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大規模武裝移民------營造日本人的家園

(2013-01-26 03:47:46) 下一個
大規模武裝移民------營造日本人的家園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強力掀起了向中國東北武裝移民的高潮。1932年6月,日本拓務省製定了移民計劃,並派開拓團前往東北。9月,關東軍製定《滿洲移民要綱》,強調武裝移民在軍事、政治方麵的目的是為了扶植日本在東北的"現實勢力"。這些移民按軍隊形式編組,發給武器實行邊耕邊戰。日本的移民到達東北後,在武力的支持下,趕走中國民眾,強行霸占土地和私有財產,將東北視為自己的國土。日本的武裝移民是其侵華的嚴重罪行之一。

  向東北武裝移民是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略方針之一。日本國土狹小,資源匱乏,人口擁擠,因此所謂移民開拓事業實為日本對外侵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本帝國主義者早就對廣闊豐饒的東北三省垂涎欲滴。"九·一八"事變和偽滿洲國的建立,使日本帝國主義得以借機強力掀起了向中國東北武裝移民的高潮。

  把日本農民移入中國東北、壓迫原來的中國農民,這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政策的體現。在日本陸軍省的幫助下,由拓務省所進行的武裝移民就是把這些移民按軍隊形式編組,發給日本軍隊的武器實行邊耕邊戰,以武力強行驅趕世代居住的中國民眾,奪我家園,占我國土,滔滔罪行,馨竹難書。

    日本帝國主義的偽滿開拓政策從開始製訂之時起,就與其軍事侵略密不可分。偽滿洲國成立不久,日本拓務省即派敕任事務官永井四郎駐在東北,與關東軍共謀日本移民之"大計"。偽滿有關開拓的各種政策,臭名昭著的關東軍特務部都曾參與製定。1932年6月,日本製定移民計劃,開始派開拓團前往東北。9月,關東軍製定《滿洲移民要綱》,強調武裝移民在軍事、政治方麵的目的是為了扶植日本在東北的"現實勢力"。1933年,偽滿洲國立足未穩,關東軍就迫不及待地計劃奪取日本移民用地。根據關東軍參謀長小磯國昭的批示當時駐屯在哈爾濱的第3師團,用剌刀威逼,強行掠奪北滿農民的耕地,廣大農民不堪淩辱,奮起反抗,被關東軍殘酷鎮壓,製造 了"土龍山事件"。其後不久,關東軍按既定計劃把兩批武裝日本移民移殖到佳木斯附近。

  當時日本以軍閥為中心,一方麵大肆宣傳滿洲是日本的生命線,一方麵強調用開拓滿洲的辦法解決日本人口問題,企圖以此使日本帝國主義對東北的侵略合理化,同時也在普通日本人腦海裏深深印上滿洲對日本的重大意義。因此,在募集移民時經常使用"為了祖國"的口號來欺騙日本人民。日本軍國主義企圖用大量武裝移民強占東北土地,以此作為其進一步侵略中國和進犯蘇聯的後方據點。日本移民團都是武裝起來的大集團,其成員都在日本內原訓練所經過一年的兵農訓練,移民團的地點多數選擇在三江、東安 、牡丹江、黑河等重要軍事地區的後方,而這些地點都是由關東軍決定的。這種特點雖因時間的推移有所變化,但它的本質一直沒有改變。

  1936年成立了滿洲拓殖會社和朝鮮拓殖會社,它們是偽滿洲國的特殊社團法人,按照關東軍的命令負責移民的具體業務。如籌集開拓資金、收買和管理移民用地、建造房舍及其它移民前的準備工作,偽滿政府特別在其產業部內設置了拓政司充當走狗。1936年8月,日本廣田內閣通過了由陸軍省提出的二十年內向滿洲移民100萬戶500萬人的計劃,並作為內閣的重大決定之一。為適應這種形勢,偽滿洲國也決定隨聲附和主子的計劃,同時還確定了實現該項計劃的第一步,即滿洲開拓第一次五年計劃。這個移民計劃完全暴露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本質。二十年內移殖相當於東北總人口百分之十四的日本移民,強占東北2000萬畝地,從而為日本帝國主義長期占領東北提供了保證。同時,把約占日本農業人口(550萬)25%的日本貧苦農民移居到東北,大大削弱了日本國仙的反帝國主義勢力。

第一次開拓五年計劃的內容是:第一年(1937年)移民6000戶,第二年6000戶,第三年11000戶,第四年30000戶,第五年47000戶,五年共計移入100000戶。為此所需開拓土地235萬畝,收買土地所需資金約2億元,移民費和其他經費4.5億元。

