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黎

拿得起,放得下。
個人資料
BeijingGirl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寫吃N多年, 滋味沒搞對

(2023-05-16 07:33:45) 下一個

中國人一向以自己的“吃文化”自豪。 五千年的曆史,五千年的吃。這個國家把很多別國人不吃的東西都嚐試了。 飛禽走獸,昆蟲野草;嚇人的蛇,遊魚的翅。 有些吃是因為豪富的追逐, 更多的是幾千年中的貧窮和饑荒。

剛到美國時, 一位教授曾經說,“你們中國五千年, 淨用來研究吃了。 美國兩百多年, 都用來幹別的了”。 他說得有道理了。 中國人熱衷於吃, 即使到了美國, 仍然頑強地保存著做中國飯的習慣,吃自己熟悉而西方人不吃或很少的東西,比如雞爪,動物內髒等。

周末母親節出去吃飯。提起了吃。做中國飯,寫中國美食的人很多, 但咱們真的知道食物的“味兒”嗎? 上升到科學的角度,恐怕很少。 這大約是中國人的一個弱點,對科技一貫的不重視。 

 

比如說到味道, 中國傳統說法是: 酸、甜、苦、辣、鹹。 我是直到去年的Xmas/新年的假期才認識到自己以前對味道的理解是不科學的。 因為孩子在家裏說, 人類可以認知的不是酸、甜、苦、辣、鹹。 那隻是味道,指我們吃喝時所體驗到的一切。 它和味覺是不一樣的。

人類的味覺, 指細胞檢測到的東西。 味覺細胞位於舌頭的前部和後部以及口腔的兩側、後部和頂部。 這些感受器細胞,或稱味蕾,與正在吃喝的食物或飲料中的分子結合,並向大腦發送信號。 我們的大腦感知這些刺激的方式就是我們所說的味覺。 目前有五種已被發現和公認的基本味覺:酸、甜、苦、鹹、鮮。

 

對鮮的認知,是日本教授池田( Ikeda )對人類的貢獻。 20 世紀初,東京帝國大學化學教授池田菊苗發現發現湯的味道好, 因為增加了海帶。 他受到啟發,開始研究起化學結構。直到1908年,池田教授確定鮮味是由L-穀氨酸引發的。

鮮味從日語是 Umami, 或者更符合英文的 Savory。 人類的味覺可以感受這種味道。 穀氨酸是非必需氨基酸,把它和鈉結合時,教授創造了味精(MSG)。 1909年,池田教授申請了商業1化生產味精的專利。 味精隨後被開發為作為調味品進入食品供應的行列。

雖然味精本身無臭無味,但當它添加到食物中時,會帶出那些特殊的鮮味,令人愉悅。因為鈉和穀氨酸鹽在唾液中分解後,遊離的穀氨酸鹽激活人的鮮味味蕾。今天,味精是一種流行的食品添加劑,由發酵澱粉、甜菜、甘蔗或糖蜜製成。

池田教授在1936年去世了。 他發明的味精在 1960 年代受到攻擊。 當時一名醫生說在吃了中國食物後生病,並將其症狀歸因於酒精、鈉或 MSG。 他給《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寫了一封信,引發了人們對 MSG 的憤怒。

美國FDA允許在安全劑量下使用味精。 不過現在一般的中國人也不用味精了。 我自己做飯調料很簡單, 就是橄欖油和鹽。 有時使用鮮味醬油和意大利醋(balsamic vinaigrette), 紅酒醋蘋果醋等也用。 加上一些植物調料。

