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與主同在

(2010-12-03 10:45:00) 下一個
  神在新約中設立的職事主要有三大職份。

  第一是傳福音,開展神的國度,像彼得是主要的一個代表,他拿著天國的鑰匙(太十六19)。

  第二是建立教會,為教會立根基,使教會建立在完整的教訓上。保羅是主要的代表。他所傳的是“神話語的規模”(提後一13),為教會寫了十三本書信,使教會建立在神的真理上。

  第三是建造信徒生命,使信徒在認識基督上能達到成熟。約翰是主要的代表。他寫了約翰福音、約翰壹、貳、參書,為要把信徒帶到認識基督與主相交的路上。《與主同在》是他的主要信息。

  《與主同在》靈程概述

  首先又還是回到靈命曆層來說明:

  經過曠野,最後要達到迦南。埃及是預表世界;曠野是預表基督徒的肉體和己(舊人);迦南是預表在基督裏,或說與主聯合。第一層就是得救層,從世界的罪中得救了。第二層是靈命複興即複興層。第三層,認識肉體沒有良善,靠聖靈治死舊人是十架層。第四層是聯合(爭戰)層,因為在這裏有爭戰,或說得勝層;不但勝過世界、肉體、老我,也勝過撒但,這一層就完全的得勝了。

  靈程的長進,在第一層學習對付罪、世界。就是學習認識罪、對付罪,不活在世界裏麵,生活與世界分別。光這樣還不夠,還要經過奉獻的關,進入複興層。這裏麵分為二段。

  第一是聖靈的澆灌(外麵澆灌)。有了聖靈澆灌之後我們就能夠在屬靈的事上有能力,如傳福音、讀經、禱告、服事上有能力等等,能夠明白屬靈的事情,願意活在教會裏。這靈程中的基督徒所要學習的,是注重操練屬靈的規矩,就是靈修生活,過聖潔的生活。但這樣的操練還是初步的學習,這樣的信徒是沒有辦法脫離起伏的光景。若是要脫離起起伏伏的光景往上爬,就必須接受聖靈內住的能力。

  複興層的第二段是“聖靈的內住”。就是約翰福音第十四至十六章所講聖靈成為基督徒的生命。主耶穌在約翰福音第二章裏,講到新生命的喜樂,但到了約翰福音第十四章提到保惠師。而且接受保惠師的條件,就是真正的愛主,主耶穌說:“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約十四15-16)在這階段裏的基督徒開始進入聖靈的內住。

  當信徒在熱心服事而感到枯幹、軟弱之後,聖靈便帶領他進入“與主同在”的靈程。首先他渴慕個人安靜,與主交通,享受主的同在。他在生活和服事上,不再像從前一樣憑著天然的熱心行事。他必須等候聖靈的引導才有信心和能力行事。

  一旦他進入“與主同在”的靈程,聖靈便開始在生活上教導他,使他脫去不正常的習性。聖經也成為他腳前的燈、路上的光。藉著神的話改正他的心思和意誌,賜他謙卑及忍耐,使他與人的來往,顯出基督的生命。

  壹、與主同在的認識

  聖靈的兩麵工作

  聖靈在信徒身上的工作,按經曆來說,可分為外在的聖靈澆灌與內在聖靈內住。外在的聖靈澆灌是信徒初步的經曆,外在的澆灌使信徒在禱告和服事時得到恩賜和能力,但聖靈並未完全在信徒身上掌權。就像聖靈降臨在參孫身上,使他有超人的能力。但他裏麵的生命,並未因聖靈的澆灌而改變,所以他被引誘而失敗。哥林多的教會也同樣,他們知識、口才不缺,也有各種的屬靈恩賜,但他們中間彼此分爭,道德水準低落,所以保羅說,他們在基督裏還是嬰孩。

  聖靈的內住卻不一樣,乃是當信徒放下了肉體的能力,尋求不住地與主交通,凡事隨從聖靈的引導。這時聖靈便成為信徒的生命和喜樂的泉源。以弗所書第五章十八節所說的“聖靈充滿”的意義,就是聖靈管理信徒的心思、情感和意誌。今天,有許多信徒有了外在的服事和能力,但他們的生命仍沒有改變,在生活中沒有持久的喜樂,他們大多是靠外麵和別人在一起,才能維持屬靈的光景。