  隨著日本開拓事業的發展,1937年整頓和充實了開拓機構。根據日滿"兩國"間的條約,設立了開拓委員會及其事務局,以便實現重要的開拓方針,還改組了滿洲拓殖會社,新設了滿洲拓殖公社,使其辦理日本移民的貸款、開拓用地的收買和保管,對日本移民的培養和指導等等。1938年,根據偽滿的開拓方針,日本開拓團原則上以500戶為1集團(最少不得低於300戶),二個人一支槍,每戶除10畝耕地外,還附帶10畝牧草地。該年底改組了產業部拓政司,新設了開拓總局。開拓總局包括土地處、招墾處、拓地處等,它的職責是調查和購買日本移民用地、為移民修建道路和通訊設施,對移民進行各方麵的指導等等。

  1939年12月,日滿製定了開拓政策基本要綱。日本帝國主義為了擴大侵略中國和對東亞地區的侵略,實現所謂"大東亞共榮圈"的美夢,急不可待地向東北移民,以便早日建立後方基地。因此把滿洲開拓政策作為重要國策之一。為了實現這一政策,日滿使出渾身解數采取各種措施。如製定開拓農地製度、設置義勇隊訓練本部、整頓和擴大研究機構等等。不久,又製定了開拓團法和開拓農場法。特別是開拓農場法規定,為了防止日本移民用地的分散,保證日本人開拓團的健全發展,禁止出賣移民用地,萬不得已時應移交給自己所屬的開拓團。該法的實質就是防止耕地再度轉賣給中國人,企圖永久地保持日本人多占中國良田沃土的侵略特權。
 
  在此還實施了一種新的移民形式,即開拓青少年義勇隊製度。為了迅速、大量地向東北移民,僅僅依靠成年的移民是不夠的,還必須移殖青少年。因此,青少年義勇隊就建立起來了。從1938年起就開始了青少年移民。在所謂熟悉滿洲農業經營情況的偽裝下,把16歲到18歲的日本青少年送到東北來訓練,每年大約募集2萬人,偽滿各地設立了許多青少年義勇隊訓練所、小的能容綱300名,大的能溶納6000名,分別由滿洲拓殖公社和滿鐵會社來經營,擔任滿鐵總裁的鬆岡洋右當時和惡貫滿盈的大戰犯東條英機、滿洲重工業開發會社總裁鯰川義介、偽滿洲國總務廳廳長星野直樹以及由日本工商省工務局長轉任偽滿洲國實業部總務司長的岸信介一起被稱為操縱偽滿洲國的"五虎"。其中,岸信介戰後改頭換麵,竟然一度出任日本首相。

  1940年,青少年訓練所由滿拓公社移交給偽滿洲國。該所的訓練目標比日本內原訓練所還明確,它通過三年的兵農訓練,為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東北提供大批骨幹,使無辜的日本青少年成為侵略戰爭的炮灰。它同時還是日本關東軍幹部訓練所,每年有一半以上的中學畢業生被征入關東軍。據記載1945年有80%的人應征入伍。從1941年起,日本移民的武裝逐漸減少,這是由於日本帝國主義陷於侵略戰爭泥潭中,武器供應不足所致,從本質上看沒有任何變化。第一次開拓五年計劃的實際成績如下:移殖到東北來的日本移民約4.36萬戶,10.7萬人。青少年義勇隊約2.1萬人。共占用開拓地180萬畝。

  第二次開拓五年計劃,是1941年10月由開拓總局擬定,經總務廳審議後決定的。年底,由日滿批準。這次計劃以"二十年移殖100萬戶日本移民的計劃"為基礎,包括第一次開拓五年計劃在內,預定移民達到累計30萬戶。第二次從1942年起,五年內計劃移入開拓民22萬戶,青少年勇隊13萬人。為上需要土地500萬畝。製訂該計劃時,正值太平洋戰爭爆發之際,預料這個時期日本的人力和運輸等問題將逐漸緊迫,再考慮到過去的實際情況,日本帝國主義深感力不從心,因此決定,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隨時加以修改。然而,玩火者必自焚,侵略者不會有好下場,該計劃尚未實施完,日本帝國主義就已戰敗了,霸占中國東北的黃粱美夢就此破滅。至日本投降時,這次計劃的實際"成績"如下:移入日本開拓民約4.1萬戶,其中80%是開拓青少年義勇隊轉變來的,開拓義勇隊約1.8萬人。為此所占土地約140萬畝。

  偽滿實施的開拓事業總成績是:移民總數約8.8萬戶,21萬人,還有青少年義勇隊約1.8萬人,所占中國土地約330萬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