激發味蕾鮮味感覺的穀氨酸鹽,天然存在於營養豐富的食物中, 比如魚類、幹酪、幹的和新鮮的西紅柿、土豆、海藻、核桃等。 鹽和味精都可以增加味道, 不過味精中的鈉是等量食鹽的三倍, 這就是為什麽吃了MSG做的菜,味道很鮮但常會口喝的原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9)
評論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丹哥' 的評論 : 丹哥你講的太對了。 “久而久之,味道變得隻有一味霸占我們的味蕾,就是對鮮味的依賴。”。 還是要依靠食材本身才行。 問好! 周末愉快。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味之素,是美食的偷懶和烹調的偷懶,久而久之,味道變得隻有一味霸占我們的味蕾,就是對鮮味的依賴。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過往的西' 的評論 : 問好西。 謝謝這個信息啦。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riyuan' 的評論 : 幸虧我從不吃拉麵湯麵等麵類。 不論在日本還是在台灣。 :), 謝謝分享。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如果又用鹽又用味精, 鈉的攝入就太多了。 @'wenxueOp'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enxueOp' 的評論 : 謝謝補充。 攝入過多的食鹽不好。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lyq_007' 的評論 : 謝謝分享。 這個吃起來應該很過癮。 讓我想到 James Bond。 :) 問好 007!
ylyq_007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就是這種,吃一個剛好飽. 我那樣的重複吃,很多人聽了就想吐. :)
wenxueOp 回複 悄悄話 文抄公:鈉在鹽的成分中約占39%,而在味精的成分中約占12%,換言之,味精的鈉含量是鹽的三分之一。 味精這種增味劑能帶給食物鮮味和鹹味。 在配製食物時加入味精,據稱能減少菜式的鈉含量20%到40%。
riyuan 回複 悄悄話 mikecwu----最近去日本旅遊一趟,發現日本人吃得很鹹ーーーー是的,太鹹了! 特別是拉麵。

其他的菜 基本上都放糖,很甜,估計適合國內的江浙一帶的人。
過往的西 回複 悄悄話 wiki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5%91%B3%E7%B2%BE