  其實,救恩的目的,不但是主耶穌要成為信徒的救主,而且,祂要藉著聖靈住在信徒裏麵,成為信徒的生命。主曾對門徒應許要賜下另一位保惠師,祂要永遠與門徒同在,也要住在他們裏麵。認識了聖靈住在信徒裏麵,信徒就在藉著內住的聖靈,學習與主同在(同住),以便不斷地從主領受生命。所以,主耶穌呼召門徒進入主的同在中。

  在東印度群島有一傳道人,被請前往訪問一位將要離世的基督徒。傳道人問她有什麽感覺。她回答說:“快樂啊!快樂啊!”她放手在聖經上說:“我有基督在這裏。”又放手在她的胸膛說:“基督也在這裏。”又指著天說:“基督也在那邊。”

  另有一姐妹,名叫凱塞林,曾有六個星期之久,一直覺得神離開了她,神的恩典、憐憫,似乎向她斷絕了,心中十分難過。一天,神對她說:“凱塞林,你一直在外麵的感覺上尋找我,所以找不著;這六個星期中,我卻在裏麵等待你,你當回到靈中的內室來找我,因為我在那裏。”

  葡萄樹與枝子

  約翰福音第十五章五節:“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麵的,我也常在他裏麵,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麽。”慕安得烈講到主耶對門徒有兩個呼召;主耶穌在地上時對門徒說:“來跟從我”;要升天前說:“住在我裏麵”,這是主耶穌最大的兩個呼召。住在主裏麵,就是靠聖靈的內住得主的生命。當我們住在主裏麵,主耶穌的生命才會成為我們的生命。正如約翰福音第十四章十九、二十節所說:“因為我活著,你們也要活著。到那日你們就知道我在父裏麵,你們在我的裏麵,我也在你們裏麵。”

  慕安得烈在《基督的靈》一書中,有一篇講聖靈的內住,他說:“聖靈若不住在我們裏麵,基督的生命就不能活在我們身上。”一個人得到生命多少,是根據得到聖靈內住的程度多少;就是你親近主、與主同在、同行的程度。詩篇第一篇三節:“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這就是與神同在的經曆,也是古時聖徒一切屬靈經曆的起點和根基。人在肉體裏麵,靠自己是沒有辦法讓神的生命流出的,信徒必須一直住在聖靈裏麵,才能夠進入新生命。

  與神同在,就是接受神的生命;沒有與神同在,就沒有接受神的生命。論到信徒時間的分配,以一個禮拜的時間來做分析:七天當中,除去每天睡覺八小時(全周一一二小時)外,每天靈修一小時,七天七小時,一個禮拜聚會三次,每次三小時就九小時,上班時間是四十小時,在家中或其他的時間有五十六小時。就是靈修與聚會的時候都與主同在,我們在神麵前的時間不過是十分之一點四而已。更何況許多人聚會時還不一定進入神的同在,散會後問他傳道人講的是什麽,他全忘了。一離開教會上了公車,看到廣告就更失去神的同在。工作和在家庭的時間,占了十分之八點五,你如果沒有操練與主同在,則別人追求與主同在,他的一天,就等於你十天那麽多。

  倪弟兄講到“屬靈年日的計算”,一個人屬靈年日的計算,是根據他活在神麵前的時間。在追求與不追求信徒之間靈程是相差很多的。這就是為什麽我們說,除了靈修以外,要操練每一時刻進入與神同在裏麵,這樣才能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這是一個基本的經曆。我們最重要的負擔,是希望大家能夠知道什麽叫與主同在,能夠進入這個經曆。有了與主同在以後的靈程就很容易,因為這是一個根基。對於樹來說,最重要的是水,肥料少一點沒關係,至少還不會幹死,但一沒有水,什麽肥料也沒有用了。水是最重要的,水就是聖靈,聖靈就是活水。

  貳、如何進入主的同在

  一、要有需要

  屬靈都是神先在信徒裏麵製作一種需要。譬如說,為什麽我們要追求?因為感覺有需要;別人不需要,所以不追求。每一個人靈命的更新,都是神讓他感覺不滿足,這是他進步的起點,如覺得滿足就不會進步了。當我們發現自己的光景是這樣的起起伏伏,禱告得不到答應,讀經沒有喜樂,沒有服事的能力,當有這樣的需要時,覺得要往下紮根,才會尋求更深的經曆,才能向上結果。需要越大,得著的就會越多。

