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想了解為什麽那麽多人反對柴靜,請看《柴靜PK丁仲禮》

(2015-03-03 11:44:56) 下一個
柴靜的《穹頂之下》在收獲一片讚譽之聲的同時,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天下圍攻。

不能簡單地把這些反對的聲音都歸結為是偏見或是捍衛利益集團,盡管偏見和武斷充斥於各類評論文章。在眾多的反對文章裏,有一個視頻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從另一個角度給出了國內眾多人反對柴靜的答案。

這個視頻講的是2009年國際哥本哈根會議之後柴靜專訪中國科學院的丁仲禮院士,探討論國際減排問題。那次會議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協議。

其中講到了西方國家提出的減排方案。丁院士解釋了中國為什麽不能承諾支持這個方案,為什麽說排放權就是發展權...
柴玲作為采訪記者,提問尖銳措辭強硬,語氣和神態一直是在質疑和挑戰。用她自己的話說這是“交鋒”,甚至她逼得丁院士說出“中國人是不是人?”這樣的話。
丁的思路清晰反應敏捷,麵對咄咄逼人的提問,解釋有理有據有節,令人信服。

看完這個視頻,我想多數人會在讚同丁院士的觀點的同時對柴靜的采訪會產生一定的不滿和反感。坦白的說,柴靜在這段采訪中表現的不像是央視的記者,倒有點像是CNN或者是紐約時報的記者。
可以想象,五六年前這段采訪在央視第一頻道播的時候,觀眾是什麽反應。這段采訪視頻在網路上也有很高的點擊量。我想大多數國內關心環保議題的人應該都看過這段視頻,柴靜也許從此給他們留下了替西方國家說話指責刁難中國的印象。

我覺得這個隻能說明,柴靜在環保排放這些議題上,她是一個完全的理想主義者。作為記者提出尖銳的問題是她的職業所為,說明她不是一個平庸的央視記者。用她自己的話講就是:在交鋒中更加接近真理。

回到《穹頂之下》這個視頻,柴靜在這個視頻中沒有提到減排國際標準一類的話題。集中討論的是中國的霧霾問題和治理。我想她是稍微糾正了一下過於理想的保護地球保護人類的理念,而是轉而比較現實地關注中國空氣汙染的治理。

我覺得這個思路是對的,一方麵中國不能以輕易承諾西方製定的排放標準,保障中國的發展權。另一方麵,及早采取措施有效治理國內的環境汙染問題。

環保和發展之間是有矛盾的,正像維穩和言論自由是有矛盾的。不是像有些人講的那樣求發展就不能搞環保,想維穩就不能讓人說話。要找出平衡點確實不容易。這不正是柴靜《穹頂之下》引起全民大討論的正麵意義嗎?

這兩個視頻都很好。我對《柴靜PK丁仲禮》片中的丁仲禮點讚,同時也對《穹頂之下》片中的柴靜點讚。
強力推薦對《穹頂之下》感興趣的人去看《柴靜PK丁仲禮》。

附: 視頻《柴靜PK丁仲禮》(片長21分鍾) v.qq.com/boke/page/i/0/1/i0148ffe4i1.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