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戀茉莉香的博客

茉莉花,因為她的芳香,使我懷戀,使我永生不忘。
正文

不認錯的一娃

(2010-10-20 17:56:24) 下一個
下午,一娃放學回家時,天氣比較炎熱,她放下書包,立刻打開冰箱,取出她最愛吃的西瓜,悠然閑步到客廳的沙發坐下,享受著西瓜帶給她的甘甜和清涼,整個世界,仿佛此刻隻屬於她自己。媽媽看見,急忙走過去對一娃說,小寶貝,你看地毯上布滿了滴滴的斑點,多麽難看。請你到廚房的餐桌前坐下吃,不要把家裏到處搞得髒希希的。一娃一聽媽媽的話,扯大嗓門就反抗起來,我沒有搞髒,那些斑點不是我搞的。媽媽不高興了,你這個孩子怎麽這樣,每天你都拿著食物坐到沙發上吃,不是你,又是誰呢?這個家裏隻有你一個人吃東西到處亂跑。一娃更加大聲叫喊,不是我,不是我,你怎麽說是我?你看見我搞的嗎?

一娃從小就被祖父母嬌寵,跟在屁股後麵喂飯,習慣了滿屋子吃東西。從小犯錯,祖父母都會為她護駕,把錯攬到祖父母自己頭上。一娃如今長大了,從來不想改變自己的習慣,驕橫不講理。麵對母親的指責,當然心情不爽,而且她是個有錯從來不認錯的孩子,要錯也是別人錯,她永遠是正確的。

心理分析上來看,一個人不好的行為,一旦經過長時間的放縱,就形成了一種無意識的頑固的生活習慣,很難在以後的環境中短時間糾正。不是此人不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好,而是知道自己的行為對他人來講是不好的,心理上有些緊張,又不願意主觀意識上努力克服和糾正自己的不佳行為。一旦被人注意到這種不好的行為,會很反感別人對此指責,甚至是害怕別人指責。這是一種心理上的自尊問題,也是一種對自己的無意識的保護心理。明明知道自己不對,就是害怕承認自己有錯。

最好的醫治方案,是對這樣的心理問題,首先我們要理解,要拿出愛心去麵對,不要指責和怪罪。媽媽可以態度和藹可親地關懷一下一娃,天氣炎熱,西瓜甜嗎?媽媽可以一起品嚐嗎?讓我們坐到廚房餐桌是一起吃西瓜,好嗎?

語言是一種藝術,也是一味藥品。藥品的作用如何發揮,要看說話的人如何運用這語言的藝術了。即使是同樣的一句話,不同的聲調,都會產生不同的反響。

愛,發自內心的愛,會讓我們的語言產生最大的功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