  慕安得烈是牧師中的牧師,他是全世界公認神所興起造就教會靈命的使徒。他專門教導信徒進入基督的生命,及關於住在基督裏的認識和經曆。最有名的書有《內在生活》及《住在基督裏》,這都是基督徒不能不看的兩本書。尤其《內在生活》可作為小組追求的資料。

  二、要花時間

  慕安得烈在教導與主同在的功課中強調信徒要花時間親近主。除了每天晨更及靈修以外,若是環境許可更要花時間安靜等候、聆聽主的聲音,與主交通。

  有一位李姐妹,丈夫去世,遺下子女十餘人。她雖擔當家務,十分忙碌,還能天天照常與主交通。每天九點鍾,必到房間裏把門關上,一個鍾頭之後方才出來。孩子不知她在房裏做些什麽,但見她從房裏出來,臉上放光。一天,她的兒子在九點鍾以前,悄悄跑進母親房裏,躲在床下,看見母親進來,跪在床前禱告: “主啊,我的體力疲憊,精神困倦,求主賜給能力,使我雖在忙中,也能與主常有交通。”禱告之後再讀聖經,讀讀禱告,約一小時方才出來。許多信徒往往以為自己很忙,或者環境不好,無法與神交通。其實,雖在忙中,也能抽出時間與神交通。

  三、要憑著信心

  屬靈的事都是憑信心進入的。與主同在的信心根據二點;

  第一是希伯來書第十章十九、二十節說:“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藉著祂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祂的身體。”每次我們要進入神的同在,都要靠著寶血。我們向主說:“主耶穌啊!寶血遮蓋我,我不是憑著自己來到你麵前。”主耶穌的身體給我們開出一條又新又活的路,我們要相信,並且每時刻讓耶穌的血遮蓋我們,那麽就能進到主麵前。什麽時候想靠自己的行為,就落在律法之下,也就與神隔絕了。基督徒若一直看自己的行為,就無法進入與主同在,因為他們的良心會受律法的責備,不敢到神麵前。要看見我們在神麵前一無良善,隻靠耶穌自己,這樣就很容易進入。

  第二要相信聖靈來,就是要帶領我們進入主的同在。約翰壹書第三章二十四節:“我們所以知道神住在我們裏麵,是因祂所賜給我們的聖靈。”而且在約翰福音第十四章十七節說:“真理的聖靈因祂常與你們同在,也要在你們裏麵。”我們相信聖靈來,就是要把我們帶到主的同在裏麵。希伯來書第四章說,我們需要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參來四2)

  參、如何操練與主同在

  一、藉著神的話

  神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最好的方法就是遵守主的話,背誦神的話,默想聖經,與主交通,因為老約翰說:“凡遵守主道的,從此我們就知道我們是在主裏麵。”(約壹二5)

  我們在初信時,如果每天很專心讀聖經,就很快能夠進入主的同在。除了讀書、做事外,我們的心思不要落在聖經以外,一直保守在神的話裏,藉著神的話與主交通,這樣就能住在主裏。因為主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要一直晝夜的思想主的話,讓主的話存在心裏,如詩篇第一篇二節所說:“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一位活在交通中的姐妹,述說進入交通的經曆。她說,引人進入交通的方法有兩個,一是默想;一是一麵讀經,一麵默想。第二個方法是:揀選一小段緊要又能實行的聖經,先讀一讀,再仔細去嚐它,消化它,從裏麵將精華取出來。嚐得有味時,就不必再往下讀了,味窮時再往下讀去,仍照以前的方法去嚐它。嬰孩吃奶是一個很好的比方:起初他運用舌頭來吸奶,及至奶汁流出來的時候,他隻要吃下,不必再吸取了,不然就要將奶汁浪費,反使自己受損失,停止吃奶了。讀經最多不可超過半麵,因為叫我們得益處的,不是量多,乃是讀法適宜。另一方法是默想,不在讀經時舉行,隨時隨地都可舉行。運用信心,將你放在神的麵前,想起一段有食料和滋補性的真理,用柔順甜蜜的態度,專注在真理上,咀嚼其中美味。這樣就能遏製往外遊蕩的覺官,使我們不致分心,遠離外麵的紛擾,而往裏麵邁進,在深處親近神。

