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他拌個涼菜竟嚇跑了日本親屬

(2011-04-23 23:01:17) 下一個

他拌個涼菜竟嚇跑了日本親屬 
  
 
 一位戰爭遺孤終於在日本與親人團聚了。他被接回家鄉為生身父母掃墓,然後與親戚們一起聚餐共敘骨肉之情。他像沉醉在夢裏一般,覺得一切都那麽美好。他太想為親人們做點事情了,於是便提出要做道中國式的涼菜請大家品嚐。他用肢體語言比劃了半天,親人們終於明白了他的意圖。大家為他準備好材料,然後饒有興趣地觀摩他的手藝。不一會兒,黃瓜拌粉絲就成了。開宴了,他拿筷子把涼菜裏的調料拌均勻,說了聲“好了!”而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帶來致命後果的舉動:他把粘上調料的筷子放在嘴邊用舌頭舔幹淨。這種做法在中國人當中並不罕見,但對日本人來說卻是無法容忍的。親人們全部露出驚訝的表情。大家勉強做出笑臉陪他草草吃了頓飯。那以後,所有親人都不再與他有任何往來。這是二十多年前日本某報上介紹過的一個事例。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陸續有兩千多名戰爭遺孤從中國返回日本定居。說是“遺孤”,其實都是年近半百的人。在中國已經度過大半生的遺孤再怎麽表達定居祖國的心願,也難以彌補巨大的文化差異造成的溝壑。

     當遺孤們開口表達對日本的情感時,差異就顯露出來。回到祖國懷抱呀,“落葉歸根”呀,思念故土呀,這本身就體現了中國人的價值觀。而在日本社會,這種價值觀得不到人們的共鳴。

日語裏有一個常用的詞,叫“一所懸命”或“一生懸命”,意思是拚命努力。這個詞早在鐮倉時代就出現了,“一所”的原意就是一塊領地,武士不惜生命來保衛祖傳的領地, 就是“一所懸命”了。“一生懸命”就是拚一輩子命。為了一塊兒代代相傳的領地,拚命地守護一輩子,這曾經是日本武士花費畢生精力去實現的人生價值。對日本人來說, “一所”幾乎就是人生價值的全部。不論出於何種原因,一旦離開了“一所”,就意味著你拋棄了與這個社會所有的聯係。著名中國文學研究家竹內實出生在山東並在中國生活過一段時間。他回日本五十年後卻依然不由自主地流露出身處“他鄉”的感慨。竹內實尚且如此,對日本文化毫無體驗的戰爭遺孤想要融入日本社會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了。

      我在遺孤尋親現場為日本某電視台做翻譯時,曾有位遺孤自己找上門來“反映情況”。他對記者說:“我得向咱國有關部門匯報情況!”記者問他:“什麽情況?”他多少有些慷慨激昂地說:“跟你說吧!我來之前,他們中國的縣政府找我談話,說希望我多做有利於中日友好的事。我尋思這不是拉攏我嗎?作為日本人,我肯定要為咱國出力啊。我說的啥意思呢?就是咱國政府需要我做什麽,我肯定賣力!”記者聽後一笑了之。

       還有一位當鎮長的遺孤表示:“我做的工作是行政首腦,我不能跟他們(指其他遺孤)一樣回來定居。我想跟有關部門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給我個外交使節的身份在那邊為咱們國家做些事情。”

      當然,這類 “愛國熱情”的表白最多給記者們添上個無法報道的笑話而已。真正影響他們來日後生活的還是兩個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

      首先,長子繼承製的傳統使得日本的親屬們對遺孤們的到來產生了高度警惕。長子繼承是傳統,民法則規定應平分財產。參加“滿蒙開拓團”的大都是老二老三,如果他們回日本來拿起法律武器,大哥的既得利益就可能受損。有一位遺孤,他的母親和大哥健在。母親迫切地想認親,但遭到大嫂的反對。大嫂甚至威脅說,如果要認的話就讓母親搬出去住。遺孤悲憤至極:“我不恨母親,我理解她。隻是覺得日本人太不講親情了。跟中國人的寬大胸懷簡直沒法比!要是中國人,當大嫂的恨不得馬上就來認親。而日本的兄弟卻懷疑我們圖謀財產而不肯認親。”(引自淺野慎一•佟岩「血と國一中國殘留日本人孤児の肉親捜し」) 其實,這裏不僅有親情因素,還有個傳統因素。一旦認了親,遺孤就成了家庭一員,可以依法要求分財產。這樣的話, 長子繼承製就可能遭到破壞。

      飲食衛生習慣上的差異也在遺孤和日本社會之間築起了一道障礙。本文開頭的 “拌涼菜事件”正體現了這種差異。這種差異從遺孤們踏上日本國土的那一刻起,就在遺孤和日本人之間造成情感上的隔閡。

      遺孤們帶著家人來日定居,首先要在東京附近的“所澤歸國者生活訓練中心”接受培訓,學習日語並了解日本的生活習慣。而遺孤和日本社會也就從這裏開始了。我作為翻譯隨日本記者訪問過這個中心。當時,中心有二十幾個十幾歲的孩子跟父母們一起受訓。我跟他們聊起天來。

“在這過得還可以吧?”

“不好!一點兒意思也沒有。真想回中國!”

  “為什麽?”

  “日本人太壞了!根本看不起我們。”

    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孩子還沒有開始接觸日本社會呀!他們能接觸的無非是訓練中心的工作人員,而這些人都是素質較高的專業人才,怎麽會跟遺孤以及他們的孩子發生衝突呢?孩子們說了這樣一件事。

    遺孤們在訓練中心學了一些日常的日本菜烹調法。中心組織了一次郊遊活動。遺孤們想在老師麵前露一手,便按課堂上學的手藝捏了些日式飯團。郊遊那天,大家興高采烈地把飯團端到老師和職工麵前。老師們也表現出驚喜:“太好了!一定很好吃!”然而,直到郊遊結束,沒有一個在場的日本人品嚐一口飯團。

  “日本人嫌我們髒!”

    孩子們得出一個非常簡單的結論。

     回歸日本的遺孤們無法融入日本的主流文化,因此構築起自己的“下屬文化”。“下屬文化”從屬於占支配地位的主流文化,同時又有自己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和行動準則。遺孤們按照日本社會的遊戲規則經營自己的生活,這是他們服從主流文化的一方麵。同時,他們又按中國式的價值觀來理解和評論這種遊戲規則,並試圖以他們獨特的方式來適應這種遊戲規則。戰後已經過去六十五年,戰爭遺孤大部分定居在日本,少部分留在了中國。不管在哪裏,他們都在一步步靠近人生的盡頭。他們身上淌著日本人的血液,卻沒有一個人能真正回歸日本社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