說的挺詳細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人如今大量消費外賣,外賣食品大概沒有不放味精的,結果把中國人平均壽命吃高了幾歲。”。 哈哈哈, 這個說法有趣。 美國人吃快餐, 中國人吃外賣。 平均年齡此消彼長。 @西岸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西岸-影' 的評論 : 現在還有人用味精麽? 好像超市咯都沒有賣的了吧? 下次回去注意一下。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雅佳園' 的評論 : 問好佳園。 是啊, 我小時後, 也看到家裏有味精。 後來就沒有了。 期待你的上海行後續哦。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誰說的很重要。 網上亂傳的信息太多。 @'過往的西'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過往的西' 的評論 : 真的呀, “味精是非常安全的調味品,遠比雞精什麽的好”, 現在各種說法太多了, 反正我兩者都不碰。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可能是和氨基酸有關係。 @shaoning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haoning' 的評論 : 問好 shaoning, 那你是味精過敏啊。 我第一次聽說呢。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當然在做飯上還是進步很多了。 :) @Pika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問好Pika, 是啊, 中國談吃幾千年, 可是在吃的科學上沒有進步很多。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工業革命確實是個原因。 還可能大批送去做寵物食品和動物飼料。 @ah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hhhhh' 的評論 : 問好ah。 你一說我倒想起來, 蘇格蘭的一道名菜 Haggis 就是放在羊肚裏放進切碎的心肝肺燒的。 哇,我沒吃。 吃過的說很香。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我還以為現在餐館度不用味精了呢。 因為商店裏都看不到有賣的了。 @武勝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武勝' 的評論 : 謝謝武勝的留言討論。 非常漲姿勢啊。
==“鮮味素都是氨基酸,喜歡鮮味源於人體對蛋白質的需求。有一種情況下要對鮮味警惕,那就是痛風病人。”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別說 hamburger 吃起來是挺好吃的。 你買衣服的方式也挺讚的。 @007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lyq_007' 的評論 : 哇, is a big Mac double decker one?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ong140' 的評論 : 問好 dong, 謝謝讚。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套一句uncle Roger的名言,沒有msg不叫中餐,任何中餐都必須放msg。
因此如今做飯時是找機會放味精。中國人如今大量消費外賣,外賣食品大概沒有不放味精的,結果把中國人平均壽命吃高了幾歲。
味精類似意大利餐的truffle,在中餐裏是不能沒有的。
雅佳園 回複 悄悄話 小時候記得大人做菜都放味精, 吃了沒事, 但來美後,吃了味精做的菜, 口幹得不得了。 所以自己燒盡量不放, 加點糖吊鮮味:)
過往的西 回複 悄悄話 現在又說,味精是非常安全的調味品,遠比雞精什麽的好
shaoning 回複 悄悄話 現在國內用味精還是挺多的。我就不能吃味精,一吃必腫。回國買醬油都得看成分表。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人是三句話離不開老本行,“吃”,沒辦法,民以食為天嘛:)
ahhhh 回複 悄悄話 這個沒必要妄自菲薄。很多東西美國城裏人不吃,是工業革命了,這些部分不適合批量生產,不是什麽好事。你去鄉下,山裏,或者歐洲看看,同樣的白人,豬大腸,羊頭,牛尾,照樣吃。魚也是一整條的。
processed food不是啥好東西。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BeijingGirl1’:我也納悶為什麽原來英語中沒有“鮮”,而中文造字時就有了魚羊鮮。味精有害論汙名化中餐,沒有科學依據。鮮味素都是氨基酸,喜歡鮮味源於人體對蛋白質的需求。有一種情況下要對鮮味警惕,那就是痛風病人。
ylyq_007 回複 悄悄話 我跟elfie的飲食習慣估計有點類似: 每那麽講究味道;最愛的是漢堡包;曾經有一個多月每天中午都在麥當勞裏吃Big Mac,沒別的原因,就是圖它簡單,有肉有蔬菜有cheese. :)
買衣服也類似,看準了某款衣服合身舒服,會買同款不同顏色幾件...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科普文啊。贊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哈哈哈, 一針見血。 “垃圾食品”好像都好吃, 咋辦呢? 怪不得美國快餐店那麽火。。。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嗯, 中國人認為吃苦瓜敗火, 是不是啊? @'AP33912'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P33912' 的評論 : 你講得太對了。 我就常想著雞精和味精是不是一類。 炒苦瓜在美國屬於高級菜, 得到中國超市去買瓜。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ikecwu' 的評論 : 你家的 pizza 確實健康。 很讚。 謝謝你的分享。 祝賀你年輕的體態和心態。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ikecwu' 的評論 : 日本料理非常精致也好吃。 不過可能不適合孩子們。 ShabuShabu 和 Sukiyaki, 嗯, 可能也不適合孩子們。 鰻魚飯, 吃過兩次, 挺合我的口味。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為什麽知道垃圾食品還愛吃?好吃啊。。。。
AP33912 回複 悄悄話 市麵有賣雞精的,估計與味精差不多。btw國人還吃苦,炒苦瓜-:)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ikecwu' 的評論 : “很多人喜歡垃圾食品,跟抽煙上癮一樣,”, 這話我太同意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很讚你的這段留言, “所以美食,有部分必須成為垃圾食品,”。 美國的麥當勞等現在也賣的不便宜了。 一個套餐接近10刀。
==“我不喜歡吃西餐,但能接受西餐中所謂的垃圾食品,所以美國的那些產垃圾食品的店在國內還是比較紅火的,比如肯德基,雖然味道有所改變,但萬變不離其中,看來垃圾食品雖然對身體有害,但是美食,被世界人民接受。所以美食,有部分必須成為垃圾食品,因為好吃,因為便宜,大部分人都能吃的起,也能經常吃。美國的垃圾食品在國內賣的並不很便宜,但有一席之地,說明垃圾食品的魅力。。。”
mikecwu 回複 悄悄話 我太太做Pizza使用新鮮Ground Beef,外加新鮮蘑菇,Pepper,Onion,Spinach等蔬菜。使用的麵是全麥麵粉。漢堡肉餡也是用新鮮Ground Beef,麵包都是自己用全麥麵粉,不加鹽製作的。

我剛剛用網上一個計算生理年齡(Phenotipic age calculator)計算了自己的生理年齡。把最近體檢的血液數據輸入,它就可以計算你的生理年齡。我的生理年齡比實際年齡小14歲。這和我注重飲食和運動有很大關係。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ikecwu' 的評論 : 那你太太做pizza 放肉嗎? 什麽肉啊?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elfie 有自己的鴨子下的蛋, 必須鼓掌。 @ 'elfie'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elfie' 的評論 : “eggs laid by my own backyard ducks,”, bravo!
mikecwu 回複 悄悄話 BeijingGirl1: WebMD: Bacon, salami, pepperoni, sausage -- any meat that's been preserved or flavored can raise your chances of getting colon cancer. Experts reached that view by looking at more than 800 studies.

