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麥浪

麥麥,一個普通的在加拿大的中國女孩,普通的學曆專業,普通的資曆智商,她唯一的優勢,無非就是對成功固執的長期的無限放大倍數的向往。
正文

麥粒 - 希望的種子

(2010-11-08 07:09:15) 下一個

轉行,對,必須得轉行。

小麥理了理思路,順手抄過一張餐巾紙,在上麵寫下她所看來人生職場的幾個階段:

(小麥是80後的最前沿,在國內讀了兩年大學後考托福出來,學分不能全轉,於是又讀了兩年半,畢業時24歲,比她所期望的晚了一兩年)

就業:
2004 – 2005
職業:2006 – 2010
擇業:2010 – 2014
創業:2014 – 2020
事業:2021 –



就業難,在異國他鄉就業更難。就像在大城市畢業沒有戶口一樣,當時找工作也隻是國際學生的身份。不像現在,政策放寬,畢業生有兩年的Open Work Permit。 當時反正就是90天,90天內找不到工作,從哪裏來回哪裏去。90天找到工作對於一個普通畢業生也不是什麽大問題,可是很多公司一聽需要公司開出雇傭信之後再申請工作簽證,工作簽證大約要等上兩個月就頭大,應屆畢業生那麽多,同樣的條件,或者甚至稍微差一點的條件,當然會優先選擇那個加拿大人。於是,就業,有那麽點饑不擇食的味道。於是,金融背景榮譽學士畢業的小麥,渾渾噩噩地進了這家企業,還是Temporary,有模有樣地做起了customer service representative. 因為不是Full Time, 保險啊福利啊什麽都沒有,就業嘛,先把腳踩進去再說。

一年後,經過一番驚天動地的努力,小米終於得到了本公司IT部門的Business Analyst的Full time的職位。當時,Full Time就是最大的夢想了。於是感恩戴德,每日兢兢業業,即使不是自己喜歡的專業,卻也是努力學習,付出了120%的努力。

就著:‘任何工作都會學到東西’的信條鼓勵著自己,職業,是一個從跳耀到穩定的過程。期間對自己的工作能力,為人處世,職場規則,確實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 職業,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這個過程使我們退卻一身的學生氣,變成了一個真正的Professional.殊不知,在這個經驗,財富,能力都在積累的過程中,很多人,離自己最初的夢也越來越遠。

一晃幾年過去了,移民解決了,婚姻解決了,房子解決了,積蓄也有了一部分。突然意識到,明知道自己工作隻出了80%的力,卻沒有力氣再使出另20%。自己真的就打算在這個自己沒有興趣的領域繼續做下去嗎?沒有興趣,就很難發揮出自己全部的潛力。

讀大學我們選擇專業時太懵懂;畢業時我們尋找工作時太急躁。

工作了6,7年再來說‘擇業’,竟有種‘回首已是百年身’的蒼涼感。 小麥想,一個30歲的女人,還有重新為自己選擇一次的機會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