日本過去對東南亞就是這麽做的”。商業社會嘛,自然顧慮的不是感情了,你說我們身邊是否也這樣呢?所以,希望我們人民不要把日本的對華貸款當作“對我們當年放棄戰後賠償的感謝”,不要做小日本洗腦的對象,不要做沒有思考能力的木頭,有了商業行為什麽東西都回變味,不然政府為什麽不發自內心的謝他們呢,看來我們政府頭腦還是清醒的。

  4、“援”華貸款對中國真正有幫助嗎?

    很難說。因為日本對貸款的使用控製是非常嚴格的,象那個修建秦皇島碼頭頭的,大多是在尋找對華資源掠奪的有利的項目才肯投資,中方一般對“援”華貨貸款沒有使用決定權的。到底是幫助大還是危害大,恐怕還是後者的占的比重更大一些。因為這些貸款都是附加有條件的,就是必須使用日本的設備,也就是說,花日本借的錢,買了日本的設備,開發資源,然後再低價賣給日本,賣給日本後得來的錢再用於還給日本,然後剩下的一點點可憐的“利潤”才有可能屬於中國。就是這麽個玩意。

  5、對華貸款是當時必不可缺的嗎?

    當然不是!即便是在70年中美,中蘇關係都惡化的時候,中國也並非隻能從日本一家買到設備。隻要出錢,哪裏都是見錢眼開的商人。毛澤東同誌就曾特批使用黃金從德國購買了一批重型機械設備,成為了我國重工業基礎的一部份。而接受日本的貸款,就得用日本的設備,和從別國買是一樣的,中國有必要為此有一絲一毫的感激嗎?這隻是叫法不同而已,而更懂得亞洲的日本用了更狡猾的方式更順利的打進了中國,且還不是以賣方的名義而是以“恩賜者”的名義進來的,同樣賺大錢不說,還有心理上的優越感。而對於中國來說,那隻是生意而已,你有必要為從一個商人那裏買了一件自己需要的東西而感激它麽?顯然不是腦殘的都明白。

   6、日本的貸款是以什麽形式到中國的?以現金形式嗎?  
    
     錯,大錯特錯!絕大多數都是以“投資”形式!這是種什麽樣的投資呢?就是我不給你一分錢,隻帶自己的設備進來,然後你把礦山交給我開發三年,三年後礦山和設備都給你,而你也就算把貸款連本帶利還清了。
    而結果如何呢?對於這些礦山的開發,小日本可以說是以沒日沒夜的拚了命的挖,然後等到三年後,設備也用得差不多了不說,關鍵是礦山基本上挖空了,中國得到的隻有一堆已經半報廢狀態的設備和一個幾乎已經被挖空所剩無幾的礦山!

     所以了解內情的人都痛心的說,這個貸款簡直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強盜啊!

     小日本的“貸款”基本都是以這種形式“投”進來的,象大慶油田都沒逃過小日本的監視,“送”來了大批的設備,當然也就順手拿走了大部份開采出來的石油。

       中央高層隨後也發現了這件事,周恩來總理就曾親自出麵對這種“貸”款行為說不:就算我們開發不了,可以留給我們子孫開發,我們的子孫開發不了,可以留給我們子孫的子孫開發,但是寧可放著不開,也決不能再這樣的出賣國家資源了!

      這是總理流傳後世的一句名言。可惜,眾所周知的國內動亂情況下,總理並不能掌控政局,總理的政策也就無法真正的執行下去。那時候叫喊著趕英超美呢,怎麽會理會總理的保護資源的要求?

      到了改革開放之後,這種情況更加的嚴重,而大量的稀土也正是在那時候被白白的掠奪走的。並且,那時候已經不是單純的“設備”型貸款了,針對剛剛開放的中國對於家用電器的渴望,小日本又開始了“用家電作貸款”的時代。這個恐怕沒有參與過的人是絕不會知道的,並且也是絕不會公開的,但卻是血淋淋的事實:小日本用成火車成火車的家用電器從中國華東某大油田成噸成噸的換走大量的石油!!!!!!!!而這個石油,換算成現金購的話就會發現,小日本是用遠遠低於國際市場的油價拿走了中國的石油資源!而換來的是什麽呢?在我國,有少數人在八十年代就用上了21英存的日製彩色電視機!以東芝,鬆下等為多。而那時候tdk等的日係空白磁帶這類的商品也源源不斷的流進了與資源項目有關的管理或技術人員手裏。那電視的質量確實是好,一用二十多年都不壞。
     而我朋友的父親,恰恰是親身參與了這一大規模“交換”活動的人員之一,這才有幸(更是不幸)的知道了這一內幕。當時他就曾親眼看著一車車的家電進來,然後把成桶成桶的石油拉走......................

      這就是日元貸款,日本“援”華資金的真相。

  7、日元貸款是無條件的嗎?