Eating a hot dog every once in a while is fine, but limit how much processed meat you have as much as you can. Try to limit foods that have been salted, fermented, cured or smoked.

我們最喜歡的日本餐是生魚片Sashimi,帶米飯的Sushi也喜歡,隻是米飯不多吃。我們吃生魚片從來不蘸醬油。烤肉也喜歡。湯麵吃過一次,鹹得惡心,再也沒有吃過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ikecwu' 的評論 : 讚一個你追求健康飲食的熱情。 但是牛排過多會降低健康的檔次。 能問一下, 你太太做pizza, 用肉嗎? 用什麽肉呢? 一個班的人吃飯, 挺佩服你太太的。 為她點讚。
==“飲食方麵我開始注重兩邊好的地方,拋棄不好的地方。我現在吃很多中國和亞洲蔬菜,同時拋棄中國的醬油,味精等傳統不健康飲食;我經常吃西餐的新鮮牛排和奶製品,但基本從不碰這裏的快餐和加工食品。我老婆也經常在家自己做漢堡和Pizza,全部使用新鮮材料。我們家吃Pizza和漢堡時候,旁邊都會有一碟炒青菜。”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ikecwu' 的評論 : “Pizza上的醃肉都是致癌物質。”, 有點過了吧? pizza上的 pepperoni and sausage 是灌製的肉腸, 特別是 sausage, 是鮮肉餡, 不是醃肉。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elfie' 的評論 : 你的留言真有趣。 列舉的都是好吃的東西。 :)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elfie' 的評論 : haha, your comments are very interesting. Those are tasty foods to eat.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河鮮,海鮮,醃篤鮮, “鮮鯽銀絲膾,香芹碧澗羹。”, 中國早就有了“鮮”的概念, 美國沒有一個確切的詞來對應。 “美國兩百多年, 都用來幹別的了”。 哈哈哈。 @武勝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武勝' 的評論 : 是的, 中國人早就知道食物的鮮, 隻不過沒有上升到科學層麵。 好的食材是“鮮”的保證。 因為 Umami 是來自日語, 所以目前對應的英文就是“savory”。 至少美國人是這樣用的。 如果你知道什麽具體的詞,請分享。 等我去歐洲, 看看英法是怎麽用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鹽會調鮮, 所以東西就變得好吃了。 不要過分就好。 @Mike
“孩子本來無鹽食品吃得津津有味,但自從她開始加鹽後,無鹽食品孩子就不喜歡吃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ikecwu' 的評論 : 確實, 鹹味是越吃越重的。 所以養成習慣很重要。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ikecwu' 的評論 : “日本人吃得很鹹”, 是嗎? 在日本我不吃他們的麵條類的。 :) 你都主要吃什麽日本餐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確實不少西方人很喜歡吃中餐。 他們的食物也有很好吃的。 比如pizza,哇覺得普遍被中國人喜愛。 @曉青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是啊。 日本的味精, 後來被痛批是“毒品”。 其實關鍵是量。 饅頭吃多了也能死人。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你的例子舉得非常好。 比如看見物體, 是視覺, 視覺是有眼睛來完成的。 @新林院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看你的留言和文章是一種享受。 邏輯清晰, 思維清晰。 謝謝留言。 “記得從前有一次一個同事把自家後院種的紅辣椒放到桌子上,讓大家隨便拿。我拿起一個看了看。後來幾個小時手都有燒灼發燙的感覺。”, 最慘的是如果摸完辣椒再摸眼睛。 哇。。。 :) @新林院
mikecwu 回複 悄悄話 BeijingGirl1:最近去日本旅遊一趟,發現日本人吃得很鹹。上網一查,日本人吃鹽比美國人還高。日本政府一直在努力提倡日本人降低鹽的攝入量。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歡迎新林院光臨, 謝謝留言。 我理解的和你一樣。 辣是一種味道, 但是人的味覺感官是探測不到辣的。
mikecwu 回複 悄悄話 康賽歐:很多人喜歡垃圾食品,跟抽煙上癮一樣,雖然知道那樣不健康,但無法控製自己。根據自己的喜愛去吃喝,不顧健康,是理智控製能力比較差的表現。