  二、住在主的愛中

  每天禱告時將心放在神麵前,要得到主的愛,而且要保守整天都活在主的愛裏。如約翰壹書第四章十六節所說:“住在愛裏麵的,就是住在神裏麵,神也住在他裏麵。”(約壹四16)。愛是最簡單,不用頭腦分析的。要一直向主說:“主啊!我要住在你的愛裏麵。”因為神就是愛,住在愛裏麵的,就是住在神裏麵。慕安得烈說,一個母親愛孩子,雖然孩子不在家,但母親在做事時,心裏還是會想到孩子的。當我們一直愛耶穌,就是在做事時,還是會想到耶穌,甚至我們沒有想時,我們的心還是愛耶穌的。

  勞倫斯學習與神同在時,在起首的幾年中,是用愛心來親近主,思想神的同在,這樣一直繼續行了好幾年。後來就是不在禱告的時候,或是工作的時候,他也很謹慎的將心放在神的麵前,為愛神做每一件事。他一直想,神是和他同在,也住在他裏麵。因此不知不覺的在規定禱告的時候之外,也覺得心在神前。這樣,就叫他大有喜樂大得安慰。他在做事最忙的時候,還能保持天上的思念,按步就班;不慌不忙,很安靜的去做,與在做事的時候,毫無分別。雖然在廚房裏很吵鬧,有時幾個人同時向他要幾件東西,但是他有極大的平安,和神同在,好像跪下領受主的晚餐一樣。

  三、住在基督的身體裏

  要如何住在基督的身體裏?就是要住在“信徒的交通”裏,也就是保羅所說:“聖靈的交通常與你們眾人同在。”(林後十三14欽定譯本)常與信徒保持交通時,就會不知不覺地住在主裏。當我們思念弟兄姐妹時,就是思念主,而且就活在交通的裏麵,這也會讓我們一直住在神裏麵。

  舉個例子,以前我們有一些青年弟兄一同操練與主同在。每個禮拜六,有三位要見麵交通。剛開始時都不清楚是否有主同在,因為功課很忙,靈命還很淺,到了禮拜五才想想看這禮拜有沒有主的同在,主耶穌跟我說了什麽話,讀了什麽聖經。讀書時大部份時間很少與主同在,隻有讀經、禱告時才有主的同在。到了禮拜六,大家交通這禮拜與主同在的情形。第二個禮拜自己覺得不行了,這禮拜要多注意一點,主也許會跟我說話,如此就逐漸的多與主有交通。我們就因為這樣的交通,以後才慢慢調整到整個禮拜都有主的同在。

  當我們實行愛弟兄的命令時,就容易脫離自己,進入聖靈的愛中。也就是進入主的愛中。“因為愛神的,也當愛弟兄”,“愛弟兄的,就住在光明中” (約壹二10、四21)。比如說,我們有禱告小組,遇到事情就會打電話給姐妹或弟兄們互相代禱。或者說有個姐妹的父親生病了,我們去看望她父親,整天都為她的父親禱告,這個交通與禱告就把我們帶到主的同在裏。所以基督徒要彼此有愛的交通,才能住在身體裏麵。而且這交通要很密切的,讓我們能一直活在主裏麵。最好能有一個小團契,讓我們學習交通及愛心;就像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家,回家以後還可以說說話,把自己的思想、意念說出來,也可以彼此勸勉、學習。初信的信徒,是藉著基督徒的交通,而住在主裏麵。

  四、順從聖靈引導

  約翰壹書第二章二十七節:“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訓你們,你們要按這恩膏的教訓住在主裏麵。”我們在生活中接受聖靈的引導有多少,活在主的同在裏也有多少。因為我們不是整天都活在靈修中,而是整天都在生活中。我們在生活中順從聖靈引導,就在主同在裏,不順從聖靈就在肉體裏,沒有中間路線。如果隨從聖靈就可以不隨從肉體,如此就能住在主裏麵,賓路易師母告訴我們說:“如果你跟從聖靈,聖靈會逼著你去檢查每一句話、每一個思想、每一個意念,是否隨從聖靈,或隨從肉體。”

