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夜雨

血濃於水的的感情,不需要甜言蜜語來維持,隻需要彼此之間的理解。
正文

日本挑美國國債大頭利好中國

(2010-10-14 00:20:10) 下一個
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日本已累計購買了553億美元美國國債,增持幅度達7.2%,日本目前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已達8210億美元。而今年以來中國累計減持美國國債481億美元,減持幅度達5.4%。由此,日本超過中國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國,為2008年8月以來的首次。(10月14日中國經濟網) 十年來,美國政府不斷舉債,債務總額增加了一倍以上,達12.9萬億美元。據美國官方預計,債務總額將在2014年超過18萬億美元。由於美國的債務越滾越大,債台高築,隻能用發行更多的美元來償還,美元貶值不可避免。而美國銀行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國債的平均收益率也已經從2007年中金融危機爆發時的5.21%下降到目前的1.31%。 自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國債的安全性頻遭質疑。由於中國2.45萬多億國家外匯儲備中的60%以上,購買了美國資產——美國國債及其他債券、證券,總額約為1.5萬億美元。美元的持續貶值意味著這些資產會逐漸縮水。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指出,在美元持續貶值中,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預計遭受的投資損失最終恐達20%至30%。中國已經使它自己陷入了一個美元陷阱,而且既無法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也無法改變先前使它陷入其中的那些政策。 實際上,對於中國是否應繼續購買美國國債,長期以來國內都有非常激烈的爭論。現在,大多數經濟學家和公眾都不主張購買美國國債,其觀點認為,既然美國國債的市場價值可能繼續縮水,而且金融市場穩定之後美元可能大幅貶值,繼續增持國債意味著未來可能出現更大損失,此舉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 那麽,在通脹預期上升,美國國債利率下跌之際,日本緣何反其道而行之?有分析認為,其一,日本的美國國債持有量超過中國後,國債價格下跌,則意味著其資產縮水;其二,國債價格下降,則意味著美元需求減弱,也意味著日元相對美元走強,這必然會對日本與美國的出口貿易產生負麵影響。 雖然美國國債收益率為40多年來最低,但日本仍認為美國有可能會重蹈自己“失落十年”的覆轍,也因此,日本對美國國債的青睞程度重新超過了中國。他們能做的,也隻剩下努力去支撐起美元,不要讓其下跌得過於凶猛。因為,這不僅意味著日本的出口要受到打擊,更可能意味著,美元取代日元成為套利首選工具的可能性進一步上升。 隨著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降低利率,日本原來的低利率已經不再是形單影隻,這也意味著,一直吸引著投資者的“息差交易”吸引力已經大大減弱。利率差縮小,則意味著此類操作的總收益大大縮水。由於美國的利率已經降至接近零的區間,投資者是否會以美元取代日本低息貨幣的角色,改用美元與歐元、澳元這類相對的高息貨幣進行配對,無人知曉。 需要承認的是,擁有或減持大量美國國債,不可避免會產生政治和戰略意義。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一粒沙子無法影響天平的平衡,一大袋沙子卻肯定會影響天平的平衡狀況。擁有少量的美國國債,美國政府可能並不會太在意,成為美國的第一大或第二大債主,卻不能不讓美國高度關注並謹慎對待。 因此,中國增持或減持美國國債的任何舉動,都會引發各種從政治和戰略角度的解讀。這種解讀有時不免誇張,但並非全屬空穴來風。《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分析文章認為,近兩個月中國減持美國國債是利用自己手頭的美元資產,是在向美國施壓,反擊美國在貿易以及匯率政策上對中國的攻擊;即使算不上施壓,也是在向美國發出信號。這是中國向美國貿易政策和巨額赤字發出“無聲的抗議”。 我們欣慰地看到,日本持有美國國債超過中國,等於替中國把包袱背起來了。這對我們是一件好事。在購買美國國債方麵,中國應讓日本去挑大頭。換一個角度看,中國與其大量購買美國國債,還不如用這些錢來激活內需,讓國民受益。中國本身就是一個大市場,這是國內經濟發展戰略不可忽略的事實。中國目前正處於努力激發國內消費潛力的正確軌道上。如果相信內需的潛力較大,輔以適當的政策確保國內投資增長,那麽對外需放緩的擔憂就可以大減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