提倡健康飲食,和教育大家戒煙一樣,是一個需要長期努力的工作。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本來這篇文有關於吃辣的。 文太長被刪掉了。 以後有時間專門寫寫 @飛狐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藍山飛狐' 的評論 : 問好飛狐。 辣是味道的一種。 但是人的味覺不能探測到辣。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要說味精雞精, 肯定是日本人吃得最多了。 另外美國有雞湯, 有的裏麵也是有MSG的。 為每次買都要小心查看。 @康康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沒啥好說的,沒啥好抱怨的”, 很讚你的心態!其實很多時候是自己的心理作祟。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我不喜歡吃西餐,但能接受西餐中所謂的垃圾食品,所以美國的那些產垃圾食品的店在國內還是比較紅火的,比如肯德基,雖然味道有所改變,但萬變不離其中,看來垃圾食品雖然對身體有害,但是美食,被世界人民接受。所以美食,有部分必須成為垃圾食品,因為好吃,因為便宜,大部分人都能吃的起,也能經常吃。美國的垃圾食品在國內賣的並不很便宜,但有一席之地,說明垃圾食品的魅力。。。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總的來講浙江這邊做菜放的味精/雞精比北京多,比如買的肉類熟食,餐館的菜等。浙江這邊生猛海鮮多,可惜我吃海鮮過敏,有些不能吃,在美國也是一樣。我回國就跟著大家一起吃,14億中國人都那麽吃,我就是一個普通人,放正心態,別人能吃,我也能吃,沒啥好說的,沒啥好抱怨的。。。
elfie 回複 悄悄話 I don't drink soda and I don't like cooking. For over 20 years I have ditched Chinese food except for the packs of dried noodles. My family doesn't like vegetables, especially the leafy ones so we never buy them. They can't tolerate stir fries or Chop suey, i.e. mixed meat and vegetable dishes. I like American food because it's convenient and fast. Healthy or not, it's for special occasions only. We can't afford to buy take-out everyday. My daily meal mostly consists of some chicken and eggs laid by my own backyard ducks, noodle soups, rice and chickpea masala (Indian food in a pack).
mikecwu 回複 悄悄話 elfie:我剛到美國來的時候跟你一樣,特喜歡吃漢堡包和Pizza,然後猛喝可樂。我喜歡吃美國食品,不喜歡中國食品,證明我融入了美國社會啊!

慢慢的我就不喜歡了。主要是發現此類食品不健康。首選缺乏蔬菜,其次食品太鹹,飲料太甜。Pizza上的醃肉都是致癌物質。盲目“融入美國社會”並不是一件聰明事。美國社會信宗教,用古老的計量單位等等,都是落後的表現。

飲食方麵我開始注重兩邊好的地方,拋棄不好的地方。我現在吃很多中國和亞洲蔬菜,同時拋棄中國的醬油,味精等傳統不健康飲食;我經常吃西餐的新鮮牛排和奶製品,但基本從不碰這裏的快餐和加工食品。我老婆也經常在家自己做漢堡和Pizza,全部使用新鮮材料。我們家吃Pizza和漢堡時候,旁邊都會有一碟炒青菜。
elfie 回複 悄悄話 I don't care about food taste that much.
And my most favorite food is hamburger. Whenever there's a special occasion, such as my birthday or Mother's Day, I always order
hamburgers and pizza, French fries, or chicken tenders. Because my daughter and I love big, juicy hamburgers and my sons love pizza and chicken tenders. I can't think of anything else anymore that fits our appetite and our stomach better than these typical American fare. Chinese food isn't what's on my mind.
#1, I want my food to be quickly made,#2 I want it to be very filling. I'd like to feel full in a few bites. #3, Everyone should be happy, including kids. #4, it's holidays or birthdays, no one wants to bother to cook food. There you go: Take out from Bubba 33 or Texas Roadhouse. When I get to decide what I want to order for dinner, I want freaking cheeseburgers!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人早就知道有鮮味啊,隻不過其中一個重要成分是池田的科學實驗發現的。我懷疑西方人對鮮味感受不如亞洲人明確。“savory”並不對應鮮味,而是更加廣義的美味。補充一下,鮮味素不隻是穀氨酸鈉,還有肉類中的肌苷酸、蘑菇中的鳥苷酸以及貝類中的琥珀酸鈉。
mikecwu 回複 悄悄話 我上大學的侄女上次來我們家做客,早餐我們煮了雞蛋,她剝開殼後,在熟雞蛋上撒鹽。我看到了感到吃驚:你覺得雞蛋不撒鹽就不好吃嗎?她說是的。我問你什麽時候開始在雞蛋上撒鹽的?她說我從小媽媽就是這麽給我吃雞蛋的。