  如果我們要隨從聖靈,就得先在聚會中順從聖靈的感動。有一位傳道人說:“你若在聚會裏不開口,你永遠作一個啞巴的基督徒。”每次聚會時,聖靈若感動我們就要禱告,如果肉體不肯順服,就不能學習隨從恩膏的教訓。若在聚會裏不能順服聖靈的感動,開口禱告或讚美的話,回到家就更不容易順服聖靈的感動了。

  怎樣才能夠進入聖靈引導的經曆呢?可以常看一些屬靈人的傳記,參考他們如何跟隨聖靈,聖靈怎麽跟他們說,我們多看就會明白,原來聖靈跟他們說話有這種情況,慢慢就會知道什麽是聖靈的聲音。

  五、實際操練

  在個人操練方麵,首先由個人靈修中摸到主的同在。對沒有這種經曆的信徒是需要花時間及出代價(撇下世界、肉體的愛好)才能得著。其次,是由靈修中的同在,進入全天(每時、每刻)與主同在。主要是藉著收回心思、默想神的話,唱詩、讚美、感謝及不住的禱告。

  在我得到《與神同在》這本書學習整天與主同在以後,除了背聖經之外,開始寫靈修日記。每天藉著收回思想、默想神的話,保守主的同在,住在主的同在中,隨從聖靈感動做每一件事。每天分成三個段落,記錄早上、下午,或晚上,主耶穌有沒有跟我說話,我跟耶穌同在如何?這樣的記錄、自我操練,幾年以後,差不多每一天都可以住在主裏麵,不需要用思想,就可以與主同在了。起初用一點思想回憶,後來用直覺,一邊讀書也可以一邊親近主了。當你的靈強時,不用透過悟性,靈就能直接與神交通。我們講道時,裏麵的靈也能與主有交通的,講的不對時,裏麵就不通了。不然我們怎麽知道昨天和前幾天講得如何,因為當我們講完回家時,聖靈還跟我們指明這裏沒有講對,那裏沒有講清楚。所以聖靈一直會在我們的裏麵教導我們。就如榮耀秀教士所說,到一個地步,在同一個時間可以做二件事,一邊可以親近主,一邊還可以用心思做事。另外,如果有一些渴慕與主同在的信徒,可以聚集在一起,請有經曆的信徒來帶領,或大家一同追求比較容易進入。可以從敬拜開始,然後也可以花時間等候。

  其次在操練時,也要找一些專門教導與主同在的書來幫助我們進入。最好的見證是勞倫斯的“與主同在”及“勞倫斯屬靈格言”;蓋恩夫人的“簡易祈禱法”及“蓋恩夫人書信”,這兩位的書幫助了許多屬靈人進入與主同在的交通。在收回心思,矯正魂生命的錯誤,有極大的幫助。慕安得烈有一本小冊子“交通的秘訣”,另外一本“內在生活”,這些都是幫助我們進入與主同在的書。我們需要備有一本書在旁邊,有空時常常把這些書拿出來看,看看我們自己與主的關係怎麽樣。這些書好像儀器一樣,能夠檢查自己,看看有沒有住在主裏麵。每過一段時間,就把它拿出來檢查一下,再繼續的操練。所以,一些傳道人還是經常要有這一本關於內在生活的書放在身邊,來檢討與主同在的光景。雖然有些人已經追求了將近三十年,但是我們發現這條路實在越走越深,從來沒有一個人是畢業的,但越走進去,會覺得跟主的關係越好。

  勞倫斯弟兄多年學習與神同在,後來時時刻刻都活在交通中。他說,我們的心思本是很散漫的,但是意誌是我們五官的主母,必須負責召回心思,帶到神的麵前。我們起首學習禱告的時候,一個沒受訓練的心思,已經有了遊蕩散漫的惡習,若要勝過,實非易舉,而且它所思念種種屬地的事,常是我們所不願意的。有一個補救的辦法,就是謙卑的在神的麵前,承認我們的錯。在禱告時,毋需用頂多的話語,因為沒有次序的言語,常是使心思遊蕩的原因。最好是將你放在神麵前,好像一個困苦啞口瘋癱的乞丐在富人的門前。你的事情,就是保守你的心思在神的麵前。如果它離開神,往外遊蕩,也不必怎樣不安,因為心裏不安,反叫心思更加煩擾。你必須用意誌,安安靜靜的召回你的心思。如果你能這樣堅持下去,神就會憐憫你。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在平時的時候,不讓你的心思跑得太遠,就在禱告的時候,稍微一離開,也就易於召回。你必須保守你的心思,常常思念神,你就會覺得在禱告的時候,也容易保守你的心思,安靜在神的麵前。

