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印

留下生活的足音,激勵前行,微笑麵對每一天。(謝絕轉載)
個人資料
正文

有時也困惑

(2013-01-28 16:16:58) 下一個

你要孩子成為什麽樣的人,到底怎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平時你該如何落實你的教育計劃?

其實,這個是沒有一定的模式的。要根據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時期而因材施教。

但教育目標始終是衡量平時教育方法的法寶。我的教育目標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德智體全麵發展的人。德就是要有一定的道德觀念,明辮是非;智就是學識與技能;體就是有一個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身體。

對於一個三歲的孩子,給她樹立一些德的觀念不是太容易。我是從書本和對人和事的談評中去潛移默化的;對於智,我認為最重的是閱讀能力的培養,人這一輩子,壽命有限,直接的經驗有限,浩瀚無邊的知識主要從閱讀中獲得。有著思辨能力的閱讀者更是無往不勝。關於技能,孩子的興趣是最好老師,讓她去探索,然後選出她最喜歡的去鑽研;對於體,父母是最好的榜樣。你日常生活有規律,經常從事體育鍛煉,孩子也會耳濡目染受影響。你整天坐在電視電腦前不動,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給孩子機會去參加各種體育運動,讓她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項目保持下去。

具體到細節,我談談自己對小米粒兒的閱讀能力的培養。 我不擔心她的英文,一上學英文就成了她的主要語言,有的是練習的機會。我英文有口音,說多了怕影響她。所以,學發音是通過看視頻,聽故事。我也給她讀書,主要是讓她認詞匯,學習一些英文表達。

我把重點放在中文上。睡覺前和醒來後,小米粒兒都要和媽媽一起讀會兒書。小孩子認字真快呀,出乎我意料,讀過的故事中的一些字,她竟然記住了。如果出現在下一下故事中,她就會像發現新大陸似的驚喜地指給我,喊著,我認識我認識,這是什麽什麽。就這樣,她認的字越來越多,為了保留這些成果,每過一段兒,我就會把小米粒兒記的新字加到她的詞匯表中,並不斷讓她溫習。

溫習學過的字很重要,隨著她認的字越來越多,那些不常用的就可能忘掉。但對小米粒兒來說,這卻是很愉快的遊戲。我把這些字設計成很大的藝術空心字,讓她填色。然後貼在白板上,她隨時會跑過去讀上一兩遍。有時和媽媽玩老師教學生的遊戲,拿著小教鞭,一字一板地教坐在小凳子上認真學習的媽媽。

如今,小米粒兒已不滿足隻聽媽媽讀了,媽媽讀的時候,她有時就自己找認識的字去讀,或者讓媽媽數數她這一頁認識了多少字,或是要求要和媽媽一人一句地讀,甚至一個人讀完。

學一門語言,最重要的是學習對方的文化。我們常碰到這樣的尷尬事兒,當身邊的老外們說了一個笑話,旁邊的人都哈哈大笑,但我們卻不知對方笑什麽,這就是文化上的障礙。為了讓小火粒兒將來到了中國,沒有這樣的尷尬,除了教她認字,我給她讀簡化版的中國經典名著,什麽“封神演義”,西遊記 ”, “紅樓夢”,“山海經”等,讓她愛看這些中國經典的動畫片,什麽“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哪吒鬧海“葫蘆娃”等;和她比賽說饒口令,和她一塊聽相聲和戲曲,有時我倆兒還一塊兒唱幾句流行歌曲。我的目標是,讓她耳濡目染一些中國的文化。沒想到,這同時也讓她從另外一個渠道認識了更多的字,並複習了已學過的字。有一天,在我給她讀書的時候,小米粒兒指著一個生字說,這個她認識,並馬沒上讀了出來。問她怎麽知道的,她說,這不是“西遊記”中的“記”嗎?原來在看動畫片的時候看到的。接著,看到“自己”的“己”,她也來了興趣,問這個“己”和那個“記”有什麽區別,當她把“已經”的“已”與“己”這兩個字弄混時,我讓她找找這兩個字寫法上的些微差別。這樣接二連三,她又認識了好幾個字。看來,學語言和學文化始終是相輔相成的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