所以人不健康的味覺都是父母的壞習慣遺傳下來的。我本人對兒時的食品味道沒有多少記憶,飲食完全是按健康為準則。別說味精,就連鹽和醬油都是我反感的添加劑。兒童醫生協會一直是提倡不要在孩子食品裏添加鹽,因為食品自然含的鹽分足夠身體需要。如果兒童從小不吃鹽長大,以後對鹽就沒有依賴性,就會大大減少鹽的攝入,可以消除很多疾病。我太太開始也讚同,但她步入中年後,好像腦袋開始僵化,自己口味開始變重,然後開始在烹飪裏加鹽。孩子本來無鹽食品吃得津津有味,但自從她開始加鹽後,無鹽食品孩子就不喜歡吃了。

我一直覺得中國人過分注重飲食的色香味是阻礙中國進步的一大禍害。我嶽父嶽母一天到晚圍著廚房轉,吃完早飯就開始忙中飯,吃完中飯就開始忙晚飯。花了那麽多功夫做出來的所謂“名菜”,我覺得根本不好吃。我覺得最好吃的就是最簡單的食品:新鮮肉和蔬菜,清水煮熟或者清油炒熟,什麽其它佐料都不用加。省時間,又健康。他們喜歡的鹹辣都是傷胃的,他們經常胃痛。醫生都說他們應該不吃鹹辣,但他們的回複是:我們已經活夠了,死了也無所謂。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不管是啥,上升到科學的角度問題就多了去了。
美國人一點都不少吃中國飯,餃子,餛飩,春卷,再看看他們生活在中國的人,多喜歡吃火鍋,還有烤鴨,總統都喜歡,吃如果也有國界就麻煩了:-)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大概隻有能被嘴裏味蕾傳遞的感覺才能定義為“味”,而由其他神經傳遞的感覺則不算。
例如“辣”,是由全身都有的負責傳遞疼痛感的神經傳遞的,所以,雖然人們日常會話時說“辣味”,但按照以上嚴格科學定義,“辣”不算是一種“味”。
我覺得這有道理。皮膚感覺不到“甜”,但皮膚能感覺到“辣”。
記得從前有一次一個同事把自家後院種的紅辣椒放到桌子上,讓大家隨便拿。我拿起一個看了看。後來幾個小時手都有燒灼發燙的感覺。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以前一直以為 MSG 讓人口渴, 鬧半天是為了鮮, 必須有鈉,鈉讓人發渴。 這個是我寫文才知道的。 @小樹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本來還有一部分是寫辣的。 太長了唄我 CUT 了。 留待以後吧。 @all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謝謝小樹的留言。 Umami 顛覆了我的觀念。
藍山飛狐 回複 悄悄話 辣,算味道的一種嗎?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餐館裏現在用味精可能也很小心, 因為很少吃到口渴。 醬油裏麵也會有穀氨酸吧。 @野花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魅力野花' 的評論 : 哇, 你吃的好健康。
多倫多橄欖樹 回複 悄悄話 這個是科學談吃,寫得有趣~~
魅力野花 回複 悄悄話 味精是一大發明。亞洲餐館裏可能都用味精。
我自己隻用醬油,如果可能,譬如炒青菜,油都不放了
很容易洗碗啊。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等文下來吧。 他瘦瘦的,看著就是一個學者,不像是一個“吃貨”。 :)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池田教授的全名 - Ikeda Kikunae。 剛才過來想放一張他的照片。
[1]
[2]
[3]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