  肆、與主同在的結果

  一、有聖靈的果子

  許多基督徒平常不喜樂,聚會時會喜樂,但是一回家就沒有喜樂了。又未和人相爭,也沒和人吵架,上班很認真做事,為何沒有喜樂?因為葡萄樹的枝子已經與葡萄樹脫節了。靈命正常的信徒會越來越喜樂,上班、在家裏也會喜樂的。有一位信徒喜樂到一個地步,有一個禮拜之久,無論是夜晚睡覺或是白天,都喜樂的不得了。他就趕快寫信給他在外國的妹妹說:“不用再讀博士了。還是來追求這個喜樂的生命好了。”人活著這樣才有價值,活著若不快樂,活著有何意義?這種主同在的喜樂會越來越增加,而且越來越深,越來越不受攪擾,因為喜樂是聖靈的果子。

  有一個為人洗衣的貧苦婦人,有五個小孩子,又有個瘋癱的丈夫,她的丈夫脾氣很壞,雖然沒有一點力氣能夠作事,可是能打妻子的力氣還是留著,常打他的妻子。這婦人凡事溫柔的忍受,同時又要靠著洗衣供給五個孩子和丈夫。她之所以能夠處此勞碌貧苦的生活中喜樂,乃因她有一種特別祈禱的恩賜,雖然頂吃苦,又頂貧窮,仍能保守她安靜的心,一直與神同在,活在交通中。

  二、得主的愛

  我們會感覺到主的愛越來越多,多到不流出去還不行。覺得我現在愛耶穌比以前更多。以前我們都不敢說愛耶穌,但令人希奇的,聖靈會把愛澆灌在我裏麵,也有愛弟兄及愛眾人的心了。因為住在愛裏麵的,就住在主裏麵。

  三、進入安息

  我常跟弟兄姊妹說,在晚上回家禱告,如果沒有喜樂,就表示你這一天沒有住在主裏。如果住在主裏,不需要理由就會很快樂。因他與我們同在,與我們同行。而且會覺得上班越來越有力量,因聖靈的活水來了。

  所以有一位追求主同在的信徒,讀書越讀越快樂,最喜歡考試,讀書反而成了他的喜樂,這是什麽原因?因我們是在主裏麵,做什麽事都很好。醫生是最忙的職業,這樣的人很難進入安息,有位弟兄是外科醫生,他的工作相當忙碌,但他學會了與主同在的功課,連看病時都能與主交通,臉上滿了平安喜樂。我們若活在肉體裏是得不到這個喜樂的,因為隻要有這生命的活水湧流在我們裏麵,做什麽都喜樂,連生病都會喜樂,因為主與我們同在。許多信徒身上帶著重病,及不治之症,當他們開學習親近主,進入與主同在的經曆裏,很多人身體就得著醫治。

  四、生命的更新

  以前有愛世界的心、暴躁的脾氣,現在會覺得自己被改變了。如果住在主裏麵,我們會經曆“基督就是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林前一 30)有時不必禱告,就改變過來,因為與主麵對麵,主改變了我們。哥林多後書說:“我們眾人既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林後三18)我們怎能夠被主改變呢?就是我們敞著臉,在主的同在裏與他見麵,我們這人就改變了;脾氣改變,個性也改變,思想、意誌、前途、觀念都改變了。許多人就是這樣操練,以致整個人都改變過來。有一位信徒說,在他追求主同在的第一年改變最厲害,他整個脾氣、個性都改變,甚至讀書能力都改變了,記憶力變成最好,理解力最高。

  “榮耀的光輝”書中,羅炳森師母說:“如果我們更多的注視耶穌,更少看自己,我們的朋友,我們的試煉,我們的失敗,生活的環境、世界、肉體和魔鬼。我們會愈來愈多返照出主的形像。而苛刻、不潔、脾氣、自私都將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溫良、純潔、柔順,和愛心——榮上加榮的改變。”願主更多吸引我們進入內室,與他有美好的交通及同在。

摘自《基督教經典文摘》雜誌社《靈命進深》第三版
http://www.ccdigest.ne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