   錯,大錯之特錯。基於“恩賜”心理,日元貸款全是附加有經濟政治條件的。除了所謂的要示必須在日方管理下“國際招標”其實就是必須讓日本的公司去施工,必須用日本的設備和必須拿資源換外,往往還附加有大量的政治條件。

    比如90年代中期,日本就曾屢次以中國必須向“國際社會”(其實就是美國和其日本走狗們)公布中國的“人權”狀況,或是必須向日本公布中國的軍費開支以及武器裝備建設情況等等來要挾“停止或中斷“援”華”貸款。當時中國就曾回複說隨便你,到時候損失的是你自己。結果日本在叫喚了半天,最終卻是迫於其本國國內企業的利益要求和壓力下仍然繼續對華進行“援”華貸款。

    相信到了這個時候沒有人不明白這個所謂的“貸款”究竟是個什麽東西了。

       
     
    8、中國人是因為日本侵略曆史原因而不知道不了解這貸款的嗎?


    這是最錯的一點!在七,八十年代,由於同處於蘇聯的威脅下,中日關係好著呢。中國從來不提什麽南京大屠殺,相反,如果你在那個時候去南京,隨便在路上找個路人問想路,說想看看南京大屠殺記念地,他往往會很警惕的看著你,說“那殺的都是xxx,你那麽關心幹什麽?”,說不定還會把你當成特務扭送公安機關,會不會遇到這種人那就要看你的運氣了。
     而且中國還時不常的支持一下小日本去向蘇聯要北方四島,而日本也是大批大量的藝人來華訪問。八十年代最流行什麽歌?除了鄧麗君外,還有“北國之春”,“四季歌”等等。那時的日本藝人也對中國表現的很友好,什麽中野良子啦,山口百惠啦,宇津井健啦之類的時不常會來露露臉談談中日友好的美好前景,日商nec讚助的中日圍棋擂台賽搞的如火如荼,湧現出一批對中國友好的棋手,什麽武宮正樹啦,藤澤秀行啦,都深得中國棋迷們的喜愛。單就個人人品來說他們也確實是少數真心對中國友好的。而當時中國家庭更是以擁有一件日產電器為榮。經過那個時代的人都知道,那時基本沒有什麽痛恨日本的中國人。
  
    顯然所謂的因為“曆史的理由”來掩蓋這個貸款根本是完全脫離實際的,當時很少有人去關注這段曆史,更何況又是以“援”華款的名義進入中國的,怎麽會因為什麽“曆史的原因”而使得中國人民大多不清楚有這麽件事?

       相信如果你能看完我這個貼子,就會明白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麽了。就和很多人並不知道琉球群島(日本稱衝繩)本來是中國的領土一樣。
      當然和琉球群島也有不同之處。小日本在國內卻一直是在大肆宣揚給以了中國多少多少的援助,相信早就可以補償侵略的損失了,”就算是侵略存在的情況下”,所以現在的很多日本人不管知不知道這所謂“貸”款的真麵目,也都認為早就對侵華戰爭彌補過了,而中國人是一幫不知道感恩的人,因此對中國人非但沒有歉疚之意,反而有一種認為中國人“貪得無厭”的厭惡。

    拋開中國自身方麵不方便提及的因不談,各位可以看出來,當中國人開始記起那段被人為的抹殺的曆史後,日本拿出日元貸款來說事,並且把中國人民不清楚這件事的責任全推給中國是一件多麽無恥的事了。而當已經沒有隱瞞的必要的時候,又有多少的披著“中國人”外衣的日本鸚鵡如某大報的主任編輯馬某人之流的會跳出來嚴肅的告訴你,當初人家日本給了中國多少貸款“支援”,批評你是“糾纏曆史頭腦不清醒的憤青”,然後什麽“禮儀之邦啦,什麽素質低啦,什麽心胸狹隘啦”等等的一堆大帽子就給你扣上了,然後痛心的對你說“你們怎麽這麽不知道感恩呢,真是讓“中國人”羞愧啊”,然後就是慣常的一通“一衣帶水的鄰邦”和鼓吹“中日友好”的讚歌。而相信仔細看過這個貼子的人就會明白,它們究竟是些什麽貨色,在日本對華“貨款”,“援助”中又扮演了些什麽樣的角色就會明白它們為什麽會那麽激動的“把日本人民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了。

     順便說一句,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喜歡亂扣“你真給禮儀之邦丟人啦,什麽素質低啦,什麽心胸狹隘啦”等等的一堆大帽子是那些各種不同類型的喜歡標榜自己頭腦比別人都清醒,比別人都顧全大局,都站的高看的遠,認為別人都是無知的愚民賤民的自命的“精英”們,其實本質就是糞坑裏的精蠅們的慣用常用手法。一看到喜歡扣這類帽子的,往往就是這個米田共坑裏出來的精蠅無疑,這到是個分辨它們的好辦法,嗬嗬。

       好了,到此為止,希望有心者能真正看一看,並且用自己的腦袋來做出自己的判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